專利名稱:油壓鈑金柱的角度定位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工程領域的工程部件,特別是涉及一種可配合汽車鈑金作業的需要,而可調整鈑金柱的角度且定位的油壓鈑金柱的角度定位裝置。
本案申請人先前針對鈑金柱無法調整角度的缺點,而創設出臺灣專利第86209434號“油壓鈑金柱改良結構”新型專利,因其具有突破性的實用功效,故而在市場上獲得鈑金業者的普遍采用,其中該案主要是將鈑金柱的立柱以底部的軸管樞結于基座的水平套管中,且基座前側的扇形皮嵌持于立柱頭座與方柱前側之間的夾持槽中,配合調掣栓可以插卡于扇形板周邊不同的卡位孔中,利用頭座的結構強度配合調掣栓穿插于夾持槽兩側板面的栓孔及扇形皮的卡位孔中,組成一種可以調整立柱工作角度的新型油壓鈑金柱,大幅提升汽車鈑金作業的便利性及施工效率,讓立柱獲致穩固可靠的角度調整定位效果,另外并將組設于鈑金柱頭座兩側輪,采取可拆裝結構設計,配合設于支撐柱兩側的掛套,除了讓鈑金柱可以利用輪加以推移搬運外,并能讓滾輪收存于立柱的支撐柱旁側,避免影響油壓鈑金柱的正常操作,進一步提升油壓鈑金柱的操作便利性。
但本設計人并不以此為滿,另積極收集市場上的反應,并針對結構簡化、操作便利性等多方面考慮,而發現前述的“油壓鈑金柱”,其角度的定位需設有一具有卡位孔的扇形板,并另外需配合頭座具有彈簧伸縮力的調掣栓,來達到調整角度定位的作用,此一結構不但結構復雜,而且在定位角度的操作上亦頗為麻煩,實有加以改進的必要。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油壓鈑金柱仍存在有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改進。
有鑒于上述現有的油壓鈑金柱存在的缺陷,本設計人基于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反復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設出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油壓鈑金柱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油壓鈑金柱的角度定位裝置,使其具有可方便、快速地調整油壓鈑金柱的傾斜角度的功效。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壓鈑金柱的角度定位裝置。使其具有結構簡單的功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油壓鈑金柱的角度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其設有一組平行立柱,該立柱的中段向后斜伸出一支撐柱,且該立柱與支撐柱的底部各設有一套合部,并且各套合部中央皆為一基軸的兩端穿設,該基軸定位于立柱及支撐柱的套合部間,而該基軸的底面則向下凸設出兩支撐架支撐,而該立柱套合部在位于基軸的上方位置,則形成設有一齒形弧面,該套合部兩側對于齒形弧面的上方位置,則軸設有一轉桿,該轉桿的中段為一可與齒形弧面相嚙合的偏心排齒部,該轉桿并凸出于立柱的套合部外,并接設一向后延伸的控制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油壓鈑金柱的角度定位裝置,其中所述的套合部其兩側分別樞設有一輪子,各輪子以一輪架樞設于套合部上,形成輪子通過輪架在套合部上擺動的結構,而套合部位于輪子的后側,各分別設有一上擋桿及下擋桿。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積極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主要是在立柱套合部位于基軸的上方位置形成設有一齒形弧面,并使套合部兩側對于齒形弧面的上方位置軸設一轉桿,并使轉桿的中段為一可與齒形弧面相嚙合的偏心排齒部,該軸桿并凸出于立柱的套合部外,并接設一向后延伸的控制桿,借此,可以利用偏心排齒部與弧形齒面的嚙合與否,而使鈑金柱可快速的調整角度、定位,而能夠方便地對汽車鈑金進行作業。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結構特點在于利用偏心排齒部與齒形弧面嚙合與否的結構設計,來達到控制角度定位與否的功效,使鈑金柱可快速的調整角度、定位,而能夠方便地對汽車鈑金進行作業。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可配合汽車鈑金作業的需要,而可調整鈑金柱的角度且定位,具有可方便、快速地調整油壓鈑金柱的傾斜角度的功效,同時還具有結構簡單的功效。其不論在結構上或功能上皆有較大改進,并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效果,而確實具有增進的功效,從而更加適于實用,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縱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立柱與基軸定位時的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立柱與基軸調整角度時的狀態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油壓鈑金柱的角度定位裝置其具體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請參閱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油壓鈑金柱的角度定位裝置,其主要設有一組平行立柱10,立柱10的中段為向后斜伸出一支撐柱20,并使該立柱10與支撐柱20的底部各設有一套合部11、21,該兩套合部11、21的中央可供一基軸30的兩端穿設,而使該基軸30定位于立柱10及支撐柱20的套合部11、21之間,而該基軸30的底面則向下凸設出兩支撐架31,通過支撐架31的支撐,而使基軸30得以將立柱10及支撐柱20形成矗立支撐,而該立柱10的套合部11在位于基軸30的上方位置,則設有一底部為弧凸狀的嵌槽12,并使該嵌槽12的弧凸狀底面上形成一齒形弧面13,而套合部11的兩側面相對于齒形弧面13的上方位置,則貫穿一嵌孔110,使該嵌孔110內可插設一轉桿14,該轉桿14的中段則為一偏心設置的偏心部15,該偏心部15最低位置則形成可與齒形弧面13相嚙合的弧形排齒部150,另該轉桿14的兩端為軸設于一軸承座16上,并使該各軸承座16固設于套合部11兩側面的嵌孔110內,使轉桿14的兩端凸出于套合部11的兩側,并在轉桿14其中的一端連接一向后延伸的控制桿17。
請參閱圖3、圖4及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在實施時,可扳動控制桿17而使轉桿14在套合部11的嵌槽12內轉動,而由于轉桿14的中央段落為偏心部15,且該偏心部15的最低緣又為可與齒形弧面13相嚙合的弧形排齒部150,故而若欲將立柱10及支撐柱20在基軸30上定位時,則可操作控制桿17向下扳動成水平狀態(如圖5中實線所示),使轉桿14偏心部15的弧形排齒部150咬合于齒形弧面13上,如此,立柱10與支撐柱20可定位支撐于基軸30上;若操作者欲將立柱10及支撐柱20在基軸30上成一角度傾斜時,則可將控制桿17向上扳動(如圖5中假想線所示),使偏心部15的弧形排齒部150脫離齒形弧面13,該偏心部15便與齒形弧面13形成一段距離(如圖4所示),再扳動立柱10及支撐柱20以基軸30為中心來作向左或向右的偏轉傾斜,待轉動到適當的角度定位后,便可再將控制桿17扳回原位,而使轉桿14偏心部15的弧形排齒部150再嚙合于齒形弧面13上而定位,以此結構設計,可達到使油壓鈑金柱的傾斜角度得以快速且方便地調整定位的功效。
另外,再請配合參閱圖2、圖3、圖4及圖5所示,其中套合部11的兩為分別樞設有一輪子40,該各輪子40是以一輪架41樞設于套合部11的兩側面上(如圖2所示),使輪子40通過輪架41而可在套合部11的兩側形成上、下擺動的結構(如圖5所示),而套合部11的兩側面在位于輪子40的后側,則分別設有一上擋桿111及下擋桿112(如圖2、圖5所示)。
當使用者將輪子40向下擺動后,是可以輪子40的輪架41抵于下擋桿112,使用者可推動立柱10及支撐柱20,并以輪子40來支撐向前移動,而若使用者將立柱10及支撐柱20推移至就位定位后,則可將輪子40向上擺動,而使輪架41抵住于上擋桿111形成收合,以后便由基軸30底部的支撐架31來支撐立柱10及支撐柱20,以此而達到輪子40可任意收折,避免干擾鈑金工作的功效。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油壓鈑金柱的角度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其設有一組平行立柱,該立柱的中段向后斜伸出一支撐柱,且該立柱與支撐柱的底部各設有一套合部,并且各套合部中央皆為一基軸的兩端穿設,該基軸定位于立柱及支撐柱的套合部間,而該基軸的底面則向下凸設出兩支撐架支撐,而該立柱套合部在位于基軸的上方位置,則形成設有一齒形弧面,該套合部兩側對于齒形弧面的上方位置,則軸設有一轉桿,該轉桿的中段為一可與齒形弧面相嚙合的偏心排齒部,該轉桿并凸出于立柱的套合部外,并接設一向后延伸的控制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壓鈑金柱的角度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合部其兩側分別樞設有一輪子,各輪子以一輪架樞設于套合部上,形成輪子通過輪架在套合部上擺動的結構,而套合部位于輪子的后側,各分別設有一上擋桿及下擋桿。
專利摘要一種油壓鈑金柱的角度定位裝置,設有一組平行立柱,立柱中段斜伸支撐柱,立柱與支撐柱底部各設套合部,套合部中央皆為一基軸兩端穿設,基軸定位于立柱及支撐柱套合部間,基軸底面向下凸設兩支撐架,立柱套合部位于基軸上方設有齒形弧面,套合部兩側對于齒形弧面上方軸設有轉桿,轉桿中段為與齒形弧面相嚙合的偏心排齒部,轉桿凸出于立柱套合部外,并接設一向后延伸控制桿,利用偏心排齒部與弧形齒面的嚙合與否使鈑金柱可快速調整角度、定位,而能方便對汽車鈑金進行作業。
文檔編號B66F5/00GK2352497SQ98207060
公開日1999年12月8日 申請日期1998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1998年7月20日
發明者黃琮翰 申請人:黃琮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