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的螺旋榨油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是一種應用于植物油料加工新型的螺旋榨油機,屬于食品加工機械。
迄今為止,國內外用于植物油料加工的榨油機,市場上涌現出各式各樣。由于,它們在設計與結構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在使用中常常會發生物料易溢于齒輪箱,致使齒輪面易損,裝拆、更換易損件困難,不利于操作與維修;榨膛殼易損、降低使用壽命;油渣不易分離,出油品質不高、且能耗大等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彌補上述榨油機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新穎、結構合理,性能穩定、使用與維修方便、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出油品質、延長榨機壽命、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勞動強度的新型螺旋榨油機。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榨油機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其工作原理是將予處理好的料胚由喂料螺旋壓入機膛,借助壓榨螺旋的推力,榨圈內曲線對物料的阻力,料胚翻滾時所產生相互之間的內摩擦力擠壓,使松散的榨料密度不斷地增大,空間容積不斷地縮小,使物料由此產生的熱量有助于促進料胚蛋白質的變性,破壞物料膠體,增加塑性、降低油的粘性,從而提高壓榨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螺旋榨油機是由喂料裝置(1)、齒輪箱(2)、榨膛(3)、螺旋總程(4),機座支架(5)和電機(6),其榨膛(3)由定位圈(7)、榨圈(8)、壓緊套(9)、出餅圈(10)、榨膛殼(11、12),壓板(14)和榨條(16)等組成;螺旋總程(4)由榨軸(17)、榨螺(19)、出餅頭(20)、鎖緊螺母(21),手柄(22)和調節栓(23)等組成,其征特是A.榨膛殼分左榨膛殼(11)和右榨膛殼(12),且用鉸鏈連接,鉸鏈與膛殼(11、12)鑄成一體,這樣有利于裝拆、更換易損件,特別是在遇到緊急情況下,不需抽出螺旋總程(4),給維修者帶來方便。榨圈(8)為軸向剖分式,榨圈(8)數為14至18件,榨圈(8)內膛直徑為95至108mm,每件榨圈(8)靠近出餅一端的端的端面上銑有200至220條出油槽(24),其槽深為0.4至0.7mm,角度為58°至62°,榨圈(8)兩側均用燕尾槽鍵(13)固定在左右膛殼(11、12)上;榨條(16)包括榨條(16)出口榨條(15),其條數為16至20根,其中出口榨條(15)為4根;榨條(16)出油間隙為0.42至0.72mm,長為16至20mm,均用在壓板(14)固定在左右膛殼(11、12)上;出餅圈(10)和榨圈(8)均條用哈夫壓緊套(9),固定可以避免亂牙,導致損壞榨膛殼現象的發生;B.螺旋總程(4)為分兩結構,榨螺(19)由七節不同螺距的榨螺(1至7號)組成,在1號榨螺(19)一旁設置3防泄螺旋(18)起到防止溢入齒輪箱(2)的作用,避免齒輪面受損,從而可以延長齒輪的使用壽命;C.機座(5)與電機(6)的道軌結合于一體,機座(5)上設有餅出口(25)和濾油網盤(24),實現油渣分離,可以提高出油質量,減輕下道工序的勞動量。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螺旋榨油機,其特征是,榨圈(8)數量以17件最佳,其中榨圈1號、4號和5號各為1件,3號為2件,2號為2件,除4號榨圈內膛外,其余均為曲線齒;榨圈(8)內膛直徑以φ97.5mm為最好。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螺旋榨油機,其特征是,出油槽以219條、槽深以0.5mm、角度以60°效果尤佳。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螺旋榨油機,其特征是,榨條(16)以18根,其中出口榨條(15)為4根,榨條(16)的出油間隙以0.5mm、長以18mm效果為好。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榨油機具有設計新穎、結構合理、性能穩定、造價低廉、節省能源、安全省力、出油品質高、使用壽命期長、操作維修方便、易于批量生產等特點;該機可廣泛用于加工大豆、棉耔、菜耔、花生仁、核桃仁玉米胚、芝麻、蓖麻、木耔和桐仁等顆粒狀植物油料以及米糖等粉狀油料;尤其適應于中、小型油料加工的植物油廠與個體油坊使用。該機的問世,為我國糧食品機械行業增添了一種新型的實用螺旋榨油機。
圖1新型螺旋榨油機整機主視圖圖2新型螺旋榨油機整機主右視圖圖3新型螺旋榨油機榨膛示意圖圖4新型螺旋榨油機榨膛A-A剖視圖圖5新型螺旋榨油機榨膛B向剖視圖圖6新型螺旋榨油機螺旋總程示意圖最佳實施例結合圖1至圖6敘述如下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螺旋榨油機是由喂料裝置(1)、齒輪箱(2)、榨膛(3)、螺旋總程(4),機座支架(5)和電機(6),其榨膛(3)由定位圈(7)、榨圈(8)、壓緊套(9)、出餅圈(10)、榨膛殼(11、12),壓板(14)和榨條(16)等組成;螺旋總程(4)由榨軸(17)、榨螺(19)、出餅頭(20)、鎖緊螺母(21),手柄(22)和調節栓(23)等組成,其征特是A.榨膛殼分左榨膛殼(11)和右榨膛殼(12),且用鉸鏈連接,鉸鏈與膛殼(11、12)鑄成一體,這樣有利于裝拆、更換易損件,特別是在遇到緊急情況下,不需抽出螺旋總程(4),給維修者帶來方便。榨圈(8)為軸向剖分式,榨圈(8)數為18件,榨圈(8)內膛直徑為75mm,每件榨圈(8)靠近出餅一端的端的端面上銑有200條出油槽(24),其槽深為0.5mm,角度為60°,榨圈(8)兩側均用燕尾槽鍵(13)固定在左右膛殼(11、12)上;榨條(16)包括榨條(16)出口榨條(15),其條數為16至20根,其中出口榨條(15)為4根;榨條(16)出油間隙為0.42至0.72mm,長為16至20mm,均用在壓板(14)固定在左右膛殼(11、12)上;出餅圈(10)和榨圈(8)均條用哈夫壓緊套(9),固定可以避免亂牙,導致損壞榨膛殼現象的發生;B.螺旋總程(4)為分兩結構,榨螺(19)由七節不同螺距的榨螺(1至7號)組成,在1號榨螺(19)一旁設置3防泄螺旋(18)起到防止溢入齒輪箱(2)的作用,避免齒輪面受損,從而可以延長齒輪的使用壽命;C.機座(5)與電機(6)的道軌結合于一體,機座(5)上設有餅出口(25)和濾油網盤(24),實現油渣分離,可以提高出油質量,減輕下道工序的勞動量。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的螺旋榨油機,由喂料裝置(1)、齒輪箱(2)、榨膛(3)、螺旋總程(4),機座支架(5)和電機(6),其榨膛(3)由定位圈(7)、榨圈(8)、壓緊套(9)、出餅圈(10)、榨膛殼(11、12),壓板(14)和榨條(16)等組成;螺旋總程(4)由榨軸(17)、榨螺(19)、出餅頭(20)、鎖緊螺母(21),手柄(22)和調節栓(23)等組成,其征特是A榨膛殼分左榨膛殼(11)和右榨膛殼(12),且用鉸鏈連接,鉸鏈與膛殼(11、12)鑄成一體;榨圈(8)為軸向剖分式,榨圈(8)數為14至18件,榨圈(8)內膛直徑為95至108mm,每件榨圈(8)靠近出餅一端的端的端面上銑有200至220條出油槽(24),其槽深為0.4至0.7mm,角度為58°至62°,榨圈(8)兩側均用燕尾槽鍵(13)固定在左右膛殼(11、12)上;榨條(16)包括榨條(16)出口榨條(15),其條數為16至20根,榨條(16)出油間隙為0.42至0.72mm,長為16至20mm,均用在壓板(14)固定在左右膛殼(11、12)上;出餅圈(10)和榨圈(8)均條用哈夫壓緊套(9)固定;B螺旋總程(4)為分兩結構,榨螺(19)由七節不同螺距的榨螺(1至7號)組成,在1號榨螺(19)一旁設置3防泄螺旋(18);C機座(5)與電機(6)的道軌結合于一體,機座(5)上設有餅出口(25)和濾油網盤(2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榨油機,其特征是,榨圈(8)數量以17件最佳,其中榨圈1號、4號和5號各為1件,3號為2件,2號為12件,除4號榨圈內膛外,其余均為曲線齒;榨圈(8)內膛直徑以φ97.5mm為最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榨油機,其特征是,出油槽以219條、槽深以0.5mm、角度以60 °效果尤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榨油機,其特征是,榨條(16)以18根,其中出口榨條(15)為4根,榨條(16)的出油間隙以0.5mm、長以18mm效果為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新型螺旋榨油機。該機由喂料裝置、齒輪箱、榨膛。螺旋總程,機座和電機等構成,其特點是榨膛殼由左右膛殼,且用絞鏈連接;榨圈為軸向剖分式,榨圈一端面銑有出油槽;螺旋總程為分段結構,并設置防泄螺旋;機座上設有濾油網盤。該機具有結構合理。性能穩定、節省能耗、操作維修方便、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可廣泛用于加工各類植物油料。該機問世為我國食品糧油機械業增添了一種新型的螺旋榨油機。
文檔編號B30B9/12GK2278591SQ96239849
公開日1998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1996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1996年12月10日
發明者張旭東 申請人:武漢黑馬實業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