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貨運升降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諸如在倉庫中用托板承載貨物及類似物的貨運升降機,尤其涉及一種改進的貨運升降機,它能簡化為提升/下降承載廂和配重所用鋼絲繩的連接機構,這會使系統的操作更為精確,并減少為導向鋼絲繩而設置的所需滑輪數目,還使得鋼絲繩的長度減短,從而顯著地減少制造費用。
圖1是表示傳統的貨運升降機結構的正視圖,圖2是表示在傳統設備中導向滑輪和鋼絲繩之間的連接機構的示意圖。
如圖所示,四根豎直支柱2、3、4和5相互隔離地安裝在底架1上。
在支柱2、3、4和5上,沿長度方向分別安裝有導軌(未表示)。
在支柱2、3、4和5的頂部安裝有一頂架10。在頂架10中,以一定間隔設置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導向滑輪11、12、13、14和15。
另外,在支柱2、3和4、5之間安裝了一個用于裝入/卸下貨物的承載廂20,該承載廂20包括一個用于更方便地提升/下降貨物21的貨物輸送器22。
在支柱4和5的下部安裝了用于驅動承載廂20的驅動裝置30。
該驅動裝置30包括一個用于支撐驅動裝置30的支撐構件31、一個用于把由驅動裝置30產生的驅動力傳遞給系統中對應元件的驅動滑輪32和一個用于與驅動滑輪32協同而產生預定力的受驅動的滑輪33。
圖中,標號“M”表示用于使驅動裝置產生驅動力、進而用來提升/下降貨物的電機,標號34表示連接在電機“M”和驅動滑輪32之間的驅動軸。
另外,在支柱2和3的下部設置了控制裝置40,用于控制驅動裝置30的操作。
該控制裝置40包括一個用于支撐控制裝置40的支撐構件41和一個控制裝置42,在所述控制裝置42內設置有多種電路,用于控制驅動裝置30的操作。
在支柱2和3之間設置了第一配重50,它用于使承載廂20的運作更為容易,該第一配重50與由多根鋼絲繩形成的鋼絲繩組60的一端相連。另外,在支柱4和5之間設置了第二配重51,它用于使承載廂20的運作更為容易,該第二配重51與由多根鋼絲繩形成的鋼絲繩組60的另一端相連。
通過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導向滑輪11、12、13、14和15實現了鋼絲繩組60的連接。現在將參照圖2說明鋼絲繩組60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導向滑輪11、12、13、14和15之間的連接機構。
首先,鋼絲繩61的一端與設置在支柱2和3之間的配重50上的一部分相連,鋼絲繩61的另一端依次通過第一導向滑輪11、第二導向滑輪12、驅動滑輪32、第三導向滑輪13和第四導向滑輪14與承載廂20上的一部分相連。
其次,鋼絲繩62的一端與設置在支柱4和5之間的配重51上的一部分相連,其另一端依次通過第二導向滑輪12、驅動滑輪32、第三導向滑輪13和第五導向滑輪15與承載廂20上的一部分相連。
現在將參照圖1和圖2說明傳統的貨運升降機的操作。
首先,由驅動裝置30中的電機“M”產生的驅動力通過驅動軸34傳遞給驅動滑輪32。
根據從控制裝置40傳來的信號,如果電機“M”受到驅動使驅動滑輪32像圖2箭頭所示的那樣順時針轉動,則承載廂20向上移動,而第一和第二配重50和51向下移動。另外,根據從控制裝置40傳來的信號,如果電機“M”受驅動使驅動滑輪32與圖2箭頭所示方向相反以逆時針轉動,則承載廂20向下移動,而第一和第二配重50和51隨之向上移動。
但是,傳統的貨運升降機有以下缺點。
首先,由于為了提升/下降貨物21而使用許多導向滑輪來操作承載廂20,所以需要較長的鋼絲繩,使整個裝置體積變大,為了安裝這種大體積裝置,需要更多的空間。
第二,由于存在上述問題,所以增加了制造費用。
第三,因為在該裝置中使用了許多導向滑輪,這使鋼絲繩連接機構變得復雜,并且由于使用了許多導向滑輪,可能會產生噪音。
第四,因為傳統的貨運升降機需要兩個配重,使裝置體積龐大。
第五,當修理該裝置時,因為需要將配重一個一個地放落在地上,所以非常危險。也就是說,當一個配重降落在地上時,另一個仍懸吊在半空中。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貨運升降機,它能克服已有技術中出現的問題。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貨運升降機,它能簡化為提升/下降承載廂和配重所用鋼絲繩的連接機構,這會使系統的操作更為精確,減少為導向鋼絲繩而設置的所需滑輪數目,還使鋼絲繩的長度減短,從而顯著地減少制造費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貨運升降機,它包括卷筒、配重、第一和第二導向滑輪、第三和第四導向滑輪、第一、第二、第三提升/下降鋼絲繩,所述卷筒受到設置在升降設備中的驅動電機的驅動力作用而轉動,而且卷筒上帶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滑輪槽,所述配重可移動地設置在支柱間,所述第一和第二導向滑輪相互間隔地設置在頂架上,用于提升/下降配重,所述第三和第四導向滑輪相互間隔地設置在頂架上,用于提升/下降承載廂,所述第一提升/下降鋼絲繩的一端固定在承載廂的一部分上,另一端卷繞在第一滑輪槽中并固定在設置于卷筒上的第一固定部分上,第二提升/下降鋼絲繩的一端固定在配重的一部分上,另一端卷繞在第二滑輪槽中并固定在設置于卷筒上的第二固定部分上,第三提升/下降鋼絲繩的一端固定在承載廂的一部分上,另一端卷繞在第三滑輪槽中并固定在設置于卷筒上的第三固定部分上。
從下面給出的詳細說明和僅以示意方式給出的附圖中將會更充分地理解本發明,但這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其中圖1是表示傳統的貨運升降機結構的正視圖;圖2是表示在傳統的貨運升降機中,導向滑輪和鋼絲繩之間的連接機構的示意圖;圖3是表示根據本發明所述的貨運升降機的結構的正視圖;圖4是表示根據本發明所述的貨運升降機的升降裝置的平面圖;圖5是表示根據本發明所述的貨運升降機的升降機構中的卷筒的側視圖。
圖3是表示根據本發明所述的貨運升降機的結構的正視圖,圖4是表示根據本發明所述的貨運升降機的升降機構的平面圖,圖5是表示根據本發明所述的升降設備的升降裝置中的卷筒的側視圖。
如圖所示,貨運升降機可移動地安裝在軌道“R”上,所述軌道“R”水平地安裝在地面上。水平底架100設置在貨運升降機的下部。在底架100的一端固定有一運行操作裝置110,以使貨運升降機能夠在軌道“R”上移動,運行操作裝置110包括多個可在導軌“R”上滾動的運行輥111,運行輥111位于底架100的兩端。另外,在底架100的兩側設置有多個運行導向輥112,這樣貨運升降機就能穩定地在軌道“R”上運行。
四根豎直支柱120、121、122和123相互間隔地安裝在底架100上。
在支柱120、121、122和123上安裝有一頂架130。在頂架130中,以預定的間隔設置了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導向滑輪141、142、143和144。
一個承載廂150可移動地安裝在支柱120、121、和122、123之間。一個叉架裝置151安裝在承載廂150上,這樣貨物152就可以裝在叉架裝置151上。
另外,承載廂150的兩側設置有多個導向輥160。這些導向輥160沿輥子導向部分(未表示)移動,所述輥子導向部分沿長度方向成形于立柱120、121、122和123的內表面。
另外,在立柱122和123的下部外側部分安裝有升降機構200。
現在將參照圖4詳細說明升降裝置200的結構。
首先,升降裝置200包括一個卷筒210和一個驅動電機220。
在卷筒210的外表面上成形有其上卷繞有第一升降鋼絲繩211的第一滑輪槽212,第一升降鋼絲繩21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部分213上,所述第一固定部分213設置在第一滑輪槽212的外圓周上。
在卷筒210的外表面上成形有其上卷繞有第二升降鋼絲繩214的第二滑輪槽215,第二升降鋼絲繩214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部分216上,所述第二固定部分216設置在第二滑輪槽215的外圓周上。
在第二滑輪槽215旁成形有其上卷繞有第三升降鋼絲繩217的第三滑輪槽218,第三升降鋼絲繩217的一端與第三固定部分219相連,所述第三固定部分設置在第三滑輪槽218的外圓周上。
轉軸230的一端固定地插入卷筒210的中央部分,其另一端固定在第一鏈輪213上。
另外,驅動電機220的轉軸232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鏈輪233上。在第一鏈輪231和第二鏈輪233之間連接有鏈234。
圖5是表示第一、第二、和第三升降鋼絲繩211、214和217是如何卷繞在卷筒210上的側視圖。如圖所示,第一和第三升降鋼絲繩211和217卷繞在卷筒210的方向不同于第二升降鋼絲繩214卷繞在卷筒210上的方向。
下面將參照圖3至圖5說明第一、第二和第三升降鋼絲繩211、214和217之間的連接關系。
其一端固定在設置于卷筒210上的第一固定部分213上的第一升降鋼絲繩211以預定卷繞圈數并在預定方向上卷繞在第一滑輪槽212上,并通過第三導向滑輪143和第四導向滑輪144與承載廂150的第一部分C1相連。
其一端固定在設置于卷筒210上的第二固定部分216上的第二升降鋼絲繩214以預定卷繞圈數并以相對于第一升降鋼絲繩211相反的方向卷繞在第二滑輪槽215上,并通過第二導向滑輪142和第一導向滑輪141與設置在支柱122和123之間的配重240相連。
另外,其一端與設置在卷筒210上的第三固定部分219相連的第三升降鋼絲繩217以預定卷繞圈數并以與第一升降鋼絲繩211相同的方向卷繞在第三滑輪槽218上,并通過第三導向滑輪143與承載廂150的第二部分C2相連。
現在將參照圖3至圖5說明依據本發明所述的貨運升降機的操作。
首先,當從控制裝置(未表示)傳來的操作信號傳遞給升降裝置200時,驅動電機220根據傳給它的操作信號而運轉,這使得通過鏈234與驅動電機220相連的卷筒210轉動。
這里,如果卷筒210如圖3中的箭頭所示方向逆時針轉動,第二升降鋼絲繩214就從卷筒210上釋放,配重240向下移動,第一和第三升降鋼絲繩211和217會卷繞到卷筒210上,從而使承載廂150向上移動。
如果卷筒210順時針轉動,該系統以與上述操作相反的順序運作。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所述的貨運升降機具有以下優點首先,在本發明中,與已有技術相比,簡化了用于升/降承載廂的鋼絲繩連接。
第二,通過簡化鋼絲繩連接和縮短鋼絲繩的長度可以減少制造費用。
第三,由于依據本發明所述的貨運升降機只使用一個配重,與使用兩個配重的已有技術相比,該系統的結構變得緊湊。
而且,由于依據本發明所述的貨運升降機只使用一個配重,與已有技術相比,更容易對系統進行維護。
盡管為了說明目的公開了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附屬權利要求的范圍和精神下可以作出多種變化、增添和替換形式。
權利要求
1.一種貨運升降機,它帶有一個可移動地設置在支柱間的承載廂、一個安裝在支柱上的頂架、一個設置在支柱下部的底架、一個用于產生提升/下降承載廂所需的驅動力的提升/下降機構,所述設備包括卷筒裝置,它在由設置在提升/下降機構中的驅動電機傳來的驅動力作用下轉動,該卷筒裝置帶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滑輪槽;一個配重,它可移動地設置在支柱間;第一和第二導向滑輪,它們相互間隔地設置在頂架上,用于對承載廂的升降進行導向;第三和第四導向滑輪,它們相互間隔地設置在頂架上,用于對承載廂的升降進行導向;第一提升/下降鋼絲繩裝置,其一端固定在承載廂上,另一端卷繞在第一滑輪槽中并固定于設置在卷筒上的第一固定部分上。第二提升/下降鋼絲繩裝置,其一端通過第一和第二導向滑輪固定在配重上,另一端卷繞在第二滑輪槽上并固定于設置在卷筒上的第二固定部分上;和第三提升/下降鋼絲繩裝置,其一端固定在承載廂上,另一端卷繞在第三滑輪槽中并固定于設置在卷筒上的第三固定部分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第一提升/下降鋼絲繩以預定圈數、在預定方向上卷繞在第一滑輪槽中并通過第三導向滑輪和第四導向滑輪與承載廂相連。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第二提升/下降鋼絲繩裝置在與第一提升/下降鋼絲繩裝置相反的方向上以預定卷繞圈數卷繞在第二滑輪槽中。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第三提升/下降鋼絲繩裝置在與第一提升/下降鋼絲繩裝置相同的方向上以預定卷繞圈數卷繞在第三滑輪槽中并通過第三導向滑輪與承載廂相連。
全文摘要
一種貨運升降機,包括受升降設備中驅動電機驅動而轉動,且其上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滑輪槽的卷筒;可移動地在支柱間的配重;間隔設有頂架上,用于對配重的提升/下降導向的第一和第二導向滑輪;間隔設有頂架上,用于提升/下降承載廂的第三和第四導向滑輪;一端固定在承載廂上,另一端卷繞在第一滑輪槽中并固定在卷筒上的第一固定部分上的第一提升/下降鋼絲繩;一端通過第一和第二導向滑輪固定在配重上,另一端卷繞在第二滑輪槽中并固定在卷筒上的第二固定部分上的第二提升/下降鋼絲繩。
文檔編號B66D3/00GK1158319SQ96123328
公開日1997年9月3日 申請日期1996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1995年11月30日
發明者樸起男 申請人:Lg產電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