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導軌附墻式升降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涉及建筑施工升降機結構的改進高樓建筑使用的升降機現在分兩類,一類是鋼絲繩傳動式的,它由于防斷繩墜落等問題長期未能解決到令人放心的程度,主要用于載物,很少載人;另一類是齒輪、齒條傳動式升降機,是較普遍的人貨兩用升降機。這兩類升降機的進架(導軌架)部份的用材量大,占成本比重大,尤其是齒輪、齒條的成本更高一些。
鋼絲繩用作起重升降中傳動,是理想之物,有簡單易行、成本低諸優點。近幾年里,隨著新型式的防墜落技術的產生(主要有兩種,分別是懸掛式安全器,專利號88217573.4和防滑曳引機專利號93209895.9),已經使鋼絲繩傳動的升降機載人和載物兩用,但是作為其主體部份的井架的重量、成本和安裝運輸等仍不利于使用和普及,有研究的必要。
上面提及的兩種新型防墜落裝置的特點是用鋼絲繩作防墜落保險,這為升降機結構的改進提供了重要條件。因為用了鋼絲繩提升和防墜落保險,吊籠導軌就只承擔導向的作用,不承擔傳統的安全鉗制動時吊籠所給予的載荷,使導軌能夠不要井架(導軌架),比較自由方便地安裝。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利用鋼絲繩提升和防墜落的新技術成果設計一種導軌裝在墻上的人貨兩用建筑施工升降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將吊籠所需的兩根導軌通過連接件裝在建筑物的墻上。在吊籠的上方,墻的高處裝一付頂架,擱置梁,用于安裝吊籠的提升防墜落裝置。卷揚機裝在下面吊籠的側方,它的鋼絲繩繞過頂架上的與防墜落裝置相連的滑輪架上的滑輪后轉向下連結吊籠。作防墜落保險的安全鋼絲繩,通過懸掛式安全器,其兩頭分別連結吊籠和配重。吊籠和配重沿各自的導軌上升和下降。
在高建筑物結頂后,用一付高一些的頂架,使擱梁和導軌升高,讓吊籠的底平面高度達到屋面。
在使用提升和防墜落一體的防滑曳引機作驅動裝置時,將頂架的擱梁上的防墜落裝置——懸掛式安全器和與之相連的下滑輪架拆除,換裝防滑曳引機,穿好曳引鋼絲繩,按摩擦驅動要求調整對重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導軌在墻上,不用井架(導軌架),能省鋼材3/4,降低了成本,也給儲運、安裝提供了方便,顯示了鋼絲繩提升和防墜落一體的好處,為升降機載人普及化提供了選擇。
下面對照附
圖1說明導軌附墻式升降機的兩根吊籠導軌(3)通過連接件(1)裝在建筑物墻上,懸掛梁(7)擱在一付固定在墻上的頂架(6)上,防墜落裝置——懸掛式安全器(5)掛在梁(7)上,卷揚機(1)裝在吊籠(8)低位的一側,提升鋼絲繩(2)繞過下滑輪架(12)的滑輪后向下連結吊籠(8)。兩頭分別連結吊籠(8)和配重(9)的安全鋼絲繩(4)按懸掛式安全器(5)的使用方法,通過其內部。配重(9)的導軌(10)為兩根拉有張力的鋼筋。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最好方式摩擦驅動有安全和節能的優點,現代電梯都使用它,因此,本實用新型最好使用一種曳引和防墜落一體的防滑曳引機(專利號93209895.9)曾與本實用新型同案申請見附圖2)。防滑曳引機的外形適合于懸掛。里面有三只輪緣上作了棘齒的滑輪,并配有棘爪制動機構,有離心限速器控制棘爪動作。滑輪的槽符合電梯摩擦驅動的標準,其中一只輪受電機一蝸輪減速器帶動,作驅動輪用,其余為從動輪。兩頭分別連結吊籠和對重的曳引鋼絲繩穿過防滑曳引機內,繞過三只輪,對每只輪的繞角均大于180度。在吊籠發生超速時,離心限速器使棘爪制動從動輪,同時切斷電源,曳引繩在輪槽里的摩擦力懸停吊籠。曳引繩實際為四根。
下面對照附圖2說明防滑曳引機的外殼(13)上有兩付耳板(14),用于掛在懸掛梁(7)上,蝸輪減速器(15)裝在外殼的一側,兩頭分別連結吊籠(8)和對重(16)的曳引鋼絲繩(17)通過曳引機的內部。由支開架(18)和滑輪(19)將曳引繩(17)的吊籠邊與對重邊調到平行。
權利要求1.一種用鋼絲繩傳動的導軌附墻式升降機,它由吊籠、配重、導軌和提升防墜落裝置組成,本實用新型的特征是吊籠的導軌(3)通過連接件(11)裝在建筑物的墻上,頂架(6)裝在建筑物上,位于吊籠(8)的上方,所述頂架上有擱梁(7),有提升防墜落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導軌附墻式升降機其特征是它的提升防墜落裝置是卷揚機(1)和懸掛式安全器(5),卷揚機(1)的提升鋼絲繩(2)繞過與懸掛式安全器(5)相連的下滑輪架(12)上的滑輪后連結吊籠(8),兩頭分別連結吊籠(8)和配重(9)的安全鋼絲繩(4)通過了懸掛式安全器(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升降機的結構的改進,將作為升降主體部分的導軌架(井架)減免掉。吊籠的兩根導軌通過連接件裝在墻上。在吊籠上方的建筑物上裝頂架、懸掛梁,安裝用鋼絲繩提升和作防墜落保險的裝置。用卷揚機提升吊籠和用懸掛式安全器作防墜落保險。也能夠使用提升防墜落一體的防滑曳引機對吊籠作驅動和防墜落保險。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高樓建筑施工。
文檔編號B66B9/187GK2271519SQ9422259
公開日1997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1994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1994年9月30日
發明者仲雷, 仲翔, 仲建元 申請人:仲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