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鋁型材擠壓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鋁型材擠壓模具,該模具可用于生產各類鋁型材。
我國現有的鋁型材擠壓模具主要是沿用日本七十年代初的組合形式和加工方法,其類型有生產空心型材的分流模和生產實心型材的平模,分流模由上、下模組成,其上模的舌部與下模的型腔組合形成空心型腔,平模則由型模和模墊組成,上述這兩類模具由于本體和刃口(也稱“工作帶”)是一體結構,當刃口在使用中磨損超差后,整個模具都將報廢,因此一個較大一點的鋁型材加工廠,每年的模具損耗是非常大的,大約需一佰萬至數佰萬元之巨,這不僅造成了巨大浪費,而且還直接影響了生產率的提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鋁型材擠壓模具,該模具超差后,只需更換鑲片就可繼續使用,從而可節省生產費用,提高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在分流模的上、下模和平模的導流模、模墊之間安裝既耐熱、耐磨又可更換的鑲片,該鑲片位于下模或模墊的凹腔內,其鑲片與上模舌部或鑲片之中形成擠壓刃口。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的一個分流模的縱剖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一個平模的縱剖面圖。
圖1為加工空心鋁型材的分流模的縱剖面圖,圖2為加工實心鋁型材的平模的縱剖面圖,實際使用中,根據鋁型材斷面的不同,模具的斷面也將不同,本說明書中以圖1、圖2為例加以說明。
從圖1中可看出,分流模由上模1、下模2和鑲片3組成,上模1和下模2之間用四支銷釘4定位,并用二支螺栓作牢固連接(圖中未現螺栓),鑲片3位于下模2的凹腔內,并夾在上模1和下模2之間,鑲片3和下模2之間的定位是通過二支銷釘5實現的,該模具在設計時,改變了傳統模具結構,將位于下模2上部的焊合室移至上模1下部,下模2上部改成平面的,這樣最易磨損的刃口6(即“工作帶”)就由鑲片3與上模舌部1a形成,當使用中發現型孔超差后,只需換上新的鑲片3就行了,具體生產時,鑲片3可多造幾片,以便在刃口6超差后可即時更換,上述上模舌部1a采用高耐磨合金加強,這樣可保證多次換鑲片后的配合尺寸,以達到本設計的要求。圖2為平模的縱剖面圖,從圖中可看出,它由導流模7、模墊8和鑲片9組成,三件之間用二支銷釘10定位,由于鑲片9可單獨控制型材形狀,模墊8只起支撐作用,因此導流模7與模墊8之間來用螺栓緊固,與傳統的平模相比,該平模完全由鑲片9取代了原型模的功能,原型模作為模墊8只支撐作用,因此實際使用中模墊8需加厚,與現有分流模不同,該平模的刃口11完全由所安鑲片9控制,當型孔超差后,只需更換鑲片就行了,使用十分方便。
上述分流模、平模均選用耐磨的、變形量小的耐熱模具鋼制成,其加工、安裝時要嚴格保證銷孔的相對位置,具體安裝、使用是這樣的將加工合格的上模1、下模2(或導流模7、模墊8)、鑲片3(或9)、定位銷4、5(或10)和螺栓(只在分流模中使用)照圖1(或圖2)所示組裝好,然后裝入模套、預熱、上機使用,當使用一段時間所擠出的型材超差后,可換上新的鑲片繼續使用,具體換鑲片的辦法是將要換鑲片的模具用堿水煮去依附于模具上的殘鋁后,打開模具,取出超差鑲片,將模具上的殘鋁及氧化物等異物清除干凈,隨即換上新的鑲片,投入下次使用,取鑲片時可用工具從鑲片下面的孔將鑲片向上頂出。
本使用新型由于模具的本體可多次重復使用,刃口超差只需更換鑲片就行了,因此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可節省模具制造費用和模具用鋼,據保守估計,鋁型材廠使用本實用新型可節約模具費用60%以上;(2)可使鋁型材廠模具庫存量減少50%以上,減少數十萬元的資金占用;(3)由于加工一個鑲片只需加工一付模具十分之一的時間,因而可避免模具脫節現象的發生,提高生產效率;(4)由于鑲片的重量只及模具的三十分之一,因而可節省大量運輸費用。
權利要求1.一種鋁型材擠壓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或導流模、模墊,其特征在于上模和下模或導流模和模墊之間安有可更換鑲片,該鑲片位于下模或模墊的凹腔內,其模具的刃部形成于鑲片與上模舌部或鑲片之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鋁型材擠壓模具,該模具的上、下模或導流模和模墊之間安有鑲片,其模具的擠壓刃口形成于鑲片與上模舌部或鑲片之中,與現有模具不同的是,該模具刃口磨損后,只需更換新的鑲片而不需更換模具本體就可繼續使用。因此使用該模具可降低模具消耗量,節省生產費用,提高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30B15/02GK2187105SQ9323975
公開日1995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1993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1993年12月24日
發明者李樹仁 申請人:李樹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