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集束吊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將細長型物體集束成捆便于裝卸搬運的吊具。
到目前為止,對定型貨物的裝卸搬運除集裝箱形式外,都是索具與吊具分開的。既使貨物的裝卸搬運效率不高,貨物損壞率高,并使整個運輸關聯的各環節的經濟效益降低,又使裝卸機械的經濟效益不高,能源浪費大。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細長型件貨(如型材、管材、木材)的裝卸搬運而集索具與吊具于一身的新型吊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行裝卸搬運細長型件貨物時的缺點1、每次裝卸時,在貨物堆里穿套鋼絲繩,組成一次裝卸關。故而每關重量不高,工人勞動強度大、費工時。不但裝卸效率低,也影響了運輸設施(汽車、火車、輪船)的營運效益。2、由于貨物在運輸中,要經過8-9次裝、卸過程,極易使貨物碰撞擠壓而受損。即便是木材這類貨物,現行是用鋼絲繩或木材抓斗進行裝卸,前者鋼絲繩消耗大,且不安全因素較大;后者對木材的損耗大,每次裝卸將使木材的出材率降低1%以上。3、現在多以采用10噸的或更大的裝卸機械進行裝卸作業,而每次裝卸作業的貨物的重量多在2噸左右,而消耗的能源卻和滿負荷時差不多,因此能源的浪費是驚人的。集束吊具正為克服這些缺點而設計的。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設計一種集吊具與索具融合在一體的集束吊具。其技術特征是用左、右二片可合并成一的吊具本體。二片吊具本體的上部有腰形孔。左片吊具本體的中部成凹狀,但中間有一園凸臺,上面套有銅套、鎖緊圈、軸端卡簧、手柄等另件。并有三個凸銷。右片吊具本體的中部成凹狀,但中間有一凸輪形園臺。并有三個凹孔。凹狀下面有一條槽,里面放置壓條。左右二片吊具的下部均有一個鋼絲繩固定槽和三個園弧槽,用一根校細的鋼絲繩交替穿過三個園弧槽,二端分別固定在鋼絲繩固定槽內。
本實用新型的實用優點就是它可以根據貨物運輸線上裝卸機械的功能而將細長型貨物隨意集束成一個標準關,使貨物集束成捆,增強了自身的安全可靠性,減少了碰撞擠壓面積;使貨物在裝卸搬運時,工人操作方便迅速;機械在滿負荷下作業,提高裝卸效率,降低能耗,這樣做也便于建立流暢的生產、運輸、用戶的一條龍運輸線,從而提高整個運輸業的經濟效益。對細長貨物的裝卸搬運將會帶來一場革命。
附圖即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10噸級集束吊具裝配圖,附
圖1為拿去右板的視圖。
在圖示位置時,左片吊具本體(7)和右片吊具本體(1)尚未鎖緊。需要裝貨時,將左右二片吊體本體分開,裝置在上面的鋼絲繩(4)即成數邊繩索鋪開,可將貨物堆積其上,然后將左、右二片吊具本體收攏合并,將手柄(8)旋轉一個角度,則裝在左片吊具本體(7)上的鎖緊圈(2)、銅套(6)轉過一個角度而和右片吊具本體(1)上的凸輪園臺扣緊,從而使二片吊具本體并緊。同時壓下壓條(3)壓緊鋼絲繩,貨物即集束成捆。吊具本體上部的腰形孔可直接掛在10噸門機上的吊勾上。裝運結束后,將手柄(8)反向旋轉一個角度,則鎖緊圈(2)、銅套(6)轉動而使左、右二片吊具本體脫開,貨物可取出。超長貨物可同時使用2、3個集束吊具。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最好方式有1、建立中國集束運輸公司,采用本實用新型,架設生產與用戶之間的運輸橋梁,單以“七五”期間的鋼鐵與木材運量的十分之一計算,每年就產生10億元計的經濟效益,2、建立本實用新型的生產基地,將其成為商品,供生產或用戶單位使用。
權利要求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集束吊具,其特征在于用左、右二片可合并成一的吊具本體,二片吊具本體的上部都有腰形孔,左片吊具本體的中部成凹狀,但中間有一園凸臺,上面套有銅套、鎖緊圈、軸端卡簧、手柄等元件,并有三個凸銷。右片吊具本體的中部成凹狀,但中間有一凸輪形園臺,并有三個凹孔。凹狀下面有一條槽,里面放置壓條,左右二片吊具的下部均有一個鋼絲繩固定槽和三個園弧槽,用一根鋼絲繩交替穿過三個園弧槽,二端分別固定在鋼絲繩固定槽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集索具與吊具于一身的一種新型吊具。其特征在于用左、右二片可合并成一的吊具本體。二片吊具本體的上部都有腰形孔,左片吊具本體的中部成凹狀,但中間有一圓凸臺,上面套有銅套、鎖緊圈、軸端卡簧、手柄等元件,并有三個凸銷;右片吊具本體的中部成凹狀,但中間有一凸輪形圓臺,并有三個凹孔,凹狀下面有一條槽,里面放置壓條。左右二片吊具的下部均有一個鋼絲繩固定槽和三個圓弧槽,用一根鋼絲繩交替穿過三個圓弧槽,二端分別固定在鋼絲繩固定槽內。可以將細長型的貨物集束成捆,當左板和右板并緊,則能起到吊具的作用,從而提高貨物自身的安全可靠性,減少損失。同時便于裝卸搬運,提高裝卸效率。
文檔編號B66C1/18GK2163160SQ9322517
公開日1994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1993年2月17日 優先權日1993年2月17日
發明者李興中, 路德美 申請人:李興中, 路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