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炒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電熱炊具,特別是關于用電熱管作加熱元件的電炒鍋。
在CN86200339號實用新型公告說明書所述的“電熱元件可替換的電炒鍋”中,采用了在與鍋體整體澆鑄在一起的電熱盤上開凹槽、凹槽內放置電熱管、電熱管與凹槽之間的空隙填滿粉末狀導熱材料,用壓板封閉凹槽,在電熱盤與炒鍋外殼之間有一隔熱筒等技術措施來解決電熱管的替換問題,使鍋的壽命得以延長(詳見附件)。但是它仍然存在下述缺點;首先,由于電熱管的熱量必需通過粉末狀導熱材料傳導到鍋體上,粉末狀導熱材料的粉間有無數微孔,充填微孔的空氣有隔熱作用,因此熱的傳導受影響、降低了鍋的熱效率。其次,在制造這種炒鍋的過程中,為盡可能地提高熱效率,就必須預先在槽底壓入一層導熱材料,放置電熱管后,再將新的導熱材料向凹槽內作反復多次地充填,壓實來提高它的密度,這就必需要有足夠大的壓力才能完成,稍有不慎就有壓壞鍋體或壓崩凹槽的可能,導致了制造工藝復雜,費工、費時的缺點。再有,設置在電熱盤與外殼之間的隔熱筒包覆了炒鍋的電源線,由于隔熱材料易受潮而降低了炒鍋的絕緣性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對上述電炒鍋的底部結構加以改進,并提供一種高熱效率的可替換電熱管的電炒鍋。
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述結構措施在鍋底中部設置一與鍋體整體澆鑄在一起的電熱盤,該盤由1~4個圓環構成,該環與鍋同心,且沿鍋底下表面向下凸起,環上開有縱剖面形狀為倒U字形凹槽,凹槽下不封口,且內壁涂覆有遠紅外涂層,槽內緊配地鑲嵌電熱管,電熱管上半部表面與槽底密接,下半部表面到槽口的間隙中填滿耐熱材料,用壓板來封閉凹槽并頂緊電熱管。從而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通過打開、裝上本實用新型電炒鍋的槽口壓板,從凹槽內依次取出、裝入耐熱材料及電熱管則可裝卸、調換電熱管。這樣的電炒鍋不但制造方便、成品率高,便于維修,可通過調換電熱管來延長鍋的壽命,而且提高了熱效率,降低了成本。
以下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
圖1是電炒鍋的仰視示意圖。
圖2是沿圖1所示電炒鍋A-A線的解體縱剖視示意圖。
圖3是在被放大了的部分電熱盤上,倒U字形槽與電熱管,導熱材料、壓板等的裝配位置關系縱剖視示意圖。
如圖所示,電炒鍋的鍋體1一般是用鑄鐵或鋁制成,在其下底中部設置電熱盤2,電熱盤2與鍋體1整體澆鑄在一起,它由1~4個直徑大小不同的圓環3構成,圓環3與鍋體1同心,且沿鍋底下表面向下凸起,各環間可留或不留間隔,各環的縱剖面形狀相同、大小相等,高度、寬度均大于電熱管直徑,在圓環3上開有環狀凹槽4、5,凹槽4、5的縱剖面形狀為倒U字形、下不封口,槽寬等于電熱管的直徑,槽上部為半圓形,其半圓的直徑比電熱管7、6的直徑稍小,槽的深度比電熱管6、7的直徑大3~5mm,為提高電熱管6、7的發熱效果,在凹槽的內壁上涂有高效遠紅外涂層8。電熱管7、6分別鑲嵌于凹槽4、5的頂部,其上半部表面與槽半圓面緊密接觸,最大可能地增大了電熱管與槽的接觸面積,利于熱的傳導,提高了鍋的熱效率。在電熱盤2的底底部設置一圓形壓板9,該壓板用金屬簿板制成,在其對應于電熱盤2的凹槽4、5的口部位置上設置壓板凸圈10,它成環狀地向上凸起,凸圈10不但密封凹槽4、5的口部,而且還頂住了電熱管6、7的底部,以確保電熱管永不松動。壓板9的縱剖面形狀為以中心對稱的階梯形,且從外向內逐級降低。在壓板9的邊緣部、等分圓周的位置上設置有3個圓孔,在鍋底部對應此孔的位置,設置3個柱狀的向下凸起,在凸起的柱狀物中設置了內螺紋。在凹槽4、5中,電熱管7、6的下半部表面與壓板突圈10上表面間的空隙中填滿耐熱材料11,耐熱材料11是氧化鎂粉與硅油或耐火泥與水玻璃的混合物,把它們按65~80%;35~20%的比例混合后,加水調成糊狀進行充填,水份干燥后,該混合物即附著于凹槽4、5內。在鍋體1的下部,電熱盤2的外圍,還罩裝有底座12。螺栓13穿過壓板9的邊孔及底座12的附孔(圖略)與鍋底的柱狀突起物中的螺母配合而將壓板9及底坐12緊固于鍋體上。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電炒鍋,可通過打開壓板9暴露凹槽后,從槽中依次取出或裝入耐熱材料11及電熱管6、7,再裝上壓板9來極易地完成裝卸、調換電熱管,同時通過電熱管與凹槽的緊密接觸,加上凹槽內壁的遠紅外涂層可大大地提高該電炒鍋的熱效率。
本實用新型不但適合于用鑄鐵或鋁制成的電炒鍋,而且適合于類似以澆鑄熔化金屬來緊固電熱元件和導熱的電熱炊具。
參考文獻CN86200339
權利要求1.一種用鑄鐵或鋁制成的電炒鍋,該炒鍋由鍋體、電熱管、底座組成,其特征是在鍋下底中部,有一與鍋體整體澆鑄在一起的電熱盤,該盤由1~4個圓環構成,環與鍋體同心,且沿鍋底下表面向下凸起,所述的環上開有向下開口的、縱剖面形狀為倒U字形的凹槽,槽內壁有遠紅外涂層,所述凹槽內緊配地鑲嵌電熱管,電熱管上半部表面與凹槽上部表面密接,下半部表面到槽口填滿耐熱材料,用壓板來封閉凹槽口并頂緊電熱管。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炒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熱材料為氧化鎂粉與硅油或耐火泥與水玻璃的混合物,其混合比例為耐火泥(或氧化鎂粉)65~80%水玻璃(或硅油)35~2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熱效率,電熱元件可替換的電炒鍋,該電炒鍋的電熱盤與鍋體整體澆鑄在一起。電熱盤由數個直徑大小不同、向下凸起的環構成,環上開有縱剖面形狀為倒U字形的凹槽,凹槽壁有遠紅外涂層,電熱管鑲嵌于凹槽上部,其上半部表面與凹槽頂部表面密接,壓板在封閉凹槽口部的同時頂住電熱管,在電熱管下半部與壓板上表面之間的空隙中填滿耐熱材料。本實用新型電炒鍋不但制造方便、成品率高、便于維修,可通過調換電熱管來延長壽命,而且提高了熱效率,降低了成本。
文檔編號H05B3/68GK2033649SQ88206430
公開日1989年3月8日 申請日期1988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1988年5月28日
發明者溫承賢, 明建雄 申請人:廣西柳州市龍城電熱器廠, 明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