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管樁的自動吊鉤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管樁的自動吊鉤,它包括支架軸、座板、蓄能滑動板、釋放驅動板和吊鉤組件,所述釋放驅動板和蓄能滑動板分別與座板的前、后表面貼合并滑動配合,滑動槽、導向槽和縱向槽重合;頂樞接座板與支架軸樞接,上連接板與滑動槽、導向槽和縱向槽滑動配合;止位定位鉤和鉤體與滑動槽、導向槽和縱向槽滑動配合,止位定位鉤與止位板配合止位;從動驅動板與從動桿配合。由于采用這樣的結構,蓄能滑動板能使吊鉤組件張開、釋放驅動板能使吊鉤組件與管樁自動扣合;全程無需人工操作,工效高,消除了需用人手的安全隱患。
【專利說明】—種用于管粧的自動吊鉤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吊鉤,尤其一種用于管樁的吊鉤。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技術,一種吊鉤包括鉤體和與動力裝置連接在鋼絲繩。存在問題是:使用時,需要用人手將鉤體插入管樁端部的孔內,然后吊起,工效低,存在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管樁的自動吊鉤,它可以實現自動與管樁的端部扣合和分離,工效高。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用于管樁的自動吊鉤,其特殊之處在于:它包括支架軸、座板、蓄能滑動板、釋放驅動板和吊鉤組件,
[0005]所述座板上有縱向的導向槽,導向槽的下部有隔板,支架軸與座板的頂部固定連接;
[0006]所述蓄能滑動板包括滑動板和底主驅動板,滑動板上有縱向槽、縱向槽的上部的兩側有從動驅動板;
[0007]所述釋放驅動板包括滑動板體和底腳體,滑動板體上有滑動槽,滑動槽上有止位板;
[0008]所述吊鉤組件包括頂樞接座板、上連接板、下承重板、位于下承重板上部的止位定位鉤和位于下承重板下端的鉤體;上連接板和下承重板寬度方向的中心線之間有間隔,上連接板的下端和下承重板的上端通過一斜板連接,斜板上有一從動桿;
[0009]所述釋放驅動板和蓄能滑動板分別與座板的前、后表面貼合并滑動配合,滑動槽、導向槽和縱向槽重合;頂樞接座板與支架軸樞接,上連接板與滑動槽、導向槽和縱向槽滑動配合;止位定位鉤和鉤體與滑動槽、導向槽和縱向槽滑動配合,止位定位鉤與止位板配合止位;從動驅動板與從動桿配合。
[0010]所述的一種用于管樁的自動吊鉤,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吊鉤組件依靠下承重板和鉤體的重量保持自然狀態,自然狀態下,止位定位鉤和鉤體穿過縱向槽、導向槽從滑動槽中伸出。
[0011]所述的一種用于管樁的自動吊鉤,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蓄能滑動板的底主驅動板受力,蓄能滑動板向上滑動,從動驅動板驅動從動桿,吊鉤組件向座板設置蓄能滑動板的一側擺動,止位定位鉤與止位板嵌合止位。
[0012]所述的一種用于管樁的自動吊鉤,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止位定位鉤包括桿部和設置桿部懸空端的卡槽,卡槽與釋放驅動板的止位板嵌合,卡槽的長度方向與桿部的長度方向垂直;
[0013]所述釋放驅動板下端的底腳體受向上力時,止位定位鉤的卡槽與止位板分離時,吊鉤組件依靠自身重量向設置座板設置有釋放驅動板的一側擺動,鉤體從座板的導向槽中伸出。
[0014]所述的一種用于管樁的自動吊鉤,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鉤體伸入管樁端部的孔內并與管樁內壁扣合。
[0015]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管樁的自動吊鉤,由于采用這樣的結構,蓄能滑動板能使吊鉤組件張開、釋放驅動板能使吊鉤組件與管樁自動扣合;全程無需人工操作,工效高,消除了需用人手的安全隱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自然狀態下的主視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自然狀態下的左視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自然狀態下的右視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蓄能狀態下的主視圖。
[0020]圖5是本實用新型鉤體與管柱扣合狀態的主視圖。
[0021]圖6是本實用新型座板的剖視圖。
[0022]圖7是本實用新型吊鉤組件的主視圖。
[0023]圖8是本實用新型蓄能滑動板主視圖。
[0024]圖9是本實用新型蓄能滑動板右視圖。
[0025]圖10是本實用新型釋放驅動板的主視圖。
[0026]圖11是本實用新型釋放驅動板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8]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一種用于管樁的自動吊鉤,它包括支架軸1、座板2、蓄能滑動板3、釋放驅動板4和吊鉤組件5,
[0029]如圖2、圖6所示,所述座板2上有縱向的導向槽21,導向槽21的下部有隔板22,支架軸I與座板2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隔板22可以沿座板2的寬度方向設置并與導向槽21垂直,隔板22覆蓋導向槽;也可以是隔板22直接設置在導向槽21內;
[0030]如圖1、圖3、圖8、圖9所示,所述蓄能滑動板3包括滑動板31和底主驅動板32,滑動板31上有縱向槽311、縱向槽311的上部的兩側有從動驅動板33 ;從動驅動板33頂端面為一斜面331,所述斜面331與下部的滑動板31的表面的夾角為一銳角α。
[0031]如圖1、圖2、圖10、圖11所示,所述釋放驅動板4包括滑動板體41和底腳體42,滑動板體41上有滑動槽411,滑動槽411上有止位板43 ;止位板43的長度方向與滑動槽411的長度方向垂直。
[0032]如圖7所示,所述吊鉤組件5包括頂樞接座板51、上連接板52、下承重板53、位于下承重板53上部的止位定位鉤54和位于下承重板下端的鉤體55 ;上連接板52和下承重板53寬度方向的中心線之間有間隔W,上連接板52的下端和下承重板53的上端通過一斜板56連接,斜板56上有一從動桿57 ;
[0033]所述釋放驅動板4和蓄能滑動板3分別與座板2的前、后表面貼合并滑動配合,滑動槽411、導向槽211和縱向槽311重合;頂樞接座板51與支架軸I樞接,上連接板52與滑動槽411、導向槽211和縱向槽311滑動配合;止位定位鉤54和鉤體55與滑動槽411、導向槽211和縱向槽311滑動配合,止位定位鉤54與止位板43配合止位;從動驅動板33與從動桿57配合。
[0034]如圖6所不,座板2的前后表面的兩側有角形導向板23,角形導向板包括與座板2垂直的垂直板231和與座板平行的扣板231,垂直板231上有導向止位槽2311 ;
[0035]或者說座板2的前后表面的兩側有凸塊,凸塊上有導向止位槽;
[0036]如圖10、圖11所示,所述釋放驅動板4的兩側有滑動止位塊44,釋放驅動板4與座板2的前表面滑動配合,兩側嵌入扣板231與座板2構成的槽內,滑動止位塊44與導向止位槽2311滑動配合并止位。
[0037]或者說:滑動止位塊44伸入凸塊上的導向止位槽內,滑動配合并止位。
[0038]如圖8、圖9所示,所述蓄能滑動板3的兩側有滑動止位塊34,蓄能滑動板3與座板2的后表面滑動配合,兩側嵌入扣板231與座板2構成的槽內,滑動止位塊34與導向止位槽2311滑動配合并止位。
[0039]如圖1、圖5所示的狀態,所述吊鉤組件5依靠下承重板53和鉤體55的重量保持自然狀態,自然狀態下,止位定位鉤54和鉤體55穿過縱向槽311、導向槽211從滑動槽411中伸出。
[0040]如圖1所示,所述蓄能滑動板3的底主驅動板32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如圖1中箭頭Al的方向;蓄能滑動板3向上滑動,如圖1中箭頭BI的方向;從動驅動板33驅動從動桿57,吊鉤組件5向座板2設置蓄能滑動板3的一側擺動,也可以說:吊鉤組件5繞支架軸I逆時針轉動,如圖1中C的方向所示;當止位定位鉤54與止位板43嵌合止位時,吊鉤組件5停止轉動,如圖4所示;蓄能滑動板3由于重力的作用,自動向下滑動復位;此時處于蓄能狀態。
[0041]所述止位定位鉤54包括桿部541和設置桿部懸空端的卡槽542,卡槽542與釋放驅動板4的止位板43嵌合,卡槽542的長度方向與桿部541的長度方向垂直。
[0042]如圖1、參照圖5所示,所述釋放驅動板4下端的底腳體42受向上力時,即當座板2、釋放驅動板4和蓄能滑動板3 —起向下移動時,管樁6觸碰到釋放驅動板4的底腳體42時,座板2、釋放驅動板4和蓄能滑動板3 —起繼續向下移動,管樁6作用于底腳體42,如圖1中A2的方向;止位定位鉤54的卡槽542與止位板43分離,吊鉤組件5依靠自身重量向設置座板2設置有釋放驅動板4的一側擺動,鉤體55從座板5的導向槽21中伸出;所述鉤體55伸入管樁6端部的孔內并與管樁6內壁扣合,如圖5所不。
[0043]卸載時,鉤體55沿管樁6的軸線移動即可。
[0044]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管樁的自動吊鉤,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軸、座板、蓄能滑動板、釋放驅動板和吊鉤組件, 所述座板上有縱向的導向槽,導向槽的下部有隔板,支架軸與座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蓄能滑動板包括滑動板和底主驅動板,滑動板上有縱向槽、縱向槽的上部的兩側有從動驅動板; 所述釋放驅動板包括滑動板體和底腳體,滑動板體上有滑動槽,滑動槽上有止位板; 所述吊鉤組件包括頂樞接座板、上連接板、下承重板、位于下承重板上部的止位定位鉤和位于下承重板下端的鉤體;上連接板和下承重板寬度方向的中心線之間有間隔,上連接板的下端和下承重板的上端通過一斜板連接,斜板上有一從動桿; 所述釋放驅動板和蓄能滑動板分別與座板的前、后表面貼合并滑動配合,滑動槽、導向槽和縱向槽重合;頂樞接座板與支架軸樞接,上連接板與滑動槽、導向槽和縱向槽滑動配合;止位定位鉤和鉤體與滑動槽、導向槽和縱向槽滑動配合,止位定位鉤與止位板配合止位;從動驅動板與從動桿配合。
【文檔編號】B66C1/34GK204173761SQ201420527462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5日
【發明者】陳焯輝, 梁煊林, 何耀暉 申請人:廣東宏基管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