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垂直放置軸類零件的吊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垂直放置軸類零件的吊具,包括左安裝架、右安裝架、轉軸、電機、加強筋、傳動軸、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和五個固定架,轉軸一端通過滾動軸承與左安裝架相連接,其另一端通過滾動軸承與右安裝架固連,且轉軸的左端伸出左安裝架外壁;電機通過加強筋與左安裝架相連接,且加強筋與左安裝架之間通過螺釘相連接;傳動軸一端通過聯軸器與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接,其另一端與左安裝架之間通過滾動軸承相連接;主動齒輪與傳動軸之間通過鍵相連接;從動齒輪通過鍵與轉軸的左側伸出端相連接;五個固定架均勻安裝在轉軸上。本實用新型具有操作簡便和節約工作空間等優點,能消除軸類零件擺放時產生的表面形位公差。
【專利說明】—種用于垂直放置軸類零件的吊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吊具,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垂直放置軸類零件的吊具。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各類精密軸類零件廣泛用于各領域。在軸類零件與精密零件配合時,其表面要求很高的加工精度,然而在精密軸類零件加工完后不同的擺放方式也會影響軸類零件的表面精度,主要影響其表面的形位公差,由此可知,一種精密軸類零件的擺放方式至關重要。為了消除擺放時產生的表面形位公差,我們通常采用垂直于工作臺面的擺放方式。在一些大型軸類零件加工工廠中,每天都會加工很多的軸類零件,如果將軸類零件直接垂直擺放于工作臺面,就會占用了工作空間,操作工人工作不方便。因此,根據現有軸類零件擺放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急需一種具有操作簡便、節約工作空間和能夠消除擺放時產生的表面形位公差等優點的用于垂直放置軸類零件的吊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垂直放置軸類零件的吊具,消除了軸類零件擺放時產生的表面形位公差。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垂直放置軸類零件的吊具,包括左安裝架、右安裝架、轉軸、電機、加強筋、傳動軸、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和五個固定架,所述的左安裝架和右安裝架上均設置有四個安裝孔,通過安裝孔將本實用新型懸空安裝在工廠墻壁上,節約了工作空間;所述的轉軸一端通過滾動軸承與左安裝架相連接,其另一端通過滾動軸承與右安裝架固連,且轉軸的左端伸出左安裝架外壁;所述的電機通過加強筋與左安裝架相連接,且加強筋與左安裝架之間通過螺釘相連接,加強筋起到加強固定電機的作用;所述的傳動軸一端通過聯軸器與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接,其另一端與左安裝架之間通過滾動軸承相連接;所述的主動齒輪與傳動軸之間通過鍵相連接;所述的從動齒輪通過鍵與轉軸的左側伸出端相連接;所述的五個固定架均勻安裝在轉軸上,在電機的驅動力作用下,通過齒輪傳動方式帶動轉軸旋轉,從而帶動固定架上下工作。
[0005]作為對本實用新型固定架的限定:所述的固定架包括滑輪、上固定架、下固定架、限位螺栓、鋼絲繩、上頂尖和下頂尖;所述的滑輪與轉軸之間通過鍵相連接;所述的上固定架上端設置有定位孔I,且上固定架下端均勻設置有通孔I ;所述的下固定架下端設置有定位孔II,下固定架上端設置有與上固定架上的通孔I相對應的通孔II,且上固定架上的通孔I和下固定架上的通孔II之間通過限位螺栓相連接,通過限位螺栓調節上固定架與下固定架之間的距離,使本實用新型適用于擺放不同高度的軸類零件;所述的鋼絲繩上端纏繞在滑輪上,其下端打有一個繩結,且繩結穿過上固定架上的定位孔I和下固定架上的定位孔II位于下固定架的下方,繩結有足夠高的強度,防止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下滑,起到支撐的作用;所述的上頂尖與上固定架之間通過焊接方式相連接;所述的下頂尖與下固定架之間通過焊接方式相連接,上頂尖和下頂尖起到定位安裝軸類零件的功能。
[0006]作為對本實用新型固定架的進一步限定:所述的上頂尖的中心軸線與下頂尖的中心軸線相重合,保證了安裝精度,能消除軸類零件擺放時產生的表面形位公差。
[0007]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一種用于垂直放置軸類零件的吊具,具有操作簡便和節約工作空間等優點,能消除軸類零件擺放時產生的表面形位公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2]圖4是圖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一種用于垂直放置軸類零件的吊具,包括左安裝架
1、右安裝架2、轉軸3、電機4、加強筋5、傳動軸6、主動齒輪7、從動齒輪8和五個固定架9,所述的左安裝架I和右安裝架2上均設置有四個安裝孔,通過安裝孔將本實用新型懸空安裝在工廠墻壁上,節約了工作空間;所述的轉軸3 —端通過滾動軸承與左安裝架I相連接,其另一端通過滾動軸承與右安裝架2固連,且轉軸3的左端伸出左安裝架I外壁;所述的電機4通過加強筋5與左安裝架I相連接,且加強筋5與左安裝架I之間通過螺釘相連接,力口強筋5起到加強固定電機4的作用;所述的傳動軸6 —端通過聯軸器與電機4的輸出軸相連接,其另一端與左安裝架I之間通過滾動軸承相連接;所述的主動齒輪7與傳動軸6之間通過鍵相連接;所述的從動齒輪8通過鍵與轉軸3的左側伸出端相連接;所述的五個固定架9均勻安裝在轉軸3上,在電機4的驅動力作用下,通過齒輪傳動方式帶動轉軸3旋轉,從而帶動固定架9上下工作。
[0014]所述的固定架9包括滑輪901、上固定架902、下固定架903、限位螺栓904、鋼絲繩905、上頂尖906和下頂尖907 ;所述的滑輪901與轉軸3之間通過鍵相連接;所述的上固定架902上端設置有定位孔I,且上固定架902下端均勻設置有通孔I ;所述的下固定架903下端設置有定位孔II,下固定架903上端設置有與上固定架902上的通孔I相對應的通孔II,且上固定架902上的通孔I和下固定架903上的通孔II之間通過限位螺栓904相連接,通過限位螺栓904調節上固定架902與下固定架903之間的距離,使本實用新型適用于擺放不同高度的軸類零件;所述的鋼絲繩905上端纏繞在滑輪901上,其下端打有一個繩結,且繩結穿過上固定架902上的定位孔I和下固定架903上的定位孔II位于下固定架903的下方,繩結有足夠高的強度,防止上固定架902和下固定架903下滑,起到支撐的作用;所述的上頂尖906與上固定架902之間通過焊接方式相連接;所述的下頂尖907與下固定架903之間通過焊接方式相連接,上頂尖902和下頂尖903起到定位安裝軸類零件的功能,且上頂尖906的中心軸線與下頂尖907的中心軸線相重合,保證了安裝精度,能消除軸類零件擺放時產生的表面形位公差。
[0015]工作時,首先通過左安裝架902和右安裝架903上的安裝孔將本實用新型懸空安裝在工廠墻壁上,將加工好的軸類零件兩端通過上頂尖902和下頂尖903定位安裝,然后擰上限位螺栓904,此時,讓電機4處于工作狀態,通過齒輪傳動機構帶動轉軸3旋轉,繼而鋼絲繩905通過滑輪901使固定好的軸類零件作懸空垂直上升運動,直至運動到合適位置電機4停止工作,從而達到了目的。
[0016]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垂直放置軸類零件的吊具,包括左安裝架(I)、右安裝架(2)、轉軸(3)、電機(4)、加強筋(5)、傳動軸¢)、主動齒輪(7)、從動齒輪(8)和五個固定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安裝架(I)和右安裝架(2)上均設置有四個安裝孔;所述的轉軸(3) —端通過滾動軸承與左安裝架(I)相連接,其另一端通過滾動軸承與右安裝架(2)固連,且轉軸(3)的左端伸出左安裝架⑴外壁;所述的電機⑷通過加強筋(5)與左安裝架⑴相連接,且加強筋(5)與左安裝架(I)之間通過螺釘相連接;所述的傳動軸(6) —端通過聯軸器與電機(4)的輸出軸相連接,其另一端與左安裝架(I)之間通過滾動軸承相連接;所述的主動齒輪⑵與傳動軸(6)之間通過鍵相連接;所述的從動齒輪⑶通過鍵與轉軸(3)的左側伸出端相連接;所述的五個固定架(9)均勻安裝在轉軸(3)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垂直放置軸類零件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9)包括滑輪(901)、上固定架(902)、下固定架(903)、限位螺栓(904)、鋼絲繩(905)、上頂尖(906)和下頂尖(907);所述的滑輪(901)與轉軸(3)之間通過鍵相連接;所述的上固定架(902)上端設置有定位孔I,且上固定架(902)下端均勻設置有通孔I ;所述的下固定架(903)下端設置有定位孔II,下固定架(903)上端設置有與上固定架(902)上的通孔I相對應的通孔II,且上固定架(902)上的通孔I和下固定架(903)上的通孔II之間通過限位螺栓(904)相連接;所述的鋼絲繩(905)上端纏繞在滑輪(901)上,其下端打有一個繩結,且繩結穿過上固定架(902)上的定位孔I和下固定架(903)上的定位孔II位于下固定架(903)的下方;所述的上頂尖(906)與上固定架(902)之間通過焊接方式相連接;所述的下頂尖(907)與下固定架(903)之間通過焊接方式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垂直放置軸類零件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頂尖(906)的中心軸線與下頂尖(907)的中心軸線相重合。
【文檔編號】B66C1/62GK203959703SQ201420346918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7日
【發明者】趙成付 申請人:趙成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