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的外殼以及電源適配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子產品的外殼及電源適配器,所述電子產品的外殼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在第一殼體內壁的相交兩側面上分別設有第一筋;在所述第一筋的朝向安裝于所述外殼內部的一印刷線路板側面的第一表面上設有一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一表面能夠與安裝于所述外殼內部的印刷線路板側面形成過盈配合;在所述第二殼體的內壁上設有第二筋,所述第二筋的一端與所述印刷線路板的零件面通過一熔接層粘合。本裝置使得安裝于所述外殼內部的印刷線路板與外殼之間的固定設置不需要額外使用白膠,避免殼體粘膠不良和產品晃動,同時也避免印刷線路板的形變大于業界要求。
【專利說明】電子產品的外殼以及電源適配器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子產品的外殼以及電源適配器。【背景技術】
[0002]目前電源適配器的印刷線路板120與外殼110的固定夾固定方式一般采用如圖1A所示的方式:印刷線路板120同外殼110使用間隙配合(其中設置于外殼110上的筋130的結構如圖1B所示,所述筋130與印刷線路板120呈間隙配合,所述筋130用以支撐固定印刷線路板120,如圖1A所示),然后再使用白膠固定印刷線路板120和外殼110。該種固定方式容易在生產線上出現外殼110粘膠而發生外觀不良的情況;或是白膠沒有完全干透時(白膠需要48小時后才干透,此時才起到固定印刷線路板120和外殼110的效果),若電源適配器被晃動,發生印刷線路板120與外殼110脫離而導致印刷線路板120未被固定。上述外殼110外觀粘膠和印刷線路板120晃動的情況在生產線上是常有發生,引起的不良率較高,從而經常導致生產線需要重工或報廢,甚至有不良品出貨至客戶端才被發現而被客訴。由于生產線作業的不穩定性,上述固定方式存在一定的品質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電子產品的外殼,其中安裝于所述電子產品的外殼內的印刷線路板與所述外殼分別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形成零間隙配合的設置,以使印刷線路板與外殼之間的固定設置不需要額外使用白膠,避免殼體粘膠不良和產品晃動,同時也避免印刷線路板的形變大于業界要求。
[0004]為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子產品的外殼,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在第一殼體內壁的相交兩側面上分別設有第一筋;在所述第一筋的朝向安裝于所述外殼內部的一印刷線路板側面的第一表面上設有一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一表面能夠與安裝于所述外殼內部的印刷線路板側面形成過盈配合;在所述第二殼體的內壁上設有第二筋,所述第二筋的一端能夠與所述印刷線路板的零件面通過一熔接層粘合。
[0005]進一步,所述第一筋的下端突出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筋的下端用以與所述印刷線路板的零件面的相對面相接觸,以支撐所述印刷線路板。
[0006]進一步,所述突出部的一表面是通過將所述印刷線路板裝配于第一殼體內時切除所述突出部的棱角而形成的。
[0007]進一步,所述熔接層是通過設置在所述第二筋下端的倒三角熔接筋在焊接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時與所述印刷線路板摩擦并熔化而形成的。
[0008]進一步,設置在第一殼體內壁的相交兩側面上的第一筋分別為至少一個。
[0009]進一步,所述第二筋呈L狀。
[0010]進一步,所述第二筋與第二殼體為一體成型。
[0011]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電源適配器,包括一外殼和一設置在所述外殼內的印刷線路板,所述外殼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所述外殼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夕卜殼。
[0012]本實用新型所述電子產品的外殼以及電源適配器的優點在于:
[0013](I)通過印刷線路板的組裝力將殼體的第一筋上的突出部棱角(例如R角小圓弧塑料部分)切除,從而有效地避免印刷線路板的形變大于業界要求的700 μ ε,于是印刷線路板上的零件陶瓷電容不會有應力破裂的隱患。
[0014](2)印刷線路板與電子產品的外殼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均采用零間隙配合的設置,以使印刷線路板與電子產品的外殼之間的固定設置不需要額外使用白膠,避免殼體粘膠不良和產品晃動,同時避免印刷線路板的形變大于業界要求的700 μ ε,從而有效減小成本,提升產品品質。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A是現有技術中電源適配器的殼體與印刷電路板的結構關系示意圖。
[0016]圖1B是現有技術中電源適配器內的所述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電源適配器的第一殼體與印刷電路板的結構關系示意圖。
[0018]圖3Α是所述第一殼體內的第一筋與印刷線路板的結構關系示意圖。
[0019]圖3Β是所述第一筋的突出部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C是所述突出部被切除R角小圓弧塑料部分時的結構狀態示意圖。
[0021]圖3D是所述突出部被切除R角小圓弧塑料部分后的結構狀態示意圖。
[0022]圖4Α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電源適配器的第一殼體內的第二筋與印刷線路板的結構關系不意圖。
[0023]圖4Β是所述第二筋的倒三角熔接筋在未熔化之前與所述印刷線路板的結構關系示意圖。
[0024]圖4C是所述第二筋的倒三角熔接筋在熔化之后與所述印刷線路板的結構關系示意圖。
[0025]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電源適配器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在裝配后形成的殼體與印刷線路板的結構關系示意圖。
[0026]圖中的標注分別表示:
[0027]110、外殼;120、印刷線路板;130、筋;
[0028]140、白膠;
[0029]210、第一殼體;220、印刷線路板;230、第一筋;
[0030]310、印刷線路板側面;320、第一表面;330、突出部;340、R角小圓弧塑料部分;350、突出部的一表面;360、第一筋的下端;
[0031]410、第二殼體;420、第二筋;430、倒三角熔接筋;
[0032]510、外殼。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子產品的外殼以及電源適配器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說明。
[0034]參加圖2和圖5所示,一種電子產品(在本實施例中,以電源適配器為例進行說明)的外殼510包括第一殼體210和第二殼體410。所述第一殼體210和第二殼體410可以由塑料材質制成。其中,一印刷線路板220安裝于在所述外殼510內部。
[0035]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可能存在的品質隱患,故安裝于電子產品外殼510內部的印刷線路板220和第一殼體210在水平方向上(即沿X軸和Y軸方向上)使用部分零間隙配合,或稱過盈配合。具體配置如下:
[0036]參見圖2所不,在第一殼體210內壁的相交兩側面上分別設有第一筋230。其中,設置在第一殼體210內壁的相交兩側面上的第一筋230分別為至少一個,即第一筋230可以為一個或多個,其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殼體210內壁沿X軸方向的一側面上設有第一筋230為兩個。在第一殼體210內壁沿Y軸方向的另一側面上設有第一筋230為兩個。所述印刷線路板220對應第一筋230的位置使用獨溝(slot)設計,用以控制印刷線路板220的尺寸。
[0037]參見圖3A所示,以所述第一殼體210的沿X軸方向上的第一筋230為例,在所述第一筋230的朝向印刷線路板側面310的第一表面320上設有一突出部330,所述突出部的一表面350 (參見圖3D)與所述印刷線路板側面310形成過盈配合(或稱零間隙配合)。其中,所述突出部330的結構可以參見圖3B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突出部330由塑料制成。當操作員將印刷線路板220裝入第一殼體210內時,所述印刷線路板220的組裝力將沿X軸方向上的第一筋230的突出部330的棱角(例如在本實施例中為R角小圓弧塑料部分340)切除,在切除后形成突出部的一表面350。具體過程可以分別參見圖3C和3D所示的所述突出部330被切除R角小圓弧塑料部分340時的結構狀態示意圖以及所述突出部330被切除R角小圓弧塑料部分340后的結構狀態示意圖。也就是說,第一筋230的突出部330的部分材質(即R角小圓弧塑料部分340)經組裝力的摩擦后而被切除,于是可以有效地避免印刷線路板220的形變大于業界要求700 μ ε ,以至印刷線路板220上的零件陶瓷電容(MLCC)不會有應力破裂的隱患。
[0038]由上述內容可知,沿X軸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筋230的所述突出部的一表面350與所述印刷線路板側面310形成過盈配合,或稱零間隙配合。
[0039]在本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殼體210內壁沿Y軸方向上也設有如同X軸方向上的具有所述突出部330的第一筋230。其中當印刷線路板220未裝入至第一殼體210內時,所述突出部330具有R角小圓弧塑料部分340。當操作員將印刷線路板220裝入第一殼體210內時,所述印刷線路板220的組裝力也將沿Y軸方向上的第一筋230的突出部330的R角小圓弧塑料部分340切除,其切除后的效果與上述將沿X軸方向上的第一筋230的突出部330的R角小圓弧塑料部分340切除后的效果一樣,可參見圖3C和3D所示。于是,沿Y軸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筋230的所述突出部的一表面350與所述印刷線路板側面310形成過盈配合,或稱零間隙配合。這樣,通過上述配置實現了印刷線路板220和第一殼體210在水平方向上(即沿X軸和Y軸方向上)形成部分零間隙配合。
[004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筋的下端360突出于所述第一表面320,所述第一筋的下端360用以與所述印刷線路板的零件面的相對面(圖中未示)相接觸,以支撐所述印刷線路板220,而且便于在將印刷線路板220裝配至第一殼體210內時,所述突出部330的R角小圓弧塑料部分340能夠更容易地被切除。
[0041]除了安裝于電子產品外殼510內部的印刷線路板220與所述外殼510的第一殼體210在水平方向上形成部分零間隙配合之外,本裝置也實現了安裝于電子產品外殼510內部的印刷線路板220與所述外殼510的第二殼體410在垂直方向上形成部分零間隙配合。具體配置如下:
[0042]參見圖4A?圖4C所示,在所述第二殼體410的內壁上設有第二筋42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筋420呈L狀,并且與所述第二殼體410為一體成型。所述第二筋420的下端與所述印刷線路板220的零件面通過一熔接層(圖中未示)粘合。其中,所述熔接層是通過設置在所述第二筋420下端的倒三角熔接筋430在焊接第一殼體210和第二殼體410時,與所述印刷線路板220摩擦并熔化而形成的。
[0043]圖4B為所述第二筋420的倒三角熔接筋430在未熔化之前與所述印刷線路板220的結構關系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倒三角熔接筋430至所述印刷線路板220沿Y軸方向的一側面的距離大約為所述印刷線路板220沿X軸方向的長度的三分之一。
[0044]當使用超聲波對所述第一殼體210和第二殼體410進行焊接時,所述第二筋420的倒三角熔接筋430也同樣與所述印刷線路板220摩擦并熔化而形成熔接層,從而使得第二筋420與印刷線路板220粘合,并且所述第二筋420頂接(或稱壓住)所述印刷線路板220的零件面,以至于達到所述印刷線路板220與第二殼體410的第二筋420形成部分零間隙配合的效果,如圖4C所示。
[0045]參見圖5所述,第一殼體210和第二殼體410通過超音波而被焊接在一起,形成外殼510。由于印刷線路板220與外殼510之間無論是在X軸方向上還是在Y軸方向上或在Z軸方向上均形成部分零間隙配合(或稱過盈配合)的設置,于是通過上述的固定設置,可以不需要額外使用白膠,避免外殼510粘膠不良及產品晃動,同時也避免印刷線路板220的形變大于業界要求的700μ ε,從而有效減小成本,提升產品品質。
[0046]上述電子產品的外殼可應用于電源適配器結構中。參見圖2?圖5所示,其中本實用新型所述電源適配器包括一外殼510和一設置在所述外殼510內的印刷線路板220,所述外殼510包括第一殼體210和第二殼體410,所述外殼510的具體結構與上述電子產品的外殼相同或類似,在此不再贅述。于是,電源適配器外殼與設置電源適配器外殼內部的印刷線路板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均采用零間隙配合的設置,以使印刷線路板與外殼之間的固定設置不需要額外使用白膠,避免外殼粘膠不良和產品晃動,同時避免印刷線路板的形變大于業界要求的700μ ε,從而有效減小成本,提升產品品質。
[0047]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子產品的外殼,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殼體內壁的相交兩側面上分別設有第一筋;在所述第一筋的朝向安裝于所述外殼內部的一印刷線路板側面的第一表面上設有一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一表面能夠與安裝于所述外殼內部的印刷線路板側面形成過盈配合;在所述第二殼體的內壁上設有第二筋,所述第二筋的一端能夠與所述印刷線路板的零件面通過一熔接層粘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產品的外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的下端突出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筋的下端用以與所述印刷線路板的零件面的相對面相接觸,以支撐所述印刷線路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產品的外殼,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一表面是通過將所述印刷線路板裝配于第一殼體內時切除所述突出部的棱角而形成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產品的外殼,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接層是通過設置在所述第二筋下端的倒三角熔接筋在焊接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時與所述印刷線路板摩擦并熔化而形成的。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產品的外殼,其特征在于,設置在第一殼體內壁的相交兩側面上的第一筋分別為至少一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產品的外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筋呈L狀。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產品的外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筋與第二殼體為一體成型。
8.—種電源適配器,包括一外殼和一設置在所述外殼內的印刷線路板,所述外殼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為權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種所述的外殼。
【文檔編號】H05K5/02GK203734952SQ201420074596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1日
【發明者】廖桂世 申請人:臺達電子電源(東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