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適應環境自動調節光線的燈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適應環境自動調節光線的燈具,該燈具包括光源,還包括:采集外部光線的亮度數據和色溫數據的光線傳感器、根據亮度數據和色溫數據生成控制信號的控制電路、根據控制信號控制總電流的亮度調節裝置、根據控制信號控制分電流的色溫調節裝置;光線傳感器的輸出端與控制電路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控制電路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分別與亮度調節裝置和色溫調節裝置電性連接,亮度調節裝置的輸出端與色溫調節裝置的輸入端電性連接。通過在燈具中添加光線傳感器采集光線數據、生成控制信號、調節總電流和分電流控制燈具的亮度和色溫,該燈具通過自動匹配環境采光條件,能夠防止因光線刺激眼睛印發的眼睛疲勞,減少近視風險。
【專利說明】一種自適應環境自動調節光線的燈具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適應環境自動調節光線的燈具。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技的發展,燈具已經不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補光的裝置,人們開始進一步考慮燈具在健康方面對人的影響。以臺燈為例,已成為書房或者學生書桌前的必須品,尤其是專門針對學生看書寫作業的臺燈,品牌林立,已經形成了很大的市場規模。臺燈的主要作用是補光,當光線不足時,就需要用到臺燈作為補充光源,使人工作學習時眼睛不會疲勞,從而達到保護眼睛的目的。光線的特征主要由三個指標去表現:亮度、顯色指數和色溫,目前市面上的學生臺燈,只是說自己的光線無頻閃、無輻射、無眩光,而其實不同的環境光線條件下,所需要的光源是不一樣的,比如當人們在偏白的環境光線下使用偏黃光線補光時,就會明顯感覺光線刺眼,很容易造成眼睛疲勞,帶來近視的風險。在其他時間使用燈具進行補光的也有同樣的情況。這些燈具在色溫方面的主要缺點有兩個:第一,要么光源和顯色指數是個定值,有么就是在有限的幾個檔位,或者是只能調節亮度,不能做到真正與環境光線有效匹配和融合;第二,大部分臺燈使用者自己都不懂,只能通過手動調節去尋找匹配點,很難做到真正適合。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感知環境光線,根據環境的光線在使用時自動提供最佳的補充光線的自適應環境自動調節光線的燈具。
[0004]為實現上述燈具,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自適應環境自動調節光線的燈具,包括光源,還包括:采集外部光線的亮度數據和色溫數據的光線傳感器、根據亮度數據和色溫數據生成控制信號的控制電路、根據控制信號控制總電流的亮度調節裝置、根據控制信號控制分電流的色溫調節裝置;所述光線傳感器的輸出端與所述控制電路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控制電路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分別與亮度調節裝置和色溫調節裝置電性連接,所述亮度調節裝置的輸出端與所述色溫調節裝置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0006]其中,所述光線傳感器為RGB傳感器,所述光線傳感器設置于燈具上背向光源發光的一側。
[0007]其中,還包括色溫調節按鈕、亮度調節按鈕和切換色溫調節按鈕與亮度調節按鈕的工作狀態的模式選擇按鈕;所述色溫調節按鈕與所述色溫調節裝置電性電性連接,所述亮度調節裝置與所述亮度調節裝置電性連接;所述模式選擇按鈕的一個選擇端與色溫調節按鈕連接,另一個選擇端與亮度調節按鈕連接。
[0008]其中,所述光源為兩種以上的LED光源。
[0009]其中,所述LED光源為色溫為Kl的LED光源和色溫為K2的LED光源的組合。
[0010]其中,所述LED光源為色溫為2700K的LED光源和色溫為6500K的LED光源的組人
口 O
[0011]其中,所述LED光源為紅色LED光源、綠色LED光源和藍色LED光源的組合。
[0012]其中,所述LED光源為白光LED光源、紅色LED光源和藍色LED光源的組合。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在燈具中添加光線傳感器采集光線數據,針對光線數據生成控制信號,亮度調節裝置和色溫調節裝置響應控制信號后使得燈具的光源達到最佳的采光條件,該燈具通過自動匹配環境采光條件,能夠防止因光線刺激眼睛印發的眼睛疲勞,減少近視風險。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自適應環境自動調節光線的燈具的第一實施例結構方框圖;
[0015]圖2a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自適應環境自動調節光線的燈具的第二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16]圖2b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自適應環境自動調節光線的燈具的分光源結構方框圖;
[0017]圖2c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自適應環境自動調節光線的燈具的分光源結構方框圖;
[0018]圖2d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自適應環境自動調節光線的燈具的分光源結構方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自適應環境自動調節光線的燈具的第一實施例結構方框圖,如圖所示,包括光源110,還包括:采集外部光線的亮度數據和色溫數據的光線傳感器120、根據亮度數據和色溫數據生成控制信號的控制電路130、根據控制信號控制總電流的亮度調節裝置140、根據控制信號控制分電流的色溫調節裝置150 ;所述光線傳感器120的輸出端與所述控制電路130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控制電路130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分別與亮度調節裝置140和色溫調節裝置150電性連接,所述亮度調節裝置140的輸出端與所述色溫調節裝置150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0021]通過在燈具中添加光線傳感器110采集光線數據,針對光線數據生成控制信號,亮度調節裝置140和色溫調節裝置150響應控制信號后使得燈具的光源110達到最佳的采光條件,該燈具通過自動匹配環境采光條件,能夠防止因光線刺激眼睛印發的眼睛疲勞,減少近視風險。
[0022]圖2a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自適應環境自動調節光線的燈具的第二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所述光線傳感器120設置于燈具上背向光源110發光的一側,所述光線傳感器為RGB傳感器。還包括模式選擇按鈕20、色溫調節按鈕151和亮度調節按鈕141,所述色溫調節按鈕151和亮度調節按鈕141用于手動調節光源110的色溫和亮度;所述模式選擇按鈕20用于在自動調節和手動調節之間進行切換。所述光源110為兩種以上的LED光源。所述LED光源為色溫為Kl的LED光源和色溫為K2的LED光源的組合。
[0023]優選的,如圖2b所示,所述LED光源為色溫為2700K的LED光源和色溫為6500K的LED光源的組合。
[0024]圖2a中,開關10對整個燈具的啟停進行控制。為了使光線傳感器120對環境中光線的采集更為客觀,盡量減小燈具本身發出的光線對采集數據的影響,光線傳感器120設置于燈具上背向光源110發光的一側;為了進一步豐富燈具的功能,在有個性需求的時候提供光線,在燈具上設置了模式選擇按鈕20、色溫調節按鈕151和亮度調節按鈕141,通過模式選擇按鈕20在自動調節和手動調節之間進行切換,當切換到手動調節時,通過旋轉色溫調節按鈕151和亮度調節按鈕141分別對色溫調節裝置150和亮度調節裝置140進行手動控制,改變光線的色溫和亮度;為了保證光線調節,至少需要兩種分光源,本實施例中,如圖2b所示兩種分光源為色溫為2700K的LED光源和色溫為6500K的LED光源。
[0025]優選的,如圖2c所示,所述LED光源為紅色LED光源、綠色LED光源和藍色LED光源的組合。
[0026]優選地,如圖2d所示,所述LED光源為白光LED光源、紅色LED光源和藍色LED光源的組合。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該技術的人在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自適應環境自動調節光線的燈具,包括光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采集外部光線的亮度數據和色溫數據的光線傳感器、根據亮度數據和色溫數據生成控制信號的控制電路、根據控制信號控制總電流的亮度調節裝置、根據控制信號控制分電流的色溫調節裝置;所述光線傳感器的輸出端與所述控制電路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控制電路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分別與亮度調節裝置和色溫調節裝置電性連接,所述亮度調節裝置的輸出端與所述色溫調節裝置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適應環境自動調節光線的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線傳感器為RGB傳感器,所述光線傳感器設置于燈具上背向光源發光的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適應環境自動調節光線的燈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色溫調節按鈕、亮度調節按鈕和切換色溫調節按鈕與亮度調節按鈕的工作狀態的模式選擇按鈕;所述色溫調節按鈕與所述色溫調節裝置電性電性連接,所述亮度調節裝置與所述亮度調節裝置電性連接;所述模式選擇按鈕的一個選擇端與色溫調節按鈕連接,另一個選擇端與亮度調節按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自適應環境自動調節光線的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為兩種以上的LED光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自適應環境自動調節光線的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為色溫為Kl的LED光源和色溫為K2的LED光源的組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自適應環境自動調節光線的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為色溫為2700K的LED光源和色溫為6500K的LED光源的組合。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自適應環境自動調節光線的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為紅色LED光源、綠色LED光源和藍色LED光源的組合。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自適應環境自動調節光線的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為白光LED光源、紅色LED光源和藍色LED光源的組合。
【文檔編號】H05B37/02GK203423837SQ201320574978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6日
【發明者】鄒文高, 王強 申請人:步步高教育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