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熱管的引出棒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發熱管的引出棒,屬于日用管狀電熱元件領域。其包括中間桿、手柄,還包括串絲部位,所述的手柄、串絲部位分別位于中間桿的兩端;所述的串絲部位的形狀為圓錐形,且錐度為0.2~0.6;所述的中間桿直徑與串絲部位底面直徑之比為1:1.2,中間桿高度與串絲部位高度比為1:2.5;所述的串絲部位表面還套有電熱絲,所述的電熱絲為螺旋狀,且電熱絲內徑為0.5~1.2mm。本實用新型中發熱絲焊接處的形狀為錐形,可以滿足一定范圍內不同內徑發熱絲的焊接,并且發熱絲與引出棒焊接部位不會堆積,不引起發熱不均勻現象。
【專利說明】—種發熱管的引出棒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日用管狀電熱元件,尤其涉及一種發熱管的引出棒。
【背景技術】
[0002]一般發熱管,就是電阻絲繞在耐高溫的管子上,一般是石英管.發熱的原理就是電阻通電發熱。接線柱是電阻絲的兩端。管狀電熱管的發熱是依靠內部的電熱絲通電而發熱的,電熱絲與外加電源相連,必須通過引出棒,才可能確保其與外管的絕緣。
[0003]目前現有的發熱管的引出棒中發熱絲焊接的位置為圓柱狀的臺階位,而這種形狀的引出棒的性能不佳,會產生以下缺陷:(I)、發熱絲的內徑必須與引出棒的串線位置的外徑做成小的過盈配合才能實現順利串線,內徑小會串不進去,內徑大會松動,并且發熱絲內徑有變化時必須更改引出棒的尺寸來滿足裝配要求;(2)、發熱絲與引出棒焊接后由于發熱絲與引出棒是過盈配合,把發熱絲拉開約3倍長度后,引出棒末端的發熱絲未焊接部位不會與引出棒分離,造成堆積,使得局部發熱量大,引起發熱不均勻。
[0004]中國專利號200520134479.4
【公開日】:2007年02月14日,公開了一份名稱為管狀電熱管接頭引出裝置的專利文件,該實用新型涉及管狀電熱管接頭引出裝置,它的技術要點在于引出棒上設有外螺紋,與其相對應的引出接頭的一端設有內螺紋,使引出棒與引出接頭之間用螺紋鎖緊,從而使引出棒與引出接頭的電阻盡可能小的電熱管,克服了以前因長期使用,引出棒與引出接頭之間的光滑接觸部分產生接觸電阻不斷加大引起發熱及斷路,嚴重時發熱過量引起燃燒產生火災事故等現象。但是該實用新型中發熱管引出棒與發熱絲焊接位置即為圓柱形,串線困難,對于引出棒的串線位置的外徑要求高,并且引出棒末端發熱絲未焊接部位易出現局部發熱量大,引起發熱不均勻現象。
【發明內容】
[0005]1、要解決的問題
[0006]針對現有技術中發熱管引出棒中發熱絲的焊接位置為圓柱形,串線困難,對于引出棒串線位置的外徑要求高,并且引出棒末端發熱絲未焊接部位易出現局部發熱量大,會引起發熱不均勻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熱管的引出棒,其將引出棒與發熱絲結合處的形狀更改為錐形,可以滿足一定范圍內不同內徑發熱絲的焊接,并且發熱絲與引出棒焊接部位不會堆積,不引起發熱不均勻現象。
[0007]2、技術方案
[0008]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9]一種發熱管的引出棒,包括中間桿、手柄,還包括串絲部位,所述的手柄、串絲部位分別位于中間桿的兩端;所述的串絲部位的形狀為圓錐形,且錐度為0.2^0.6 ;所述的中間桿直徑與串絲部位底面直徑之比為1:1.2,中間桿高度與串絲部位高度比為1:2.5 ;所述的串絲部位表面還套有電熱絲;所述的電熱絲為螺旋狀,且電熱絲內徑為0.5^1.2mm。
[0010]優選地,所述的串絲部位與電熱絲之間采用焊接連接。[0011]優選地,所述的串絲部位的錐度為0.4。
[0012]優選地,所述的電熱絲內徑為0.8mm。
[0013]3、有益效果
[0014]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15](I)本實用新型串絲部位的形狀為圓錐形,且錐度為0.2^0.6,電熱絲為螺旋狀,且內徑為0.5~1.2mm,錐型引出棒發熱絲的內徑在一定范圍內變化都可以滿足發熱絲與引出棒的配合,這樣在發熱絲內徑有變化時,就不需要更改引出棒的尺寸來滿足裝配要求。
[0016](2)本實用新型因為采用錐型引出棒,在發熱絲與引出棒焊接后拉開約3倍長度后,發熱絲為焊接部位會被拉開,不會堆積,這樣就不會出現局部發熱量大,引起發熱不均勻的現象。
[0017](3)本實用新型中間桿直徑與串絲部位底面直徑之比為1:1.2,即中間桿直徑大于串絲部位最大直徑,可以保證電熱絲不會串出焊接位置,增加焊接的準確性。
[0018](4)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易于制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標號說明:1、串絲部位;2、中間桿;3、手柄;4、電熱絲。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0022]實施例1
[0023]如圖1所示,一種發熱管的引出棒,包括中間桿2、手柄3,還包括串絲部位1,其中手柄3、串絲部位I分別位于中間桿2的兩端;所述的串絲部位I的形狀為圓錐形,且錐度為0.4 ;中間桿2直徑與串絲部位I底面直徑之比為1:1.2,中間桿2高度與串絲部位I高度比為1:2.5;所述的串絲部位I表面還套有電熱絲4,所述的電熱絲為螺旋狀,且電熱絲內徑為0.8mm。
[0024]另外,串絲部位I與電熱絲4之間采用焊接連接。
[0025]使用時,現將電熱絲4套在引出棒的串絲部位1,根據電熱絲4的直徑大小選擇所需焊接的部位,這樣可以不需要通過改變引出棒串絲部位I的尺寸來滿足裝配要求;在需要將電熱絲4拉伸的狀態下,電熱絲會均勻拉開,不會出現受熱集中,發熱不均勻現象。
[0026]實施例2
[0027]同實施例1,所不同的是,所述的串絲部位I的錐度為0.2,電熱絲內徑為0.5mm。
[0028]實施例3
[0029]同實施例1,所不同的是,所述的串絲部位I的錐度為0.6,電熱絲內徑為1.2mm。
[0030]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發明結構所作的舉例和說明,所屬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如電熱絲4的內徑其實是根據錐型棒串絲部位I的準度來調整的,只要不偏離發明的構思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發熱管的引出棒,包括中間桿(2)、手柄(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串絲部位(1),所述的手柄(3)、串絲部位(I)分別位于中間桿(2)的兩端;所述的串絲部位(I)的形狀為圓錐形,且錐度為0.2、.6 ;所述的中間桿(2)直徑與串絲部位(I)底面直徑之比為1:1.2,中間桿(2)高度與串絲部位(I)高度比為1:2.5 ;所述的串絲部位(I)表面還套有電熱絲(4),所述的電熱絲為螺旋狀,且電熱絲內徑為0.5-1.2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熱管的引出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絲部位(I)與電熱絲(4)之間采用焊接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熱管的引出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絲部位(I)的錐度為0.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熱管的引出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熱絲(4)內徑為 0.8mm。
【文檔編號】H05B3/02GK203423809SQ201320555429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9日
【發明者】孔煒, 孔曜 申請人:蕪湖蘇立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