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石英電熱管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石英電熱管結構,通過兩端的固定瓷裝設于烤箱中,其包括反射罩收容的石英管及該石英管收容的電熱絲,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瓷包括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該反射罩具有主體部及其附著于該主體部背面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兩端分別凸出于該主體部的兩端并延伸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與該第一固定孔干涉穩固,所述石英管兩端與該第二固定孔干涉穩固,該石英電熱管結構不僅能節省能量,還能使內膽中的熱能不會被四處散發,從而提升熱能的利用率。
【專利說明】一種石英電熱管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電領域,特指一種石英電熱管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的電烤爐,其烤爐內腔安裝的石英電熱管會四周散發熱能,不但降低了熱能集中照射的利用率,導致烘烤時長,影響到食品烘烤質量,而且會對機體產生大量熱量外泄產生對人體燙傷的安全隱患,既浪費了能源,也不得安全。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石英電熱管結構,該石英電熱管結構不僅能節省能量,還能使內膽中的熱能不會被四處散發,從而提升熱能的利用率。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之一種石英電熱管結構,通過兩端的固定瓷裝設于烤箱中,其包括反射罩收容的石英管及該石英管收容的電熱絲,其中:所述固定瓷包括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該反射罩具有主體部及其附著于該主體部背面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兩端分別凸出于該主體部的兩端并延伸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與該第一固定孔干涉穩固,所述石英管兩端與該第二固定孔干涉穩固。
[0005]在本實用新型中優選,該主體部相對的正面設有透孔。
[0006]在本實用新型中優選,該石英電熱管結構進一步包括石英凸透棒。
[0007]在本實用新型中優選,該石英凸透棒覆蓋所述透孔安裝。
[0008]在本實用新型中優選,該石英凸透棒貼合所述石英管安裝。
[0009]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提升熱能利用率,且避免熱量外泄的安全隱患的有益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0011]圖2為圖1中反射罩正面視角立體示意圖。
[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
[0013]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增設有石英凸透棒的石英凸透棒示意圖。
[0014]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反射罩與石英凸透棒結合的示意圖。
[0015]圖6為本實用新型增設有石英凸透棒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詳細說明本發明之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達成目的及功效,以下茲例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0017]請參閱圖1所示,并結合參閱圖2和圖3所示,本發明之一種石英電熱管結構,通過兩端的固定瓷10裝設于烤箱中,其包括反射罩20收容的石英管30及該石英管30收容的電熱絲40,其中:所述固定瓷10包括固接所述反射罩20的第一固定孔11及固接所述石英管30的第二固定孔12 ;該反射罩20呈管狀,并具有主體部21及其附著于該主體部21背面的固定片22,該固定片22兩端分別凸出于該主體部21的兩端并延伸有固定部221,所述固定部221與該第一固定孔11干涉穩固,在本實施例中,該主體部21相對的正面還設有散發熱能的透孔211,藉此透孔211可保證熱能朝著設定的方向集中發射;
[0018]請再結合參閱圖4、圖5和圖6所示,該石英電熱管結構進一步包括石英凸透棒50,該石英凸透棒50覆蓋所述透孔211安裝,或者石英凸透棒50貼合所述石英管30安裝,藉此發熱的聚焦功能,可在現有能耗的基礎上有效提升熱量。從而達到節能的良好效果。
[0019]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為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石英電熱管結構,通過兩端的固定瓷裝設于烤箱中,其包括反射罩收容的石英管及該石英管收容的電熱絲,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瓷包括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該反射罩具有主體部及其附著于該主體部背面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兩端分別凸出于該主體部的兩端并延伸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與該第一固定孔干涉穩固,所述石英管兩端與該第二固定孔干涉穩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英電熱管結構,其特征在于:該主體部相對的正面設有透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石英電熱管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石英電熱管結構進一步包括石英凸透棒。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石英電熱管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石英凸透棒覆蓋所述透孔安裝。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石英電熱管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石英凸透棒貼合所述石英管安裝。
【文檔編號】H05B3/64GK203399320SQ201320391177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日
【發明者】李文慶 申請人:李文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