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散熱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裝置,尤指一種以蒸發腔體作為熱傳導基底的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散熱裝置與電子產品的發展息息相關。由于電子產品在運作時,電路中的電流會因阻抗的影響而產生不必要的熱能,如果這些熱能不能有效地排除而累積在電子產品內部的電子元件上,電子元件便有可能因為不斷升高的溫度而損壞。因此,散熱裝置的優劣影響電子產品的運作甚巨。目前,電子產品最常用的散熱裝置是通過將熱管的一端接觸會產生熱的電子元件,另一端連接散熱鰭片,并以散熱風扇對散熱鰭片進行散熱。然而,散熱風扇在高轉速的下所產生的擾人噪音及高耗電量,常常是制造業者所難以克服的問題。因此,散熱裝置便因應而生。一般的散熱裝置系以銅板作為熱傳導基底,由于銅的熱傳導系數僅為約380W/mK,當電子元件在單位時間所產生的熱量非常大時,一般的散熱裝置便無法有效將熱量帶走,使得電子裝置因溫度提高而影響其效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以蒸發腔體作為熱傳導基底的散熱裝置,以解決上述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蒸發腔體,具有一第一毛細結構,該第一毛細結構形成于該蒸發腔體的內部;一冷卻單元,包含一第一儲存腔體、一第二儲存腔體以及復數個第一導引管道,該復數個第一導引管道連通該第一儲存腔體與該第二儲存腔體;一泵;一第二導引管道,連通該第一儲存腔體與該泵;一第三導引管道,連通該泵與該蒸發腔體;一第四導引管道,連通該蒸發腔體與該第二儲存腔體;以及液體,填充于該蒸發腔體中;其中,該蒸發腔體、該冷卻單元、該泵、該第二導引管道、該第三導引管道與該第四導引管道都被抽真空。所述的散熱裝置,還包含復數個散熱片,該復數個散熱片與該復數個第一導引管道交錯設置且相互接觸。所述的散熱裝置,該復數個散熱片呈鋸齒狀。所述的散熱裝置,還包含一第一風扇,設置于該復數個第一導引管道與該復數個散熱片的一側。所述的散熱裝置,還包含一第二風扇,該第二風扇與該第一風扇分別設置于該復數個第一導弓I管道與該復數個散熱片的相對二側。所述的散熱裝置,該液體為水或丙醇。所述的散熱裝置,該第二導引管道具有一第二毛細結構,該第二毛細結構形成于該第二導引管道的內部。所述的散熱裝置,該第三導引管道具有一第三毛細結構,該第三毛細結構形成于該第三導引管道的內部。所述的散熱裝置,該蒸發腔體與該冷卻單元垂直。所述的散熱裝置,該蒸發腔體與該冷卻單元平行。綜上所述,當本實用新型的散熱裝置用來對電子元件進行散熱時,散熱裝置的蒸發腔體系貼設于電子元件上。換言之,本實用新型系以蒸發腔體取代傳統的銅板作為熱傳導基底。當蒸發腔體吸收電子元件所產生的熱量時,蒸發腔體中的液體會因溫度升高而漸漸蒸發,進而轉換為蒸氣。接著,蒸氣流動至冷卻單元,再經由冷卻單元的冷卻而變回液體。最后,再憑借泵將液體自冷卻單元送回蒸發腔體中,而完成散熱循環。蒸發腔體的內部的第一毛細結構可有效吸附液體,進而增加液體受熱蒸發的效率。如此,蒸發腔體即可有效將電子元件所產生的熱量帶走。因此,本創座的散熱裝置兼具液冷與兩相流功能。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散熱裝置的立體圖;圖2為圖1中的散熱裝置于另一視角的立體圖;圖3為圖1中的散熱裝置對電子元件進行散熱的前視圖;圖4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散熱裝置的立體圖;圖5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散熱裝置的立體圖;圖6為圖5中的散熱裝置于另一視角的立體圖;圖7為圖5中的散熱裝置對電子元件進行散熱的前視圖;圖8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散熱裝置的立體圖。附圖標記說明:1、1’、1’ ’、1’ ’ ’散熱裝置;3電子元件;10蒸發腔體;12冷卻單元;14泵;16第二導引管道;18第三導引管道;20第四導引管道;22液體;24散熱片;26第一風扇;28第二風扇;100第一毛細結構;120第一儲存腔體;122第二儲存腔體;124第一導引管道;160第二毛細結構;180第三毛細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3,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散熱裝置I的立體圖,圖2為圖1中的散熱裝置I于另一視角的立體圖,圖3為圖1中的散熱裝置I對電子元件3進行散熱的前視圖。如圖1至圖3所示,散熱裝置I包含一蒸發腔體10、一冷卻單元12、一泵14、一第二導引管道16、一第三導引管道18、一第四導引管道20、一液體22、復數個散熱片24以及一第一風扇26。在此實施例中,蒸發腔體10具有一第一毛細結構100,且第一毛細結構100形成于蒸發腔體10的內部,其中第一毛細結構100可為溝槽式毛細結構、多孔性毛細結構、網狀毛細結構、粉末燒結毛細結構或復合式毛細結構,視實際應用而定。需說明的是,上述的復合式毛細結構可由溝槽式毛細結構、多孔性毛細結構、網狀毛細結構與粉末燒結毛細結構中的至少兩種毛細結構組成。液體22系填充于蒸發腔體10中。液體22可為水、丙醇或其它易受熱蒸發的液體。冷卻單元12包含一第一儲存腔體120、一第二儲存腔體122以及復數個第一導引管道124。第一導引管道124連通第一儲存腔體120與第二儲存腔體122,第二導引管道16連通第一儲存腔體120與泵14,第三導引管道18連通泵14與蒸發腔體10,且第四導引管道20連通蒸發腔體10與第二儲存腔體122。于此實施例中,蒸發腔體10、冷卻單元12、泵14、第二導引管道16、第三導引管道18與第四導引管道20都被抽真空。舉例而言,可在蒸發腔體10的一側預留一開口(未顯示),在將蒸發腔體10、冷卻單元12、泵14、第二導引管道16、第三導引管道18與第四導引管道20組裝完成后,經由此開口將液體22填充于蒸發腔體10中,再進行抽真空。最后,再將此開口燒結封閉。如此,即可使蒸發腔體10、冷卻單元12、泵14、第二導引管道16、第三導引管道18與第四導引管道20都處于真空狀態。散熱片24與第一導引管道124交錯設置且相互接觸。于此實施例中,散熱片24可呈鋸齒狀,以增加散熱片24的散熱面積,但不以此為限。于此實施例中,蒸發腔體10、冷卻單元12與散熱片24可由鋁、銅或其它具有高熱傳導率的材料制成,視實際應用而定;第二導引管道16、第三導引管道18與第四導引管道20可由銅或塑膠制成,但不以此為限。第一風扇26設置于第一導引管道124與散熱片24的一側。于此實施例中,第一風扇26可為軸流風扇,但不以此為限。當第一風扇26運轉時,第一風扇26即可產生氣流將第一導引管道124與散熱片24上的熱量帶走。如圖3所示,當散熱裝置I用來對電子元件3進行散熱時,散熱裝置I的蒸發腔體10系貼設于電子元件3上。當蒸發腔體10吸收電子元件3所產生的熱量時,蒸發腔體10中的液體22會因溫度升高而漸漸蒸發,進而轉換為蒸氣。于此實施例中,蒸發腔體10的內部的第一毛細結構100可有效吸附液體18,進而增加液體18受熱蒸發的效率。如此,蒸發腔體10即可有效將電子元件3所產生的熱量帶走。接著,蒸氣經由第四導引管道20朝圖3中箭頭所指示的方向流動至冷卻單元12的第二儲存腔體122,再朝圖3中箭頭所指示的方向流動至第一導引管道124。此時,蒸氣的熱量會被與第一導引管道124接觸的散熱片24吸走并且由第一風扇26所產生的氣流帶走,使得蒸氣經冷卻而變回液體18。最后,再憑借泵14將液體18自第一儲存腔體120經由第二導引管道16與第三導引管道18送回蒸發腔體10中,而完成散熱循環,其中圖3中箭頭所指示的方向即為散熱循環的方向。一般而言,泵14中設置有馬達等驅動元件(未顯示),以使液體18朝圖3中箭頭所指示的方向流動。如圖3所示,第二導引管道16可具有一第二毛細結構160,且第二毛細結構160形成于第二導引管道16的內部;第三導引管道18可具有一第三毛細結構180,且第三毛細結構180形成于第三導引管道18的內部。第二毛細結構160與第三毛細結構180可為溝槽式毛細結構、多孔性毛細結構、網狀毛細結構、粉末燒結毛細結構或復合式毛細結構,視實際應用而定。第二毛細結構160與第三毛細結構180可吸附液體18,進而加速液體18自第一儲存腔體120回流至蒸發腔體10中。配合圖1,請參閱圖4。圖4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散熱裝置I’的立體圖。散熱裝置I’與上述的散熱裝置I的主要不同的處在于,散熱裝置I’另包含一第二風扇28,且第二風扇28與第一風扇26分別設置于第一導引管道124與散熱片24的相對二偵U。于此實施例中,第二風扇28也可為軸流風扇,但不以此為限。當第一風扇26與第二風扇28同時運轉時,第一風扇26與第二風扇28即可產生氣流將第一導引管道124與散熱片24上的熱量帶走。如此,可避免單一風扇的轉速過高而產生惱人的噪音。需說明的是,圖4中與圖1中所示相同標號的元件,其作用原理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贅述。配合圖1至圖3,請參閱圖5至圖7。圖5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散熱裝置I’ ’的立體圖,圖6為圖5中的散熱裝置I’ ’于另一視角的立體圖,圖7為圖5中的散熱裝置I’’對電子元件3進行散熱的前視圖。散熱裝置I’’與上述的散熱裝置I的主要不同的處在于,散熱裝置I’ ’的蒸發腔體10與冷卻單元12平行,而散熱裝置I的蒸發腔體10與冷卻單元12垂直。因此,如圖3與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可根據電子元件3于電子裝置(未顯示)中的擺放位置與電子裝置的內部空間需求,以散熱裝置I或散熱裝置I’ ’對電子元件3進行散熱。需說明的是,第5至7圖中與第I至3圖中所示相同標號的元件,其作用原理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贅述。配合圖5,請參閱圖8。圖8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散熱裝置I’ ’ ’的立體圖。散熱裝置I’’’與上述的散熱裝置I’’的主要不同的處在于,散熱裝置I’’’另包含一第二風扇28,且第二風扇28與第一風扇26分別設置于第一導引管道124與散熱片24的相對二側。于此實施例中,第二風扇28也可為軸流風扇,但不以此為限。當第一風扇26與第二風扇28同時運轉時,第一風扇26與第二風扇28即可產生氣流將第一導引管道124與散熱片24上的熱量帶走。如此,可避免單一風扇的轉速過高而產生惱人的噪音。需說明的是,圖8中與圖5中所示相同標號的元件,其作用原理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贅述。綜上所述,當本實用新型的散熱裝置用來對電子元件進行散熱時,散熱裝置的蒸發腔體系貼設于電子元件上。換言之,本實用新型系以蒸發腔體取代傳統的銅板作為熱傳導基底。當蒸發腔體吸收電子元件所產生的熱量時,蒸發腔體中的液體會因溫度升高而漸漸蒸發,進而轉換為蒸氣。接著,蒸氣流動至冷卻單元,再經由冷卻單元的冷卻而變回液體。最后,再憑借泵將液體自冷卻單元送回蒸發腔體中,而完成散熱循環。蒸發腔體的內部的第一毛細結構可有效吸附液體,進而增加液體受熱蒸發的效率。如此,蒸發腔體即可有效將電子元件所產生的熱量帶走。因此,本創座的散熱裝置兼具液冷與兩相流功能。以上說明對本實用新型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作出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蒸發腔體,具有一第一毛細結構,該第一毛細結構形成于該蒸發腔體的內部; 一冷卻單元,包含一第一儲存腔體、一第二儲存腔體以及復數個第一導引管道,該復數個第一導引管道連通該第一儲存腔體與該第二儲存腔體; 一泵; 一第二導引管道,連通該第一儲存腔體與該泵; 一第三導引管道,連通該泵與該蒸發腔體; 一第四導引管道,連通該蒸發腔體與該第二儲存腔體;以及 液體,填充于該蒸發腔體中; 其中,該蒸發腔體、該冷卻單元、該泵、該第二導引管道、該第三導引管道與該第四導引管道都被抽真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復數個散熱片,該復數個散熱片與該復數個第一導引管道交錯設置且相互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復數個散熱片呈鋸齒狀。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第一風扇,設置于該復數個第一導引管道與該復數個散熱片的一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第二風扇,該第二風扇與該第一風扇分別設置于該復數個第一導引管道與該復數個散熱片的相對二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液體為水或丙醇。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導引管道具有一第二毛細結構,該第二毛細結構形成于該第二導引管道的內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三導引管道具有一第三毛細結構,該第三毛細結構形成于該第三導引管道的內部。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蒸發腔體與該冷卻單元垂直。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蒸發腔體與該冷卻單元平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散熱裝置,包含一蒸發腔體、一冷卻單元、一泵、一第二導引管道、一第三導引管道、一第四導引管道以及一液體。蒸發腔體具有一第一毛細結構,且第一毛細結構形成于蒸發腔體的內部。冷卻單元包含一第一儲存腔體、一第二儲存腔體以及復數個第一導引管道。第一導引管道連通第一儲存腔體與第二儲存腔體。第二導引管道連通第一儲存腔體與泵。第三導引管道連通泵與蒸發腔體。第四導引管道連通蒸發腔體與第二儲存腔體。液體填充于蒸發腔體中。蒸發腔體、冷卻單元、泵、第二導引管道、第三導引管道與第四導引管道都被抽真空。
文檔編號H05K7/20GK203040100SQ201320018230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4日
發明者林俊宏, 蔡長翰 申請人:訊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