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節轉運工裝及利用該工裝對標準節進行轉運的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標準節轉運工裝,用于對標準節進行轉運,標準節轉運工裝包括支架、支承軸、支承軸支座、及緩沖塊,支架用于與叉車的貨叉相連,叉車的貨叉可伸入支架內將支架托起;支承軸支座連接在支架的頂部且位于靠向標準節的一側,支承軸連接在支承軸支座上,支承軸用于插入標準節上部對應的連接套內,支承軸支座與連接套的底部形成抵靠;緩沖塊連接在支架上且位于靠向標準節的一側,緩沖塊的位置與標準節下部的頂升踏步的位置相對應,在利用標準節轉運工裝將標準節托起時,標準節下部的頂升踏步抵靠在緩沖塊上。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利用上述的標準節轉運工裝對標準節進行轉運的方法。
【專利說明】標準節轉運工裝及利用該工裝對標準節進行轉運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塔式起重機【技術領域】,特別是關于一種標準節轉運工裝及利用該工裝對標準節進行轉運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隨著建筑行業向縱深發展,塔式起重機和施工升降機等工程機械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塔式起重機的塔身以及施工升降機的導軌架均是由多個標準節依序堆疊并通過聯接螺栓連接而組成,通過標準節的添加與刪減,可以實現對塔身及導軌架的高度進行調整。
[0003]在工廠的標準節生產過程中,需要對標準節進行轉運。叉車在轉運標準節的過程中因路面不平造成標準節擺動,標準節擺動使得標準節表面油漆受到破壞。叉車轉運標準節時為保護標準節外表面油漆,通常在標準節受力點的腹桿上包裹珍珠膜,在叉車套上墊尼龍墊板,避免叉車套和標準節腹桿直接發生磨擦,以達到保護標準節表面油漆。
[0004]在標準節上包裹珍珠膜存在兩個問題:在標準節表面油漆未完全干透的情況下,包裹了珍珠膜的標準節表面油漆仍然會磨損,而且油漆磨損后因包裹了珍珠膜不易被發現;每個標準節包裹珍珠膜需材料費和人工費,標準節數量多就會發生可觀的包裝費用。
【發明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標準節轉運工裝,使標準節轉運過程中叉車和標準節轉運工裝不跟標準節表面接觸,很好地解決了標準節在轉運過程中表面油漆容易被損壞的問題。
[0006]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標準節轉運工裝,用于對標準節進行轉運,所述標準節轉運工裝包括支架、支承軸、支承軸支座、及緩沖塊,所述支架用于與叉車的貨叉相連,所述叉車的貨叉可伸入所述支架內將所述支架托起;所述支承軸支座連接在所述支架的頂部且位于靠向標準節的一側,所述支承軸連接在所述支承軸支座上,所述支承軸用于插入標準節上部對應的連接套內且所述支承軸支座與所述連接套的底部形成抵靠;所述緩沖塊連接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靠向標準節的一側,所述緩沖塊的位置與標準節下部的頂升踏步的位置相對應,在利用所述標準節轉運工裝將標準節托起時,標準節下部的頂升踏步抵靠在所述緩沖塊上。
[0007]進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兩根前桿、兩根后桿、四根第一橫桿、四根第二橫桿、以及多根腹桿,所述兩根前桿的長度大于所述兩根后桿的長度,所述兩根前桿豎直地設置于所述支架靠前的一側,所述兩根后桿豎直地設置于所述支架靠后的一側,所述四根第一橫桿水平地連接在所述兩根前桿的中部以及所述兩根后桿的頂部之間形成四方形結構,所述四根第二橫桿水平地連接在所述兩根前桿的底部以及所述兩根后桿的底部之間形成另一四方形結構,所述多根腹桿傾斜地連接在所述支架的各個桿件上。
[0008]進一步地,所述支承軸支座包括上下間隔設置的兩個固定片以及夾設在所述兩個固定片之間的緩沖套筒,所述支承軸固定在所述固定片上且穿設在所述緩沖套筒中,所述固定片的第一端連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固定片的第二端形成為自由端,所述緩沖套筒的筒壁于靠向標準節所在的一側突出于所述固定片的第二端的端部。
[0009]進一步地,所述支架上間隔固定有叉套,所述叉車的貨叉可對應插入所述叉套內。
[0010]進一步地,所述支承軸的頂端形成圓錐部。
[0011]進一步地,所述支架設有緩沖塊支座,所述緩沖塊通過所述緩沖塊支座連接至所述支架上。
[0012]進一步地,所述緩沖塊與所述緩沖塊支座之間為可拆卸地連接。
[0013]進一步地,所述緩沖塊為制成圓筒狀,所述圓筒狀的緩沖塊呈水平橫向設置,標準節下部的頂升踏步沿所述圓筒狀的緩沖塊的徑向抵靠在所述緩沖塊的圓筒狀外壁上。
[0014]進一步地,所述緩沖塊及所述緩沖套筒的材質為尼龍塊或橡膠塊。
[0015]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利用上述的標準節轉運工裝對標準節進行轉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16]將叉車的貨叉伸入支架內將支架托起;
[0017]將標準節轉運工裝的支承軸從標準節上部的連接套的底部插入連接套的孔內,此時支承軸支座與連接套的底部形成抵靠關系;
[0018]將標準節托起,在標準節被托起的同時因重力作用下,標準節下部的頂升踏步靠向緩沖塊并抵靠在緩沖塊上;以及
[0019]將托起的標準節調整到合適的裝運角度并將標準節轉運到目的地。
[0020]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標準節轉運工裝,利用標準節上部兩個連接套和標準節下部兩個頂升踏步將標準節托起,叉車和標準節轉運工裝不跟標準節的表面接觸,避免了標準節表面油漆受到破壞,解決了標準節在轉運過程中表面油漆受到損壞的問題;標準節轉運工裝與叉車的連接方式,即能迅速與叉車結合、又能迅速與叉車分開,操作簡單方便;由于無需采用珍珠膜對標準節進行包裹,節省大量包裹標準節的珍珠膜所需的材料費和人工費,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也避免了標準節表面油漆未完全干透時,包裹了珍珠膜的標準節表面油漆仍然會磨損,而且油漆磨損后因包裹了珍珠膜還不易被發現的問題;標準節轉運工裝的操作簡單安全,且標準節轉運工裝不使用時可單獨擺放不占用叉車的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0022]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出的標準節轉運工裝在轉運標準節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3]圖2是圖1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24]圖3是圖2中的標準節轉運工裝于支承軸處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5]圖4是圖2中的標準節轉運工裝于緩沖塊處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描述。
[0027]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出的標準節轉運工裝在搬運標準節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側視結構示意圖,請參圖1與圖2,標準節轉運工裝10包括支架11、支承軸12、支承軸支座13、及緩沖塊14。支架11用于與叉車的貨叉30相連,叉車的貨叉30可伸入支架11內將支架11托起;支承軸支座13連接在支架11的頂部且位于靠向標準節20的一側,支承軸12連接在支承軸支座13上,支承軸12用于插入標準節20上部對應的連接套21內,支承軸支座13與連接套21的底部形成抵靠;緩沖塊14連接在支架11的底部且位于靠向標準節20的一側,緩沖塊14的位置與標準節20下部的頂升踏步22的位置相對應,在利用支架11將標準節20托起時,標準節20下部的頂升踏步22抵靠在緩沖塊14上。
[0028]利用上述的標準節轉運工裝10對標準節20進行轉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9]標準節轉運工裝10工作時,先通過叉車的貨叉30伸入支架11內將支架11托起,再由叉車司機操作叉車,將標準節轉運工裝10的支承軸12從標準節20上部的連接套21的底部插入連接套21的孔內,此時支承軸支座13與連接套21的底部形成抵靠關系;然后,叉車司機通過操作叉車的升降油缸(圖未示)將標準節20托起,由于標準節20重心偏離受力的連接套21,在標準節20被托起的同時因重力作用,標準節20下部自然會靠向標準節轉運工裝10的緩沖塊14,標準節20下部的頂升踏步22將靠向緩沖塊14并抵靠在緩沖塊14上,如圖2所示;標準節20被托起后叉車司機通過調整叉車的轉角油缸(圖未示),將托起的標準節20調整到合適的裝運角度,通過以上步驟叉車即完成了標準節20的裝運。
[0030]進一步地,支架11包括兩根前桿111、兩根后桿112、四根第一橫桿113、四根第二橫桿114、以及多根腹桿115,其中兩根前桿111的長度大于兩根后桿112的長度,兩根前桿111豎直地設置于支架11靠前的一側,兩根后桿112豎直地設置于支架11靠后的一側,四根第一橫桿113水平地連接在兩根前桿111的中部以及兩根后桿112的頂部之間形成四方形結構,四根第二橫桿114水平地連接在兩根前桿111的底部以及兩根后桿112的底部之間形成另一四方形結構,多根腹桿115傾斜地連接在支架11的各個桿件上。由于兩根后桿112的長度較短,因此不會阻擋叉車司機的視線,便于叉車司機將將標準節轉運工裝10的支承軸12與標準節20上部的連接套21對齊。
[0031]進一步地,請參圖2與圖3,圖3是圖2中的標準節轉運工裝于支承軸處的剖視結構示意圖,支承軸支座13包括上下間隔設置的兩個固定片131以及夾設在兩個固定片131之間的緩沖套筒132,支承軸12固定在固定片131上且穿設在緩沖套筒132中,固定片131的第一端連接在支架11上,固定片131的第二端形成為自由端,緩沖套筒132的筒壁于靠向標準節20所在的一側突出于固定片131的第二端的端部,當支承軸12插入標準節20的連接套21時,緩沖套筒132的突出筒壁將首先與標準節20的主弦桿23進入接觸,避免了固定片131的第二端的端部與主弦桿23直接接觸導致漆面被損壞。
[0032]進一步地,支架11上間隔焊接固定有叉套15,叉車的貨叉30可對應插入叉套15內,叉套15的作用是使叉車的貨叉30在與支架11相連時位置相對固定而不晃動。
[0033]進一步地,兩個叉套15間隔地焊接在第一橫桿113的底部位置上。
[0034]進一步地,支承軸12的頂端形成圓錐部,以方便支承軸12插入標準節20的連接套21的孔內。
[0035]進一步地,請參圖2與圖4,圖4是圖2中的標準節轉運工裝于緩沖塊處的剖視結構示意圖,支架11的底部位置設置有緩沖塊支座16,緩沖塊14通過緩沖塊支座16連接至支架11上。
[0036]進一步地,緩沖塊14與緩沖塊支座16之間為例如通過銷軸或螺栓17可拆卸地連接,以便于緩沖塊14被磨損后的更換。
[0037]進一步地,緩沖塊14為制成圓筒狀,圓筒狀的緩沖塊14呈水平橫向設置,標準節20下部的頂升踏步22沿圓筒狀的緩沖塊14的徑向抵靠在緩沖塊14的圓筒狀外壁上。
[0038]進一步地,緩沖塊14及緩沖套筒132的材質為尼龍塊或橡膠塊。
[0039]本發明實施例提出的標準節轉運工裝,利用標準節上部兩個連接套和標準節下部兩個頂升踏步將標準節托起,叉車和標準節轉運工裝不跟標準節的表面接觸,避免了標準節表面油漆受到破壞,解決了標準節在轉運過程中表面油漆受到損壞的問題;標準節轉運工裝與叉車的連接方式,即能迅速與叉車結合、又能迅速與叉車分開,操作簡單方便;由于無需采用珍珠膜對標準節進行包裹,節省大量包裹標準節的珍珠膜所需的材料費和人工費,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也避免了標準節表面油漆未完全干透時,包裹了珍珠膜的標準節表面油漆仍然會磨損,而且油漆磨損后因包裹了珍珠膜還不易被發現的問題;標準節轉運工裝的操作簡單安全,且標準節轉運工裝不使用時可單獨擺放不占用叉車的使用。
[0040]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利用上述的標準節轉運工裝10對標準節20進行轉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41]將叉車的貨叉30伸入支架11內將支架11托起;
[0042]將標準節轉運工裝10的支承軸12從標準節20上部的連接套21的底部插入連接套21的孔內,此時支承軸支座13與連接套21的底部形成抵靠關系;
[0043]將標準節20托起,在標準節20被托起的同時因重力作用下,標準節20下部的頂升踏步22靠向緩沖塊14并抵靠在緩沖塊14上;以及
[0044]將托起的標準節20調整到合適的裝運角度并將標準節20轉運到目的地。
[0045]關于該方法的更多細節,可以參見上述實施例中對標準節轉運工裝10的結構描述,在此不再贅述。
[0046]在本文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還可包含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
[0047]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詞是以附圖中零部件位于圖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間的位置來定義的,只是為了表達技術方案的清楚及方便。應當理解,所述方位詞的使用不應限制本申請請求保護的范圍。
[0048]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文中上述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結合。
[0049]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標準節轉運工裝(10),用于對標準節(20)進行轉運,其特征在于:所述標準節轉運工裝(10)包括支架(11)、支承軸(12)、支承軸支座(13)、及緩沖塊(14),所述支架(11)用于與叉車的貨叉(30)相連,所述叉車的貨叉(30)可伸入所述支架(11)內將所述支架(11)托起;所述支承軸支座(13 )連接在所述支架(11)的頂部且位于靠向標準節(20 )的一側,所述支承軸(12)連接在所述支承軸支座(13)上,所述支承軸(12)用于插入標準節(20)上部對應的連接套(21)內且所述支承軸支座(13)與所述連接套(21)的底部形成抵靠;所述緩沖塊(14)連接在所述支架(11)上且位于靠向標準節(20)的一側,所述緩沖塊(14)的位置與標準節(20)下部的頂升踏步(22)的位置相對應,在利用所述標準節轉運工裝(10)將標準節(20)托起時,標準節(20)下部的頂升踏步(22)抵靠在所述緩沖塊(14)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標準節轉運工裝(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包括兩根前桿(111)、兩根后桿(112)、四根第一橫桿(113)、四根第二橫桿(114)、以及多根腹桿(115),所述兩根前桿(111)的長度大于所述兩根后桿(112 )的長度,所述兩根前桿(111)豎直地設置于所述支架(11)靠前的一側,所述兩根后桿(112)豎直地設置于所述支架(11)靠后的一側,所述四根第一橫桿(113)水平地連接在所述兩根前桿(111)的中部以及所述兩根后桿(112)的頂部之間形成四方形結構,所述四根第二橫桿(114)水平地連接在所述兩根前桿(111)的底部以及所述兩根后桿(112)的底部之間形成另一四方形結構,所述多根腹桿(115)傾斜地連接在所述支架(11)的各個桿件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標準節轉運工裝(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軸支座(13)包括上下間隔設置的兩個固定片(131)以及夾設在所述兩個固定片(131)之間的緩沖套筒(132),所述支承軸(12)固定在所述固定片(131)上且穿設在所述緩沖套筒(132)中,所述固定片(131)的第一端連接在所述支架(11)上,所述固定片(131)的第二端形成為自由端,所述緩沖套筒(132)的筒壁于靠向標準節(20)所在的一側突出于所述固定片(131)的第二端的端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標準節轉運工裝(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上間隔固定有叉套(15),所述叉車的貨叉(30 )可對應插入所述叉套(15 )內。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標準節轉運工裝(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軸(12)的頂端形成圓錐部。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標準節轉運工裝(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設有緩沖塊支座(16 ),所述緩沖塊(14 )通過所述緩沖塊支座(16 )連接至所述支架(11)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標準節轉運工裝(10),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塊(14)與所述緩沖塊支座(16)之間為可拆卸地連接。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標準節轉運工裝(10),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塊(14)為制成圓筒狀,所述圓筒狀的緩沖塊(14)呈水平橫向設置,標準節(20)下部的頂升踏步(22)沿所述圓筒狀的緩沖塊(14)的徑向抵靠在所述緩沖塊(14)的圓筒狀外壁上。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標準節轉運工裝(10),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塊(14)及所述緩沖套筒(132)的材質為尼龍塊或橡膠塊。
10.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的標準節轉運工裝(10)對標準節(20)進行轉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將叉車的貨叉(30)伸入支架(11)內將支架(11)托起; 將標準節轉運工裝(10)的支承軸(12)從標準節(20)上部的連接套(21)的底部插入連接套(21)的孔內,此時支承軸支座(13)與連接套(21)的底部形成抵靠關系; 將標準節(20 )托起,在標準節(20 )被托起的同時因重力作用下,標準節(20 )下部的頂升踏步(22)靠向緩沖塊(14)并抵靠在緩沖塊(14)上;以及 將托 起的標準節(20)調整到合適的裝運角度并將標準節(20)轉運到目的地。
【文檔編號】B66F9/12GK103663288SQ201310653662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6日
【發明者】陳小能, 蘇哲鋼, 張方林, 杜偉星, 張騰海 申請人: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