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八點同步自升降維修平臺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八點同步自升降維修平臺,尤其在風機維修成本高、難度大的背景條件下,解決了超高維修平臺大重量起升和平臺平衡性問題。維修平臺由底板、電動機、減速器、起升卷筒、導向輪、吊耳等裝置組成。起升系統通過四組鋼絲繩通過卷筒、導向輪、定滑輪和底板之間的連接,實現了八點同步升降,解決了多吊點起降平臺平衡性問題。該平臺能夠以四個定滑輪位置為基礎達到預定位置或高度。不受最大起吊高度限制;不受場地限制。可應用于多種設施的維護,方便轉場運輸。特別是在對風機進行維修時,可以方便快捷爬到機艙附近,降低維護成本,提高作業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八點同步自升降維修平臺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風機維修【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八點同步自升降維修平臺。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風力發電產業保持快速發展,風力發電的特點決定了風力發電場大多處在人煙稀少、環境較惡劣的山區、荒漠、海灘、近海附近區域。
[0003]風力發電機是將風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主要是由葉片、發電機、機械部件和電氣部件組成。葉片在風力作用下旋轉,帶動風機機艙內發電機運轉產生電能。
[0004]在機艙內大的部件發生大的故障時,就需要將故障部件拆卸,用起重機將故障部件運送到地面;安裝時,用起重機將故障部件運送到塔筒頂端進行安裝。目前,風機塔筒高度一般在60到80米之間,在維修時必須用大型起重機的協助才能完成拆裝。而大型起重機的轉場運輸比較困難,租用大型起重機本身的費用也比較高,導致傳統的風機維修成本較高,效率較低。
[0005]因此,如何降低高空維修成本,提高維修效率成為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6]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八點同步自升降維修平臺,降低維修風機的成本和難度,提高維修風機效率。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八點同步自升降維修平臺,包括底板、電動機、減速器、起升卷筒、導向輪、吊耳等機構。所訴電動機、減速器、起升卷筒構成的卷揚系統固定在底板上;導向輪和吊耳分別固定在底板四周合適的位置。
[0008]本發明所述的卷筒機構為由同一個動力源提供動力的同步聯動雙卷筒,每個卷筒又被均分為兩部分,每部分卷繞一根鋼絲繩,實現同步卷揚四根鋼絲繩。
[0009]本發明所述起升卷筒、導向輪、定滑輪組、吊耳通過鋼絲繩的鏈接卷繞,形成了兩個點吊點。四組該裝置共形成了八個同步起升的吊點。
[0010]本發明可以利用在被攀爬物上固定的定滑輪組,使用時實現自升降,且能充分保證平臺的平衡性和穩定性。能夠安全有效快速完成對風機的維修。使用后也方便拆卸,方便轉場,適用于不同風機的維修。
[0011]本發明可以通過加裝夾抱裝置方便在塔筒上固定,加裝吊臂裝置方便對重物的起降。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卷揚系統原理圖。
[0013]圖2是鋼絲繩卷繞示意圖。
[0014]圖3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5]其中,1_減速器,2-電動機,3-卷筒,4_底板,5-導向輪,6_吊耳,7_定滑輪。【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示范性和解釋性描述。
[0017]如圖1所示,該圖展示了一種自升降系統,該系統能夠用于維修風機時對塔筒頂端設備進行吊裝和運送。
[0018]所示自升降系統的卷揚機構由電動機2、減速器1、卷揚筒3和輔助傳遞裝置組成。每個卷揚筒分成兩部分,分別卷揚兩根鋼絲繩
如圖1所示,四個導向滑輪3和四個吊耳6分別構成八個吊點,鋼絲繩分別通過卷筒3、導向輪5、滑輪組7、吊耳6形成一組起升裝置。四根鋼絲繩一共形成了八個起吊點,八個起吊點同步升降,實現平臺的平衡和穩定。鋼絲繩的纏繞方式如圖2所示,所示定滑輪組7固定在該平臺所攀附的物體適當的位置,平臺便可以順利進行爬升和拆卸,安全快速高效完成維修工作。
[0019]如圖3所示,裝有該起升系統的平臺對風機進行維修時,可以加裝夾抱系統以便把風機固定在塔筒上,加裝吊臂系統可以進行對重物的吊裝。
【權利要求】
1.一種八點同步自升降維修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電動機、減速器、卷筒、鋼絲繩及傳動部件組成的卷揚系統,導向輪,四個吊耳和一組定滑輪,所述卷揚系統、導向輪和吊耳安裝在工作平臺上,定滑輪組安裝在被攀爬物體相應的位置,每兩根鋼絲繩分別于一個卷筒相連,通過固定在工作平臺上的四個導向輪和固定在被攀爬物上的定滑輪組,再連接到所述工作平臺上固定的四個吊耳上,形成了同步升降的八個吊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維修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揚系統包括兩個聯動的同步卷揚筒,每個卷揚筒分別卷揚兩根鋼絲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維修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個導向輪和四個吊耳分別對稱的設置在工作臺四周,形成八個吊點。
【文檔編號】B66D1/26GK103588131SQ201310474719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2日
【發明者】張珂, 宋恩偉, 白小龍, 馬文文 申請人:沈陽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