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拉遠模塊以及通信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射頻拉遠模塊以及通信設備,該模塊包括模塊本體和設置在本體表面的多個散熱鰭片,在散熱鰭片上設置有開槽,多個散熱鰭片上的開槽形成風扇通風槽,風扇通風槽與散熱鰭片之間的通風道連通,在風扇通風槽中嵌設有風扇。通過多個散熱鰭片上開槽形成的風扇通風槽,與散熱鰭片之間的通風道連通,并且設有風扇,實現了在散熱鰭片數量不變的情況下,風扇對射頻拉遠模塊進行風冷,有效提高散熱能力,同時兼顧射頻拉遠模塊本身的自然散熱能力,在風扇發生故障時,自然氣流仍然可以通過散熱鰭片之間的通風道,由于不需要增大射頻拉遠模塊表面積,從而降低了射頻拉遠模塊制造成本以及承載射頻拉遠模塊的天線安裝桿承重、風阻等因素的要求。
【專利說明】射頻拉遠模塊以及通信設備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散熱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射頻拉遠模塊以及通信設備。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了降低基站系統的建設成本,運營商越來越多的采用分布式基站,即將基站區分為室內基帶處理單元(Building Base band Unit,簡稱:BBU)和射頻拉遠模塊(Radio Remote Unit,簡稱:RRU),其中RRU需要靠近天線安裝,由于考慮到天線安裝桿承重、風阻和建設成本,此時RRU的體積和重量應盡可能小。同時,隨著RRU功率的不斷增加,RRU的熱耗也在增加。
[0003]現有技術中,為了保證RRU的散熱能力,通常會為RRU增加獨立的散熱風扇,這樣不僅不能有效降低RRU的體積和質量,同時當散熱風扇發生故障的時候,散熱風扇框還會影響RRU周圍的空氣流通,降低RRU的自然散熱能力。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提供一種射頻拉遠模塊以及通信設備,用于在保證射頻拉遠模塊本身自然散熱功能的前提下,提高散熱能力。
[0005]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一種射頻拉遠模塊,包括模塊本體和設置在本體表面的多個散熱鰭片,在所述散熱鰭片上設置有開槽,多個所述散熱鰭片上的所述開槽形成風扇通風槽,所述風扇通風槽與所述散熱鰭片之間的通風道連通;
[0006]在所述風扇通風槽中嵌設有風扇。
[0007]本發明的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風扇通風槽處設置有中空的風扇通風管,所述風扇通風管的高度小于所述散熱鰭片的高度,且所述風扇通風管沿高度方向的外側壁面處設置有出風口,與所述散熱鰭片之間的通風道連通。
[0008]結合本發明一方面或者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風扇設置在所述風扇通風槽的一端。
[0009]結合本發明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風扇采用吹風模式。
[0010]本發明一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風扇通風槽的形狀為沿著朝向所述風扇的方向所述風扇通風槽的N個所述開槽的橫截面積逐漸增加或階梯狀增加,以使所述風扇通風槽均勻的分配散熱氣流;
[0011]所述N為所述散熱鰭片的個數。
[0012]本發明一方面的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風扇的引流方向與所述本體表面相互垂直或相互平行。
[0013]結合本發明一方面的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本發明一方面的第六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風扇的引流方向與所述本體表面相互平行的狀態下,所述風扇在所述風扇通風槽內遠離所述本體表面設置。[0014]本發明一方面的第七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多個所述散熱鰭片為相互平行的直線段,或為曲線形。
[0015]結合本發明一方面的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在一方面的第八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風扇為葉片轉動風扇;或者,為用于產生散熱氣流的風速發生裝置。
[0016]本發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種通信設備,包括:上述各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射頻拉遠模塊、還包括室內基帶處理模塊和天線;
[0017]所述室內基帶處理模塊與所述射頻拉遠模塊連接;
[0018]所述射頻拉遠模塊與所述天線連接。
[0019]本實施例提供的射頻拉遠模塊,通過在所述散熱鰭片上設置有開槽,多個所述散熱鰭片上的所述開槽形成風扇通風槽,風扇通風槽與散熱鰭片之間的通風道連通,并且在風扇通風槽中嵌設有風扇,實現了在散熱鰭片數量不變的情況下,風扇對射頻拉遠模塊進行風冷,有效提高散熱能力,同時兼顧射頻拉遠模塊本身的自然散熱能力,在風扇發生故障時,自然氣流仍然可以通過散熱鰭片之間的通風道,保證射頻拉遠模塊的自然散熱能力,并且由于不需要增大射頻拉遠模塊表面積,從而降低了射頻拉遠模塊制造成本以及承載射頻拉遠模塊的天線安裝桿承重、風阻等因素的要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1]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一種射頻拉遠模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二種射頻拉遠模塊的結構正視圖;
[0023]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射頻拉遠模塊中風扇通風管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三種射頻拉遠模塊的結構正視圖;
[0025]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四種射頻拉遠模塊的結構正視圖;
[0026]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四種射頻拉遠模塊的結構側視圖;
[0027]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五種射頻拉遠模塊的結構正視圖;
[0028]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通信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30]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一種射頻拉遠模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射頻拉遠模塊(Radio Remote Unit,簡稱:RRU)包括模塊本體10和設置在本體表面的多個散熱鰭片11,其中,在散熱鰭片11上設置有開槽,多個散熱鰭片11上的開槽形成風扇通風槽12,風扇通風槽12與散熱鰭片11之間的通風道連通,在風扇通風槽12中嵌設有風扇13。
[0031]具體的,如圖1所示,風扇13的引流方向與本體上設置有散熱鰭片的表面相互垂直,風扇13可以為吸風模式,也可以為吹風模式。在圖1中,只在RRU的一側設置了多個散熱鰭片11,以及風扇13,顯而易見地,可以同時在RRU的多個表面設置上述結構。
[0032]當風扇13產生散熱氣流后,散熱氣流通過風扇通風槽12分別進入散熱鰭片11之間的通風道,并且由于熱氣體本身的浮力,自然氣流也會在高度方向自下而上的通過散熱鰭片11之間的通風道。
[0033]本實施例提供的RRU,在所述散熱鰭片上設置有開槽,多個所述散熱鰭片上的所述開槽形成風扇通風槽,風扇通風槽與散熱鰭片之間的通風道連通,并且在風扇通風槽中嵌設有風扇,實現了在散熱鰭片數量不變的情況下,風扇對RRU進行風冷,有效提高散熱能力,同時兼顧RRU本身的自然散熱能力,在風扇發生故障時,自然氣流仍然可以通過散熱鰭片之間的通風道,保證RRU的自然散熱能力,并且由于不需要增大RRU表面積,從而降低了RRU制造成本以及承載RRU的天線安裝桿承重、風阻等因素的要求。
[0034]進一步的,風扇通風槽12的形狀優選為沿著朝向風扇13的方向風扇通風槽12的N個開槽的橫截面積逐漸增加或階梯狀增加,以使風扇通風槽均勻的分配散熱氣流,即經各出風口 141的風量均勻;并且,N為散熱鰭片的個數。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二種射頻拉遠模塊的結構正視圖,參照圖2,風扇通風槽12的形狀為沿著朝向風扇13的方向風扇通風槽12的N個開槽的橫截面積逐漸增加或階梯狀增加。對于圖1以及圖2中的風扇13,可以采用吹風模式或者吸風模式,并且多個散熱鰭片11為相互平行的直線段。
[0035]進一步的,可以在圖2中的風扇通風槽12出設置中空的風扇通風管,風扇通風管12的高度小于散熱鰭片11的高度,以使自然散熱氣流通過風扇通風管12與散熱鰭片11的高度差形成空隙,以便提高散熱能力。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射頻拉遠模塊中風扇通風管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風扇通風管14沿高度方向的外側壁面處設置有出風口141,即在風扇通風管14的高度方向的上側設置多個出風口 141,風扇通風管14的出風口141與散熱鰭片之間的通風道連通。風扇通風管14 一端與風扇13連通,風扇通風管14與風扇13可以固設在一起,也可以分別固設在模塊本體表面上。圖3中的風扇通風管14的形狀為朝向風扇13處橫截面積階梯狀增加。顯而易見地,風扇通風管14的形狀也可以為朝向風扇13處橫截面積逐漸增加。朝向風扇13處橫截面積階梯狀增加或者積逐漸增加均可以保證經各出風口 141的風量均勻。
[0036]具體的,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三種射頻拉遠模塊的結構正視圖,參照圖4,在原圖1中風扇通風槽12處設置有中空的風扇通風管14,以使風扇13產生的散熱氣流通過。風扇通風管14的高度小于散熱鰭片11的高度形成空隙,這樣風扇通風管14下側散熱鰭片11之間的通風道中的散熱氣流可以通過該空隙流通到上側散熱鰭片11之間的通風道中,確保自然散熱的功能。且風扇通風管14沿高度方向的外側壁面處設置有出風口 141,與散熱鰭片11之間的通風道連通,需要說明的是,通過調整出風口 141形狀、大小和位置,進行阻力匹配,保證從左到右的與各出風口 141連的散熱鰭片11之間的通風道的風量均勻。與在兩側均設置出風口相比較,只在沿高度方向的外側壁面設置出風口 141,風扇13的功耗更低。風扇13采用吹風模式產生的散熱氣流通過風扇通風管14經出風口 141最終通過散熱鰭片11之間的通風道對模塊本體進行風冷散熱,并且風扇13設置在風扇通風槽12的一端。
[0037]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四種射頻拉遠模塊的結構正視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四種射頻拉遠模塊的結構側視圖,參照圖5以及圖6,風扇13的引流方向與本體表面相互平行的狀態下,風扇13在風扇通風槽12內遠離本體表面設置,并且風扇13采用吹風模式。
[0038]具體的,參照圖6,風扇13與模塊本體10之間存在空隙,散熱鰭片11之間的自然氣流可以通過該空隙流通,保證自然散熱功能。
[0039]進一步的,在風扇的引流方向與本體表面相互平行的狀態下,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五種射頻拉遠模塊的結構正視圖,與圖6中的風扇13類似,參照圖7,風扇13在風扇通風槽12內遠離本體表面設置。多個散熱鰭片11為曲線形。
[0040]具體的,在采用完全按強迫風冷進行散熱的情況下,如圖7所示,散熱鰭片11可以采用曲面,其曲面為流線型,符合空氣動力學要求,使強迫風冷狀態下風扇13采用吹風模式產生的散熱氣流流通更加順暢,提高散熱效果。或者,將平行的直線型散熱鰭片11設置的更加密集,采用密集的散熱鰭片11設置增加了散熱面積,同時風扇13采用吹風模式。
[0041]并且,上述各實施例中,風扇可以為葉片轉動風扇;或者,為用于產生散熱氣流的風速發生裝置。具體的,風速發生裝置可以是壓電風扇、震動風扇等。需要說明的,上述實施例中,對于風扇的個數不做限定。
[0042]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通信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參照圖8,通信設備,包括:射頻拉遠模塊21、還包括室內基帶處理模塊20和天線22。
[0043]其中,射頻拉遠模塊21可以采用圖1?圖7所示的結構其對應地,可以執行本發明上述實施例的技術方案。
[0044]如圖8所示,室內基帶處理模塊20與射頻拉遠模塊21連接;射頻拉遠模塊21與天線22連接。
[0045]具體的,室內基帶處理模塊(Building Baseband Unite,簡稱:BBU)20可以通過光纖與射頻拉遠模塊21連接。室內基帶處理模塊20用于對通信設備準備發送的信號進行基帶處理,經過基帶處理的信號再由射頻拉遠模塊21進行射頻信號的處理,通過天線22進行發送;或者,天線22接收到的信號,由射頻拉遠模塊21進行射頻信號的處理,經過射頻信號處理的信號由室內基帶處理模塊20進行基帶處理后,再進行后續的傳輸。一般地,室內基帶處理模塊20可以連接多個射頻拉遠模塊21。相應的,天線22的個數與射頻拉遠模塊21對應。
[0046]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射頻拉遠模塊,包括模塊本體和設置在本體表面的多個散熱鰭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散熱鰭片上設置有開槽,多個所述散熱鰭片上的所述開槽形成風扇通風槽,所述風扇通風槽與所述散熱鰭片之間的通風道連通; 在所述風扇通風槽中嵌設有風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射頻拉遠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扇通風槽處設置有中空的風扇通風管,所述風扇通風管的高度小于所述散熱鰭片的高度,且所述風扇通風管沿高度方向的外側壁面處設置有出風口,與所述散熱鰭片之間的通風道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射頻拉遠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扇設置在所述風扇通風槽的一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射頻拉遠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扇采用吹風模式。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射頻拉遠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扇通風槽的形狀為沿著朝向所述風扇的方向所述風扇通風槽的N個所述開槽的橫截面積逐漸增加或階梯狀增加,以使所述風扇通風槽均勻的分配散熱氣流; 所述N為所述散熱鰭片的個數。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射頻拉遠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扇的引流方向與所述本體表面相互垂直或相互平行。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射頻拉遠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扇的引流方向與所述本體表面相互平行的狀態下,所述風扇在所述風扇通風槽內遠離所述本體表面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射頻拉遠模塊,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散熱鰭片為相互平行的直線段,或為曲線形。
9.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射頻拉遠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扇為葉片轉動風扇;或者,為用于產生散熱氣流的風速發生裝置。
10.一種通信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射頻拉遠模塊、還包括室內基帶處理模塊和天線; 所述室內基帶處理模塊與所述射頻拉遠模塊連接; 所述射頻拉遠模塊與所述天線連接。
【文檔編號】H05K7/20GK103717036SQ201310071869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6日
【發明者】胡衛峰, 維迪姆·塔索, 李磊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