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控制叉車門架的多路換向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控制叉車門架的多路換向閥。
背景技術:
叉車是指對成件托盤貨物進行裝卸、堆垛和短距離運輸、重物搬運作業的各種輪式搬運車輛,屬于物料搬運機械,廣泛應用于車站、港口、機場、工廠、倉庫等國民經濟各部門,是機械化裝卸、堆垛和短距離運輸的高效設備。叉車是物流行業最基本的裝卸設備,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將貨物向上提升、下落或前傾和后傾,從一個位置轉運到另一個位置。叉車門架在工作過程中,有上升、下降和傾斜等幾個動作過程。現有的叉車多路換向閥中,控制傾斜的閥桿具有自鎖功能,升降沒有自鎖功能。在現有的多路閥中,沒有設置用于鎖定升降液壓缸的電磁自鎖閥,故而不能實現叉車門架下降的自鎖。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為避免上述已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用于控制叉車門架的多路換向閥,以實現叉車重物下降時多叉車門架進行自鎖的功能。本實用新型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用于控制叉車門架的多路換向閥,其結構特點是,包括進油回油閥片和升降控制閥片;所述進油回油閥片上設置有進油口 P和回油口 T;所述升降控制閥片包括殼體、彈簧罩、第一單向閥、第二單向閥、邏輯單向閥、電磁閥、閥桿和手動頂桿;所述殼體內設有主閥腔、進油通道、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回油通道、先導油道、邏輯單向閥腔、手動頂桿腔、工作油口 A和電磁閥腔;所述邏輯單向閥腔設于第二油道與所述工作油口 A之間,由位于所述邏輯單向閥腔之內的邏輯單向閥來控制所述第二油道與所述工作油口 A之間的連通與斷開;所述手動頂桿腔與所述邏輯單向閥腔和電磁閥腔之間通過先導油道相連接;所述手動頂桿設于所述手動頂桿腔之內,所述第二單向閥和電磁閥設于所述電磁閥腔之內,且第二單向閥位于電磁閥的下方;所述邏輯單向閥腔、手動頂桿腔和電磁閥腔均與所述第二油道之間相連通,并分別由所述邏輯單向閥、手動頂桿和電磁閥下方的第二單向閥控制所述邏輯單向閥腔、手動頂桿腔和電磁閥腔與所述第二油道之間的連通與斷開;所述閥桿設置于殼體的主閥腔之內且所述閥桿的兩端均伸出于所述殼體之外,所述閥桿的左端設置有彈簧罩;所述彈簧罩的內腔中設有兩個彈簧座,所述兩個彈簧座包括左彈簧座和右彈簧座,所述左彈簧座和右彈簧座之間設有復位彈簧;所述閥桿的左端部設置有螺釘,所述螺釘和閥桿的左端部均設于所述彈簧罩的內腔中,所述閥桿向右移動時,所述螺釘的頭部會拉動左彈簧座右移并壓縮所述復位彈簧;所述第一單向閥設置于所述進油通道與所述第一油道之間,所述進油通道與所述進油回油閥片的進油口 P相通;所述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和回油通道均與所述主閥腔相通,所述回油通道與所述進油回油閥片的回油口 T相通。[0010]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控制叉車門架的多路換向閥的結構特點也在于所述螺釘的左端設置有用于限制閥桿和螺釘向左移動的位置的限位座。所述邏輯單向閥包括閥芯和彈簧;所述閥芯卡在所述第二油道與所述工作油口 A之間,彈簧的一端嵌設于所述閥芯的中心孔之內,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位于閥芯上方的螺塞底端相抵接。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體現在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控制叉車門架的多路換向閥,通過邏輯單向閥的電磁自鎖,力口之閥桿動作,可實現工作油口 A的出油、自鎖和回油,控制油缸上升、鎖定和下降,從而實現叉車門架的上升、自鎖和下降。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控制叉車門架的多路換向閥,通過兩個單向閥、邏輯單向閥、閥桿和手動頂桿等控制叉車門架的上升油缸的上升、鎖定和下降,從而實現叉車門架的上升、自鎖和下降,工作原理簡單容易實現,多路閥結構簡單制造容易,可隨時通過電磁閥和閥桿等的動作實現叉車門架位置的自鎖,提高了叉車門架工作的安全可靠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控制叉車門架的多路換向閥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控制叉車門架的多路換向閥的左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控制叉車門架的多路換向閥的液壓原理圖。圖4為圖1中的A-A剖視圖(中位自鎖狀態)。圖5為圖1中的A-A剖視圖(上升狀態)。圖6為圖1中的A-A剖視圖(下降狀態)。附圖1 附圖6中標號1進油回油閥片,2升降控制閥片,3進油口 P,4回油口 T,5殼體,6彈簧罩,7第一單向閥,8第二單向閥,9邏輯單向閥,901閥芯,9011中心孔,902彈簧,903油孔,10電磁閥,11閥桿,12手動頂桿,13主閥腔,14進油通道,15第一油道,16第二油道,17回油通道,18先導油道,19邏輯單向閥腔,20手動頂桿腔,21工作油口 A,22電磁閥腔,23左彈簧座,24右彈簧座,25復位彈簧,26螺釘,27限位座,28螺塞。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附圖1 附圖6,用于控制叉車門架的多路換向閥,包括進油回油閥片I和升降控制閥片2 ;所述進油回油閥片I上設置有進油口 P3和回油口 T4 ;所述升降控制閥片2包括殼體5、彈簧罩6、第一單向閥7、第二單向閥8、邏輯單向閥9、電磁閥10、閥桿11和手動頂桿12 ;所述殼體5內設有主閥腔13、進油通道14、第一油道15、第二油道16、回油通道17、先導油道18、邏輯單向閥腔19、手動頂桿腔20、工作油口 A21和電磁閥腔22 ;所述邏輯單向閥腔19設于第二油道16與所述工作油口 A21之間,由位于所述邏輯單向閥腔19之內的邏輯單向閥9來控制所述第二油道16與所述工作油口 A21之間的連通與斷開;所述手動頂桿腔20與所述邏輯單向閥腔19和電磁閥腔22之間通過先導油道18相連接;所述手動頂桿12設于所述手動頂桿腔20之內,所述第二單向閥8和電磁閥設于所述電磁閥腔22之內,且第二單向閥8位于電磁閥10的下方;所述邏輯單向閥腔19、手動頂桿腔20和電磁閥腔22均與所述第二油道16之間相連通,并分別由所述邏輯單向閥9、手動頂桿12和電磁閥10下方的第二單向閥8控制所述邏輯單向閥腔19、手動頂桿腔20和電磁閥腔22與所述第二油道16之間的連通與斷開;所述閥桿11設置于殼體5的主閥腔13之內且所述閥桿11的兩端均伸出于所述殼體5之外,所述閥桿11的左端設置有彈簧罩6 ;所述彈簧罩6的內腔中設有兩個彈簧座,所述兩個彈簧座包括左彈簧座23和右彈簧座24,所述左彈簧座23和右彈簧座24之間設有復位彈簧25 ;所述閥桿11的左端部設置有螺釘26,所述螺釘26和閥桿11的左端部均設于所述彈簧罩6的內腔中,所述閥桿11向右移動時,所述螺釘26的頭部會拉動左彈簧座23右移并壓縮所述復位彈簧25 ;所述第一單向閥7設置于所述進油通道14與所述第一油道15之間,所述進油通道14與所述進油回油閥片I的進油口 P3相通;所述第一油道15、第二油道16和回油通道17均與所述主閥腔13相通,所述回油通道17與所述進油回油閥片I的回油口 T4相通。叉車油缸的工作狀態包括上升狀態、中位自鎖狀態和下降狀態。在不同的狀態,換向閥的閥桿、電磁閥和各個單向閥的工作狀態不同。工作油口A與用于控制叉車門架升降的升降油缸相連接。油缸上升狀態閥桿前推(即閥桿從中位狀態向左推進),先導電磁閥和其下的第二單向閥、先導手動閥(即所述手動頂桿)均關閉,此時先導油道中有液壓油,此時先導油道與通過閥芯901上的油孔903與工作油口 A相通,先導油道中的這些油處在飽和狀態,不會損失和影響;同時主閥腔與回油通道之間處于斷開狀態;邏輯單向閥此時當作單向閥使用,此時液壓油依次通過進油通道、第一單向閥、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然后打開位于第二油道和工作油口 A之間的邏輯單向閥的閥芯,使得液壓油進入工作油口 A,從而為液壓缸提供工作用油,使得油缸上升,叉車門架處于上升狀態。油缸中位自鎖狀態閥桿位于中位狀態,此時閥桿不動,先導電磁閥和其下的第二單向閥、先導手動閥(即所述手動頂桿)均關閉,此時先導油道中有液壓油,此時先導油道與通過閥芯901上的油孔903與工作油口 A相通;同時主閥腔與回油通道之間處于斷開狀態;此時邏輯單向閥處于自鎖狀態,第二油道和工作油口 A之間斷開,第二油道和工作油口 A之間的液壓油不能流動,油缸的位置不再變化,從而實現叉車門架的自鎖。圖4為油缸中位自鎖狀態時升降控制閥片2的剖視圖,此時泵來的油從主閥腔13流到最左端的閥片再返回到回油口 T進入到油箱,工作油口 A的油通過閥芯901上的油孔903流到先導油道18,而閥芯901上下端有面積差,使邏輯單向閥9牢牢壓在第二油道16上與閥芯901之間的密封線上,隔離了工作油口 A與第二油道16。由于手動頂桿12頂死,將先導油道18和手動頂桿腔20隔離斷開,電磁閥10斷電后將第二油道16與電磁閥腔22隔離斷開,從而使工作油口 A的油封閉,實現升降油缸自鎖。油缸下降狀態此時閥桿后拉(即閥桿從中位狀態向右推進),同時先導電磁閥通電和其下的第二單向閥打開(第二油道與先導油道之間依次通過手動頂桿腔和電磁閥腔相連通)或者先導手動閥打開(即所述手動頂桿上升,使得第二油道與先導油道之間通過手動頂桿腔相連通),同時主閥腔與回油通道之間處于連通狀態;此時第一單向閥打開,進油通道的液壓油經過第一油道15、主閥腔13流入回油通道17實現回油。邏輯單向閥上腔的油從先導油道進入第二油道;由于工作油口內的油壓的作用,邏輯單向閥的閥芯上移,邏輯單向閥打開,工作油口 A內的液壓油進入第二油道,此時油缸處于回油狀態,液壓油通過工作油口、第二油道進入回油道,液壓油回到油箱,油缸下降,叉車門架處于下降狀態。如圖1和3中,油口 Al和BI為用于控制叉車門架水平側移的工作油口,油口 A2和B2為用于控制叉車門架傾斜的工作油口,工作油口 A為用于控制叉車門架升降的工作油口。P和T分別為換向閥的進油口和出油口。由此可見通過邏輯單向閥的電磁自鎖,加之閥桿動作,可實現工作油口 A的出油、自鎖和回油,控制油缸上升、鎖定和下降,從而實現叉車門架的上升、自鎖和下降。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控制叉車門架的多路換向閥,通過兩個單向閥、邏輯單向閥、閥桿和手動頂桿等控制叉車門架的上升油缸的上升、鎖定和下降,從而實現叉車門架的上升、自鎖和下降,工作原理簡單容易實現,多路閥結構簡單制造容易,可隨時通過電磁閥和閥桿等的動作實現叉車門架位置的自鎖,提高了叉車門架工作的安全可靠性。所述螺釘26的左端設置有用于限制閥桿11和螺釘26向左移動的位置的限位座27。所述邏輯單向閥9包括閥芯901和彈簧902 ;所述閥芯901卡在所述第二油道16與所述工作油口 A21之間,彈簧902的一端嵌設于所述閥芯901的中心孔9011之內,彈簧902的另一端與所述位于閥芯901上方的螺塞28底端相抵接。油缸中位自鎖狀態閥桿位于中位狀態,此時閥桿不動,先導電磁閥和其下的第二單向閥、先導手動閥(即所述手動頂桿)均關閉,同時主閥腔與回油通道之間處于斷開狀態;此時邏輯單向閥處于自鎖狀態,第二油道和工作油口 A之間斷開,第二油道和工作油口 A之間的液壓油不能流動,油缸的位置不再變化,從而實現叉車門架的自鎖。
權利要求1.用于控制叉車門架的多路換向閥,其特征是,包括進油回油閥片(I)和升降控制閥片(2);所述進油回油閥片(I)上設置有進油口 P (3)和回油口 T (4);所述升降控制閥片(2)包括殼體(5)、彈簧罩(6)、第一單向閥(7)、第二單向閥(8)、邏輯單向閥(9)、電磁閥(10)、閥桿(11)和手動頂桿(12);所述殼體(5)內設有主閥腔(13)、進油通道(14)、第一油道(15)、第二油道(16)、回油通道(17)、先導油道(18)、邏輯單向閥腔(19)、手動頂桿腔(20)、工作油口 A (21)和電磁閥腔(22); 所述邏輯單向閥腔(19)設于第二油道(16)與所述工作油口 A (21)之間,由位于所述邏輯單向閥腔(19)之內的邏輯單向閥(9)來控制所述第二油道(16)與所述工作油口 A (21)之間的連通與斷開;所述手動頂桿腔(20)與所述邏輯單向閥腔(19)和電磁閥腔(22)之間通過先導油道(18)相連接;所述手動頂桿(12)設于所述手動頂桿腔(20)之內,所述第二單向閥(8)和電磁閥設于所述電磁閥腔(22)之內,且第二單向閥(8)位于電磁閥(10)的下方;所述邏輯單向閥腔(19)、手動頂桿腔(20)和電磁閥腔(22)均與所述第二油道(16)之間相連通,并分別由所述邏輯單向閥(9)、手動頂桿(12)和電磁閥(10)下方的第二單向閥(8)控制所述邏輯單向閥腔(19)、手動頂桿腔(20)和電磁閥腔(22)與所述第二油道(16)之間的連通與斷開; 所述閥桿(11)設置于殼體(5 )的主閥腔(13 )之內且所述閥桿(11)的兩端均伸出于所述殼體(5)之外,所述閥桿(11)的左端設置有彈簧罩(6);所述彈簧罩(6)的內腔中設有兩個彈簧座,所述兩個彈簧座包括左彈簧座(23)和右彈簧座(24),所述左彈簧座(23)和右彈簧座(24)之間設有復位彈簧(25);所述閥桿(11)的左端部設置有螺釘(26),所述螺釘(26)和閥桿(11)的左端部均設于所述彈簧罩(6)的內腔中,所述閥桿(11)向右移動時,所述螺釘(26)的頭部會拉動左彈簧座(23)右移并壓縮所述復位彈簧(25); 所述第一單向閥(7)設置于所述進油通道(14)與所述第一油道(15)之間,所述進油通道(14)與所述 進油回油閥片(I)的進油口 P (3)相通;所述第一油道(15)、第二油道(16)和回油通道(17)均與所述主閥腔(13)相通,所述回油通道(17)與所述進油回油閥片(I)的回油口 T (4)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叉車門架的多路換向閥,其特征是,所述螺釘(26)的左端設置有用于限制閥桿(11)和螺釘(26)向左移動的位置的限位座(2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叉車門架的多路換向閥,其特征是,所述邏輯單向閥(9)包括閥芯(901)和彈簧(902);所述閥芯(901)卡在所述第二油道(16)與所述工作油口 A (21)之間,彈簧(902)的一端嵌設于所述閥芯(901)的中心孔(9011)之內,彈簧(902)的另一端與所述位于閥芯(901)上方的螺塞(28)底端相抵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控制叉車門架的多路換向閥,包括進油回油閥片和升降控制閥片;所述進油回油閥片上設置有進油口P和回油口T;所述升降控制閥片包括殼體、彈簧罩、第一單向閥、第二單向閥、邏輯單向閥、閥桿和手動頂桿;所述殼體內設有主閥腔、進油通道、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回油通道、先導油道、邏輯單向閥腔、手動頂桿腔、工作油口A和電磁閥腔。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控制叉車門架的多路換向閥,具有可隨時通過電磁閥和閥桿等的動作實現叉車門架位置的自鎖、提高了叉車門架工作的安全可靠性等優點。
文檔編號B66F9/22GK202914811SQ20122067266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7日
發明者陶新高, 周洪濤, 蔡偉, 張勇, 管燕梅, 劉勇, 李洪芝 申請人:合肥長源液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