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調節繩輪托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應用在煤礦運輸系統中無極繩及斜巷中的繩輪托架。
背景技術:
隨著礦井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綜采工作面回采長度日益增大,加上回采深度的不斷加大,工作面上下順槽隨著回采推進其礦壓顯現而日益明顯,造成工作面無極繩絞車的鋼絲繩跑偏、掉道或者磨擦順槽底板和道木等現象時有發生。同時,在斜巷打運過程中,斜巷絞車鋼絲繩出現始終磨損托繩輪一處的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可調節繩輪托架,以減少鋼絲繩跑偏或掉道現象的發生,避免使用過程中鋼絲繩對道板、底板、繩輪的磨損,提高使用可靠性。本實用新型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可調節繩輪托架的結構特點是在前端板與后端板之間以左側腹板和右側腹板相連接構成固定支架,在前端板與后端板的頂邊對應位置上分別設置用于支承繩輪輪軸的輪軸槽口 ;在左側腹板和右側腹板的外側分別設置有固定頂板,在固定頂板上設置有螺栓孔;在前端板和后端板上對應設置錨固孔,貫穿前端板和后端板上對應位置錨固孔的錨固桿使固定支架能夠在錨固桿上軸向移動以調節固定支架的水平位置;錨固孔在前端板和后端板上為不同高度的多組,以錨固桿設置在不同高度的錨固孔中以調節固定支架的垂
直高度。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體現在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繩輪托架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調節,通過調節可以達到所需托繩目標,靈活便捷,有效減少了鋼絲繩跑偏或掉道現象的發生,避免使用過程中鋼絲繩對道板、底板、繩輪的磨損,提高使用可靠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1前端板;2后端板;3左側腹板;4右側腹板;5輪軸槽口 ;6固定頂板;7螺栓孔;8錨固孔。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施例中,在前端板I與后端板2之間以左側腹板3和右側腹板4相連接構成固定支架,在前端板與后端板的頂邊對應位置上分別設置用于支承繩輪輪軸的輪軸槽口 5 ;在左側腹板和右側腹板的外側分別設置有固定頂板6,在固定頂板6上設置有螺栓孔7;如圖1所示,相應的結構設置也包括在前端板I和后端板2上對應設置錨固孔8,貫穿前端板I和后端板2上對應位置錨固孔的錨固桿使固定支架能夠在錨固桿上軸向移動以調節固定支架的水平位置;錨固孔在前端板I和后端板2上為不同高度的多組,以錨固桿設置在不同高度的錨固孔中以調節固定支架的垂直高度,本實施例中的錨固孔有上、中和下共三組,可以獲得三種不同垂直高度。本實施例是以5mm厚的鋼板為加工材料,以煤礦用錨桿狀固軌器為載體,固軌器本身是對軌道進行固定,因此不僅實現固軌器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載體,同時也對軌道起到了固定作用,最大化利用了固軌器。固定安裝時,選擇所需高度的錨固孔,將錨桿狀固軌器中錨固桿從錨固孔中穿入,并將固定支架固定在所需要水平位置上,在螺栓孔中安裝螺栓,利用螺栓向下壓住錨桿狀固軌器即完成固定。本實用新型適用于作為井下綜采工作面上下巷無極繩絞車托繩裝置,也適用于斜巷無極繩絞車托繩輪裝置,可根據托繩輪直徑的大小及輪軸的長度靈活取材設計加工。
權利要求1.ー種可調節繩輪托架,其特征是 在前端板⑴與后端板⑵之間以左側腹板⑶和右側腹板⑷相連接構成固定支架,在所述前端板與后端板的頂邊對應位置上分別設置用干支承繩輪輪軸的輪軸槽ロ(5);在所述左側腹板和右側腹板的外側分別設置有固定頂板出),在所述固定頂板(6)上設置有螺栓孔⑵; 在所述前端板(I)和后端板(2)上對應設置錨固孔(8),貫穿所述前端板(I)和后端板(2)上對應位置錨固孔的錨固桿使所述固定支架能夠在所述錨固桿上軸向移動以調節固定支架的水平位置;所述錨固孔在所述前端板(I)和后端板(2)上為不同高度的多組,以所述錨固桿設置在不同高度的錨固孔中以調節固定支架的垂直高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調節繩輪托架,其特征是在前端板與后端板之間以左側腹板和右側腹板相連接構成固定支架,在前端板與后端板的頂邊對應位置上分別設置用于支承繩輪輪軸的輪軸槽口;在左側腹板和右側腹板的外側分別設置有固定頂板,在固定頂板上設置有螺栓孔;在前端板和后端板上對應設置錨固孔,貫穿前端板和后端板上對應位置錨固孔的錨固桿使固定支架能夠在錨固桿上軸向移動以調節固定支架的水平位置;錨固孔在前端板和后端板上為不同高度的多組,用以調節固定支架的垂直高度。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繩輪托架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調節,提高使用可靠性。
文檔編號B66B15/02GK202864642SQ20122057744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5日
發明者李連成, 李佳佳, 韓維剛, 劉建輝, 侯成波 申請人: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