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大流量液壓頂力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大流量液壓頂力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液壓裝置,特別是承重活塞每次輸出行程較長的液壓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在的兩缸式液壓裝置中,承重活塞所在的承重油缸的直徑大于用杠桿施壓的壓力油缸的直徑,一般比例關系為承重油缸的直徑壓力油缸的直徑=I. 00 O. 45,如3噸的液壓裝置承重油缸的直徑為24. O毫米,而壓力油缸的直徑僅為11. O毫米,這種比例關系目的在于省力。但這種承重油缸的直徑與壓力油缸的直徑比例關系使壓力油缸在一次手動施壓中只能使承重油缸的活塞行程只有約2-5毫米,所以一般27次手動施壓壓力桿杠,才能使承重油缸的活塞完全伸出。而要想使承重油缸的活塞在一次手動施壓壓力桿杠中增加行程長度,只有增加壓力油缸的直徑,而增加壓力油缸的直徑就會增大手動施壓壓力桿杠的力量。所以人們總是將承重油缸的直徑設計成大于,而且遠大于壓力油缸的直徑,即壓力油缸的直徑與承重油缸的直徑相比,壓力油缸的直徑總是很小。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次手動施壓壓力桿杠,承重油缸的活塞有較長行程, 而且省力的液壓裝置。[0004]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是[0005]大流量液壓頂力裝置,包括承重活塞所在的承重油缸I、用杠桿施壓的壓力油缸2、壓力油缸活塞3、壓力油缸活塞連桿4、支撐桿5、與壓力油缸活塞連桿4和支撐桿5都成可轉動連接的桿杠套管6、壓力油缸活塞連桿4與桿杠套管6相轉動連接的連桿連接孔7、 支撐桿5與桿杠套管6相轉動連接的支撐桿連接孔8,承重油缸I與壓力油缸2之間有壓力油管9和吸油管10相通,壓力油管9和吸油管10分別有單向閥11,吸油管10上有手動開關閥12,其特征在于承重油缸I的直徑壓力油缸2的直徑=1.0 O. 7 I. 2,連桿連接孔7位于桿杠套管6外壁的下方位置,支撐桿連接孔8位于桿杠套管6內空以內的延長線以內。使桿杠套管6在水平狀態時,支撐桿連接孔8的位置高于連桿連接孔7的位置。[0006]本實用新型是對現有液壓裝置的兩個局部結構進行優化改造[0007]第一個改造是增加壓力油缸2的直徑,使承重油缸I的直徑壓力油缸2的直徑 = 1.0 O. 7 I. 2,目的在于一次手動施壓壓力桿杠中,增加壓力油缸2的液體輸出量,從而增加承重油缸I中的液體,達到一次手動施壓壓力桿杠后,承重油缸I活塞行程增長。第二個改造是把連桿連接孔7和支撐桿連接孔8設在桿杠套管6不同高度的位置,支撐桿連接孔8位置高于連桿連接孔7的位置。當桿杠套管6被桿杠從上向下壓過程中,開始時桿杠上翹,桿杠相對于水平方向的距離較短而較不省力,但連桿連接孔7和支撐桿連接孔8之間相對于水平方向的距離較短,根據桿杠原理較省力,從而彌補了桿杠上翹位置不省力的問題。當桿杠套管6被逐漸壓下到連桿連接孔7和支撐桿連接孔8之間在水平方向時,連桿連接孔7和支撐桿連接孔8之間相對于水平方向的距離增加而減小省力效果,但桿杠相對于水平方向的距離增加而增強省力效果,又彌補了連桿連接孔7和支撐桿連接孔8之間相對于水平方向的距離增加而減小省力效果的問題。最后當桿杠套管6被逐漸壓下到連桿連接孔7和支撐桿連接孔8之間連線低于水平方向時,連桿連接孔7和支撐桿連接孔8之間的距離又縮短,又產生比水平時更省力的效果而彌補桿杠下翹位置不省力的問題。[0008]試驗證明,對于3 10的液壓裝置,優選承重油缸I的直徑壓力油缸2的直徑 =I. O I. O。[0009]試驗證明,對于3 10的液壓裝置,優選連桿連接孔7與支撐桿連接孔8兩孔中心線在的線為兩孔中心線L2,支撐桿連接孔8的中心所在平行于桿杠套管6的線為壓力線 LI,線為兩孔中心線L2與壓力線LI之間的夾角a為5 45度。[0010]壓力油缸活塞連桿4設在靠支撐桿5的偏心位置。可以使壓力油缸活塞連桿4盡量靠近支撐桿5,從而使連桿連接孔7和支撐桿連接孔8之間在桿杠套管6上的相對距離更短,而使桿杠套管6上的桿杠下壓時更省力。[0011]本實用新型的液壓頂力裝置包括千斤頂和手動液壓泵等兩缸式液壓裝置。[0012]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如一次用人手將3-8噸液壓裝置的桿杠從上向下壓的過程, 能使液壓裝置承重油缸的活塞伸出20-40毫米,而現在的液壓裝置活塞只能伸出2-5毫米, 可見,本實用新型的液壓裝置承重油缸的活塞有較長行程。本實用新型由于有壓力油缸活塞連桿和支撐桿與桿杠套管的省力連接結構,使在保證承重油缸的活塞有較長行程的條件下,用人手壓液壓裝置桿杠的用力與現有的3-8噸液壓裝置用力相同,使本實用新型液壓裝置具有很好的適用性。
[0013]圖I、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4]圖中,I是承重油缸、2是壓力油缸、3是壓力油缸活塞、4是壓力油缸活塞連桿、5是支撐桿、6是桿杠套管、7是連桿連接孔、8是支撐桿連接孔、9是壓力油管、10是吸油管、11 是單向閥、12是手動開關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實施例I、大流量液壓頂力裝置[0016]本實施例是對現有液壓裝置的兩個局部結構進行優化改造[0017]第一個改造是增加壓力油缸2的直徑,使承重油缸I的直徑壓力油缸2的直徑 = 1.0 O. 7 I. 2,目的在于一次手動施壓壓力桿杠中,增加壓力油缸2的液體輸出量,從而增加承重油缸I中的液體,達到一次手動施壓壓力桿杠后,承重油缸I活塞行程增長。第二個改造是把連桿連接孔7和支撐桿連接孔8設在桿杠套管6不同高度的位置,支撐桿連接孔8位置高于連桿連接孔7的位置。當桿杠套管6被桿杠從上向下壓過程中,開始時桿杠上翹,桿杠相對于水平方向的距離較短而較不省力,但連桿連接孔7和支撐桿連接孔8之間相對于水平方向的距離較短,根據桿杠原理較省力,從而彌補了桿杠上翹位置不省力的問題。當桿杠套管6被逐漸壓下到連桿連接孔7和支撐桿連接孔8之間在水平方向時,連桿連接孔7和支撐桿連接孔8之間相對于水平方向的距離增加而減小省力效果,但桿杠相對于水平方向的距離增加而增強省力效果,又彌補了連桿連接孔7和支撐桿連接孔8之間相對于水平方向的距離增加而減小省力效果的問題。最后當桿杠套管6被逐漸壓下到連桿連接孔7和支撐桿連接孔8之間連線低于水平方向時,連桿連接孔7和支撐桿連接孔8之間的距離又縮短,又產生比水平時更省力的效果而彌補桿杠下翹位置不省力的問題。[0018]本實施例大流量油缸式的長行程液壓裝置的具體結構如下[0019]包括現有液壓裝置的承重活塞所在的承重油缸I、用杠桿施壓的壓力油缸2、壓力油缸活塞3、壓力油缸活塞連桿4、支撐桿5、與壓力油缸活塞連桿4和支撐桿5都成可轉動連接的桿杠套管6、壓力油缸活塞連桿4與桿杠套管6相轉動連接的連桿連接孔7、支撐桿5 與桿杠套管6相轉動連接的支撐桿連接孔8,承重油缸I與壓力油缸2之間有壓力油管9和吸油管10相通,壓力油管9和吸油管10分別有單向閥11,吸油管10上有手動開關閥12。 其主要的特有結構是承重油缸I的直徑壓力油缸2的直徑=1.0 O. 7 I. 2,連桿連接孔7位于桿杠套管6外壁的下方位置,支撐桿連接孔8位于桿杠套管6內空以內的延長線以內。使桿杠套管6在水平狀態時,支撐桿連接孔8的位置高于連桿連接孔7的位置。[0020]實施例2、大流量液壓頂力裝置[0021]在實施例I的基礎上,試驗證明,對于3 10的液壓裝置,優選承重油缸I的直徑壓力油缸2的直徑=1.0 1.0。[0022]實施例3、大流量液壓頂力裝置[0023]在實施例I的基礎上,試驗證明,對于3 10的液壓裝置,優選連桿連接孔7與支撐桿連接孔8兩孔中心線在的線為兩孔中心線L2,支撐桿連接孔8的中心所在平行于桿杠套管6的線為壓力線LI,線為兩孔中心線L2與壓力線LI之間的夾角a為5 45度。一般優選該夾角a為15 25度,即方便操作為又省力。[0024]實施例4、大流量液壓頂力裝置[0025]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壓力油缸活塞連桿4設在靠支撐桿5的偏心位置。可以使壓力油缸活塞連桿4盡量靠近支撐桿5,從而使連桿連接孔7和支撐桿連接孔8之間在桿杠套管6上的相對距離更短,而使桿杠套管6上的桿杠下壓時更省力。
權利要求1.大流量液壓頂力裝置,包括承重活塞所在的承重油缸(I)、用杠桿施壓的壓力油缸(2)、壓力油缸活塞(3)、壓力油缸活塞連桿(4)、支撐桿(5)、與壓力油缸活塞連桿(4)和支撐桿(5)都成可轉動連接的桿杠套管(6)、壓力油缸活塞連桿(4)與桿杠套管(6)相轉動連接的連桿連接孔(7)、支撐桿(5)與桿杠套管(6)相轉動連接的支撐桿連接孔(8),承重油缸⑴與壓力油缸⑵之間有壓力油管(9)和吸油管(10)相通,壓力油管(9)和吸油管(10)分別有單向閥(11),吸油管(10)上有手動開關閥(12),其特征在于承重油缸⑴的直徑壓力油缸(2)的直徑=1.0 0. 7 I. 2,連桿連接孔(7)位于桿杠套管(6)外壁的下方位置,支撐桿連接孔(8)位于桿杠套管(6)內空以內的延長線以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大流量液壓頂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承重油缸(I)的直徑壓力油缸(2)的直徑=1.0 1.0。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大流量液壓頂力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桿連接孔(7)與支撐桿連接孔(8)兩孔中心線在的線為兩孔中心線L2,支撐桿連接孔(8)的中心所在平行于桿杠套管(6)的線為壓力線LI,線為兩孔中心線L2與壓力線LI之間的夾角a為5 45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大流量液壓頂力裝置,其特征在于壓力油缸活塞連桿(4)設在靠支撐桿(5)的偏心位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大流量液壓頂力裝置屬于液壓裝置,特別是承重活塞的每次輸出行程較長的液壓裝置。在現有液壓裝置的基礎上,將承重油缸的直徑∶壓力油缸的直徑改為1.0∶0.7~1.2,連桿連接孔位于桿杠套管外壁的下方位置,支撐桿連接孔位于桿杠套管內空以內的延長線以內;并且將壓力油缸活塞連桿設在油缸活塞連桿靠支撐桿的偏心位置。優點如一次用人手將3-8噸液壓裝置的桿杠從上向下壓的過程,能使液壓裝置承重油缸的活塞伸出20-40毫米,而現在的液壓裝置活塞只能伸出2-5毫米,使本實用新型液壓裝置具有很好的適用性。
文檔編號B66F3/25GK202808261SQ201220483820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1日
發明者張繼倫 申請人:張繼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