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內置控制裝置的雙舉型車體校正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具有自動傾斜舉升及中央二舉功能并內置控制裝置的車體校正機。本實用新型所說的“雙舉型”是指自動傾斜舉升及中央二舉兩種類型的舉升功能。
背景技術:
車體校正機主要包括平臺、平臺的舉升機構和拉塔。其基本功能是通過舉升機構使平臺升降,讓修理車進入平臺并達到合適的作業高度;然后通過安裝在平臺上的夾鉗夾持修理車的裙邊或大梁;再通過安裝在平臺上的拉塔對修理車的車身進行拉伸校正。要滿足上述功能,現有的校正機均有所缺失一、舉升功能其一種僅能平行升降,上、下車操作需對接較長的坡橋;其二種僅能通過人工輔助進行傾斜升降,缺失平舉功能;其三種兼具平行升降和傾斜升降功能,但結構較為復雜。二、夾具定位及夾持由于夾具高度受結構限 制,對于低地隙的車型夾具難以安放、對于高地隙的車型夾具又難以調高、調高后也難保支撐剛度;通常的辦法是將車身拆卸后作業或通過二次舉升輔助設施調整修理車的高度以適應夾具。典型的輔助設施是布置在平臺A-I的內框軌道上的二舉小車,但其剛度不足、承載有限、支撐不力、而且操作及定位均有不便。三、拉伸功能要采用當前較為先進的快捷鎖定拉塔需要對現有技術的校正平臺加以改造,這涉及相關的零部件的通用化、系列化改造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內置控制裝置的雙舉型車體校正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自動傾斜、雙舉的車體校正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一、綜合實現平臺傾斜升降的功能及二次舉升功能的一體化既能解決修理車的上下車的自動操作、又能解決不同地隙車型的夾持適用性和夾持剛度的問題;二、通過內置控制裝置解決傾斜、二舉和拉塔鎖定過程的離臺自動控制問題,提升校正機的操作便捷性、連續性和安全性;三、解決相關零部件的通用化、系列化的問題、移植當前較新的拉塔快捷鎖定機構以優化校正機的拉伸功能;四、在實現綜合功能的前提下保持適宜的技術經濟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內置控制裝置的雙舉型車體校正機,它包括自動傾斜舉升機構、中央二次舉升機構、拉塔機構及內置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動傾斜舉升機構包括平臺和平臺前端的自帶式坡道,還包括舉升小車;還包括設置在平臺的前梁下側面的活動腿組件,所述活動腿組件包括上端與前梁相固定并帶有楔形立板的限位支座,所述活動腿組件還包括夾在所述限位支座的楔形立板之間并且上端鉸接在限位支座上的活動腿,活動腿的底端安裝有滾輪;在限位支座前側下端設有圓孔;所述活動腿組件還包括頂桿安裝在所述圓孔中的一舉氣缸,所述一舉氣缸帶有能夠頂壓活動腿前側面的頂桿球頭,所述的頂桿球頭與所述圓孔同軸設置;還包括安裝在活動腿外側的梯形鎖塊,當活動腿垂直站立時,梯形鎖塊的斜面與限位支座的楔形立板的楔形面貼合;還包括連接在限位支座與梯形鎖塊之間用于鎖定活動腿垂直站立狀態的鎖定拉簧;所述的舉升小車包括車架,所述車架的上端與平臺相鉸接,下端帶有車架腳輪;在車架與平臺之間連接有用于驅動車架繞其上端軸轉動的一舉油缸和用于一舉油缸卸荷回位補力的回位拉簧;布置在平臺的內框之中的中央二次舉升機構包括二舉上架和二舉底架,二舉底架與平臺相連接;所述的二舉底架前端兩側設有下槽鋼,下槽鋼之間設有棘齒;所述的二舉上架前端兩側設有上槽鋼;所述的中央二次舉升機構還包括通過中間鉸支軸連接構成剪式升降機構后支臂和前支臂;所述前支臂的上端與二舉上架鉸接,下端通過二舉下滾輪與所述的下槽鋼適配;所述后支臂的下端與二舉底架鉸接,上端通過二舉上滾輪與所述的上槽鋼適配;所述的中央二次舉升機構還包括下端鉸接在二舉底架上,上端與前支臂相鉸接的二舉油缸;所述的中央二次舉升機構還包括連接在二舉下滾輪的輪軸之間的棘爪以及安裝在棘爪上的二舉氣缸;所述的拉塔機構包括帶有第一拉伸油缸的第一拉塔和帶有第二拉伸油缸的第二拉塔;所述的第一拉塔和第二拉塔分別通過鎖定機構連接在所述的平臺上;其中鎖定機構帶有用于鎖定第一拉塔的第一鎖定油缸和用于鎖定第二拉塔的第二鎖定油缸;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位于平臺一端下方并通過活動鉸鏈與平臺連接;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包括分別為一舉油缸、二舉油缸、第一拉伸油缸、第一鎖定油缸和第二鎖定油缸提供液壓動力的油泵;還包括分別為一舉氣缸和二舉氣缸提供氣動力的接有壓縮氣源的氣管。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還包括主閥塊和對應接通的左閥塊、右閥塊;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還包括分別安裝在主閥塊上的第九電磁閥、第八電磁閥、第七電磁閥、第六電磁閥、第五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以及安裝在油泵的回油口上并與油箱連通的第一電磁閥;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還包括作為信號處理器的接收器和芯片;所述的芯片設有若干個開關1開關、2開關、SI開關、LI開關、L2開關、S2開關、上行開關、下行開關、平行鎖定開關、OFF開關和ON開關;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還包括以下六個回路其一是平臺傾斜升降模式回路它包括二個分回路,一是由I開關串接第二電磁閥、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另一是由I開關串接第二電磁閥支路、再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在第三電磁閥支路上還串接有鎖定開關;其二是中央二舉升降模式回路它包括二個分回路,一是由2開關串接第五電磁閥、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另一是由2開關串接第四電磁閥支路、再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其三是第一拉塔鎖定模式回路,由SI開關串接第六電磁閥、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其四是第二拉塔鎖定模式回路,由S2開關串接第七電磁閥、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其五是第二拉塔拉伸模式回路,由L2開關串接第八電磁閥、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其六是第一拉塔拉伸模式回路,由LI開關串接第九電磁閥、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所述的上行下行開關電路由上行鍵串接油泵的支路和由下行鍵串接第一電磁閥支路并聯構成的電路;所述的接有壓縮氣源的氣管包括三支氣路其中一支氣路連接有第三電磁閥(DF3),另一支氣路連接有第四電磁閥,第三支氣路通過三通分別接入左閥塊和右閥塊的插口。所述的第二電磁閥、第五電磁閥、第六電磁閥、第七電磁閥、第八電磁閥和第九電磁閥均是液壓換向閥;所述的第一電磁閥是液壓單向閥,所述的第三電磁閥和第四電磁閥均是氣動單向閥。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還包括遙控鍵板;所述的遙控鍵板設定了與芯片的開關一一對應的若干個按鍵。所述的中央二次舉升機構還包括安裝在所述二舉上架四角的鉸支孔上的可旋轉的托臂。還包括交付包裝時使用、啟用時拆除的包裝鎖板,包裝鎖板將內置控制裝置底板兩側的固定鎖孔與平臺內側的對應鎖孔連接,使內置控制裝置固定。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的后端底面裝有控制裝置腳輪。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在于第一、本實用新型將平臺傾斜升降這一斷續、費時、費力的人工操作改變為便捷的按鍵自動連續操作過程;另外,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減去了耗料、費工的人工轉腿、鎖定機構,僅增少量的部件、新添成本有限。第二、本實用新型改人工近臺操作為離臺按鍵操作,使操作更為安全,還由于平臺傾斜下降時是限位支座觸地、自帶式坡道軟著陸,也避免了壓腳、壓線等安全隱患。第三、由于采用了限位支座觸地的傾斜下降方式,只需通過調整限位支座的高度,保證傾斜角為定值,不同型號規格的平臺都能采用一種自帶式坡道;此外,內置的控制裝置既具有通用性又給包裝交付帶來方便;這些都為本實用新型的通用化和系列化拓展創造了條件。第四、本實用新型集平臺傾斜升降和中央二舉于一體,既能實現平臺自動傾斜升降,解決修理車上下車的問題、省去費時費力的人工操作,又能通過與平臺固接的中央二舉調整平臺高度解決不同地隙車型的夾持問題、省去了輔助工時、提高了夾持剛度、還有利于降低夾具高度、優化夾具結構;本實用新型相較于現有技術,僅增少量的部件、新添成本有限,因此仍具結構簡單、經濟適用的優勢。第五、由于采用了既不增加舉升負荷,又能定置的內置控制裝置,節約了管線,更給用戶減少了使用空間;特別是由于采用遙控按鍵,系統地解決了傾斜、雙舉和拉塔鎖定過程的離臺自動控制問題,提升了校正機的操作便捷性、連續性和安全性;此外,內置控制裝置既具有通用性又給包裝交付帶來方便。第六、由于采用了當前為采用當前較新的拉塔快捷鎖定機構,使校正機拉伸工序的更為連續、便捷。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總成結構示意圖,顯示的是平臺在平行鎖定狀態、中央二舉在升高狀態。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總成結構示意圖,顯示的是平臺在傾斜狀態,中央二舉在初始狀態二舉上架B-2低于平臺上平面。圖3是平臺及舉升小車和活動腿的裝配示意圖,顯示的是活動腿在垂直站立狀態、一舉油缸打壓直至舉升小車的腳輪觸地。圖4是活動腿組件的裝配示意圖,顯示的是活動腿在一舉氣缸推桿球頭的推動下向后上方轉動至設定角度時的狀態。圖5是活動腿組件的側視圖。圖6是固定腿及控制裝置的裝配示意圖。圖7是圖I的M部放大視圖。圖8是平臺和中央二舉的俯視圖。圖9是內置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如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自動傾斜舉升機構A、中央二次舉升機構B、拉塔機構C及內置控制裝置D。如圖2,所述的自動傾斜舉升機構A包括平臺組件和安裝在平臺組件下方的固定腿A-25及活動腿組件,還包括舉升小車A-3。所述的平臺組件包括平臺A-I以及固定在平臺A-I上的平臺前鉸支孔A-2和平臺 后鉸支孔A-4,以及沿平臺長向中心對稱布置且與平臺頂面平齊的前梁A-5和后梁A-8 ;所述平臺前鉸支孔A-2固定在平臺A-I內框前端的外側,平臺后鉸支孔A-4設置在前梁A-5的前端,所述平臺前鉸支孔A-2和平臺后鉸支孔A-4之間保持一定的水平距離。所述平臺組件還包括安裝在平臺A-I前端兩側的兩件自帶式坡道A-17,通過其頂板底面貼合平臺A-1、還通過與平臺圓孔一一對應的銷軸以及與平臺圓弧外沿適配的圓弧板掛靠在平臺A-I上。如圖2、3、4,所述的活動腿組件包括安裝在所述前梁A-5下側面并對稱布置在前梁A-5兩側的兩個限位支座A-7 ;還包括夾在所述限位支座A-7的楔形立板之間并通過連接轉軸A-22安裝在限位支座A-7上的限位支座鉸支孔A-23內的活動腿A-9 ;所述活動腿A-9由左、右布置的立管、底端的橫管和兩立管之間的撐管組成,所述的連接轉軸A-22安裝在左、右立管頂部圓端的限位支座鉸支孔A-23內。限位支座A-7前端下部設有圓孔A-24,還包括頂桿安裝在圓孔A-24中的一舉氣缸A-12,所述一舉氣缸A-12的頂桿球頭與圓孔A-24同軸。在一舉氣缸A-12打壓時,一舉氣缸A-12的頂桿球頭穿過圓孔A-24推動活動腿A-9向后方轉動至設定的角度。還包括對稱安裝在活動腿A-9底端橫管兩側的兩個滾輪A-IO ;還包括安裝在活動腿A-9左右立管外側的梯形鎖塊A-11,當活動腿A-9垂直站立時,梯形鎖塊A-Il的斜面與限位支座A-7的楔形面貼合;還包括對稱安裝在限位支座A-7兩側、一端固定在限位支座鉸支孔A-23的下方,另一端固定在梯形鎖塊A-Il上用于鎖定活動腿A-9垂直站立狀態的兩個鎖定拉簧A-6。所述一舉氣缸A-12還具有如下特征其缸徑和行程均能滿足其桿球頭推動活動腿A-9向后轉動至設定的角度,所述設定的角度是滿足活動腿在油缸卸荷、平臺組件靠自重下壓時滾輪A-IO向后滾動的可靠角度。所述滾輪A-IO的尺寸和位置還具有如下特征當活動腿A-9垂直站立時,滾輪A-IO弧面略高于地面;當活動腿A-9向后轉動至所述設定的角度時,滾輪A-IO接觸地面。所述活動腿A-9和固定腿A-25的高度是根據平臺修車所需的工作高度確定的。所述的限位支座A-7還具有如下特征當平臺A-I傾斜至自帶式坡道A-17平穩著陸時,限位支座A-7前端的底面接觸地面。如圖2、5、6,所述固定腿A-25固定安裝在所述后梁A_8下側,所述固定腿A_25由左、右布置的兩個立管、底端的橫管以及兩立管之間的撐管組成,橫管的前后端面的底部均為圓弧面。[0035]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D安裝在平臺A-I后端下方,內置控制裝置D通過活動鉸鏈A-27與固定腿A-25連接,內置控制裝置D的后端底面裝有控制裝置腳輪D-3。當平臺A-I傾斜下降時,通過活動鉸鏈A-27的帶動和控制裝置腳輪D-3的滾動調整位置,既不增加平臺A-I傾斜時的負荷,又能達到定置的效果。還包括交付包裝時使用、啟用時拆除的包裝鎖板A-20,包裝鎖板A-20將內置控制裝置D底板兩側的固定鎖孔與平臺A-I內側的對應鎖孔連接,使內置控制裝置D固定。仍如圖2、3,所述的舉升小車A-3包括車架A-16,安裝在車架A-16下端的車架腳輪A-14。還包括一舉油缸A-13和回位拉簧A-15。所述車架A-16由左、右支板和背板組成,其上端和中部分別設有車架上鉸支孔A-21和車架中鉸支孔A-19,底部設有固定的車架轉軸A-18。所述車架A-16通過車架上鉸支孔A-21上的轉軸與所述平臺前鉸支孔A-2連接,還通過車架中鉸支孔A-19上的轉軸與所述一舉油缸A-13的一端連接,所述一舉油缸A-13的另一端則通過轉軸與所述平臺后鉸支孔A-4鉸接。所述車架腳輪A-14安裝在所述車架轉軸A-18的兩側。所述回位拉簧A-15安裝在車架A-16的外側,通過螺栓分別與所述一舉 油缸A-13兩端的轉軸連接,用于一舉油缸A-13卸荷回位補力。如圖1、7和8,所述的中央二次舉升機構B布置在平臺A-I的內框之中,包括二舉底架B-I并通過二舉底架B-I四角的立管與平臺A-I的前中梁A-28和后中梁A-29底側固接。所述的中央二次舉升機構B還包括二舉上架B-2,后支臂B-5和前支臂B_6。所述的前支臂B-6和后支臂B-5通過中間鉸支軸B-7連接構成剪式升降機構。所述的二舉底架B-I前端兩側設有下槽鋼B-13、下槽鋼B-13之間設有棘齒B_14,后端兩側設有二舉下鉸支孔B-10、兩側之間設有二舉后鉸支孔B-12。所述的二舉上架B-2前端兩側設有上槽鋼B-3,后端兩側設有二舉上鉸支孔B-9,左右兩側為凹槽,四角均設有鉸支孔。所述前支臂B-6的上端與所述的二舉上鉸支孔B-9連接,下端通過二舉下滾輪B-17與所述的下槽鋼B-13適配。所述后支臂B-5的下端與所述的二舉下鉸支孔B-IO連接,上端通過二舉上滾輪B-4與所述的上槽鋼B-3適配。所述的中央二次舉升機構B還包括安裝在所述二舉上架B-2四角的鉸支孔上,并用緊固螺母和防松墊圈鎖定的托臂B-11,所述的托臂B-Il可撓鉸支孔轉動O 180°,收攏至O °狀態時均可藏于所述二舉上架B-2兩側的凹槽內,通過調整用于在適宜的位置托舉修理車的底盤。所述的中央二次舉升機構B還包括下端與二舉后鉸支孔B-12連接,上端與前支臂B-6鉸接的二舉油缸B-8。所述的中央二次舉升機構B還包括連接在二舉下滾輪B-17的輪軸之間的棘爪B-15,以及安裝在棘爪B-15上的二舉氣缸B-16。如圖1,所述的拉塔機構C包括帶有第一拉伸油缸C-3的第一拉塔C-I和帶有第二拉伸油缸C-4的第二拉塔C-2。所述的第一拉塔C-I和第二拉塔C-2分別通過鎖定機構C-7連接在所述的平臺A-I上。其中鎖定機構C-7帶有用于鎖定第一拉塔C-I的第一鎖定油缸C-5和用于鎖定第二拉塔C-2的第二鎖定油缸C-6。所述的鎖定機構C-7采用公開號為“CN102397918A”的中國專利“一種拉塔快捷鎖定機構”所公布的鎖定方式。一臺校正機的標準配置為兩個拉塔,兩個拉塔可以在平臺A-I同側接通,也可以在平臺A-I對側接通。[0045]如圖I、圖9,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D包括臥式布置于后端的油泵D-1,還包括布置在油泵D-I下側的槽管D-5以及位于槽管D-5兩端的左閥塊D-9和右閥塊D-4。左閥塊D-9的SI插口、S2插口、L2插口和LI插口和右閥塊D-4的SI插口、S2插口、L2插口和LI插口通過槽管D-5內部的油管--對應地連通。所述的左閥塊D-9和右閥塊D-4的LI插口、L2插口分別用于插接所述的第一拉伸油缸C-3和第二拉伸油缸C-4的油管。所述的左閥塊D-9和右閥塊D-4的的SI插口、S2插口分別用于插接所述的第一鎖定油缸C-5和第二鎖定油缸C-6的油管。所述拉伸油缸和鎖定油缸的油管所帶的插頭均為即插即通的單向導通插頭。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D還包括分別安裝在油泵D-I出油口上的主閥塊D-7上的第九電磁閥DF9、第八電磁閥DF8、第七電磁閥DF7、第六電磁閥DF6、第五電磁閥DF5和第二電磁閥DF2,以及安裝在油泵D-I的回油口上并與油箱連通的第一電磁閥DF1。
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D還包括用于連接壓縮氣源的三支氣路其中一支氣路連接有第三電磁閥DF3,另一支氣路連接有第四電磁閥DF4,第三支氣路通過三通分別接入左閥塊D-9和右閥塊D-4的Q插口,供用戶使用氣動工具時插接。所述的第二電磁閥DF2、第五電磁閥DF5、第六電磁閥DF6、第七電磁閥DF7、第八電磁閥DF8和第九電磁閥DF9均是液壓換向閥,所述的第一電磁閥DF15是液壓單向閥,所述的第三電磁閥DF3和第四電磁閥DF4是氣動單向閥。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D還包括作為信號處理器的接收器D-6和芯片D-8,二者通過電纜連接,接收器D-6安裝在油泵D-I的前端右側,芯片D-8安裝在油泵D-I前端左側的電控盒內。所述接收器D-6具有如下特征,其有效接收范圍為接收角為360°,接收半徑為30 m 50m。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D還包括遙控鍵板D-IO。所述的芯片D-8設有十一個開關1開關、2開關、SI開關、LI開關、L2開關、S2開關、上行開關、下行開關、平行鎖定開關、OFF開關和ON開關。其中I開關、2開關、SI開關、LI開關、L2開關和S2開關是模式開關,分別用于控制平臺傾斜升降模式(稱為一舉模式)、中央二舉升降模式(稱為二舉模式)、第一拉塔鎖定模式、第二拉塔鎖定模式、第二拉塔拉伸模式和第一拉塔拉伸模式。其中上行開關和下行開關是動作開關;還有一個是平行鎖定開關;0FF開關和ON開關用于控制電源的關、開。所述的遙控鍵板D-IO設定了與芯片D-8的開關一一對應的十一個按鍵,分別是I鍵、2鍵、SI鍵、S2鍵、LI鍵、L2鍵、上行鍵、下行鍵、升降鎖定鍵、OFF鍵和ON鍵;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D還包括以下六個回路其一是平臺傾斜升降模式回路它包括二個分回路,一是由I開關串接第二電磁閥DF2、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另一是由I開關串接第三電磁閥DF3支路、再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在第三電磁閥DF3支路上還串接有鎖定開關。其二是中央二舉升降模式回路它包括二個分回路,一是由2開關串接第五電磁閥DF5、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另一是由2開關串接第四電磁閥DF4支路、再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其三是第一拉塔鎖定模式回路,由SI開關串接第六電磁閥DF6、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其四是第二拉塔鎖定模式回路,由S2開關串接第七電磁閥DF7、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其五是第二拉塔拉伸模式回路,由L2開關串接第八電磁閥DF8、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其六是第一拉塔拉伸模式回路,由LI開關串接第九電磁閥DF9、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所述的上行下行開關電路由上行鍵串接油泵D-I的支路和由下行鍵串接第一電磁閥DFl支路并聯構成的電路。所述的芯片D-8帶有十一個開關,其觸發時的控制功能和控制時序是通過預編程設定的,它具有如下特征其一,I開關、2開關、SI開關、LI開關、L2開關這五個模式開關中的任一開關開啟時,其余四個開關必定關閉;其二,I開關開啟的條件下,下行鍵開關接通則延時打開第一電磁閥DF1、接通第三電磁閥DF3、延時換向接通第二電磁閥DF2下行油路,延時的時間是根據活動腿從懸空向后轉動至所述設定角度所需的時間確定的。其三,I開關開啟的條件下,鎖定開關接通則關斷第三電磁閥DF3,同時觸發下行鍵開關接通以打開第一電磁閥DF1、接通第二電磁閥DF2下行油路,如果再開啟I開關則關斷鎖定開關;其五,
在2開關開啟的條件下,開啟下行開關則先開啟油泵D-I至延時一定時間后停止、再接通第四電磁閥DF4、然后接通第一電磁閥DF1,延時的時間是根據棘爪B-15舉升滑動離開鎖定位置并彈開的時間來確定的。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舉例如下一、平臺傾斜升降平臺的初始狀態平行鎖定狀態。此時,活動腿垂直站立的姿態被梯形鎖塊和鎖定彈簧鎖定,控制裝置的鎖定開關已接通第二電磁閥DF2上行油路和關斷第三電磁閥DF3 油缸處于卸荷后無負載的狀態、舉升小車縮回、氣缸被關斷。(參見圖I)。I)、按ON鍵,接通電源,再按I鍵1鍵開關通一同時鎖定開關斷,第二電磁閥DF2、第三電磁閥DF3同時接通進入平臺傾斜升降模式。2)、按上行鍵接通第二電磁閥DF2上行油路,油泵D_1啟動,一舉油缸開始打壓,使舉升小車向前下方伸展,直至腳輪觸地。(參見圖3)。3)、按下行鍵油泵D-I先持續啟動(再延時關斷),使舉升小車繼續向前下方伸展,使平臺的前端上升、活動腿懸空至一定的高度;延時接通第三電磁閥DF3,一舉氣缸開始打壓時推動活動腿向后方轉動一定的角度,直至活動腿底部的滾輪觸地。同時打開第一電磁閥DF1、接通第二電磁閥DF2下行油路,油缸開始卸荷,平臺在自重驅動下以固定腿底部前端的弧面為支點,傾斜下降;已轉至一定角度的活動腿在重壓下通過滾輪向后滾動,直至限位支座前下端觸地、平臺的自帶式坡道實現軟著陸。(參見圖2、圖4、圖5)。4)、按上行鍵接通第二電磁閥DF2上行油路,油泵D-I啟動,一舉油缸開始打壓,使舉升小車向前下方伸展、腳輪落地,直至活動腿懸空一定高度,通過鎖定彈簧的回拉、梯形鎖塊的斜面貼合限位支座的楔形面,使活動腿處于與平臺垂直的狀態。(參見圖3)。5)、按鎖定鍵關斷第三電磁閥DF319-5,同時觸發下行鍵開關接通以打開第一電磁閥DFl 19-2、接通第二電磁閥DF219-4下行油路。油缸卸荷后縮回,氣缸被關斷,平臺恢復至平行鎖定的初始狀態。(參見圖I)。二、中央二舉升降中央二舉初始狀態二舉二舉上架B-2及托臂B-Il處于低于平臺上平面的高度。(參見圖2)。確認修理車已進入平臺中央二舉的正上方的適宜位置,調整二舉托臂B-Il至托舉修理車底盤的適宜位置。I)、按2鍵第五電磁閥DF5、第四電磁閥DF4同時接通,進入中央二舉升降模式。2)、按上行鍵接通第五電磁閥DF5上行油路,油泵D_1啟動,二舉油缸B_8開始打壓,使中央二舉的二舉上架B-2及托臂B-Il上升至根據修理車型的夾持要求設定的適宜高度,再按修理要求在平臺上修理車的兩側布好夾具和調好夾具的高度,再點動上行鍵上升或點動下行鍵下降(見3)、款),將修理車需要夾持的部位落入夾具鉗口,然后夾緊鉗口。松開按鍵,二舉油缸B-8即處于負重保壓狀態。(參見圖I和圖8)。3)、(待修理完工后)按下行鍵油泵D-I啟動然后延時停動,中央二舉的二舉上架B-2先平行上升一段(為二舉氣缸B-16解鎖做準備)、第四電磁閥DF4導通、二舉氣缸B-16接通壓縮氣源彈開鎖定的棘齒B-14,同時打開第一電磁閥DF1、接通第五電磁閥DF5下行油路、油缸開始卸荷,在自重驅動下二舉油缸B-8延時卸壓回油、二舉上架B-2平行下降直至恢復至初始狀態。(參見圖2)。 三、拉塔鎖定模式確認第一拉塔或第二拉塔所有油管都已一一對應地插接在指定的插口上。確認第一拉塔或第二拉塔的鎖頭已對正選定的平臺鎖孔。I)、按第一拉塔鎖定鍵SI鍵或第二拉塔鎖定鍵S2鍵第六電磁閥DF6或第九電磁閥DF9接通,進入第一拉塔或第二拉塔鎖定模式。2)、點動上行鍵,油泵D-I啟動,第一拉塔或第二拉塔的鎖定油缸進油打壓一鎖頭下壓,微調鎖頭位置、使鎖銷對正鎖孔,繼續按上行鍵,直至鎖定。3)、按下行鍵,第一電磁閥DFl接通,第一拉塔或第二拉塔的鎖定油缸卸壓回油一解鎖(鎖頭松開)。四、拉塔拉伸模式I)、按第一拉塔拉伸鍵LI鍵或第二拉塔拉伸鍵L2鍵,第七電磁閥DF7或第八電磁閥DF8接通,進入第一拉塔或第二拉塔鎖定模式。2)、斷續點動上行鍵,第一拉塔或第二拉塔的拉伸油缸進油打壓一頂桿上升,開始拉伸。3)、按下行鍵,第一電磁閥DFl接通,第一拉塔或第二拉塔的拉伸油缸卸壓回油一頂桿下降,直至復位。在復位的過程中,按其他模式鍵的任一鍵,可關斷正在進行的模式開關,拉伸油缸處于保壓狀態,頂桿停止下降;如要繼續下降必須再進入拉伸模式按下行鍵下降。
權利要求1.內置控制裝置的雙舉型車體校正機,它包括自動傾斜舉升機構(A)、中央二次舉升機構(B)、拉塔機構(C)及內置控制裝置(D),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自動傾斜舉升機構(A)包括平臺(A-I)和平臺(A-I)前端的自帶式坡道(A-17),還包括舉升小車(A-3);還包括設置在平臺(A-I)的前梁(A-5)下側面的活動腿組件,所述活動腿組件包括上端與前梁(A-5)相固定并帶有楔形立板的限位支座(A-7),所述活動腿組件還包括夾在所述限位支座(A-7)的楔形立板之間并且上端鉸接在限位支座(A-7)上的活動腿(A-9),活動腿(A-9)的底端安裝有滾輪(A-IO);在限位支座(A-7)前側下端設有圓孔(A-24);所述活動腿組件還包括頂桿安裝在所述圓孔(A-24)中的一舉氣缸(A-12),所述一舉氣缸(A-12)帶有能夠頂壓活動腿(A-9)前側面的頂桿球頭,所述的頂桿球頭與所述圓孔(A-24)同軸設置;還包括安裝在活動腿(A-9)外側的梯形鎖塊(A-11),當活動腿(A-9)垂直站立時,梯形鎖塊(A-Il)的斜面與限位支座(A-7)的楔形立板的楔形面貼合;還包括連接在限位支座(A-7)與梯形鎖塊(A-Il)之間用于鎖定活動腿(A-9)垂直站立狀態的鎖定拉簧(A-6);所述的舉升小車(A-3)包括車架(A-16),所述車架(A-16)的上端與平臺(A-I)相鉸接,下端帶有車架腳輪(A-14);在車架(A-16)與平臺(A-I)之間連接有用于驅動車架(A-16)繞其上端軸轉動的一舉油缸(A-13)和用于一舉油缸(A-13)卸荷回位補力的回位拉簧(A-15); 布置在平臺(A-I)的內框之中的中央二次舉升機構(B)包括二舉上架(B-2)和二舉底架(B-1),二舉底架(B-I)與平臺(A-I)相連接;所述的二舉底架(B-I)前端兩側設有下槽鋼(B-13),下槽鋼(B-13)之間設有棘齒(B-14);所述的二舉上架(B-2)前端兩側設有上槽鋼(B-3);所述的中央二次舉升機構(B)還包括通過中間鉸支軸(B-7)連接構成剪式升降機構后支臂(B-5)和前支臂(B-6);所述前支臂(B-6)的上端與二舉上架(B-2)鉸接,下端通過二舉下滾輪(B-17)與所述的下槽鋼(B-13)適配;所述后支臂(B-5)的下端與二舉底架(B-I)鉸接,上端通過二舉上滾輪(B-4)與所述的上槽鋼(B-3)適配;所述的中央二次舉升機構(B)還包括下端鉸接在二舉底架(B-I)上,上端與前支臂(B-6)相鉸接的二舉油缸(B-8);所述的中央二次舉升機構(B)還包括連接在二舉下滾輪(B-17)的輪軸之間的棘爪(B-15)以及安裝在棘爪(B-15)上的二舉氣缸(B-16); 所述的拉塔機構(C)包括帶有第一拉伸油缸(C-3)的第一拉塔(C-I)和帶有第二拉伸油缸(C-4)的第二拉塔(C-2);所述的第一拉塔(C-I)和第二拉塔(C-2)分別通過鎖定機構(C-7)連接在所述的平臺(A-I)上;其中鎖定機構(C-7)帶有用于鎖定第一拉塔(C-I)的第一鎖定油缸(C-5)和用于鎖定第二拉塔(C-2)的第二鎖定油缸(C-6); 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D)位于平臺(A-I)—端下方并通過活動鉸鏈(A-27)與平臺(A-I)連接;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D)包括分別為一舉油缸(A-13)、二舉油缸(B-8)、第一拉伸油缸(C-3)、第一鎖定油缸(C-5)和第二鎖定油缸(C-6)提供液壓動力的油泵(D-1);還包括分別為一舉氣缸(A-12)和二舉氣缸(B-16)提供氣動力的接有壓縮氣源的氣管。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的雙舉型車體校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D)還包括主閥塊(D-7 )和對應接通的左閥塊(D-9 )、右閥塊(D-4);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D)還包括分別安裝在主閥塊(D-7)上的第九電磁閥(DF9)、第八電磁閥(DF8)、第七電磁閥(DF7)、第六電磁閥(DF6)、第五電磁閥(DF5)和第二電磁閥(DF2),以及安裝在油泵(D-I)的回油口上并與油箱連通的第一電磁閥(DFl);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D)還包括作為信號處理器的接收器(D-6)和芯片(D-8);所述的芯片(D-8)設有若干個開關1開關、2開關、SI開關、LI開關、L2開關、S2開關、上行開關、下行開關、平行鎖定開關、OFF開關和ON開關;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D)還包括以下六個回路其一是平臺傾斜升降模式回路它包括二個分回路,一是由I開關串接第二電磁閥(DF2)、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另一是由I開關串接第三電磁閥(DF3)支路、再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在第三電磁閥(DF3 )支路上還串接有鎖定開關;其二是中央二舉升降模式回路它包括二個分回路,一是由2開關串接第五電磁閥(DF5)、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另一是由2開關串接第四電磁閥(DF4)支路、再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其三是第一拉塔鎖定模式回路,由SI開關串接第六電磁閥(DF6)、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其四是第二拉塔鎖定模式回路,由S2開關串接第七電磁閥(DF7)、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其五是第二拉塔拉伸模式回路,由L2開關串接第八電磁閥(DF8)、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其六是第一拉塔拉伸模式回路,由LI開關串接第九電磁閥(DF9)、串接上行下行開關電路、串接電源開關構成的回路;所述的上行下行開關電路由上行鍵串接油泵(D-I)的支路和由下行鍵串接第一電磁閥(DFl)支路并聯構成的電路;所述的接有壓縮氣源的氣管包括三支氣路其中一支氣路連接有第三電磁閥(DF3),另一支氣路連接有第四電磁閥(DF4),第三支氣路通過三通分別接入左閥塊(D-9)和右閥塊(D-4)的插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的雙舉型車體校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電磁閥(DF2)、第五電磁閥(DF5)、第六電磁閥(DF6)、第七電磁閥(DF7)、第八電磁閥(DF8)和第九電磁閥(DF9)均是液壓換向閥;所述的第一電磁閥(DF15)是液壓單向閥,所述的第三電磁閥(DF3 )和第四電磁閥(DF4)均是氣動單向閥。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的雙舉型車體校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D)還包括遙控鍵板(D-10);所述的遙控鍵板(D-10)設定了與芯片(D-8)的開關 對應的若干個按鍵。
5.如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的雙舉型車體校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二次舉升機構(B)還包括安裝在所述二舉上架(B-2)四角的鉸支孔上的可旋轉的托臂(B-11)。
6.如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的雙舉型車體校正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交付包裝時使用、啟用時拆除的包裝鎖板(A-20),包裝鎖板(A-20)將內置控制裝置(D)底板兩側的固定鎖孔與平臺(A-I)內側的對應鎖孔連接,使內置控制裝置(D)固定。
7.如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的雙舉型車體校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置控制裝置(D )的后端底面裝有控制裝置腳輪(D-3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內置控制裝置的雙舉型車體校正機,中央二次舉升機構(B)布置在平臺(A-1)的內框之中;拉塔機構(C)通過鎖定機構(C-7)連接在平臺(A-1)上;內置控制裝置(D)位于平臺(A-1)一端下方并通過活動鉸鏈(A-27)與平臺(A-1)連接。本實用新型將平臺傾斜升降這一斷續、費時、費力的人工操作改變為便捷的按鍵自動連續操作過程;另外,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減去了耗料、費工的人工轉腿、鎖定機構,僅增少量的部件、新添成本有限。
文檔編號B66F7/28GK202591296SQ201220285699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8日
發明者李宏, 張令浩, 崔建平 申請人:煙臺三重技術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