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安全防護門的吊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領域,具體是指一種垂直運輸設備吊籠防護架的安全防護門聯鎖裝置。
背景技術:
在建筑工地上使用的垂直運輸設備,俗稱吊籠。國家施工規范要求垂直運輸設備必須有防護安全門并宜采用聯鎖裝置,防止垂直運輸設備在升降運行時物料從吊籠中滾落。然而在施工現場由于操作位置受到場地的限制 ,在視線不佳、視角不清、指揮信號不明的情況下,若在有施工人員進出吊籠的情況下啟動垂直運輸設備電機,很容易造成機械傷害和高空墜落的發生。因此吊籠上一般都安裝有安全防護門,但是由于操作人員貪圖操作方便,隨意拆除吊籠防護安全門,或不使用吊籠防護安全門,使得吊籠的防護架沒有安裝安全門的現象非常普遍。即使使用安全門的,也是由使用單位臨時加裝補做的,大多采用幾根鋼管焊接而成,再通過合頁安裝在吊籠的井字架立桿上,雖然能夠防止運輸的貨物不會掉落,但是仍不能在吊籠啟動時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安裝方便、能夠保證施工人員工作安全的吊籠。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帶安全防護門的吊籠,所述吊籠包括安全防護門和工作電機,所述安全防護門包括由方管焊接而成的邊框以及固定連接在邊框上的鋼板網,所述邊框的一邊通過合頁連接在吊籠的井字架立桿上,與之相對的邊框另一邊上設置有用于將安全防護門鎖住的手柄;所述吊籠上還設置有聯鎖控制裝置,聯鎖控制裝置通過手柄觸發吊籠的工作電機。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在于所述聯鎖控制裝置包括殼體以及設置在殼體內的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包括行程開關FK、低壓變壓器和交流接觸器ZJ,行程開關與低壓變壓器串聯連接,交流接觸器ZJ的線圈并聯連接在低壓變壓器的低壓輸出端,交流接觸器ZJ的常開觸點K1、常開觸點K2、常開觸點K3串聯設置在工作電機的進線端;所述行程開關通過手柄觸發導通。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控制模塊還包括繼電器KMl和繼電器KM2 ;所述低壓變壓器的高壓側還并聯設置有兩條支路,一條支路包括串聯連接的交流接觸器ZJ的常開觸點K4、繼電器KMl的常閉觸點、繼電器KM2的常閉觸點以及繼電器KMl的線圈,繼電器KMl的常閉觸點兩端并聯設置有吊籠的上升按鈕ZA ;另一條支路包括串連接的交流接觸器ZJ的常開觸點K4、繼電器KM2的常閉觸點、繼電器KMl的常閉觸點繼電器KM2的線圈,繼電器KM2的常閉觸點兩端并聯設置有吊籠的下降按鈕FA ;所述繼電器KMl的常開觸點串聯連接在交流接觸器ZJ的常開觸點K1、常開觸點K2、常開觸點K3與工作電機之間,繼電器KM2的常開觸點與繼電器KMl的常開觸點并聯設置。[000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取得的技術進步如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為現場施工人員提供了安全的工作環境。安全防護門主體采用鋼板網,能夠在防護門關閉時施工人員的頭、手、腳、身體任何部位都不能進入防護架內,防止在吊籠上下運行時,人體任何部位進入防護架內造成傷害。聯鎖控制裝置的設置,實現了安全防護門與吊籠工作電機之間的聯鎖關系,只有在使用吊籠的施工人員離開防護架并將安全防護門關好,吊籠才能在上下運行,有效防止了因視角不清,指揮信號不明的情況下,有人員進出吊籠時啟動垂直運輸設備電機,造成機械傷害和高空墜落事故的發生。
圖I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 :本實用新型所述控制模塊的電路圖。其中1.邊框,2.鋼板網,3.合頁,4.井字架立桿,5.手柄,6.聯鎖控制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帶安全防護門的吊籠應用在建筑工地上,作為垂直運輸設備進行物料在上下樓層間的運輸。吊籠包括安全防護門、工作電機D、聯鎖控制裝置6、用于控制吊籠上升的上升按鈕ZA和控制吊籠下降的下降按鈕FA。安全防護門的形狀如圖I所示,包括邊框和鋼板網,邊框I由方管焊接而成,鋼板網2固定連接在邊框上。邊框的一邊通過合頁3連接在吊籠的井字架立桿4上,與之相對的邊框另一邊上設置有手柄5,手柄用于鎖住安全防護門。本實施例中米用40mmX25mm方管焊接成高度為1500mm的邊框,采用S =0. 3_鋼板網焊接在邊框中形成安全防護門。安全防護門的寬度根據垂直運輸設備吊籠型號確定。安全防護門安裝時,安全防護門的上邊框高度為I. 8m,下邊框距離吊籠底料盤0. 3m,防護高度I. 8m。能夠有效防止安全防護門關閉時,施工人員的頭、手、腳、身體任何部位都不能進入防護架內。防止在吊籠上下運行時,人體任何部位進入防護架內造成傷害。本實施例中的手柄設置為可自由伸縮、旋轉、并且帶彈簧的手柄,當拉出手柄時,轉動安全防護門,便可將安全防護門打開;當手柄壓緊時,轉動安全防護門,通過彈簧自動壓緊安全防護門,從而有效地防止在吊籠上下過程中安全防護門突然松開、切斷電源、吊籠急停現象的發生。聯鎖控制裝置固定連接在吊籠的井字架立桿上,并與安全防護門上的手柄對應設置,聯鎖控制裝置通過手柄觸發吊籠的工作電機。聯鎖控制裝置包括殼體以及設置在殼體內的控制模塊。控制模塊包括行程開關FK、低壓變壓器、交流接觸器ZJ、繼電器KMl和繼電器KM2。行程開關FK與低壓變壓器串聯連接,行程開關FK通過手柄觸發導通。交流接觸器ZJ的線圈并聯連接在低壓變壓器的低壓輸出端,交流接觸器ZJ的常開觸點K1、常開觸點K2、常開觸點K3串聯設置在工作電機D的進線端。低壓變壓器的高壓側還并聯設置有兩條支路,一條支路包括串聯連接的交流接觸器ZJ的常開觸點K4、繼電器KMl的常閉觸點、繼電器KM2的常閉觸點以及繼電器KMl的線圈,繼電器KMl的常閉觸點兩端并聯設置有吊籠的上升按鈕ZA;另一條支路包括串連接的交流接觸器ZJ的常開觸點K4、繼電器KM2的常閉觸點、繼電器KMl的常閉觸點繼電器KM2的線圈,繼電器KM2的常閉觸點兩端并聯設置有吊籠的下降按鈕FA。繼電器KMl的常開觸點串聯連接在交流接觸器ZJ的常開觸點K1、常開觸點K2、常開觸點K3與工作電機之間,繼電器KM2的常開觸點與繼電器KMl的常開觸點并聯設置。本實用新型聯鎖控制裝置的設置,實現了安全防護門與吊籠工作電機之間的連鎖關系,其工作原理參考圖2,具體如下所述。當施工人員將物料放入吊籠后,關閉安全防護門,將手柄固定在吊籠的井字架立桿上,手柄固定后聯鎖控制裝置的行程開關FK閉合,低壓變壓器工作,并聯在低壓變壓器側的交流接觸器ZJ線圈得電,交流接觸器ZJ的常開觸點Kl K4吸合,繼電器KMl和繼電
器KM2線圈得電,其常開觸點吸合、常閉觸點斷開。此時如果吊籠上升,按動上升按鈕ZA,繼電器KMl仍然得電,繼電器KMl的常開觸點閉合,吊籠的工作電機D得電,吊籠開始上升。此時如果吊籠下降,則按動下降按鈕FA,繼電器KM2仍然得電,繼電器KM2的常開觸點閉合,吊籠的工作電機D得電,吊籠開始下降。當安全防護門的手柄打開時,行程開關復位,低壓變壓器則不能得電,交流接觸器也不會得電,從而工作電機就不能得電動作。本實用新型的控制模塊的電路中還可串聯設置吊籠超高限位和超低限位開關,防止吊籠在升降過程中超過限制的位置而發生危險。當然也可以在電路中串接超重限制器,防止吊籠過載,保證吊籠的使用壽命,以及施工現場工作人員的安全。本實施例中的低壓變壓器采用220V/36V的變壓器,將交流220V電壓變為36V,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符合《建筑施工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 2005)的要求。
權利要求1.帶安全防護門的吊籠,所述吊籠包括安全防護門和工作電機(D),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護門包括由方管焊接而成的邊框(I)以及固定連接在邊框上的鋼板網(2),所述邊框的ー邊通過合頁(3)連接在吊籠的井字架立桿(4)上,與之相対的邊框另一邊上設置有用于將安全防護門鎖住的手柄(5);所述吊籠上還設置有聯鎖控制裝置(6),聯鎖控制裝置通過手柄觸發吊籠的工作電機。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安全防護門的吊籠,其特征在于所述聯鎖控制裝置包括殼體以及設置在殼體內的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包括行程開關(FK)、低壓變壓器和交流接觸器(ZJ),行程開關與低壓變壓器串聯連接,交流接觸器(ZJ)的線圈并聯連接在低壓變壓器的低壓輸出端,交流接觸器(ZJ)的常開觸點K1、常開觸點K2、常開觸點K3串聯設置在工作電機的進線端;所述行程開關通過手柄觸發導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安全防護門的吊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塊還包括繼電器KMl和繼電器KM2 ;所述低壓變壓器的高壓側還并聯設置有兩條支路,一條支路包括串聯連接的交流接觸器(ZJ)的常開觸點K4、繼電器KMl的常閉觸點、繼電器KM2的常閉觸點以及繼電器KMl的線圈,繼電器KMl的常閉觸點兩端并聯設置有吊籠的上升按鈕(ZA);另一條支路包括串連接的交流接觸器(ZJ)的常開觸點K4、繼電器KM2的常閉觸點、繼電器KMl的常閉觸點、繼電器KM2的線圈,繼電器KM2的常閉觸點兩端并聯設置有吊籠的下降按鈕(FA);所述繼電器KMl的常開觸點串聯連接在交流接觸器(ZJ)的常開觸點K1、常開觸點K2、常開觸點K3與工作電機之間,繼電器KM2的常開觸點與繼電器KMl的常開觸點并聯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安全防護門的吊籠,所述吊籠包括安全防護門和工作電機,所述安全防護門包括由方管焊接而成的邊框以及固定連接在邊框上的鋼板網,所述邊框的一邊通過合頁連接在吊籠的井字架立桿上,與之相對的邊框另一邊上設置有用于將安全防護門鎖住的手柄;所述吊籠上還設置有聯鎖控制裝置,聯鎖控制裝置通過手柄觸發吊籠的工作電機。本實用新型既能防止在吊籠上下運行時,人體任何部位進入防護架內造成傷害;又能防止因視角不清、指揮信號不明的情況下,有人員進出吊籠時啟動電機而造成機械傷害和高空墜落事故的發生。
文檔編號B66B13/30GK202575662SQ20122019500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日
發明者曹發亮, 李曉峰, 李紅江, 賈瑞剛 申請人:河北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