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局部貼合避孔剛撓結合板及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線路板制作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的是一種局部貼合避孔的剛撓結合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產品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性方向發展,剛撓結合印制電路板以其能彎曲、折疊、縮小體積、減輕重量以及裝配方便等特點,尤其適合當今電子產品對于輕、薄、短、小特點的要求。剛撓結合板是軟板和硬板相結合,將薄層狀的撓性底層和剛性底層結合,再層壓入一個單一組件中,形成的電路板,其兼具剛性層與撓性層,是一種多層印刷電路板。在PCB行業里,剛撓結合板是近年來增長非常迅速的一類印制板,增長速度快,應用領域廣。 目前剛撓結合板的結構如圖I所示,軟板2的上下兩側整板貼合有覆蓋膜4,而覆蓋膜4上再通過硬板I壓合有不流動半固化片3 ;軟板2的結構如圖2所示,單面無膠軟板201與雙面無膠軟板202之間整板貼合有純膠203和不流動半固化片3 ;雙面無膠軟板202之間整板貼合有導熱雙面膠(BondPly)204和不流動半固化片3,這種結構的剛撓結合板在制作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一、由于硬板區域的覆蓋膜與不流動半固化片的結合力較差,容易出現分層爆板的問題;二、由于覆蓋膜、純膠、導熱雙面膠(BondPly)的熱膨脹系數較大和耐熱性能較差,在制作過程中,容易使硬板的通孔或盲孔中存在殘膠,導致產品測試開路;三、由于不流動半固化片、覆蓋膜、純膠和導熱雙面膠材料性能差異較大,在壓合制作過程中,存在產品制作工藝較為困難,產品可靠性較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局部貼合避孔的剛撓結合板及其制作方法,以解決目前剛撓結合板制作過程中容易出現分層爆板、產品測試開路以及產品可靠性差的問題,實現剛撓結合板制作工藝的簡便可控,提高產品的可靠度。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主要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局部貼合避孔剛撓結合板,包括軟板和硬板,所述硬板上設置有硬板開窗,所述軟板上貼合有覆蓋膜,所述覆蓋膜上通過硬板壓合有不流動半固化片,所述不流動半固化片上設置有與硬板開窗位置對應且大小相同的半固化片開窗,所述覆蓋膜對應位于半固化片開窗的正下方,且覆蓋膜的外邊緣通過硬板對應壓合在不流動半固化片的下方。優選地,所述覆蓋膜壓合在不流動半固化片下方的外邊緣區域上設置有通孔,該通孔與硬板對應壓合覆蓋膜區域上的盲孔、通孔或槽孔一一對應。優選地,所述覆蓋膜壓合在不流動半固化片下方的外邊緣距離a為1mm。優選地,所述軟板包括多個單面無膠軟板和多個雙面無膠軟板,所述相鄰的單面無膠軟板和雙面無膠軟板之間設置有與覆蓋膜形狀大小相同的純膠;所述相鄰的雙面無膠軟板之間設置有與覆蓋膜形狀大小相同的導熱雙面膠。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局部貼合避孔剛撓結合板的制作方法,包括SI、制作軟板;S2、對硬板及不流動半固化片進行開窗,且使硬板開窗與不流動半固化片開窗的位置對應,且大小相同;S3、制作覆蓋膜,將覆蓋膜對應貼合在軟板上,然后在覆蓋膜上貼不流動半固化片,且使覆蓋膜對應位于不流動半固化片的開窗位置正下方;S4、在覆蓋膜上壓合硬板,形成剛撓結合板。優選地,SI具體包括 在雙面無膠軟板的一面貼合純膠,并在純膠上貼合開窗的不流動半固化片,且使純膠對應位于不流動半固化片的開窗位置正下方,然后在不流動半固化片上壓合單面無膠軟板,并使純膠外邊緣被壓在單面無膠軟板的正下方;在雙面無膠軟板的另一面貼合導熱雙面膠,并在導熱雙面膠上貼合開窗的不流動半固化片,且使導熱雙面膠對應位于不流動半固化片的開窗位置正下方,然后在不流動半固化片上壓合另一塊雙面無膠軟板,并使導熱雙面膠的外邊緣被壓在另一塊雙面無膠軟板的正下方。優選地,S3包括制作覆蓋膜,且在覆蓋膜外邊緣區域上鉆孔,并使所鉆孔與硬板壓合覆蓋膜邊緣區域位置的通孔、盲孔及槽孔位置一一對應。優選地,S3包括將覆蓋膜對應貼合在軟板上與硬板開窗對應的位置,然后在覆蓋膜上貼不流動半固化片,且使覆蓋膜對應位于不流動半固化片的開窗位置正下方,并將覆蓋膜外邊緣區域通過不流動半固化片壓住。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對不流動半固化片進行開窗,且使覆蓋膜對應貼合在與開窗位置對應的軟板上,避免了覆蓋膜與不流動半固化片的過多結合,使硬板與軟板除開窗位置以外的其他區域通過不流動半固化壓合,提高了軟硬板的結合力,避免了爆板和分層;二、在覆蓋膜外邊緣區域設置有與硬板壓合區域對應的通孔,可以有效避免覆蓋膜在壓合時產生的殘膠進入到硬板的通孔或盲孔中,保證了產品中孔的電氣導通性能;三、將覆蓋膜、純膠和導熱雙面膠制作成與開窗稍大的形狀,在板間壓合過程中,降低覆蓋膜、純膠和導熱雙面膠對壓合制作的影響,使板間結合主要通過不流動半固化片完成,有效避免了壓合時因材料性能差異較大,而出現的制作工藝困難,產品可靠性較差的問題。
圖I為現有剛撓結合板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剛撓結合板中軟板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剛撓結合板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剛撓結合板中軟板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識說明硬板I、硬板開窗101、軟板W、單面無膠軟板201、雙面無膠軟板202、純膠203'、導熱雙面膠204'、不流動半固化片3'、半固化片開窗301、覆蓋膜4'。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闡述本發明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本發明通過將覆蓋膜、純膠及導熱雙面膠制作成與開窗稍大的形狀,通過對開窗局部區域進行貼合,其他區域則通過不流動半固化片進行壓合,提高了板間的結合力;同時在覆蓋膜上對應壓合的位置開設與硬板壓合位置一一對應的通孔,避免了殘膠進入到硬板盲孔、通孔或槽孔中,保證了剛撓結合板的電氣導通性能,提高了產品的可靠度。請參見圖3、圖4所示,圖3為本發明剛撓結合板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剛撓結合板中軟板的剖面結構示意圖。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局部貼合避孔剛撓結合 板,其主要包括有軟板2'和設置在軟板2'上下兩側的硬板I,所述硬板I上設置有硬板開窗101,所述軟板2'上對應上述硬板開窗101的位置貼合有覆蓋膜4',所述覆蓋膜4'形狀與硬板開窗101形狀相同,且稍大于硬板開窗101。覆蓋膜4'上通過硬板I壓合有不流動半固化片3',所述不流動半固化片3'上設置有與硬板開窗101位置對應且大小相同的半固化片開窗301,所述覆蓋膜4'對應位于半固化片開窗301的正下方,且覆蓋膜4'的外邊緣通過硬板I對應壓合在不流動半固化片3'的下方,且本實施例中壓合在不流動半固化片3'下方的外邊緣距離a為1mm,既可以避免因壓合時覆蓋膜4'與不流動半固化片3'接觸過多而造成爆板和分層的問題,又有效保護了覆蓋膜4'所貼局域區域的線路,而這里壓合在不流動半固化片3'下方的外邊緣距離a具體數值可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調整。其中上述硬板I的硬板開窗101避開了所有的孔(通孔、盲孔、槽孔等),對應的在軟板2'上需要貼合覆蓋膜4'的區域也避開了所有的孔;而在硬板開窗101的邊緣區域與覆蓋膜4'邊緣區域對應壓合的位置上對應還有孔,此處為了避免覆蓋膜4'在壓合時產生殘膠進入到硬板或軟板的孔中,需要在覆蓋膜4'邊緣區域鉆孔,且所鉆孔與硬板或軟板的對應區域位置匹配。軟板2'包括多個單面無膠軟板201和多個雙面無膠軟板202,本實施例中僅以兩個單面無膠軟板201和兩個雙面無膠軟板202進行說明,首先在相鄰的單面無膠軟板201和雙面無膠軟板202之間設置有與覆蓋膜4'形狀大小相同的純膠203',將該純膠203'對應貼合在雙面無膠軟板202上的與開窗位置對應的區域,然后在純膠203'上貼合已經開窗的不流動半固化片3',且使純膠203'位于不流動半固化片3'的開窗位置下方,并將純膠203'外邊緣區域壓住;然后在不流動半固化片3'上壓合單面無膠軟板201。接著采用同樣的方式制作出另外一部分,然后將兩個雙面無膠軟板202進行貼合,其首先制作出與覆蓋膜4'形狀大小相同的導熱雙面膠204',然后將導熱雙面膠204'貼合在其中一個雙面無膠軟板202上,接著再貼合已經開窗的不流動半固化片3',將兩個雙面無膠軟板202壓合在一起,同樣的使導熱雙面膠204'位于不流動半固化片3'的開窗區域,并通過不流動半固化片3'將其外邊緣區域壓住。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局部貼合避孔剛撓結合板的制作方法,其具體包括步驟如下SI、制作軟板; 在雙面無膠軟板的一面貼合純膠,并在純膠上貼合已經開窗的不流動半固化片,且使純膠對應位于不流動半固化片的開窗位置正下方,并使其外邊緣被不流動半固化片壓住,然后在不流動半固化片上壓合單面無膠軟板,并使純膠外邊緣被壓在單面無膠軟板的正下方;然后在雙面無膠軟板的另一面貼合導熱雙面膠,并在導熱雙面膠上貼合已經開窗的不流動半固化片,且使導熱雙面膠對應位于不流動半固化片的開窗位置正下方,并使其外邊緣被不流動半固化片壓住,然后在不流動半固化片上壓合另一塊雙面無膠軟板,并使導熱雙面膠的外邊緣被壓在另一塊雙面無膠軟板的正下方。重復上述步驟,可以根據需要對應壓合出多層結構的軟板。S2、對硬板及不流動半固化片進行開窗,且使硬板開窗與不流動半固化片開窗的位置對應,且大小相同;此處對硬板開窗所選擇的位置需要避開硬板上所有的通孔、盲孔以及槽孔等等。S3、制作覆蓋膜,將覆蓋膜對應貼合在軟板上,然后在覆蓋膜上貼不流動半固化片,且使覆蓋膜對應位于不流動半固化片的開窗位置正下方;制作覆蓋膜,且在覆蓋膜外邊緣區域上鉆孔,并使所鉆的孔與硬板壓合覆蓋膜邊緣區域位置的通孔、盲孔及槽孔位置一一對應。將覆蓋膜對應貼合在軟板上與硬板開窗對應的位置,然后在覆蓋膜上貼不流動半固化片,且使覆蓋膜對應位于不流動半固化片的開窗位置正下方,并將覆蓋膜外邊緣區域通過不流動半固化片壓住,此時覆蓋膜外邊緣區域的孔與硬板壓合區域上的孔對應。S4、在覆蓋膜上壓合硬板,形成剛撓結合板。本發明只是對開窗局部區域進行貼合覆蓋膜、純膠以及導熱雙面膠,而其他區域則通過不流動半固化片進行壓合,從而提高了板間的結合力,避免了分層爆板的問題;另外本發明在覆蓋膜上對應壓合的位置開設與硬板壓合位置一一對應的通孔,有效避免了殘膠進入到硬板盲孔、通孔或槽孔中,保證了剛撓結合板的電氣導通性能,提高了產品的可靠度。以上是對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局部貼合避孔剛撓結合板及制作方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結構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局部貼合避孔剛撓結合板,包括軟板(2')和硬板(1),所述硬板(I)上設置有硬板開窗(101),所述軟板(2')上貼合有覆蓋膜(4'),所述覆蓋膜(4')上通過硬板(I)壓合有不流動半固化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流動半固化片(3')上設置有與硬板開窗(101)位置對應且大小相同的半固化片開窗(301),所述覆蓋膜(4')對應位于半固化片開窗(301)的正下方,且覆蓋膜(4')的外邊緣通過硬板(I)對應壓合在不流動半固化片(3;)的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局部貼合避孔剛撓結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蓋膜(4')壓合在不流動半固化片(3')下方的外邊緣區域上設置有通孔,該通孔與硬板(I)對應壓合覆蓋膜(4')區域上的盲孔、通孔或槽孔一一對應。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局部貼合避孔剛撓結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蓋膜(4')壓合在不流動半固化片(3')下方的外邊緣距離a為1_。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局部貼合避孔剛撓結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軟板(2')包括多個單面無膠軟板(201)和多個雙面無膠軟板(202),所述相鄰的單面無膠軟板(201)和雙面無膠軟板(202)之間設置有與覆蓋膜(4')形狀大小相同的純膠(203');所述相鄰的雙面無膠軟板(202)之間設置有與覆蓋膜(4')形狀大小相同的導熱雙面膠(204')。
5.—種局部貼合避孔剛撓結合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51、制作軟板; 52、對硬板及不流動半固化片進行開窗,且使硬板開窗與不流動半固化片開窗的位置對應,且大小相同; 53、制作覆蓋膜,將覆蓋膜對應貼合在軟板上,然后在覆蓋膜上貼不流動半固化片,且使覆蓋膜對應位于不流動半固化片的開窗位置正下方; 54、在覆蓋膜上壓合硬板,形成剛撓結合板。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局部貼合避孔剛撓結合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I具體包括 在雙面無膠軟板的一面貼合純膠,并在純膠上貼合開窗的不流動半固化片,且使純膠對應位于不流動半固化片的開窗位置正下方,然后在不流動半固化片上壓合單面無膠軟板,并使純膠外邊緣被壓在單面無膠軟板的正下方;在雙面無膠軟板的另一面貼合導熱雙面膠,并在導熱雙面膠上貼合開窗的不流動半固化片,且使導熱雙面膠對應位于不流動半固化片的開窗位置正下方,然后在不流動半固化片上壓合另一塊雙面無膠軟板,并使導熱雙面膠的外邊緣被壓在另一塊雙面無膠軟板的正下方。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局部貼合避孔剛撓結合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3包括 制作覆蓋膜,且在覆蓋膜外邊緣區域上鉆孔,并使所鉆孔與硬板壓合覆蓋膜邊緣區域位置的通孔、盲孔及槽孔位置一一對應。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局部貼合避孔剛撓結合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3包括 將覆蓋膜對應貼合在軟板上與硬板開窗對應的位置,然后在覆蓋膜上貼不流動半固化片,且使覆蓋膜對應位于不流動半固化片的開窗位置正下方,并將覆蓋膜外邊緣區域通過不流動半固化片壓住。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局部貼合避孔的剛撓結合板及其制作方法,包括S1、制作軟板;S2、對硬板及不流動半固化片進行開窗,且使硬板開窗與不流動半固化片開窗的位置對應,且大小相同;S3、制作覆蓋膜,將覆蓋膜對應貼合在軟板上,然后在覆蓋膜上貼不流動半固化片,且使覆蓋膜對應位于不流動半固化片的開窗位置正下方;S4、在覆蓋膜上壓合硬板,形成剛撓結合板。本發明提高了軟硬板的結合力,避免了爆板和分層;保證了產品中孔的電氣導通性能;實現了剛撓結合板制作工藝的簡便可控,提高產品的可靠度。
文檔編號H05K1/02GK102946687SQ20121042809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1日
發明者鄧先友, 彭衛紅, 劉 東, 何淼, 田晴 申請人:深圳崇達多層線路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