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裝置,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平面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諸如液晶顯示裝置、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等平面顯示裝置由于輕薄等優點,深受使用者青睞,相關技術中的平面顯示裝置通常包括前蓋、與前蓋相配合的后蓋以及夾設在前蓋和后蓋之間的顯示面板,前蓋中部通常開有矩形窗口供顯示面板的用于顯示圖像的一面暴露在外。然而,由于前蓋的存在,在顯示面板外圍形成有邊框,使得在顯示尺寸一定的情況下,顯示裝置的尺寸進一步減小受到了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相關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顯
示裝置。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后蓋、顯示面板、驅動裝置以及第一粘接件,所述驅動裝置設置于所述后蓋中與所述顯示面板電性連接,以驅動所述顯示面板;所述后蓋包括底壁、設置于所述底壁上側的上端側壁、從所述上端側壁向下伸出的上端結合部、為所述上端結合部提供支撐的上端支撐部以及導承部,所述導承部與所述底壁界定出一個容置空間,供所述驅動裝置的上端部容設于其中;所述第一粘接件將所述顯示面板的上端部與所述上端結合部和/或所述導承部相粘接,所述顯示面板的下端結合于所述后蓋的下端部。優選地,所述導承部由所述上端結合部一體延伸而出,并與所述底壁相平行。優選地,所述顯示裝置包括下飾面結構以及第二粘接件,所述下飾面結構通過所述第二粘接件粘接于所述后蓋的下端部上,并覆蓋及支承所述顯示面板的下端部。優選地,所述后蓋包括設置于所述底壁下側的下端側壁、從所述下端側壁向上伸出的下端結合部以及為所述下端結合部提供支撐的下端支撐部;所述下飾面結構通過所述第二粘接件粘接于所述下端結合部上。優選地,所述上端支撐部連接于所述上端結合部與所述底壁之間,所述下端支撐部連接于所述下端結合部與所述底壁之間。優選地,所述顯示裝置包括用于引導所述驅動裝置的下端導承框以及第三粘接件,所述下端導承框結合于所述后蓋的下端部,所述第三粘接件將所述顯示面板的下端部與所述下端導承框相粘接。優選地,所述下端導承框包括導承側壁以及與所述導承側壁相垂直的面板支持部;所述導承側壁圍繞所述驅動裝置的下端側面,所述面板支持部通過所述第三粘接件與所述顯示面板的下端部粘接。優選地,所述下端導承框包括下飾面結構支持部,所述下飾面結構支持部由所述面板支持部朝所述下飾面結構伸出,并與所述下飾面結構相結合。
優選地,所述后蓋的上端側壁和/或下端側壁朝遠離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出有上端保護部和/或下端保護部,用于引導并保護所述顯示面板的上側和/或所述下飾面結構的下側。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與相關技術相比,本發明中的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暴露于顯示裝置的前表面,且通過粘接件粘接到后蓋上,從而不提供前蓋,可以節省制造成本、減輕重量,并可以進一步的輕薄化。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圖I是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的顯示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顯示裝置A-A向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I所示顯示裝置的分解圖;圖4是本發明另一些實施例中的顯示裝置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和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為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中的顯示裝置I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顯示裝置I的A-A向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顯示裝置I的分解結構示意圖。該顯示裝置I的顯示面板10暴露于顯示裝置I的前表面,且通過粘接件粘接到后蓋20上,從而不提供前蓋,可以節省制造成本、減輕重量,并可以進一步的輕薄化。如圖I至圖3所示,顯示裝置I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包括顯示面板10、后蓋20、粘接件30、下端導承框50、驅動裝置60、粘接件70以及下飾面結構80。粘接件30粘接于后蓋20的上端部,下端導承框50結合于后蓋20的下端部,粘接件70粘接于下端導承框50上,顯示面板10的上、下端部分別粘接于粘接件30和粘接件70上,下飾面結構80結合于下端導承框50上并覆蓋及支承顯示面板10的下端部。驅動裝置60設置于后蓋20內部,與顯示面板10電性連接,以驅動顯示面板10。再如圖2及圖3所示,顯示面板10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包括正面11以及與正面11相對的背面12,正面11用于顯示圖像。顯示面板10可為液晶面板或等離子體面板等平面顯示面板,且當顯示面板10為液晶面板時,其僅為液晶顯示裝置中實際上顯示圖像的部分,不包括背光模組;當顯示面板10為等離子體面板時,其僅為等離子體顯示裝置中實際上顯示圖像的部分,不包括各種驅動電路板。也即,顯示面板10不包括應用于各種類型的平面顯示裝置的各種驅動電路板或背光模組,而僅為實際上顯示圖像的部分。后蓋20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采用塑膠或金屬等材料一體制成,其包括底壁21、上端側壁22以及下端側壁23。底壁21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呈矩形板狀,上端側壁22及下端側壁23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均呈弧形板狀,并分別結合于底壁21的上側和下側,界定出一個容置空間26。后蓋20的上端部在一些實施例中還可包括上端結合部24以及上端支撐部25。上端結合部24從上端側壁22的頂緣內側向下伸出,用以與顯示面板10的上端部相結合,上端結合部24包括與顯示面板10的背面相對的結合面241。上端支撐部25從上端結合部24的末端水平延伸至底壁21上,以為上端結合部24提供支撐。在一些實施例中,上端結合部24進一步延伸出一個導承部29,導承部29與底壁21相平行,而界定出一個容置空間290,以供驅動裝置60的上端部容設于其中,且驅動裝置60的上端部被上端支撐部25圍繞,且與上端支撐部25相結合。后蓋20的下端部在一些實施例中還可包括下端結合部27以及下端支撐部28。下端結合部27用于與下飾面結構80相結合,其由下端側壁23的頂緣內側向上伸出。下端支撐部28由下端結合部27的末端水平延伸至底壁21上,以為下端結合部27提供支撐,并與下端導承框50相結合。粘接件30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包括表面31以及與表面31相對的表面32,表面31與顯示面板10的背面12相粘接,表面32與后蓋20的上端結合部24的結合面241相粘接, 從而將顯示面板10的上端部與后蓋20的上端部相結合。粘接件30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為維可牢(Velcro)帶或雙面膠帶。在一些實施例中,粘接件30的表面32還與導承部29相粘接。下端導承框50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包括下端導承側壁51、下端面板支持部52以及下飾面結構支持部53。下端導承側壁51由后蓋20的下端支撐部28引導,以圍繞驅動裝置60的下端側面。下端面板支持部52由下端導承側壁51靠近顯示面板10的端部垂直向上伸出。下飾面結構支持部53由下端面板支持部52朝向下飾面結構80的方向伸出,并設有穿孔530,供螺釘81穿設于其中與下飾面結構80相結合。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面板10為液晶面板,相應地,驅動裝置60為背光模組。驅動裝置60安裝在顯示面板10的后側,為顯示面板10提供背光,以使顯示面板10顯示圖像。驅動裝置60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包括底蓋61、光源62、導光板63和光學片64。光源62可以配置有熒光燈或發光二極管,導光板63呈平板狀,以向顯示面板10傳播從光源62入射的光。光學片64設置在導光板63上,以提高沿從導光板63到顯不面板10的方向傳播的光的亮度特性。可以理解地,當顯示面板10為等離子體面板時,驅動裝置60可為包括用于驅動等離子體面板的各種印刷電路板組件。粘接件70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包括表面71以及與表面71相對的表面72,表面71粘接于顯示面板10的背面12,表面72粘接于下端導承框50的下端面板支持部52,從而將顯示面板10的下端部粘接于下端導承框50上。下飾面結構80可以通過螺釘81等連接件固定到下端導承框50的下飾面結構支持部53上,下飾面結構80覆蓋并支承顯示面板10暴露在外部的下端。粘接件90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包括表面91以及與表面91相對的表面92,表面91粘接于下飾面結構80的背面,表面92粘接于后蓋20下端部的下端結合部27上,從而將下飾面結構80與后蓋20的下端部相結合。圖4示出了本發明另一些實施例中的顯示裝置la,其結構與顯示裝置I的結構類似,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顯示裝置Ia的上端側壁22和下端側壁23分別進一步朝遠離底壁22的方向延伸出有一個上端保護部220和一個下端保護部230。上端保護部220與上端結合部24相垂直,用于引導并保護顯示面板10的上側。下端保護部230與下端結合部27相垂直,用于引導并保護下飾面結構80的下側。在一些實施例中,上端保護部220可通過粘接件與顯示面板10的上側相粘接,下端保護部230可通過粘接件與下飾面結構80的下側相粘接。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本發明 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發明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個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后蓋、顯示面板、驅動裝置以及第一粘接件,所述驅動裝置設置于所述后蓋中與所述顯示面板電性連接,以驅動所述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蓋包括底壁、設置于所述底壁上側的上端側壁、從所述上端側壁向下伸出的上端結合部、為所述上端結合部提供支撐的上端支撐部以及導承部,所述導承部與所述底壁界定出一個容置空間,供所述驅動裝置的上端部容設于其中;所述第一粘接件將所述顯示面板的上端部與所述上端結合部和/或所述導承部相粘接,所述顯示面板的下端結合于所述后蓋的下端部。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承部由所述上端結合部一體延伸而出,并與所述底壁相平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裝置包括下飾面結構以及第二粘接件,所述下飾面結構通過所述第二粘接件粘接于所述后蓋的下端部上,并覆蓋及支承所述顯示面板的下端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蓋包括設置于所述底壁下側的下端側壁、從所述下端側壁向上伸出的下端結合部以及為所述下端結合部提供支撐的下端支撐部;所述下飾面結構通過所述第二粘接件粘接于所述下端結合部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支撐部連接于所述上端結合部與所述底壁之間,所述下端支撐部連接于所述下端結合部與所述底壁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裝置包括用于引導所述驅動裝置的下端導承框以及第三粘接件,所述下端導承框結合于所述后蓋的下端部,所述第三粘接件將所述顯示面板的下端部與所述下端導承框相粘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導承框包括導承側壁以及與所述導承側壁相垂直的面板支持部;所述導承側壁圍繞所述驅動裝置的下端側面,所述面板支持部通過所述第三粘接件與所述顯示面板的下端部相粘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導承框包括下飾面結構支持部,所述下飾面結構支持部由所述面板支持部朝所述下飾面結構伸出,并與所述下飾面結構相結合。
9.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蓋的上端側壁和/或下端側壁朝遠離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出有上端保護部和/或下端保護部,用于引導并保護所述顯示面板的上側和/或所述下飾面結構的下側。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后蓋、顯示面板、驅動裝置以及第一粘接件,所述驅動裝置設置于所述后蓋中與所述顯示面板電性連接,以驅動所述顯示面板;所述后蓋包括底壁、設置于所述底壁上側的上端側壁、從所述上端側壁向下伸出的上端結合部、為所述上端結合部提供支撐的上端支撐部以及導承部,所述導承部與所述底壁界定出一個容置空間,供所述驅動裝置的上端部容設于其中;所述第一粘接件將所述顯示面板的上端部與所述上端結合部和/或所述導承部相粘接,所述顯示面板的下端結合于所述后蓋的下端部。
文檔編號H05K5/02GK102831829SQ20121030784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7日
發明者顧毓波, 楊流洋, 賈沛 申請人: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