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子部件供給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將電子部件向表面安裝裝置供給的電子部件供給裝置。
背景技術:
表面安裝裝置以面積生產性的提高為目的,進行省空間的裝置布置,電子部件供給裝置也相同地不斷推進省空間化。例如存在通過將引導部也一體化而減小裝置寬度方向尺寸的裝置,其中,該引導部用于在利用形成為包含載料帶的形狀的載料帶按壓部,從上表面按壓載料帶的同時,使得載料帶不會向左右方向扭曲(參照專利文獻I)。
近年,還存在可以通過省空間的裝置布置而在I個電子部件供給裝置中設置多條封裝有電子部件的載料帶的裝置,在此情況下,必須在裝置后方設置多個卷繞有載料帶的帶盤,要求空間效率。另外,由于可以設置多條載料帶,所以在載料帶設置時會產生將錯誤的載料帶進行錯誤安裝的問題。例如,在可以并列地設置多條載料帶的裝置中,存在下述裝置,S卩,為了在載料帶設置時提高載料帶的識別性,而在載料帶移動路徑入口安裝用于支撐各載料帶的部件,通過使直至位于下方的帶盤為止所描繪的曲線存在差異,從而具有即使在載料帶自身沒有外觀差異的情況下,也可以一看就容易地識別出是哪個載料帶的功能(參照專利文獻2)。另外,還存在下述方法,S卩,在封裝有電子部件的載料帶的底面上記載載料帶信息,在電子部件供給裝置上搭載可以讀取載料帶信息的傳感器等,從而發現部件錯誤(參照專利文獻3)。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8 - 91672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8 - 41732號公報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平11 - 354984號公報
發明內容
但是,在如專利文獻2所示設置多條載料帶的情況下,裝置的寬度變大,分別卷繞有載料帶的帶盤的收容部的寬度也變大。另外,如專利文獻3所示,如果在表面安裝裝置進行吸附時判斷載料帶設置錯誤,則使裝置成為停止狀態。本發明的課題是,在電子部件供給裝置中,可以使在并列地設置多條載料帶的情況下的裝置寬度方向尺寸及帶盤的收容部實現省空間化,并且使作業人員可以無誤且可靠地進行載料帶設置,并減少表面安裝裝置的動作停止比例。為了解決以上的課題,本發明的電子部件供給裝置具有載料帶移動路徑,該路徑可以并列地設置大于或等于2條封裝有電子部件的載料帶,其特征在于,針對每個載料帶分別設置的所述載料帶移動路徑的載料帶入口,以與配置在所述載料帶移動路徑的出口側的部件供給部處的載料帶的順序相同的配置而彼此并列地設置,并且各個所述載料帶入口分別沿上下而布置。另外,本發明的電子部件供給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載料帶入口配置于彼此在寬度方向上重疊的位置上。另外,本發明的電子部件供給裝置的還具有帶盤保持架,其設置在所述載料帶入ロ側,保持卷繞有I條載料帶的帶盤,在所述帶盤保持架上,設置有將多個所述載料帶入口分別彼此分隔的分隔部。另外,本發明的電子部件供給裝置的特征在干,將卷繞有除了所述I條之外的其他載料帶的帶盤,可拆卸地安裝在具有該帶盤的收容部的安裝臺上。另外,本發明的電子部件供給裝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分隔部上設置透視部,其使得在將除了所述I條之外的其他載料帶從所述載料帶入口向所述載料帶移動路徑插入吋,可以從側方觀察所述載料帶的前端。 另外,本發明的電子部件供給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帶盤保持架采用相對于所述分隔部可拆卸的利用卡合關系的連結構造。另外,本發明的電子部件供給裝置的所述分隔部具有針對來自橫向的負載的可撓性。另外,本發明的電子部件供給裝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帶盤保持架上具有可動的帶盤支架,其使卷繞有I條載料帶的帶盤進行圓弧旋轉,從而可以進行帶盤的更換。發明的效果根據本發明,在電子部件供給裝置中,具有載料帶移動路徑,該路徑可以并列地設置大于或等于2條封裝有電子部件的載料帶,針對每個載料帶分別設置的載料帶移動路徑的載料帶入口,以與部件供給部處的載料帶的順序相同的配置而并列地設置,并且各個載料帶入口分別沿上下而布置,因此,可以提高各個載料帶入口的識別性,防止將載料帶向錯誤的載料帶入口上設置的錯誤。另外,通過將各個載料帶入口配置于彼此在寬度方向上重疊的位置上,從而可以増大載料帶入ロ的寬度,而不増大裝置的寬度,因此,可以將載料帶從載料帶入ロ向載料帶移動路徑更順利地插入。另外,通過在設置于載料帶入口側的帶盤保持架上,設置并列地進行分隔的分隔部,以使得無法錯誤安裝與應向載料帶入口插入的載料帶不同的載料帶,從而使裝置寬度方向以及帶盤收容部省空間化,可以在裝置寬度上設置多個載料帶,因此,提高面積生產性。并且,由于在載料帶移動路徑入口處具有帶盤保持架,所以還提高載料帶設置時的識別性。另外,通過將載料帶移動路徑入口針對各載料帶而分隔,從而消除作業錯誤,不需要在表面安裝裝置吸附時進行判斷,降低動作停止比例,因此,實現生產性的提高。
圖I是概略地表示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電子部件供給裝置的結構的斜視圖。
圖2是圖I所示的載料帶入口附近的放大圖。圖3是圖I所示的載料帶入口附近的正視圖(a)和放大圖(b)。圖4是表示圖I所示的電子部件供給裝置及其周圍以及其安裝臺的斜視圖。圖5是圖4所示的部件供給部的放大側視圖。圖6是圖4所示的部件供給部的放大俯視圖。圖7是圖6所示的載料帶按壓部分的放大圖。圖8是表示圖4所示的帶盤收容部的裝置寬度的關系的圖。
圖9是表示將圖2所示的帶盤保持架相對于分隔部進行安裝前的狀態放大的分解圖。圖10是表示將圖9所示的帶盤保持架向分隔部上安裝的狀態的圖。圖11是表示具有圖3所示的帶盤保持架且將大徑帶盤向安裝臺中收容的狀態的圖。圖12是表示沒有圖11所示的帶盤保持架的狀態的圖。圖13是從相反側表示圖I所示的帶盤保持架部分的側視圖(a)以及表示使其帶盤支架進行圓弧旋轉后的狀態的圖(b )。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用于實施本發明的方式。(實施方式)圖I至圖3是概略地表示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的結構的斜視圖。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可以安裝2條載料帶,具有上殼體1U、下殼體1D、載料帶入口 2L *2R、載料帶移動路徑3L *3R、部件供給部4、把手部5、主體安裝用桿6、主體安裝部7、帶盤保持架8、分隔部件9、帶盤IlL · 11R、以及載料帶12L · 12R。如圖所示,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具有橫寬較小的(較薄的)上殼體IU以及下殼體ID0在上殼體IU下部的與下殼體ID之間的接合部附近,設置有2個載料帶入口2L · 2R。載料帶移動路徑3L · 3R分別從載料帶入口 2L · 2R開始連續地形成。另外,在上殼體IU的上部前方側設置部件供給部4,在上殼體IU的上部后方側安裝把手部5。在下殼體ID上,設置有主體安裝用桿6以及主體安裝部7。另外,帶盤保持架8經由分隔部件9與下殼體ID連結。2個載料帶入口 2L *2R與左右的通道相對應而設置。具體地說,載料帶入口 2L為左側通道用,載料帶入口 2R為右側通道用。例如如圖3 (b)所示,載料帶入口 2L *2R以在寬度方向上一部分彼此重合的方式沿上下進行布置。另外,載料帶移動路徑3L · 3R在上殼體IU的內部形成于上下方向的不同位置上,在與載料帶入口 2L · 2R相反側的出口附近彼此平行地形成。因此,相對于設置在可以將2條載料帶12L · 12R從載料帶入口 2L · 2R分別順利地插入的上殼體IU的上部前方側的部件供給部4,以相同的高度設置。載料帶移動路徑3L · 3R可以使從載料帶入口 2L · 2R分別放入的載料帶12L · 12R在裝置內順利地插入,以使得不與其他載料帶混合存在,因此,成為相對于左右的載料帶12L 12R分隔的通道構造。在上殼體IU的內部,組裝有沿載料帶移動路徑3L 3R對載料帶12L 12R分別進行移動驅動的由電動機和渦輪構成的驅動裝置,并且組裝有從載料帶12L *12R分別剝離外封帶的由電動機和渦輪構成的驅動裝置,還設置有該剝離后的外封帶的收集部。另外,在下殼體ID的內部,組裝有由控制基板構成的控制部。朝向載料帶入口 2L 2R,分別插入從帶盤IlL I IR抽出的載料帶12L 12R。這樣,向載料帶入ロ 2L 2R分別插入的載料帶12L 12R,分別通過載料帶移動路徑3L -3R向部件供給部4送出。在該部件供給部4中,利用未圖示的表面安裝裝置對左右的載料帶12L 12R上的電子部件分別進行吸附。帶盤IlL IlR如圖4所示放置在帶盤收容部中使用。即,左側通道用的帶盤IlL可以保持并收容在經由分隔部件9安裝于下殼體ID上的帶盤保持架8中。
另外,右側通道用的帶盤IlR可以放置并收容在安裝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的安裝臺30的下部。此外,在安裝臺30上具有橫置的引導棒31,該引導棒31對從放置于下部的帶盤IlR抽出的載料帶12R進行引導。分隔部件9具有與載料帶入口 2L 2R分別相連續的左右的載料帶引導部91L 91R,并且具有將載料帶入口 2L 2R之間分隔的肋狀的分隔部92。左右的載料帶引導部91L 91R與載料帶入口 2L 2R相同地,上下布置且前后布置。左右的載料帶12L 12R的輸送方法為,在部件供給部4中,在載料帶12L 12R上設置有與電子部件平行地排列為一列的被稱為進給孔的空孔,如圖5所示,在上殼體IU的內部配置有鏈輪41L 41R,其鏈輪狀的凸形狀以輻射線狀設置。在左右的載料帶12L 12R的進給孔中分別放入鏈輪41L 41R的凸部,通過利用所述驅動裝置的驅動使左右的鏈輪41L 41R旋轉,從而使載料帶12L 12R分別進給。并且,在部件供給部4中,為了防止載料帶12L 12R的進給孔分別從左右的鏈輪41L 41R脫離,如圖6及圖7所示,利用載料帶按壓部42L 42R分別牢固地按壓左右的載料帶12L 12R,從而使輸送動作穩定。另外,在表面安裝裝置的吸附嘴吸附電子部件時,需要將外封帶從封裝有電子部件的載料帶12L* 12R剝離,在部件供給部4中,利用上述的驅動裝置的驅動,從載料帶12L 12R僅將外封帶剝離。在這里,部件供給部4與左右的載料帶12L 12R分別對應地而單獨設置。部件供給部4如圖6所示,配置為在裝置寬度方向上彼此平行。如上述所示,通過將與載料帶12L 12R對應的部件供給部4彼此平行地布置,從而可以使表面安裝裝置同時吸附多個電子部件,因此,可以提高生產節柏。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可以在避免裝置寬度變大的同時設置多個載料帶,而使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的部件供給部4的左右的載料帶按壓部42L 42R的寬度比載料帶12L-12R的寬度小。由此,左右沒有被載料帶按壓部42L *42R包入,與該部分相對應,減小寬度方向尺寸。具體地說,在輸送路徑寬度17mm以內,配置寬度為8mm的左右的載料帶12L *12R。
另外,由于沒有左右的引導部,所以作為防止載料帶12L*12R扭曲的機構,在載料帶輸送中使用的鏈輪41L · 41R之前(或者之后),設置輔助鏈輪43L · 43R。由此,成為下述構造,即,即使載料帶12L · 12R要扭曲,也由于在載料帶12L · 12R的進給孔中分別放入了鏈輪41L · 41R以及輔助鏈輪43L · 43R而可以限制扭曲。如上述所示,通過使用載料帶進給孔限制扭曲,從而不需要在載料帶12L · 12R的寬度方向上設置引導部,可以減小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的寬度。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I所示,通過將載料帶入口 2L · 2R上下布置,從而與在相同高度上布置的情況相比,使載料帶12L*12R產生上下差,即使對于相同的載料帶,也可以提高左側通道用、右側通道用的識別性。在這里,在要以相同高度的布置得到通道構造的情況下,如果要減小裝置寬度,則需要將與其他載料帶之間的分隔壁變薄或省去,難以確保裝置框架的強度。 另外,如果要在確保分隔壁的強度的同時減小裝置寬度,則需要將載料帶移動路徑的寬度變窄,但由于折曲的載料帶或拼接帶等,使載料帶側面與分隔壁等摩擦,成為載料帶輸送的阻力,因此,載料帶進給的問題發生率變高。另外,在相同的高度上布置的情況下,即使將向裝置插入的載料帶移動路徑的寬度減小至載料帶同等的寬度,由于收容有載料帶的帶盤的尺寸已經確定,所以即使減小裝置寬度,也由平行配置的帶盤寬度決定面積,因此,作為結果,成為與裝置寬度相比因帶盤寬度使面積生產性不佳的結果。與此相對,如本實施方式所示,通過布置為在安裝于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上的帶盤保持架8中收容并保持I個帶盤11L,在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的安裝臺30的下部放置并收容第2個帶盤I IR,從而如圖8所示,可以在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的寬度內收容2個帶盤IlL · IlR0另外,作為帶盤收容部,通過采用在安裝于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上的帶盤保持架8中收容帶盤11L,在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的安裝臺30的下部放置并收容帶盤IlR的上下布置,從而可以進行載料帶余量的確認,成為下一個生產載料帶的準備等的基準。由于以上的原因,可以減小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的寬度,將帶盤IlL · IlR均收容在裝置寬度內,對于輸送路徑寬度,也在通道構造的狀態下容易地確保裝置框架的強度,作為確保使折曲的載料帶或拼接帶等不易受到阻力的輸送路徑寬度的布置,采用上下布置。并且,由于將載料帶入口 2L · 2R利用向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上安裝帶盤保持架8的分隔部件9的分隔部92進行分隔,所以成為無法將左右的載料帶12L · 12R錯誤安裝的構造。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分隔部件9由透明的樹脂形成,以可以通過眼睛觀察確認左右的載料帶12L · 12R的插入。此外,也可以取而代之,在分隔部件9上開設可以確認載料帶前端等的孔。另外,對于安裝于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上的帶盤保持架8,為了減小包覆狀態而具有可拆卸的機構,成為在解除包覆時可以通過以裝置使用狀態組裝而使用的狀態,可以不使用螺絲刀等工具而向裝置上安裝。即,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9及圖10所示,成為在形成于帶盤保持架8上的上下的不倒翁形狀孔83中,分別鉤掛安裝設置于分隔部件9上的上下的凸起部93的構造。
另外,在分隔部件9上設置凸起部94,在帶盤保持架8上開設圓孔84。并且,在將帶盤保持架8安裝于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上的狀態下,在該圓孔84中嵌入凸起部94。由此,防止在將帶盤保持架8安裝于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上的狀態下,由于碰撞等而輕易地使帶盤保持架8脫落。另外,帶盤保持架8可以與向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上安裝的情況相同地,不利用エ具而從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上拆卸。如上述所示,由于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采用可拆卸帶盤保持架8的構造,所以如圖12所示,作為左右的帶盤IlL IlR也可以使用放置于地面上的大徑帶盤。另外,安裝于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上的帶盤保持架8,具有相對于來自橫向的負載,通過進行撓曲而使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自身不移動,不對部件供給位置造成影響的構造。
即,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利用樹脂制作安裝帶盤保持架8的分隔部件9,作為該樹脂使用相對于橫向負載而撓曲的耐沖擊性樹脂,從而防止樹脂裂開等問題。另外,對于帶盤IlL相對于安裝在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上的帶盤保持架8的更換,在帶盤IlL的中心具有旋轉中心孔,向帶盤支架81的軸81a上插入。在從軸81a上拔出帶盤IlL時,必須避開相鄰的供給器而進行更換。因此,必須在使供給器處于半拔出狀態下,避開相鄰供給器而取出帶盤,但通過使帶盤支架81進行圓弧旋轉,即使供給器不處于半拔出狀態,也可以避開相鄰的供給器而容易地進行帶盤IlL的更換。S卩,圖13表示使帶盤支架81進行圓弧旋轉而更換帶盤IlL的狀態。如圖13 (a)及(b)所示,通過對操作桿82進行操作,使帶盤支架81進行圓弧旋轉,設置接續的下一個帶盤11L,從而在接續作業時,不會松開載料帶12L的卷繞,提高接續作業性。如上述所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電子部件供給裝置1,可以在省空間的裝置寬度上設置多個載料帶12L 12R,因此,提高面積生產性。另外,不僅是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的部件供給部分收容在裝置寬度內,帶盤收容部也將多個帶盤IlL I IR收容在裝置寬度內,通過在安裝于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上的帶盤保持架8中收容帶盤11L,在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的安裝臺30的下部收容帶盤I IR,從而得到上下布置,由此,在設置左右的載料帶12L *12R時提高識別性,可以進行載料帶余量的確認,因此,成為下ー個生產載料帶的準備等的基準。另外,通過利用分隔部件9的分隔部92,將載料帶入口 2L 2R相對于各載料帶12L 12R進行分隔,從而消除作業錯誤的發生,在表面安裝裝置進行吸附時不需要進行判斷,使動作停止比例降低,因此實現生產性的提高。S卩,由于保持帶盤保持架8的分隔部件9的分隔部92將載料帶入口 2L -2R分隔,以無法錯誤安裝載料帶12L 12R,所以可以防止左右的載料帶12L 12R的錯誤安裝。并且,由于可以在裝置寬度內由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保持I個帶盤11L,第2個帶盤IlR可以由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的安裝臺30保持,所以可以在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的寬度內收容2個帶盤IlL IlR0另外,為了無法錯誤安裝載料帶12L.12R,而使得保持帶盤保持架8的分隔部件9形成為,在向載料帶入口 2L · 2R插入載料帶12L · 12R時可以觀察載料帶前端,因此,可以防止左右的載料帶12L · 12R的錯誤安裝。另外,由于相對于安裝在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上的分隔部件9,使帶盤保持架8減小包覆狀態,所以通過不倒翁形狀孔83和凸起部93的卡合而可以簡單地進行拆卸,因此,在解除包覆時,可以在裝置使用狀態下不使用螺絲刀等工具而進行拆卸。另外,在將帶盤保持架8組裝在安裝于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上的分隔部件9上的狀態下,通過圓孔84和凸起部94的嵌入,即使發生沖擊等也不會輕易地脫落。另外,帶盤保持架8可以與安裝相同地不使用工具而進行拆卸,S卩,可以拆卸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側的帶盤保持架8,因此,作為放置于地面上的帶盤11L,也可以使用大徑帶盤。并且,由于安裝于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上的帶盤保持架8相對于來自橫向的負載 而撓曲,所以裝置主體不會移動,不會對部件供給位置造成影響。另外,在安裝于電子部件供給裝置I上的帶盤保持架8的載料帶接續作業中,通過使帶盤支架81進行圓弧旋轉,設置接續的下一個帶盤11L,從而在接續作業時,不會松開載料帶12L的卷繞,提高接續作業性。(變形例)在以上的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可以安裝2條載料帶的電子部件供給裝置,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能夠安裝大于或等于3條載料帶的裝置。另外,當然載料帶移動路徑、載料帶入口、帶盤保持架、分隔部、安裝臺、帶盤收容部、透視部以及帶盤支架的形狀等是任意的,除此之外,對于具體的細部構造等,可以適當地進行變更。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子部件供給裝置,其具有載料帶移動路徑,該路徑可以并列地設置大于或等于2條封裝有電子部件的載料帶, 其特征在于, 針對每個載料帶分別設置的所述載料帶移動路徑的載料帶入口,以與配置在所述載料帶移動路徑的出口側的部件供給部處的載料帶的順序相同的配置而彼此并列地設置,并且各個所述載料帶入口分別沿上下而布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子部件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載料帶入口配置于彼此在寬度方向上重疊的位置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電子部件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具有帶盤保持架,其設置在所述載料帶入口側,保持卷繞有I條載料帶的帶盤, 在所述帶盤保持架上,設置有將多個所述載料帶入口分別彼此分隔的分隔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子部件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隔部上設置透視部,其使得在將除了所述I條之外的其他載料帶從所述載料帶入口向所述載料帶移動路徑插入時,可以從側方觀察所述載料帶的前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子部件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帶盤保持架采用相對于所述分隔部可拆卸的利用卡合關系的連結構造。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子部件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具有針對來自橫向的負載的可撓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子部件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帶盤保持架上具有可動的帶盤支架,其使卷繞有I條載料帶的帶盤進行圓弧旋轉,從而可以進行帶盤的更換。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子部件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將卷繞有除了所述I條之外的其他載料帶的帶盤,可拆卸地安裝在具有該帶盤的收容部的安裝臺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部件供給裝置,其可以在電子部件供給裝置中并列地設置多條載料帶的情況下,使裝置寬度方向及帶盤收容部省空間化,并且使作業人員可以無誤且可靠地進行載料帶設置,還使表面安裝裝置的動作停止比例減少。電子部件供給裝置(1)具有載料帶移動路徑入口(2L·2R),其可以并列地設置大于或等于2條封裝有電子部件的載料帶(12L·12R),在載料帶移動路徑入口(2L·2R)上,具有對卷繞有1根載料帶(12L)的帶盤(11L)進行保持的帶盤保持架(8),并且在該帶盤保持架(8)上,針對載料帶移動路徑入口(2L·2R)設置并列地分隔的分隔部(92),以使得無法錯誤安裝載料帶(12L·12R)。
文檔編號H05K13/02GK102811599SQ20121017705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31日
發明者菅原正博, 大友公平 申請人:Juki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