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及其聽筒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有關于ー種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及其聽筒結構,尤指一種可供使用者快捷接聽音頻的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及其聽筒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科技的進步與生活逐漸多祥化所衍生的需求,具有便利攜帯特征的通訊電子裝置成為現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聯系工具,目前使用通訊電子裝置的普及率極高,在消費性電子市場中儼然成為主流。一般消費者于選購通訊電子裝置吋,以其外觀或功能,作為選購時的主要考量;而其中以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的外觀時尚新穎且功能強大,而深受大部份的消費者所喜愛。然,目前在市面上一般的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其聽筒設計僅設計于顯示単元的一面,如果使用者將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的顯示單元向外折迭時(例如利用手機觀賞影片),如遇有來電時,而此時使用者則需要先翻蓋后,再將顯示単元旋轉到內側,才能接聽來電(如圖I所示)。該些操作過程降低了使用者于接聽來電的便利性,亦使得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的功能相対的降低,更甚者,當使用者于上述的操作過程中漏接了重要來電,亦會為使用者帶來相當大的困擾,故于聽筒結構的考量上而言,現有技術尚有待改進之處。綜觀前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人思索并設計ー種具防水結構的滑蓋電子裝置,以期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加以改善,進而增進產業上的實施利用。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上述已知技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及其聽筒結構,以以期克服現有技術的便利性問題。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種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其包含一第一殼體、一基板、一音頻輸出単元、一聽筒結構以及一第二殼體。其中第一殼體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第一表面設有ー顯不單兀。基板設置于第一殼體內部。音頻輸出單兀設置于基板上,并鄰近于第一表面。第二殼體透過ー樞接部樞接于第一殼體。聽筒結構包含一第一通孔、一第一音腔、一第二通孔、一第二音腔以及一音頻傳輸部。其中第一通孔,設置于第一表面,且對應音頻輸單元的位置。第一音腔對應第一通孔的位置設置于第一殼體的內部,并介于第一通孔與音頻輸出単元之間。第二通孔設置于第ニ表面。第二音腔對應第二通孔的位置設置于第一殼體的內部,并介于第二通孔與基板之間。音頻傳輸部連通第一音腔與第二音腔。第二殼體過一樞接部樞接于第一殼體。其中,該第一殼體還包含一遮蔽件,該遮蔽件對應該第二通孔的位置設置于該第ニ表面。其中,該遮蔽件滑設或樞設于該第二表面。其中,該第二通孔對應該第一通孔的位置設置于該第二表面。其中,該第二通孔的形狀及大小對應該第一通孔。[0012]其中,該音頻傳輸部與該第一殼體一體成型。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另提出一種聽筒結構,其包含一第一殼體、一基板、一音頻輸出單兀、一第一通孔、一第一音腔、一第二通孔、一第二音腔以及一音頻傳輸部。第一殼體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基板設置于第一殼體內部。音頻輸出單兀設置于基板上。第一通孔設置于第一表面。第一音腔對應第一通孔的位置設置于第一殼體的內部。第二通孔設置于第二表面。第二音腔對應第二通孔的位置設置于第一殼體的內部。音頻傳輸部連通第一音腔與第二音腔。其中,該第一殼體還包含一遮蔽件,該遮蔽件對應該第二通孔的位置設置于該第
ニ表面。其中,該遮蔽件滑設或樞設于該第二表面。其中,該第一通孔對應該音頻輸出單元的位置設置,且該音頻輸出單元設置于該基板上鄰近于該第一表面;該第一音腔介于該第一通孔與該音頻輸出單兀之間。
·[0017]承上所述,因依本實用新型的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及其聽筒結構,其可具有一或多個下述優點(I)此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及其聽筒結構可藉由第一表面的第一通孔及第ニ表面的第二通孔作為出音孔,以使使用者于更多的情況下可接聽來電,藉此可節省使用者接聽來電的時間,并提高接聽來電的便利性。(2)此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及其聽筒結構可藉由聽筒結構的設計,即可達到第一表面及第ニ表面的出音功能,以使設計端在大部份的原有結構設計及電路設上可保持不變,藉此可節省產品設計的時間。(3)此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及其聽筒結構可藉由僅使用一音頻輸出単元,即可達到第一表面及第ニ表面的出音功能,藉此可節省生產制造的成本。(4)此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及其聽筒結構可藉由遮蔽件遮蔽第二通孔后,以達到使用者或使用者的通話對象的隱私保護或防止干擾到其他人的效果。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的已知操作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操作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以及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操作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I :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11 :第一殼體111 :第一表面112:第二表面113:顯示單元12 :基板13 :音頻輸出單元[0035]14 :聽筒結構141 :第一通孔142 :第一音腔143 :第二通孔144 :第二音腔145 :音頻傳輸部15 :第二殼體151 :功能鈕16 :樞接部17 :遮蔽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相關附圖,說明依本實用新型的防止杯子傾倒裝置的實施例,為使便于理解,下述實施例中的相同元件以相同的符號標示來說明。于本實施例中,該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可以是個人行動助理(PDA)、移動電話、智慧型移動電話或用于設置該聽筒結構的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的各種電子裝置,為便于更了解本發明的技術特征,以下是以移動電話為實施例,但并不以此為限。請參閱圖2,其為本實用新型的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如圖所不,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I包含一第一殼體11、一基板12、一音頻輸出單兀13、ー聽筒結構14以及ー第二殼體15。其中第一殼體11具有一第一表面111及一第二表面112。第一表面111設有ー顯不單兀1111。基板12設置于第一殼體11內部。音頻輸出單兀13設置于基板12上,并鄰近于第一表面111。第二殼體15透過ー樞接部16樞接于第一殼體11。其中,第一殼體11可藉由樞接部16直行翻蓋或旋轉的動作,以供使用者于使用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I觀賞視頻等情況時,可將第一表面111旋轉后并遮蓋,而利于觀賞。聽筒結構14,其包含一第一通孔141、一第一音腔142、一第二通孔143、一第二音腔144以及一音頻傳輸部145。第一通孔141設置于該第一表面111,且對應音頻輸出單元13的位置。第一音腔142對應第一通孔141的位置設置于第一殼體11的內部,并介于第一通孔141與音頻輸出單元13之間。第二通孔143設置于第二表面112。第二音腔144對應第二通孔143的位置設置于第一殼體11的內部,并介于第二通孔143與基板12之間。音頻傳輸部145連通第一音腔142與第ニ音腔144。對于較精密的組裝エ藝或設計需求而言,第一音腔142的大小可小于或等于音頻輸出單元13的大小,并使第一音腔142緊貼于音頻輸出單兀13,以使音頻于第一音腔142內共振或藉由音頻傳輸部145傳遞時更為順利。較佳地,第一音腔142、第二音腔144或音頻傳輸部145可與第一殼體11為一體成型,在第一殼體11生產時,即可同時成型,以達成本的節省;再者,第二音腔144可利用基板12作為遮蓋,以使音頻于第二音腔144內共振更有效率。較佳地,第二通孔143可對應該第一通孔141的位置設置于第二表面112,且第二通孔143的形狀及大小亦對應第一通孔141,以使整體外觀更有一致性并更佳美化,于本實施例中,以上述的方式呈現,應不以此為限。請參閱圖3,其為本實用新型的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操作示意圖。如圖所示,當使用者將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I的第一表面111向外折迭時,如遇有來電時,而此時使用者則僅需直接翻蓋后,即可壓按設置于第二殼體上15的多個功能鈕151之一,進而接聽來電。以此可節省使用者接聽來電的時間,并提高接聽來電的便利性。更進一歩的,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I可透過ー特定按鈕(未繪示于圖中),經由壓按該特定按鈕后,即可接通來電,而此時音頻輸出即為擴音狀態,并利用第二通孔143出音,則可達到使用者進一歩省略翻蓋的動作即可接聽來電的功能。其中該音頻輸出單元13可為外磁式或內磁式等一般通用的揚聲器。請參閱圖4,其為本實用新型的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于此實施例中,除下述說明部份外,其余元件的設置均與第一實施例類似,于此不再贅述。如圖所不,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I包含一第一殼體11、一基板12、一音頻輸出單兀13、ー聽筒結構14以及ー第二殼體15。其中第一殼體11還包含一遮蔽件17,該遮蔽件17對應第二通孔143的位置,并透過滑設或樞設的方式設置于第二表面112,于本實施例中,以滑設作為示范態樣,應不以此為限。順帶ー提的是,若遮蔽件17以樞設的方式設置于第二表面112,其為透過ー樞軸(未繪示于圖中)的方式,而使遮蔽件17可經由旋轉位移后,遮蔽第二通孔143。請參閱圖5,其為本實用新型的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操作示意圖。如圖所示,當使用者將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I的第一表面111向外折迭時,如遇有來電時,而此時使用者則僅需直接翻蓋后,即可壓按設置于第二殼體上15的多個功能鈕151之一,進而接聽來電。進ー步的,若使用者于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I的第一表面111向內折迭時接聽來電,且基于使用者或使用者的通話對象的隱私保護或防止干擾到其他人的情況下,可利用該遮蔽件17滑動后,遮蔽第二通孔143,以達到隱私的保護或防止干擾到其他人的效果。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與范疇,而對其進行的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于權利要求限定的范圍中。
權利要求1.一種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殼體,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設有一顯不單兀; 一基板,設置于該第一殼體內部; 一音頻輸出單兀,設置于該基板上,并鄰近于該第一表面; 一聽筒結構,包含 一第一通孔,設置于該第一表面,且對應該音頻輸單元的位置; 一第一音腔,對應該第一通孔的位置設置于該第一殼體的內部,并介于該第一通孔與該首頻輸出單兀之間; 一第二通孔,設置于該第二表面; 一第二音腔,對應該第二通孔的位置設置于該第一殼體的內部,并介于該第二通孔與該基板之間;以及 一音頻傳輸部,連通該第一音腔與該第二音腔;以及 一第二殼體,該第二殼體透過一樞接部樞接于該第一殼體。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殼體還包含一遮蔽件,該遮蔽件對應該第二通孔的位置設置于該第二表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遮蔽件滑設或樞設于該第二表面。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通孔對應該第一通孔的位置設置于該第二表面。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通孔的形狀及大小對應該第一通孔。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音頻傳輸部與該第一殼體一體成型。
7.一種聽筒結構,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殼體,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 一基板,設置于該第一殼體內部; 一音頻輸出單元,設置于該基板上; 一第一通孔,設置于該第一表面; 一第一音腔,對應該第一通孔的位置設置于該第一殼體的內部; 一第二通孔,設置于該第二表面; 一第二音腔,對應該第二通孔的位置設置于該第一殼體的內部;以及 一音頻傳輸部,連通該第一音腔與該第二音腔。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聽筒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殼體更包含一遮蔽件,該遮蔽件對應該第二通孔的位置設置于該第二表面。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聽筒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遮蔽件滑設或樞設于該第二表面。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聽筒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通孔對應該第一通孔的位置設置于該第二表面。
11.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聽筒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通孔的形狀及大小對應該第一通孔。
12.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聽筒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通孔對應該音頻輸出單元的位置設置,且該音頻輸出單元設置于該基板上鄰近于該第一表面;該第一音腔介于該第一通孔與該音頻輸出單元之間。
13.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聽筒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音頻傳輸部與該第一殼體一體成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揭示一種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及其聽筒結構。該旋轉翻蓋式電子裝置包含第一殼體、基板、音頻輸出單元、第二殼體以及聽筒結構。第一殼體具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設有一顯示單元。基板設置于第一殼體內部。音頻輸出單元設置于基板上,并鄰近于第一表面。第二殼體透過一樞接部樞接于第一殼體。該聽筒結構包含第一通孔、第一音腔、第二通孔、第二音腔以及音頻傳輸部。第一通孔設置于第一表面,且對應音頻輸單元的位置。第一音腔對應第一通孔的位置設置于第一殼體的內部,并介于第一通孔與音頻輸出單元之間。第二通孔設置于第二表面。第二音腔對應第二通孔的位置設置于第一殼體的內部。音頻傳輸部連通第一音腔與第二音腔。
文檔編號H05K5/02GK202425231SQ201120384819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9日
發明者孫磊 申請人:英華達(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英華達(西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英華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