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扳動裝置及一種機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扳動裝置及一種機柜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或通信領域中的機械結構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模塊設備扳動裝置及一種機柜。
背景技術:
[0002]在電子或通信領域,往往存在很多造型和功能非常多的設備,如交換機,服務器, 路由器等為了設計,制造,安裝和維護的方便,現有這些設備中,都使用了模塊化技術,即在一個設備的機柜中,放置很多功能化的模塊設備,模塊設備如風扇單元模塊、電源單元模塊、交換模塊、控制模塊等。[0003]在現有技術中,對于機柜中模塊設備的安裝和拆卸,模塊設備一般采用面板式安裝,即當需要某個模塊設備時,通過模塊設備面板上的扳動裝置,將所述模塊設備直接推入機柜,然后用螺釘旋轉鎖緊所述模塊設備與所述機柜;當需要拆卸所述模塊設備時,擰松螺釘并通過拉手,從水平方向直接將所述模塊設備拉出。[0004]本申請發明人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發現上述技術手段至少存在如下技術問題[0005]請參考如圖1所示的模塊設備,由于其拉手是固定在所述模塊設備上,所以,在推入或拉出機柜的過程中,只能沿著固定的拉手將所述模塊設備拉出,不能調節所述模塊設備拉手的位置;[0006]另外,由于面板式安裝均是通過螺釘鎖緊模塊設備與機柜,進而模塊設備的安裝與拆卸過程較為繁瑣,不能夠較快捷實現模塊設備的安裝拆卸。實用新型內容[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實用、安裝拆卸簡單快捷且可調節模塊設備推入拉出位置的扳動裝置。[0008]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0009]一種扳動裝置,包括[0010]扳動條,包含有第一端和第二端;[0011]第一臂,包含有第三端和第四端,其中,所述扳動條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臂的第三端連接;[0012]第二臂,包含有第五端和第六端,其中,所述扳動條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臂的第五端連接;[0013]第一旋轉件,設置在所述第一臂的第四端;[0014]第二旋轉件,設置在所述第二臂的第六端;[0015]其中,通過所述第一旋轉件和與所述第一旋轉件對應的第一旋轉配合件間的配合,使所述第一臂旋轉地和所述第一旋轉配合件連接;通過所述第二旋轉件和與所述第二旋轉件對應的第二旋轉配合件間的配合,使所述第二臂旋轉地和所述第二旋轉配合件連接。[0016]優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一連接件,設置在所述第一臂的第三端,通過與設置在所述通訊模塊設備對應位置上的第三連接件配合,可拆離地將所述第一臂固定在所述通訊模塊設備上;[0017]第二連接件,設置在所述第二臂的第五端,通過與設置在所述通訊模塊設備對應位置上的第四連接件配合,可拆離地將所述第二臂固定在所述通訊模塊設備上。[0018]優選地,所述第一連接件或第二連接件還包括螺釘;此時,所述第一連接件和所述第三連接件為螺孔;所述第二連接件和所述第四連接件為螺孔。[0019]優選地,所述第一連接件和所述第二連接件為卡扣;所述第三連接件和所述第四連接件為卡孔。[0020]優選地,所述第一連接件和所述第二連接件為卡孔;所述第三連接件和所述第四連接件為卡扣。[0021]優選地,所述第一旋轉件和所述第二旋轉件具體為通孔;所述第一旋轉配合件與所述第二旋轉配合件具體為與所述通孔匹配的軸。[0022]優選地,所述第一旋轉件具體為在所述第一臂的第四端外側延伸設置的軸;所述第二旋轉件具體為在所述第二臂的第六端外側延伸設置的軸;所述第一旋轉配合件與所述第二旋轉配合件具體為與所述軸匹配的設置在所述通訊模塊設備上的孔。[0023]優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0024]第一接口件,設置在所述第一臂的第四端,通過與設置在所述機柜對應位置上的第三接口件配合,可拆離地將所述第二臂固定在所述機柜上;[0025]第二接口件,設置在所述第二臂的第六端,,通過與設置在所述機柜對應位置上的第四接口件配合,可拆離地將所述第二臂固定在所述機柜上。[0026]優選地,所述所述第一接口件和/或所述第二接口件為U型卡口。[0027]另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如下技術方案[0028]一種機柜,包括[0029]機柜主體,[0030]至少一個通訊模塊設備,放置于所述機柜主體中;[0031]數量與所述至少一個通訊模塊設備一致的至少一個扳動裝置,可拆離地設置在所述至少一個通訊模塊設備上,其中,所述至少一個扳動裝置具體包括[0032]扳動條,包含有第一端和第二端;[0033]第一臂,包含有第三端和第四端,其中,所述扳動條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臂的第三端連接;[0034]第二臂,包含有第五端和第六端,其中,所述扳動條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臂的第五端連接;[0035]第一旋轉件,設置在所述第一臂的第四端;[0036]第二旋轉件,設置在所述第二臂的第六端;[0037]其中,通過所述第一旋轉件和與所述第一旋轉件對應的第一旋轉配合件間的配合,使所述第一臂旋轉地和所述第一旋轉配合件連接;通過所述第二旋轉件和與所述第二旋轉件對應的第二旋轉配合件間的配合,使所述第二臂旋轉地和所述第二旋轉配合件連接。[003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0039]由于扳動裝置采用了第一旋轉件和第二旋轉件及其配件組合的技術手段,解決了模塊設備在推入拉出過程中受力方向單一的技術問題,進而達到了可調節地推入拉出所述模塊設備的技術效果。[0040]通過第一接口件與設置在機柜對應位置上的第三接口件及第二接口件與設置在機柜對應位置上的第四接口件的配合,解決了模塊設備安裝拆卸過程繁瑣的技術問題,進而實現了方便簡單的安裝拆卸所述模塊設備的技術效果。
[0041]圖1為采用面板式安裝的模塊設備圖;[0042]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0043]圖3為安裝本實用新型模塊設備的斜視圖;[0044]圖3(a)為圖3中第四連接件的放大圖;[0045]圖3(b)為圖3中第二旋轉件及其配合件的放大圖;[0046]圖3(c)為圖3中第一旋轉件及其配合件的放大圖;[0047]圖4為安裝本實用新型模塊設備的側面圖;[0048]圖5為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模塊設備安裝到機柜的示意圖;[0049]圖5(d)為圖5中第二接口件及第四接口件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0]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能調節推入拉出扳手的問題,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扳動裝置,其具體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0051]包括扳動條20,包含有第一端71和第二端72,所述第一端連接第一臂41的第三端73,所述第二端72連接第二臂42的第五端75,其中,所述第三端73位于所述第一臂41 的上部,同時所述第五端75也位于所述第二臂42的上部,所述上部位置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方式,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根據所述扳動裝置在實際安裝過程中的實際狀況,設置所述第三端73與所述第五端75位于所述第一臂41與所述第二臂42的具體位置。[0052]第一臂41,所述第一臂41除包含第三端73外,還包含第四端74,所述第四端74 與第一旋轉件51相連,連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臂41的下部;[0053]第一旋轉件51,所述第一旋轉件51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是安置在所述扳動裝置第一臂的第四端74上,通過與第一旋轉配合件53配合,使所述第一臂41能夠以第一旋轉件51為軸轉動,具體而言,所述第一旋轉件51及所述第一旋轉配合件53可以采用如圖 3 (c)所示的旋轉螺絲結構,所述第一旋轉件51為設置在所述第一臂41上的螺絲,所述第一旋轉配合件53為設置在模塊設備上的螺孔,或者所述第一旋轉件51為螺孔,所述第一旋轉配合件53為螺絲,另外所述第一旋轉件51及所述第一旋轉配合件53還可以采用其他的旋轉結構,如齒輪、轉軸等,所以,所述旋轉螺絲結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方式,其他相同或相似的旋轉結構亦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之內;[0054]第二臂42,所述第二臂42除包含第五端75外,還包含第六端76,所述第六端76與第二旋轉件52相連,連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臂41的下部;[0055]第二旋轉件52,所述第二旋轉件52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是安置在所述扳動裝置第二臂的第六端76上,通過與第二旋轉配合件M配合,使所述第二臂42能夠以第二旋轉件52為軸轉動,具體而言,所述第二旋轉件52及所述第二旋轉配合件M亦可采用如圖 3 (b)所示旋轉螺絲結構,所述第一旋轉件52為設置在所述第二臂42上的螺絲,所述第二旋轉配合件M為設置在模塊設備上的螺孔,或者所述第二旋轉件52為螺孔,所述二旋轉配合件M為螺絲,另外所述第二旋轉件52及所述第二旋轉配合件M還可以采用其他的旋轉結構,如齒輪,轉軸等,當然,所述旋轉螺絲結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方式,其他相同或相似的旋轉結構亦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之內。[0056]所述扳動裝置還包括第一連接件31,所述第一連接件31為螺釘,設置在所述第一臂的第三端73,通過與設置在所述通訊模塊設備對應位置上的第三連接件33螺孔配合,可拆離地將所述第一臂41固定在所述通訊模塊設備上,具體來說,所述第一連接件31與第三連接件33配合還可以是,卡孔與卡口的配合,當然,上述方式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方式,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其他的相同或相似的連接件配合方式,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0057]所述扳動裝置還包括第二連接件32,所述第二連接件32為螺釘,設置在所述第二臂的第五端75,通過與設置在所述通訊模塊設備對應位置上的第四連接件34螺孔配合,具體見圖3(a),可拆離地將所述第二臂42固定在所述通訊模塊設備上,具體來說,所述第二連接件32與第四連接件34配合還可以是,卡孔與卡口的配合,當然,上述方式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方式,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其他的相同或相似的連接件配合方式,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0058]另一方面,為了使扳動裝置快捷的安裝拆卸,本實用新型扳動裝置還包括第一接口件61與第二接口件62,所述第一接口件61設置在所述第一臂的第四端74,通過與設置在所述機柜對應位置上的第三接口件63配合,可拆離地將所述第一臂41固定在所述機柜上,具體而言,所述第一接口件61可以為U型卡口,而對應的所述第三接口件63為所述機柜設備上一條能配合U型卡口的凸起軸,所述第二接口件62設置在所述第二臂的第六端 76,通過與設置在所述機柜對應位置上的第四接口件64配合,可拆離地將所述第二臂42固定在所述機柜上柜上,具體而言,請參閱圖5 (d),為所述第二接口件62和所述第四接口件的放大圖,所述第二接口件62可以為U型卡口,而對應的所述第四接口件64為所述機柜設備上一條能配合U型卡口的凸起軸,另外上述U型卡口與凸起軸卡和方式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方式,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其他的相同或相似的卡和配合方式,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0059]下面請一同參考圖3和圖4,為安裝本實用新型扳動裝置的斜視圖和側面圖。[0060]扳動裝置通過設置在第一臂上的第一旋轉件51和模塊設備上的第一旋轉配合件 53連接,其中,所述第一旋轉件51和所述第一旋轉配合件53的具體結構可參見圖3 (c),通過設置在第二臂上的第二旋轉件52和所述模塊設備上的第二旋轉配合件M連接,其中,所述第二旋轉件52和所述第四旋轉配合件M的具體結構可參見圖3(b),通過上述旋轉件及其配合件的連接,使所述扳動裝置能夠相對于所述第一旋轉件51和所述第二旋轉件52形成的軸轉動,因所述第一旋轉件51與第二旋轉件52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故所述第一臂41與所述第二臂42能夠以一定角度傾斜,或者所述第一臂41與所述第二臂42緊貼所述模塊設備固定推入或拉出所述模塊設備。[0061]請繼續參考圖5,為使用本實用新型扳動裝置的模塊設備安裝到機柜的示意圖。[0062]扳動裝置520與所述模塊設備510相連接,[0063]使所述扳動裝置520能夠相對于所述模塊設備轉動,當需要將所述設備通訊模塊 510推入所述機柜主體時,可控制所述扳動裝置520的第一臂和第二臂相對于所述模塊設備以保持一定角度,推入所述機柜主體中,其中所述一定角度也可以使所述第一臂與所述第二臂緊貼所述模塊設備。[0064]在將所述模塊設備510推入所述機柜主體后,將所述扳動裝置520的第一接口件卡入所述機柜主體500上的第三接口件,將所述扳動裝置520的第二接口件卡入所述機柜主體500上的第四接口件,在將所述扳動裝置520的扳動桿向上扳動,這樣所述第一接口件與所述第二接口件就垂直卡入了所述第三接口件與所述第四接口件中,從而實現了所述模塊設備510的安裝。[0065]為了使所述模塊設備510與所述機柜主體500之間的位置更加穩定,還可以通過所述扳動裝置520上的第一連接件與所述模塊設備上的第三連接件,所述扳動裝置520的第二連接件與所述模塊設備上的第四連接件配合,使所述模塊設備510更加牢固的放置在所述設備機柜500內。[0066]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具有如下技術效果[0067]一、由于采用了設置第一旋轉件與第二旋轉件技術手段,從而解決了扳動桿在推入拉出過程中位置固定的技術問題,進而達到可調節地推入拉出扳動桿位置技術效果。[0068]二、通過第一接口件和第二接口件上的U型卡口接入所述設備機柜上對應的第三接口件和第四接口件,解決了扳動裝置安裝拆卸過程繁瑣的技術問題,從而實現方便快捷地安裝拆洗扳動裝置。[0069]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1.一種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扳動條,包含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臂,包含有第三端和第四端,其中,所述扳動條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臂的第三端連接;第二臂,包含有第五端和第六端,其中,所述扳動條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臂的第五端連接;第一旋轉件,設置在所述第一臂的第四端; 第二旋轉件,設置在所述第二臂的第六端;其中,通過所述第一旋轉件和與所述第一旋轉件對應的第一旋轉配合件間的配合,使所述第一臂旋轉地和所述第一旋轉配合件連接;通過所述第二旋轉件和與所述第二旋轉件對應的第二旋轉配合件間的配合,使所述第二臂旋轉地和所述第二旋轉配合件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一連接件,設置在所述第一臂的第三端,通過與設置在所述通訊模塊設備對應位置上的第三連接件配合,可拆離地將所述第一臂固定在所述通訊模塊設備上;第二連接件,設置在所述第二臂的第五端,通過與設置在所述通訊模塊設備對應位置上的第四連接件配合,可拆離地將所述第二臂固定在所述通訊模塊設備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螺釘;此時,所述第一連接件和所述第三連接件為螺孔;所述第二連接件和所述第四連接件為螺孔。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和所述第二連接件為卡扣; 所述第三連接件和所述第四連接件為卡孔。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和所述第二連接件為卡孔;所述第三連接件和所述第四連接件為卡扣。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轉件和所述第二旋轉件具體為通孔;所述第一旋轉配合件與所述第二旋轉配合件具體為與所述通孔匹配的軸。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轉件具體為在所述第一臂的第四端外側延伸設置的軸;所述第二旋轉件具體為在所述第二臂的第六端外側延伸設置的軸;所述第一旋轉配合件與所述第二旋轉配合件具體為與所述軸匹配的設置在所述通訊模塊設備上的孔。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一接口件,設置在所述第一臂的第四端,通過與設置在所述機柜對應位置上的第三接口件配合,可拆離地將所述第二臂固定在所述機柜上;第二接口件,設置在所述第二臂的第六端,通過與設置在所述機柜對應位置上的第四接口件配合,可拆離地將所述第二臂固定在所述機柜上。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件和/或所述第二接口件為U 型卡口。
10.一種機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機柜主體,至少一個通訊模塊設備,放置于所述機柜主體中;數量與所述至少一個通訊模塊設備一致的至少一個扳動裝置,可拆離地設置在所述至少一個通訊模塊設備上,其中,所述至少一個扳動裝置具體包括 扳動條,包含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臂,包含有第三端和第四端,其中,所述扳動條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臂的第三端連接;第二臂,包含有第五端和第六端,其中,所述扳動條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臂的第五端連接;第一旋轉件,設置在所述第一臂的第四端; 第二旋轉件,設置在所述第二臂的第六端;其中,通過所述第一旋轉件和與所述第一旋轉件對應的第一旋轉配合件間的配合,使所述第一臂旋轉地和所述第一旋轉配合件連接;通過所述第二旋轉件和與所述第二旋轉件對應的第二旋轉配合件間的配合,使所述第二臂旋轉地和所述第二旋轉配合件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扳動裝置及一種機柜,所述扳動裝置包括扳動條,包含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臂,包含有第三端和第四端,其中,所述扳動條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臂的第三端連接;第二臂,包含有第五端和第六端,其中,所述扳動條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臂的第五端連接;第一旋轉件,設置在所述第一臂的第四端;第二旋轉件,設置在所述第二臂的第六端;其中,通過所述第一旋轉件和與所述第一旋轉件對應的第一旋轉配合件間的配合,使所述第一臂旋轉地和所述第一旋轉配合件連接;通過所述第二旋轉件和與所述第二旋轉件對應的第二旋轉配合件間的配合,使所述第二臂旋轉地和所述第二旋轉配合件連接。
文檔編號H05K7/00GK202276586SQ201120345690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5日
發明者厲建峰 申請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