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發熱電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纜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發熱電纜。
背景技術:
發熱電纜,是制成電纜結構,以電力為能源,利用合金電阻絲進行通電發熱,來達到采暖或者保溫的效果的;發熱電纜內芯由冷線熱線組成,外面由絕緣層、接地、屏蔽層和外護套組成,發熱電纜通電后,熱線發熱,并在40 60°C的溫度間運行,埋設在填充層內的發熱電纜,將熱能通過熱傳導(對流)的方式和發出的8-13um的遠紅外線輻射方式傳給受熱體。雙導發熱電纜是由“冷線”進入,串接“熱線”,然后再由“冷線”在電纜內返回,其特征是頭尾均在一端。目前,雙導發熱電纜在使用過程中絕緣層容易老化,產生龜裂,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同時安裝時多采用外接方法,而由于發熱電纜的工作性質,其常年被埋入地下,極易進水,采用外接法時,容易出現安全隱患,而這種隱患很難排除,影響發熱電纜使用壽命,同時電纜更換需花費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性能好、安裝穩定、使用壽命長、節省成本的新型發熱電纜。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發熱電纜,所述發熱電纜為雙導發熱電纜,包括電纜內芯,在所述電纜內芯外部依次設有絕緣層、接地線、屏蔽層及護套層,所述電纜內芯由作為發熱體的發熱合金絲及作為冷線的銅線構成,所述絕緣層為自交聯絕緣塑料層,所述發熱合金絲通過隱式接頭的方式與所述冷線連接。所述發熱合金絲與所述冷線通過熔焊方式相連接。所述絕緣層為自交聯絕緣塑料層,所述自交聯絕緣塑料層厚度為0. 3 0. 8mm。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所述的新型發熱電纜,通過將雙導發熱電纜的絕緣層設置為自交聯塑料材料,產品穩定性能變強,抗老化和耐高溫的效果變好,大大增加了產品的使用壽命,解決了產品易受高溫的問題;采用隱式接頭方式連接發熱體及冷線后,大大提高了雙導發熱電纜的連接穩定性,進而提供了其使用安全性能,同時也減少了更換產品的成本。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各幅附圖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發熱電纜結構示意圖;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1、護套層,2、屏蔽層,3、絕緣層,4、接地線,5、電纜內芯,6、發熱合金絲,7、銅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最優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1所示,所述的新型發熱電纜,所述發熱電纜為雙導發熱電纜,包括電纜內芯 5,在電纜內芯5外部依次設有絕緣層3、接地線4、屏蔽層2及護套層1,電纜內芯5由作為發熱體的發熱合金絲6及作為冷線的銅線7構成,絕緣層3為自交聯絕緣塑料層,發熱合金絲6通過隱式接頭的方式與冷線連接。發熱合金絲6與冷線通過熔焊方式相連接。絕緣層3為自交聯絕緣塑料層,自交聯絕緣塑料層厚度為0. 3 0. 8mm。雙導發熱電纜,在使用自交聯材料作為絕緣層以后,產品穩定性能變強,抗老化和耐高溫的效果變好,大大增加了產品的使用壽命,解決了產品易受高溫的問題;采用隱式接頭方式連接發熱體及冷線后,大大提高了雙導發熱電纜的連接穩定性,進而提高了其使用安全性能,接頭不易發生進水、受潮而產生短路、跳間現象,從根本上解決了使用安全隱患, 提高了發熱電纜使用壽命,同時也減少了更換產品的成本。雙導發熱電纜,通過一定額定電壓將冷線端組成一個供電回路,另一端直接短接,接通電源,發熱體開始發熱,達到一定時間后,功率和溫度達到平衡狀態,最終達到用戶的使用功能。上面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發熱電纜,所述發熱電纜為雙導發熱電纜,包括電纜內芯(5),在所述電纜內芯(5)外部依次設有絕緣層(3)、接地線⑷、屏蔽層(2)及護套層(1),所述電纜內芯(5) 由作為發熱體的發熱合金絲(6)及作為冷線的銅線(7)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層(3) 為自交聯絕緣塑料層,所述發熱合金絲(6)通過隱式接頭的方式與所述冷線連接。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發熱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合金絲(6)與所述冷線通過熔焊方式相連接。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發熱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交聯絕緣塑料層厚度為0. 3 0. 8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發熱電纜,所述發熱電纜為雙導發熱電纜,包括電纜內芯,在所述電纜內芯外部依次設有絕緣層、接地線、屏蔽層及護套層,所述電纜內芯由作為發熱體的發熱合金絲及作為冷線的銅線構成,所述絕緣層為自交聯絕緣塑料層,所述發熱合金絲通過隱式接頭的方式與所述冷線連接。通過將雙導發熱電纜的絕緣層設置為自交聯塑料材料,產品穩定性能變強,抗老化和耐高溫的效果變好,大大增加了產品的使用壽命;采用隱式接頭方式連接發熱體及冷線后,大大提高了雙導發熱電纜的連接穩定性,同時也減少了更換產品的成本。
文檔編號H05B3/56GK202111883SQ20112022356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29日
發明者孫偉, 戴禮云 申請人:蕪湖市恒鑫電纜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