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結構重心自動平衡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裝在液壓頂升平橋的后橋上的配重。
背景技術:
目前,大部分液壓頂升平橋所采用的配重形式均為固定配重形式,即將配重塊固定安放在指定位置,配重塊無法移動或移動困難。這種配重方式的缺點是當液壓頂升平橋前橋結構重心發生變化或工作狀態改變等需要改變配重重量的時候,只能通過額外的輔助方式來增減配重的重量,所以不僅耗時費力,而且增大了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重心自動平衡系統,要解決液壓頂升平橋前橋結構重心發生變化或工作狀態改變時,調節配重重量耗時費力的技術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結構重心自動平衡系統,安裝在液壓頂升平橋的后橋上,其特征在于由固定配重和移動配重兩部分組成,其中固定配重固定放置在后橋的外端部的橋面上,包括配重框和放置在配重框中的固定配重塊;所述移動配重包括變幅滑輪、限位開關、移動小車、變幅機構、移動配重塊和鋼絲繩,其中移動小車放置在后橋的兩根下弦桿上,移動配重塊放置在移動小車中,所述變幅滑輪連接在后橋上并且至少有三個,其中兩個位于移動小車的上方,另外一個位于移動小車遠離變幅機構的一側,所述變幅機構固定放置在后橋的內端部的下弦桿上,并且變幅機構通過鋼絲繩和變幅滑輪與移動小車連成一個閉合的環路,所述限位開關有兩個并且分別固定放置在移動小車所運動的兩端極限位置。所述固定配重塊可以有10 30塊,每塊可以重200kg 1000kg。所述移動配重塊可以有5 15塊,每塊可以重200kg 1000kg。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克服了一般固定配重方式只能通過額外的輔助方式來增減配重重量的不足。安裝了本實用新型的液壓頂升平橋,在結構重心發生變化或工作狀態改變的時候,可以在不改變配重量的情況下實現整體結構重心平衡,所以不僅減少了工作量,而且增強了效率,節約了時間,加快了施工進度。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在液壓頂升平橋后橋上安裝位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A-A剖面的放大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排繩方式示意圖。附圖標記1 一后橋、2 —變幅滑輪、3 —固定配重框、4 一固定配重塊、5 —限位開關、6 —移動小車、7 —變幅機構、8 —移動配重塊、9 一鋼絲繩。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1、圖2所示,這種結構重心自動平衡系統,安裝在液壓頂升平橋的后橋1上,由固定配重和移動配重兩部分組成,其中固定配重固定放置在后橋1的外端部的橋面上,包括焊接在后橋1的外端部的橋面上的配重框3和放置在配重框3中的固定配重塊4,固定配重塊4有10 30塊,每塊重200kg 1000kg,本實施例中,固定配重塊4有20 塊,每塊500kg重。參見圖1-3,所述移動配重包括變幅滑輪2、限位開關5、移動小車6、變幅機構7、移動配重塊8和鋼絲繩9,其中移動小車6放置在后橋1的兩根下弦桿上,移動配重塊8放置在移動小車6中,移動配重塊8有5 15塊,每塊重200kg 1000kg,本實施例中,移動配重塊8有10塊,每塊500kg重。所述變幅滑輪2連接在后橋1上并且至少有三個,其中兩個位于移動小車6的上方,另外一個位于移動小車6遠離變幅機構7的一側。本實施例中, 三個變幅滑輪2分別安裝在后橋1的中心面上。所述變幅機構7固定放置在后橋1的內端部的下弦桿上,并且變幅機構7通過鋼絲繩9和變幅滑輪2與移動小車6連成一個閉合的環路,從而使移動小車6可沿后橋1的下弦桿來回移動,由此實現移動配重塊8在水平方向的移動。所述限位開關5有兩個并且分別固定放置在移動小車6所運動的兩端極限位置。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所述液壓頂升平橋包括有橋身、前橋、后橋1、前橋拉桿、 后橋拉桿、頂升套架和起重設備。當液壓頂升平橋的工作狀態改變為頂升狀態時,無需增加其配重量,啟動變幅機構7,使移動小車6向后橋1的外端部運動,運動到整體結構重心平衡到液壓頂升油缸的位置,制停變幅機構,即可進行頂升作業;當液壓頂升平橋頂升完畢進入工作狀態時,無需減少其配重量,啟動配置變幅機構7,使移動小車6向液壓頂升平橋的中心方向運動,運動到整體結構重心平衡到到液壓頂升平橋的中心位置,制停變幅機構,液壓頂升平橋即進入工作狀態;隨著施工進度的需求,液壓頂升平橋的前橋長度將發生改變,此時液壓頂升平橋的整體結構重心發生了變化,則可根據需要進行移動小車位置的調整,并使用液壓頂升平橋自身的專用塔機增減固定配重的數量,使整體結構重心達到平衡。當移動小車移動到極限位置時,限位開關動作,變幅機構制停,保證了系統的安全運行。
權利要求1.一種結構重心自動平衡系統,安裝在液壓頂升平橋的后橋(1)上,其特征在于由固定配重和移動配重兩部分組成,其中固定配重固定放置在后橋(1)的外端部的橋面上,包括配重框(3 )和放置在配重框(3 )中的固定配重塊(4 );所述移動配重包括變幅滑輪(2 )、限位開關(5)、移動小車(6)、變幅機構(7)、移動配重塊(8)和鋼絲繩(9),其中移動小車(6) 放置在后橋(1)的兩根下弦桿上,移動配重塊(8)放置在移動小車(6)中,所述變幅滑輪(2) 連接在后橋(1)上并且至少有三個,其中兩個位于移動小車(6)的上方,另外一個位于移動小車(6)遠離變幅機構(7)的一側,所述變幅機構(7)固定放置在后橋(1)的內端部的下弦桿上,并且變幅機構(7)通過鋼絲繩(9)和變幅滑輪(2)與移動小車(6)連成一個閉合的環路,所述限位開關(5)有兩個并且分別固定放置在移動小車(6)所運動的兩端極限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構重心自動平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配重塊(4)有 10 30塊,每塊重200kg IOOOkg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構重心自動平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配重塊(8)有 5 15塊,每塊重200kg 1000kg。
專利摘要一種結構重心自動平衡系統,安裝在液壓頂升平橋的后橋上,由固定配重和移動配重兩部分組成,其中固定配重固定放置在后橋的外端部的橋面上,包括配重框和放置在配重框中的固定配重塊;所述移動配重包括變幅滑輪、限位開關、移動小車、變幅機構、移動配重塊和鋼絲繩,其中移動小車放置在后橋的兩根下弦桿上,移動配重塊放置在移動小車中,所述變幅機構通過鋼絲繩和變幅滑輪與移動小車連成一個閉合的環路。安裝了本系統的液壓頂升平橋,在結構重心發生變化或工作狀態改變的時候,可以在不改變配重量的情況下實現整體結構重心平衡,所以不僅減少了工作量,而且增強了效率,節約了時間,加快了施工進度。
文檔編號B66C23/76GK202016814SQ20112013632
公開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3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3日
發明者何勸云, 孫紅巖, 李志國, 牛雅靜, 王東紅, 田國承, 田學坤, 趙進昌, 陳浩, 高洪偉, 鮑會麗 申請人: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機械化研究分院, 廊坊凱博建設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