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散熱部件、電光裝置及電子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散熱部件、電光裝置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在使用了反射型液晶元件(反射型液晶面板)的投影機中,投影圖像的高亮度化的要求強烈。為了響應這樣的要求,雖然考慮提高光源的亮度,但是若提高亮度則反射型液晶面板的溫度會上升。特別地,由于以這樣的用途使用的光源大多僅具有均勻的強度分布,所以反射型液晶面板的中央部分(面板中央部分)的溫度,與容易散熱的外緣部分 (面板外緣部分)相比要高。若產生這樣的溫度分布,則面板中央部分的液晶的劣化比面板外緣部分要快,有可能產生色不均。因此,進行了用于消除這樣的不良狀況的研究(例如, 參照專利文獻1)。在該專利文獻1中,對要配置于反射型液晶面板與散熱部之間的熱傳導性填充材料以使其緊密附著于反射型液晶面板的背面的與顯示區域對應的位置的方式進行填充,用熱傳導性填充材料吸收顯示區域整個區域的熱。進而,使散熱部的與反射型液晶面板相對的面,彎曲為越朝向中央部分則越接近反射型液晶面板那樣的凸狀。利用該結構,通過使顯示區域的中央部分與散熱部的間隔(中央間隔)與該區域的外緣部與散熱部的間隔(外緣間隔)相比小,使由散熱部實現的中央部分的受熱效率比外緣部的高,來實現溫度分布的均勻化。專利文獻1特開2010-14809號公報但是,在專利文獻1中,由于使熱傳導性填充材料緊密附著于顯示區域整個區域, 所以在顯示區域內受熱效率幾乎沒有差別。進而,由于反射型液晶面板是非常小型的,所以即使在散熱部設置彎曲面,中央間隔與外緣間隔之差也僅是極小的。因此,存在著不能產生由熱傳導性填充材料和散熱部形成的在顯示區域內的受熱效率之差,不能充分地實現在該區域內的溫度分布的均勻化的問題。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以簡單的結構實現顯示區域內的溫度分布的均勻化的散熱部件、電光裝置及電子設備。本發明的散熱部件,與反射型光調制元件相對配置,具備受熱面,其與前述反射型光調制元件相對,接受來自該反射型光調制元件的熱;與前述受熱面相反側的散熱面; 以及多個散熱片,其突出設置于前述散熱面;其中,前述多個散熱片以下述方式形成在與前述散熱面正交的任意的剖面,配置密度在前述散熱面的中央部比端部大,或者在與該散熱片的突出方向正交的剖面,剖面面積在前述散熱面的中央部比端部大。根據本發明,散熱面具備突出設置的多個散熱片。并且,該多個散熱片以下述方式形成在與散熱面正交的任意的剖面,配置密度在散熱面的中央部比端部大,或者在與散熱片的突出方向正交的剖面,剖面面積在散熱面的中央部比端部大。即,以下述方式形成與散熱面的端部相比,散熱面的中央部其散熱片的表面積大,散熱效率高。因此,由于在與散熱面的中央部相應的受熱面的中央部,可以接受更多的熱,所以能夠使在要成為高溫的顯示區域的中央部的受熱效率比該區域的端部大。因而,在顯示區域內的溫度分布變得均勻, 能夠抑制由高溫引起的反射型光調制元件的劣化,抑制色不均的發生等不良狀況。在本發明的散熱部件中,優選地,前述多個散熱片,以下述方式形成在與前述散熱面正交的任意的剖面,突出方向的高度尺寸在前述散熱面的中央部比端部大。根據本發明,能夠以僅改變高度尺寸的簡單的結構,將散熱片的表面積形成為在散熱面的中央部比散熱面的端部大。本發明的散熱部件,優選地,在與前述散熱面相比靠外側,突出設置有輔助散熱片。根據本發明,由于在散熱面的外側也具備輔助散熱片,所以在散熱片的散熱不足時,能夠還從輔助散熱片進行散熱,使散熱效率提高。本發明的電光裝置,具備一對基板相對配置而成的反射型光調制元件;以及上述的散熱部件。根據本發明,電光裝置由于具備上述的本發明的散熱部件,所以在顯示區域內的溫度分布變得均勻,能夠抑制由高溫引起的液晶的劣化,抑制色不均的發生等不良狀況。本發明的電子設備,具備上述的電光裝置。根據本發明,電子設備由于具備上述的本發明的電光裝置,所以能夠顯示色不均得到了抑制的投影圖像。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第2實施方式、變形例涉及的投影機的結構的圖。圖2是前述第1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型電光裝置的剖面圖。圖3是沿著圖2的III-III線的剖面圖。圖4是前述第2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型電光裝置的剖面圖。圖5是從散熱部的法線方向觀察本發明的第1變形例所涉及的散熱部件的俯視圖。符號說明1...投影機(電光裝置),30、40...反射型電光裝置(電光裝置),31...反射型液晶面板(反射型光調制元件),35...散熱部件,313...顯示區域,351...受熱部,352...受熱面,353...散熱面,354 ;356、454 457...散熱片,357、458...輔助散熱片。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的一方式進行說明。第1實施方式投影機的結構圖1是示意地表示投影機1的概略結構的圖。投影機1,根據圖像信息對從光源射出的光束進行調制而形成彩色圖像(圖像光),并將該彩色圖像放大投影于屏幕S上。該投影機1,具有偏振照明裝置11,其具備光源部12、積分透鏡13及偏振變換元件14 ;偏振分束器15,其使從該偏振照明裝置11出射的S偏振光束通過S偏振光束反射面 16而反射;分色鏡17,其將從偏振分束器15的S偏振光束反射面16反射的光之中的藍色光(B)分量分離;分色鏡18,其使藍色光被分離后的光束之中的紅色光(R)分量反射而將其分離。另外,投影機1具備作為各色光所入射的電光裝置的3個反射型電光裝置30 (設定為紅色光側的反射型電光裝置30R、綠色光側的反射型電光裝置30G和藍色光側的反射型電光裝置30B)。這3個反射型電光裝置30具備作為反射型液晶元件的反射型液晶面板31 (與反射型電光裝置30同樣,將各色光側的反射型液晶面板設定為311 、316、318),該作為反射型液晶元件的反射型液晶面板31由在石英、玻璃等透光性基板或硅基板上形成有液晶的所謂LCOS(硅上液晶)構成。而且,各反射型電光裝置30,分別以反射型液晶面板31相對于在分色鏡17、18中透射的光束的光軸大致垂直的狀態配置。反射型液晶面板31,根據來自沒有圖示的控制裝置的驅動信號,控制前述液晶的取向狀態,對入射的光的光束的偏振方向進行調制,將其朝向分色鏡17、18反射。另外,反射型電光裝置30除了反射型液晶面板31外,還具備散熱部件35 (在圖1 中沒有圖示)以及熱傳導部件38 (在圖1中沒有圖示)等,關于其詳細結構,在后面進行描述。而且,投影機1,在通過分色鏡17、18以及偏振分束器15合成了由3個反射型電光裝置30R、30B、30G調制后的光之后,將該合成光經由投影透鏡19投影于屏幕S。反射型電光裝置的詳細結構圖2是表示反射型電光裝置30的結構的剖面圖。圖3是沿著圖2的III-III線的剖面圖。構成反射型電光裝置30的反射型液晶面板31,雖然省略圖示但是具有反射基板、與反射基板相對配置的透光性基板、密閉封入于這些基板之間的液晶。該反射型液晶面板31,在寬度尺寸為A的顯示區域313,根據圖像信息對從對置基板側(圖2中上方向)入射的入射光進行調制而顯示圖像。另外,反射型電光裝置30具備散熱部件35,該散熱部件35例如包含熱傳導性高的鋁等金屬而形成,并與反射型液晶面板31的背面相對配置。該散熱部件35具備俯視形狀比反射型液晶面板31大的大致板狀的受熱部351。 該受熱部351具備與反射型液晶面板31相對的受熱面352、與該受熱面352相反側的散熱面353。并且,在散熱面353的與顯示區域313相應的區域(散熱促進區域),設置有突出設置為圖2的紙面垂直方向的尺寸相等的大致板狀的第1、第2、第3散熱片354、355、356, 該第1、第2、第3散熱片3M、355、356各設置2個。第1、第2、第3散熱片3M、355、356從散熱促進區域的中心部開始按順序左右對稱地設置。進而,第1、第2、第3散熱片以同一間隔B配置,并且以寬度尺寸C1、C2、C3按順序變小且長度尺寸L1、L2、L3也按順序變小的方式形成。即,寬度尺寸及長度尺寸都設置為在散熱促進區域的中央部(散熱促進中央部)比端部(散熱促進端部)要大。因而,散熱片的表面積設定為,在散熱促進中央部比散熱促進邊緣部要大。
此外,在散熱面353的散熱促進區域的外側,設置有圖2的紙面垂直方向的尺寸與第1散熱片3M相等的大致板狀的4個輔助散熱片357。該輔助散熱片357,以與第3散熱片356的間隔及與相鄰的輔助散熱片357的間隔都為間隔B的方式設置。此外,輔助散熱片357的寬度尺寸C4和長度尺寸L4,都形成得比第3散熱片356要小。并且,散熱部件35經由硅等具有熱傳導性的熱傳導部件38,固定于反射型液晶面板31。具體地,熱傳導部件38設置于受熱面352及反射型液晶面板31的背面的與顯示區域313相應的位置。第1實施方式的作用效果根據上述的第1實施方式,能夠產生下面的作用效果。通過使第1 第3散熱片3M 356的寬度尺寸及長度尺寸以在散熱促進中央部比散熱促進端部大的方式變化,使第1 第3散熱片3M 356的表面積同樣地變化。因此,由于散熱片的表面積越大,則散熱效率也越大,所以在受熱面352的與第1散熱片3M 相應的區域,可以接受更多的熱,能夠使在要成為高溫的表示區域313的中央部的受熱效率比該區域的端部大。因而,能夠使在顯示區域313的溫度分布變得均勻,能夠抑制由高溫引起的液晶的劣化,能夠抑制色不均的發生等。此外,由于設置了輔助散熱片357,所以在散熱促進區域外部也能夠促進散熱,能夠提高散熱效率。第2實施方式接下來,關于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第2實施方式的反射型電光裝置40,如圖1所示,取代第1實施方式的反射型電光裝置30而設置。圖4是表示反射型電光裝置40的結構的剖面圖。另外,由于第2實施方式的基本的結構與第1實施方式是同樣的,所以對于相同部分標注同一符號,并省略對它們的說明。如圖4所示,反射型電光裝置40的散熱部件45,具備受熱部351。在該受熱部351 的散熱面353的散熱促建區域,設置有分別突出設置為大致板狀的第1、第2、第3、第4散熱片 454、455、456、457,該第 1、第 2、第 3、第 4 散熱片 454、455、456、457 各設置 2 個。第1、第2、第3、第4散熱片妨4、455、456、457形成為圖4的紙面垂直方向的尺寸、 寬度尺寸C5、長度尺寸L5相等的同一形狀,并從散熱促進區域的中心部開始按順序左右對稱地設置。進而,2個第1散熱片妨4彼此的間隔Bi、第1散熱片妨4與第2散熱片455的間隔B2、第2散熱片455與第3散熱片456的間隔B3、第3散熱片456與第4散熱片457的間隔B4,以按順序變小的方式設定。即,通過改變同一形狀的第1 第4散熱片妨4 457 的配置間距,將散熱片的表面積設定為在散熱促進中央部比散熱促進端部大。此外,在散熱面353的散熱促進區域的外側,設置有2個輔助散熱片458。該輔助散熱片458,形成為與前述的第1 第4散熱片妨4 457相同的形狀,且以與第4散熱片 457的間隔B5比前述的間隔B4大的方式設置。第2實施方式的作用效果通過上述的第2實施方式,除了與前述的第1實施方式同樣的作用效果外,還能夠期待如下的作用效果。
S卩,由于將第1 第4散熱片4M 457和輔助散熱片458設定為同一長度尺寸 L5,通過改變它們的配置間距來提高散熱促進中央部的散熱效率,所以能夠抑制散熱部件 45的高度方向的大型化。變形例另外,本發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實施方式,在能夠實現本發明的目的的范圍內的變形、改進等都包含在本發明中。第1變形例圖5是從散熱面353的法線方向觀察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變形例所涉及的散熱部件陽的俯視圖。在本變形例中,代替第1實施方式中的板狀的第1 第3散熱片 354 356、輔助散熱片357,而以同一間隔B設置柱狀的第1 第3散熱片5M 556、輔助散熱片陽7。第1 第3散熱片5M 556、輔助散熱片557的突出方向的正交剖面,成為1邊的長度尺寸與第1實施方式的各散熱片3M 357的寬度尺寸Cl、C2、C3、C4相等的正方形。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夠將散熱片的表面積設定為在散熱促進中央部比散熱促進端部大,能夠產生與前述的第1實施方式同樣的效果。其他變形例前述的各散熱片M4 557,其剖面并不限于正方形,而也可以是圓形、正方形以外的多邊形等。此外,也可以將第2實施方式的各散熱片妨4 458與第1變形例同樣地設定為柱狀。在本發明中,將第1實施方式的各散熱片3M 357設定為了長度尺寸為Ll L4 且圖2的紙面垂直方向的尺寸相等的四邊形的板狀體,但是也可以在圖2的紙面垂直方向也設置高度尺寸的變化,設定為散熱促進中央部高、散熱促進端部低的山形的板狀體。
權利要求
1.一種散熱部件,其特征在于,與反射型光調制元件相對配置,具備受熱面,其與前述反射型光調制元件相對,接受來自該反射型光調制元件的熱; 與前述受熱面相反側的散熱面;以及多個散熱片,其從前述散熱面突出; 其中,前述多個散熱片以下述方式形成在與前述散熱面正交的任意的剖面,配置密度在前述散熱面的中央部比端部大,或者在與該散熱片的突出方向正交的剖面,剖面面積在前述散熱面的中央部比端部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部件,其特征在于前述多個散熱片,以下述方式形成在與前述散熱面正交的任意的剖面,突出方向的高度尺寸在前述散熱面的中央部比端部大。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熱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與前述散熱面相比靠外側,突出設置有輔助散熱片。
4.一種電光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一對基板相對配置而成的反射型光調制元件;以及權利要求1 3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散熱部件。
5.一種電子設備,具備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光裝置。
6.一種散熱部件,其特征在于,與反射型光調制元件相對配置,具備 第1面,其與前述反射型光調制元件相對;與前述第1面相反側的第2面;以及多個散熱片,其設置于前述第2面; 其中,前述多個散熱片,在與前述第2面正交的任意的剖面,前述第2面的中央部的配置密度比前述第2面的端部的配置密度大,或者在前述第2面,前述散熱片的表面積在前述第2面的中央部比端部大。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散熱部件、電光裝置及電子設備。散熱部件與反射型光調制元件相對配置,具備受熱面,其與反射型液晶面板相對,接受來自該反射型液晶面板的熱;與受熱面相反側的散熱面;以及設置于散熱面的多個散熱片;其中,前述多個散熱片以下述方式形成在與散熱面正交的任意的剖面,配置密度在前述散熱面的中央部比端部大,或者在與散熱片的突出方向正交的剖面,剖面面積在散熱面的中央部比端部大。
文檔編號H05K7/20GK102213855SQ201110086249
公開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7日
發明者林智弘 申請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