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梯的布置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梯的布置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梯的布置結構中,轎廂是前開門或后開門的,并且轎門是對開的,為了保 證轎門能足夠地打開,轎廂的左右側均與電梯的井道壁之間留有空間,該空間可容納打開 后的轎門,對重設置在轎廂的左側或右側,鋼絲繩的一端固定在對重上,另外一端向上繞過 曳引輪,然后固定在轎廂上,該1 1的曳引方式使得曳引輪的輪軸的負載較大,影響曳 引輪的使用壽命,并且在增大轎廂載重時,必需增大對重的重量,一般增大對重重量的方 式有一、對重形狀不變而采用材料密度較高的對重塊,但是這樣材料成本會成倍數變大; 二、對重塊材料不變而增加對重塊數量,即增加對重長度,但是這樣會增加土建的頂層或底 坑空間;三、對重塊材料不變而增大對重水平截面積,但這樣會增加電梯井道的水平截面尺 寸。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在不改變對重塊材料、不用增加土建的頂層高度或者底 坑深度、不用增大井道的水平截面積情況下通過增加一個對重來充分利用井道空間以實現 轎廂載重增大時可增大對重重量的電梯的布置結構,并且該電梯通過4 1的曳引方式來 減少曳引輪輪軸的負載。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電梯的布置結構,包括前開門或 后開門的轎廂、承載所述轎廂的轎架、設置在所述轎架上的轎廂繩輪、對重、設置在所述對 重上的對重繩輪、設置在所述轎廂繩輪和所述對重繩輪上方的曳引輪以及導向輪、繞在所 述轎廂繩輪、所述對重繩輪、所述曳引輪以及所述導向輪上的鋼絲繩,所述對重有一對,一 對所述對重對稱地設置在所述轎廂的左右兩側,所述一對對重的對重繩輪之間設置有多個 所述導向輪,所述轎廂繩輪有兩組,兩組所述轎廂繩輪間隔設置,所述兩組轎廂繩輪之間也 設置有所述導向輪,所述鋼絲繩的一端固定設置,另一端向下繞過一個所述對重上的對重 繩輪后,向上繞過所述多個導向輪,然后再向下繞過另外一個所述對重上的對重繩輪,接著 向上繞過所述曳引輪,再向下繞過一組所述轎廂繩輪,然后繞過向上所述導向輪,再向下繞 過另外一組所述轎廂繩輪,最后固定設置。優選地,所述兩組轎廂繩輪前后間隔設置,每組所述轎廂繩輪有兩個,該兩個轎廂 繩輪左右間隔設置,每個所述轎廂繩輪的軸心線均沿著前后方向延伸,設置在兩組所述轎 廂繩輪之間的導向輪的軸心線與所述轎廂繩輪的軸心線相垂直,并沿著左右方向延伸。優選地,所述對重繩輪的軸心線均沿著左右方向延伸,設置在一對所述對重繩輪 之間的多個導向輪以及所述曳引輪的軸心線均與所述對重繩輪的軸心線相垂直,并均沿著 前后方向延伸。優選地,在所述對重的水平截面上,較短的外觀厚度沿著所述轎廂左右方向設置。[0008]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該電梯實 現了 4 1的曳引比,這樣顯著地減少了曳引輪輪軸的負載,延長曳引機的使用壽命;不僅 如此,利用轎廂左右側與井道壁之間原有的空間增加了一個對重,完成了轎廂載重增大的 需求,也就是說,該電梯的布置結構在不改變對重塊材料、不用增加土建的頂層高度或者底 坑深度、不用增大井道的水平截面積情況下,通過增加一個對重來充分利用井道空間,滿足 了轎廂載重增大時可增大對重重量的需求,該電梯的布置結構可適用于大噸位的貨梯或客 梯。當然,該電梯也適用于小噸位的貨梯或客梯,相對于普通單對重電梯來講,使用本實用 新型的電梯布置結構中,對重可以采用低成本材料密度較底的合成對重塊,以節省對重成 本。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示意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從電梯井道的頂部往下看的俯視示意圖,只示出了裝在機架 上的曳引機、多個導向輪以及繩頭組件;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從轎廂和對重的頂部往下看的俯視示意圖,還示出了轎廂在 前后開門。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來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參見圖1-4所示,電梯的布置結構,包括前開門或后開門的轎廂15、承載轎廂15的 轎架19、設置在轎架19上的兩組轎廂繩輪9和10和12和13、對稱設置在轎廂15左右兩 側的對重3和8、設置在對重3和8上的對重繩輪2和7、設置在兩組轎廂繩輪9和10和12 和13和一對對重繩輪2和7上方的曳引輪18以及多個導向輪4和5和11、鋼絲繩17,具有 曳引輪18的曳引機6以及多個導向輪4和5和11裝在電梯井道20頂部的機架16上,機 架16上還裝有固定鋼絲繩17兩端的繩頭組件1和14。兩組轎廂繩輪9和10和12和13 前后間隔設置,每組轎廂繩輪有兩個,轎廂繩輪9和10為一組,轎廂繩輪12和13為另外一 組,每組兩個轎廂繩輪9和10或12和13均左右間隔設置,每個轎廂繩輪的軸心線均沿著 轎廂15的前后方向延伸,兩組轎廂繩輪設置有導向輪11,導向輪11的軸心線與轎廂繩輪的 軸心線相垂直,導向輪11的軸心線沿著左右方向延伸。一對對重3和8的對重繩輪2和7 之間設置有兩個導向輪4和5,對重繩輪2和7的軸心線均沿著左右方向延伸,兩個導向輪 4和5以及曳引輪18的軸心線均與對重繩輪2和7的軸心線相垂直,兩個導向輪4和5以 及曳引輪18的軸心線均沿著前后方向延伸。在圖1-4中,鋼絲繩17的一端固定設置在繩頭組件1上,另一端向下向前繞過左 側對重3上的對重繩輪2后,依次向上向右繞過兩個導向輪4和5,然后再向下向后繞過右 側對重8上的對重繩輪7,接著向上向左繞過曳引輪18,再向下向左繞過后面一組轎廂繩輪 9和10,然后繞過向上向前繞過導向輪11,再向下向右繞過前面一組轎廂繩輪12和13,最 后固定設置在繩頭組件14上。該電梯實現了 4 1的曳引比,這樣顯著地減少了曳引輪18 輪軸的負載,延長曳引機的使用壽命;不僅如此,利用轎廂左右側與井道壁之間原有的空間增加了一個對重,完成了轎廂載重增大的需求,也就是說,該電梯的布置結構在不改變對重 塊材料、不用增加土建的頂層高度或者底坑深度、不用增大井道的水平截面積情況下,通過 增加一個對重來充分利用井道空間,滿足了轎廂載重增大時可增大對重重量的需求,該電 梯的布置結構可適用于大噸位的貨梯或客梯。當然,該電梯也適用于小噸位的貨梯或客梯, 相對于普通單對重電梯來講,使用本實用新型的電梯布置結構中,對重可以采用低成本材 料密度較底的合成對重塊,以節省對重成本。 為了節省井道20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對重3和8的水平截面上,較短的外觀厚度 沿著轎廂15的左右方向設置。
權利要求1.電梯的布置結構,包括前開門或后開門的轎廂、承載所述轎廂的轎架、設置在所述 轎架上的轎廂繩輪、對重、設置在所述對重上的對重繩輪、設置在所述轎廂繩輪和所述對重 繩輪上方的曳引輪以及導向輪、繞在所述轎廂繩輪、所述對重繩輪、所述曳引輪以及所述導 向輪上的鋼絲繩,其特征在于所述對重有一對,一對所述對重對稱地設置在所述轎廂的左 右兩側,所述一對對重的對重繩輪之間設置有多個所述導向輪,所述轎廂繩輪有兩組,兩組 所述轎廂繩輪間隔設置,所述兩組轎廂繩輪之間也設置有所述導向輪,所述鋼絲繩的一端 固定設置,另一端向下繞過一個所述對重上的對重繩輪后,向上繞過所述多個導向輪,然后 再向下繞過另外一個所述對重上的對重繩輪,接著向上繞過所述曳引輪,再向下繞過一組 所述轎廂繩輪,然后繞過向上所述導向輪,再向下繞過另外一組所述轎廂繩輪,最后固定設 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的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兩組轎廂繩輪前后間隔 設置,每組所述轎廂繩輪有兩個,該兩個轎廂繩輪左右間隔設置,每個所述轎廂繩輪的軸心 線均沿著前后方向延伸,設置在兩組所述轎廂繩輪之間的導向輪的軸心線與所述轎廂繩輪 的軸心線相垂直,并沿著左右方向延伸。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梯的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對重繩輪的軸心線 均沿著左右方向延伸,設置在一對所述對重繩輪之間的多個導向輪以及所述曳引輪的軸心 線均與所述對重繩輪的軸心線相垂直,并均沿著前后方向延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的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對重的水平截面上,較 短的外觀厚度沿著所述轎廂左右方向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電梯的布置結構,其中鋼絲繩的一端固定設置,另一端向下繞過一個所述對重上的對重繩輪后,向上繞過所述多個導向輪,然后再向下繞過另外一個所述對重上的對重繩輪,接著向上繞過所述曳引輪,再向下繞過一組所述轎廂繩輪,然后繞過向上所述導向輪,再向下繞過另外一組所述轎廂繩輪,最后固定設置。該電梯實現了4∶1的曳引比,這樣顯著地減少了曳引輪輪軸的負載,延長曳引機的使用壽命;不僅如此,利用轎廂左右側與井道壁之間原有的空間增加了一個對重,完成了轎廂載重增大的需求,該電梯的布置結構可適用于大噸位的貨梯或客梯。當然,該電梯也適用于小噸位的貨梯或客梯,相對于普通單對重電梯來講,使用本實用新型的電梯布置結構中,對重可以采用低成本材料密度較底的合成對重塊,以節省對重成本。
文檔編號B66B9/00GK201890695SQ20102066212
公開日2011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4日
發明者吳彬 申請人:江南嘉捷電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