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筒體混合結構群塔附臂、頂升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筒體混合結構提升裝置,特別是一種群塔附臂、頂升裝置。
背景技術:
鋼框架一型鋼砼筒體混合結構,一般都結構形式復雜,地上鋼結構安裝工程量大, 對塔吊的使用率高,在施工過程中,塔吊附臂頂升與核心筒混合結構施工、核心筒外側液壓 爬模架、鋼框架梁柱施工等之間的關系非常復雜,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如果工程單層面積 大,還必須是群塔作業,使得塔吊安裝布置、附臂頂升方案對整個工程的組織安排起著決定 性的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筒體混合結構群塔附臂、頂升裝置,要解決復雜的 筒體混合結構塔吊及附臂頂升方案復雜,由于不合理設置容易導致工程停止,降低施工效 率的技術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筒體混合結構群塔附臂、頂升裝置,包括至少兩臺由基本塔架、懸臂和塔臂拉 索組成的塔吊以及安裝于塔吊的基本塔架上的頂升結構和位于筒體混合結構與塔吊之間 的附臂結構,所述塔吊的懸臂最外端與其相鄰的塔吊的塔臂拉索之間留有空隙;所述頂升 結構位于基本塔架的頂面,在基本塔架頂面不斷疊加標準節形成的塔架頂升段;所述附臂 結構包括至少一道附臂桿,附臂桿一端與塔架架身通過鎖緊螺母連接,另一端通過抱柱構 件與筒體混合結構的鋼柱連接,所述抱柱構件由槽鋼、穿墻螺栓和連接板組成,所述槽鋼為 兩塊,分別緊貼在鋼柱側面,通過穿墻螺栓拉結為一體,槽鋼和鋼柱之間墊有墊板,所述槽 鋼靠近附臂桿一側連接有連接板,其上開有與附臂桿連接的連接孔。所述附臂桿相鄰兩道之間的距離不超過9個標準節的高度。所述附臂桿與基本塔架或頂升塔架的連接位于基本塔架或頂升塔架標準節中間 位置。所述連接孔至少為一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克服了對于筒體混合結構塔吊和附臂頂升裝置的設置不合理,大大減 低了施工速度,塔吊無法附臂頂升造成結構施工的停頓的缺點,解決了通過合理的施工裝 置設置和施工流程用安全有效的施工措施提高施工效率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于高層筒體混合結構的施工。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附臂桿與鋼柱連接的一種抱柱構件詳圖。圖3是另一種抱柱構件詳圖。[0016]附圖標記1 一塔吊、2 —附臂桿、3 —鋼柱、4 一槽鋼、5 —穿墻螺栓、6 —墊板、7 —
塔臂拉索、8 —標準節、9 一核心筒、10 —外圍結構、11 一懸臂、12 —連接板、13 —連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1 圖3所示,一種筒體混合結構群塔附臂、頂升裝置,包括至少兩 臺由基本塔架、懸臂11和塔臂拉索7組成的塔吊1以及安裝于塔吊1的基本塔架上的頂升 結構和位于筒體混合結構與塔吊1之間的附臂結構,所述塔吊1的懸臂11最外端與其相鄰 的塔吊的塔臂拉索7之間留有空隙;所述頂升結構位于基本塔架的頂面,在基本塔架頂面 不斷疊加標準節8形成的塔架頂升段;所述附臂結構包括至少一道附臂桿2,附臂桿一端與 塔架架身通過鎖緊螺母連接,另一端通過抱柱構件與筒體混合結構的鋼柱3連接,所述抱 柱構件由槽鋼4、穿墻螺栓5和連接板12組成,所述槽鋼4為兩塊,分別緊貼在鋼柱3側面, 通過穿墻螺栓5拉結為一體,槽鋼4和鋼柱3之間墊有墊板6,所述槽鋼靠近附臂桿一側連 接有連接板12,其上開有與附臂桿連接的連接孔13。所述附臂桿2相鄰兩道之間的距離不超過9個標準節的高度。所述附臂桿2與基本塔架或頂升塔架的連接位于基本塔架或頂升塔架標準節中 間位置。所述連接孔13至少為一個。一種筒體混合結構群塔附臂、頂升裝置的施工方法,所述筒體混合結構包括核心 筒9和外圍結構10,外圍結構由鋼柱和鋼梁組成的鋼框架,步驟如下步驟一,根據所選塔吊基本性能,確定不附臂桿施工的極限高度,根據圖紙要求 及結合塔吊起重性能參數劃分鋼柱流水節,核心筒和外圍結構施工高差;步驟二,在不附臂桿的情況下,先進行核心筒第一個流水節的安裝,在核心筒施工 至一個核心筒和外圍結構施工高差的高度時,進行外圍結構安裝;步驟三,重復步驟二,安裝核心筒第i節及安裝外圍框架鋼柱及鋼梁第j節,直至 步驟一所述確定不附臂桿施工的極限高度,其中步驟二所劃分的流水節> i ^ 3,所劃分的 流水節彡j ^ 2 ;步驟四,在塔吊在第i_l個流水節外圍鋼柱上安裝第一道附臂桿,同時塔架基本 架體頂升,安裝核心筒第i+Ι流水節在核心筒高出已安裝外圍結構一個施工高差時,進行 外圍框架鋼柱及鋼梁第j節安裝;步驟五,重復步驟四,直至完成核心筒和外圍結構的全部安裝。步驟四中所述第一道附臂桿位置為距基本塔架最頂一節標準節自由長度< 11個 標準節且塔吊基本塔架最頂一節標準節上面的自由高度滿足核心筒和外圍結構施工高差。步驟四中和步驟五所述每次頂升不超過六個標準節。
權利要求1.一種筒體混合結構群塔附臂、頂升裝置,包括至少兩臺由基本塔架、懸臂(11)和塔 臂拉索(7)組成的塔吊(1)以及安裝于塔吊(1)的基本塔架上的頂升結構和位于筒體混合 結構與塔吊(1)之間的附臂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1)的懸臂(11)最外端與其相鄰的 塔吊的塔臂拉索(7)之間留有空隙;所述頂升結構位于基本塔架的頂面,在基本塔架頂面 不斷疊加標準節(8)形成的塔架頂升段;所述附臂結構包括至少一道附臂桿(2),附臂桿一 端與塔架架身通過鎖緊螺母連接,另一端通過抱柱構件與筒體混合結構的鋼柱(3)連接,所 述抱柱構件由槽鋼(4)、穿墻螺栓(5)和連接板(12)組成,所述槽鋼(4)為兩塊,分別緊貼在 鋼柱(3)側面,通過穿墻螺栓(5)拉結為一體,槽鋼(4)和鋼柱(3)之間墊有墊板(6),所述 槽鋼靠近附臂桿一側連接有連接板(12),其上開有與附臂桿連接的連接孔(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體混合結構群塔附臂、頂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臂桿 (2)相鄰兩道之間的距離不超過9個標準節的高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體混合結構群塔附臂、頂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臂桿 (2)與基本塔架或頂升塔架的連接位于基本塔架或頂升塔架標準節中間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筒體混合結構群塔附臂、頂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 接孔(13)至少為一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筒體混合結構群塔附臂、頂升裝置,頂升結構位于基本塔架的頂面,在基本塔架頂面不斷疊加標準節形成的塔架頂升段;附臂桿至少一道,附臂桿一端與塔架架身通過鎖緊螺母連接,另一端通過抱柱構件與筒體混合結構的鋼柱連接,所述抱柱構件由槽鋼、穿墻螺栓和連接板組成,所述槽鋼為兩塊,分別緊貼在鋼柱側面,通過穿墻螺栓拉結為一體,所述槽鋼靠近附臂桿一側連接有連接板,其上開有與附臂桿連接的連接孔。通過塔吊和附臂頂升裝置的合理設置,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避免塔吊無法附臂桿頂升造成結構施工的停頓,為工程施工進度提供了技術支持和保證,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進度。可廣泛應用于筒體混合結構的安裝。
文檔編號B66C23/00GK201914861SQ20102064926
公開日2011年8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9日
發明者傅建成, 吳鵬翔, 張謙, 李軍, 李雪輝, 王玉蘭, 羅春, 陳星 申請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