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上的回轉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上的回轉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的回轉結構中,弧形的扶手支架上裝有弧形的扶手 導軌,弧形的扶手導軌的橫截面呈U形,扶手帶的C形側部圍繞住扶手導軌的側部,扶手導 軌的U形內腔中設置有回轉鏈,回轉鏈的滾子與扶手帶的內表面相滾動接觸,減少回轉處 扶手帶傳動的摩擦力,回轉鏈上的鏈片、滾子均是用銷連接起來,形成鏈條式,則現有的回 轉結構中,回轉鏈的結構復雜,裝配不方便,生產效率低。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在一塊回轉板上安裝多個滾動件來減少扶手帶傳動的 摩擦力的回轉結構。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上的回 轉結構,包括呈弧形的扶手支架、安裝在所述扶手支架上的弧形扶手導軌、扶手帶,所述扶 手導軌包括弧形的底部、從所述底部的兩側向外延伸出的兩側部,所述底部與所述兩側部 之間形成朝外敞開的安裝空間,所述扶手帶的兩側部從所述扶手導軌的外面圍繞住所述扶 手導軌的兩側部,所述回轉結構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安裝空間中并彎曲呈弧形的回轉板,所 述回轉板包括弧形的底板、從所述底板的兩側向外延伸的多對側板,所述多對側板沿著所 述底板的弧長方向相間隔設置,所述底板兩側的成對側板之間安裝有滾動件或導向塊,沿 著所述底板的弧長方向所述導向塊與多個所述滾動件相間隔設置,所述滾動件與所述扶手 帶的內表面相滾動接觸,所述導向塊包括安裝在所述成對側板之間的基部、從所述基部的 兩側向外延伸出的導向部,所述扶手帶的兩側部包緊在兩側所述導向部上。優選地,所述回轉板的成對側板上均開設有安裝孔,軸桿穿在所述成對側板的安 裝孔中,軸桿上裝有滾動軸承,該滾動軸承即為所述滾動件,所述滾動軸承分別與所述成對 側板之間具有間隙,所述軸桿上裝有填滿所述間隙的墊片。優選地,所述回轉板的底板上開設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扶手導軌的底部在與所述 第一固定孔相對應的位置上開設有第二固定孔,所述扶手支架在與所述第一固定孔或第二 固定孔相對應的位置上開設有第三固定孔,螺栓依次穿過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 孔、所述第三固定孔,穿出的端部上配合有螺母。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一塊回轉 板上兩側側板之間安裝滾動件,該滾動件與扶手帶內表面滾動接觸,可減少扶手帶傳動時 的摩擦力,方便扶手帶在回轉處的傳動,相對于背景技術中的回轉鏈,一塊回轉板上裝多個 滾動件的結構簡單,裝配方便,提高生產效率,在成對的側板之間還安裝導向塊,該導向塊 可以對扶手帶起支撐和導向作用,防止扶手帶傳動時跑偏。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橫向示意圖一,顯示了滾動件與扶手帶的內表面相滾動接 觸;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橫向示意圖二,顯示了扶手帶的兩側部包緊在導向塊的導 向部上;附圖3為滾動件、導向塊安裝在回轉板上的側向示意圖,其中回轉板的側向呈直 線狀;附圖4為附圖3中沿A-A方向的剖視放大圖;附圖5為附圖3中沿B-B方向的剖視放大圖;附圖6為回轉板的展開加工局部圖;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側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來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參見圖1-7所示,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上的回轉結構,包括呈弧形的扶手支架 9、安裝在扶手支架9上的弧形扶手導軌10、扶手帶1、回轉板11,扶手導軌10包括弧形的 底部12、從底部12的兩側向外延伸出的兩側部8,底部12與兩側部8之間形成朝外敞開的 安裝空間20,安裝空間20也呈弧形設置,扶手帶1可以采用C形帶或者V形帶,在附圖1-2 中,扶手帶1包括橫截面呈C形的本體、從本體的內表面的中央向外延伸出的凸起,扶手帶 1上C形本體的兩側部從扶手導軌10的外面圍繞住扶手導軌10的兩側部8,回轉板11彎 曲呈弧形,并設置在安裝空間20中,回轉板11包括弧形的底板13、從底板13的兩側向外 延伸的多對側板2,多對側板2沿著底板13的弧長方向相間隔設置,底板13兩側的成對側 板2之間安裝有滾動件3或導向塊15,沿著底板13的弧長方向導向塊15與多個滾動件3 相間隔設置,滾動件3與扶手帶1內表面上的凸起相滾動接觸,導向塊15包括安裝在成對 側板2之間的基部16、從基部16的兩側向外延伸出的導向部17,扶手帶1的兩側部包緊在 兩側導向部17上。回轉板11采用一塊金屬薄板,經加工后如圖6所示,然后將兩側側板2 相對彎折,兩側側板2之間安裝滾動件3,該滾動件3與扶手帶1內表面滾動接觸,可減少 扶手帶傳動時的摩擦力,方便扶手帶在回轉處的傳動,相對于背景技術中的回轉鏈,一塊回 轉板上裝滾動件的結構簡單,裝配方便,提高生產效率,在成對的側板2之間還安裝導向塊 15,該導向塊15可以對扶手帶1起支撐和導向作用,防止扶手帶傳動時跑偏。導向塊15上 在兩個導向部17之間形成凹槽,扶手帶1上的凸起插入凹槽內,扶手帶1內表面上的凸起 可以使得扶手帶1與導向塊15的接觸面積增大,增強導向效果。在圖6中,有些成對的側板2上開設有圓形安裝孔18,有些成對的側板2上開設 有方形安裝孔19,成對的側板2上的圓形安裝孔18中穿過有軸桿4,軸桿4上裝有滾動軸 承3,該滾動軸承3即為滾動件3,滾動軸承3分別與成對側板2之間具有間隙,軸桿4上裝 有填滿間隙的墊片5,設置墊片5,可以防止滾動件3發生軸向滑動,如圖4所示。成對的側 板2上的方形安裝孔19中裝有導向塊15上基部16的兩端,如圖5所示。在圖7中,多個 滾動件3與一個導向塊15相間隔設置。上面提到,回轉板11設置在扶手導軌10的安裝空間20中,扶手導軌10裝在扶手支架9上,具體來說,如圖1和2所示,回轉板11的底板13上開設有第一固定孔21,扶手導 軌10的底部12在與第一固定孔21相對應的位置上開設有第二固定孔,扶手支架9在與第 一固定孔21或第二固定孔相對應的位置上開設有第三固定孔,螺栓7依次穿過第一固定孔 21、第二固定孔、第三固定孔,穿出的端部上配合有螺母14,實現回轉板11、扶手導軌10以 及扶手支架9的固定。 回轉板11加工時,通過金屬薄板先加工成圖6所示形狀,然后折彎側板2,如圖3 所示,接著安裝滾動件3和導向塊15,如圖4和5所示,然后將回轉板11彎曲成弧形,與扶 手帶1相配合,如圖1和2和7所示。通過回轉板11和滾動件3來代替回轉鏈,可以節省 材料,也方便裝配。
權利要求1.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上的回轉結構,包括呈弧形的扶手支架、安裝在所述扶手支 架上的弧形扶手導軌、扶手帶,所述扶手導軌包括弧形的底部、從所述底部的兩側向外延伸 出的兩側部,所述底部與所述兩側部之間形成朝外敞開的安裝空間,所述扶手帶的兩側部 從所述扶手導軌的外面圍繞住所述扶手導軌的兩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結構還包括 設置在所述安裝空間中并彎曲呈弧形的回轉板,所述回轉板包括弧形的底板、從所述底板 的兩側向外延伸的多對側板,所述多對側板沿著所述底板的弧長方向相間隔設置,所述底 板兩側的成對側板之間安裝有滾動件或導向塊,沿著所述底板的弧長方向所述導向塊與多 個所述滾動件相間隔設置,所述滾動件與所述扶手帶的內表面相滾動接觸,所述導向塊包 括安裝在所述成對側板之間的基部、從所述基部的兩側向外延伸出的導向部,所述扶手帶 的兩側部包緊在兩側所述導向部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板的成對側板上均開設有 安裝孔,軸桿穿在所述成對側板的安裝孔中,軸桿上裝有滾動軸承,該滾動軸承即為所述滾 動件,所述滾動軸承分別與所述成對側板之間具有間隙,所述軸桿上裝有填滿所述間隙的 墊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板的底板上開設有第一固 定孔,所述扶手導軌的底部在與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對應的位置上開設有第二固定孔,所述 扶手支架在與所述第一固定孔或第二固定孔相對應的位置上開設有第三固定孔,螺栓依次 穿過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穿出的端部上配合有螺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上的回轉結構,其中回轉板包括弧形的底板、從底板的兩側向外延伸的多對側板,多對側板沿著底板的弧長方向相間隔設置,底板兩側的成對側板之間安裝有滾動件或導向塊,沿著底板的弧長方向導向塊與多個滾動件相間隔設置,滾動件與扶手帶的內表面相滾動接觸,相對于背景技術中的回轉鏈,一塊回轉板上裝多個滾動件的結構簡單,裝配方便,提高生產效率。導向塊包括安裝在成對側板之間的基部、從基部的兩側向外延伸出的導向部,扶手帶的兩側部包緊在兩側導向部上,該導向塊可以對扶手帶起支撐和導向作用,防止扶手帶傳動時跑偏。
文檔編號B66B23/24GK201864435SQ201020632230
公開日2011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9日
發明者孫惠球, 阮建華, 陳遠峰, 高靜丹 申請人:江南嘉捷電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