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均溫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傳導元件,特別涉及一種均溫板支撐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均溫板(vapor chamber)呈一扁平的板狀體,且其內部通常都會設置支撐結 構,用以供均溫板進行內部除氣作業時,避免因抽真空而導致板體表面凹陷等問題產生,以 致均溫板在與如電子發熱元件表面接觸時,因前述凹陷問題而無法達到面與面的平整接 觸,造成接觸上之間隙而增加空氣介質,影響熱傳效果。然而,以往均溫板內部的支撐結構,往往是由多個柱狀物分布于板體內所構成,或 通過一薄型板片于其上連續彎折出波浪狀結構,以作為支撐結構。但這些支撐結構在實際 的作用與效果上,僅得防止板體表面在進行內部除氣時可能產生的凹陷問題;當均溫板在 實際使用時,亦有可能因遇熱膨脹而使板體表面鼓起,造成均溫板仍無法與電子發熱元件 表面達到良好的面與面平整接觸的效果。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設計人為改善并解決上述的缺失,乃特潛心研究并配合 學理的運用,終于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實用新型。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種均溫板,其通過相鄰的兩個支撐臂形成 相互楔合的型態,以同時提供均溫板的第一、二板具有支撐與拉持效果,防止其產生凹陷或 鼓起等問題。為了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均溫板,其包括一第一板;以及一第 二板,與該第一板封合而形成一腔室,且該腔室內封存有工作流體;其中,該腔室內設有分 別位于該第一板和第二板的第一支撐臂與第二支撐臂,且所述第一支撐臂與所述第二支撐 臂沿該第一板和第二板相互楔合而呈相鄰配置。所述的均溫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皆為多個。所述的均溫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呈水平相對方向的相鄰配置。所述的均溫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呈垂直交錯方向的相鄰配置。所述的均溫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皆具有分別連接于該第一板 和第二板的根部,所述第一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的根部又分別橫向突伸一抵持部,且所述 第一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的抵持部上、下錯位而相互楔合。所述的均溫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撐臂的抵持部相對于該第二板形成一抵頂面,而 所述第二支撐臂的抵持部相對于該第一板亦形成另一抵頂面。所述的均溫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撐臂的抵持部相對于該第一板形成一嵌合面,而 所述第二支撐臂的抵持部相對于該第二板亦形成另一嵌合面。所述的均溫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的嵌合面呈水平橫向的貼合 關系。[0014]所述的均溫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的嵌合面呈由外向內漸縮的 傾斜貼合關系。所述的均溫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撐臂的嵌合面與該第一板間形成一第一缺口,而 所述第二支撐臂的嵌合面與該第二板間形成一第二缺口,所述第一支撐臂的抵持部嵌入該 第二缺口,所述第二支撐臂的抵持部則嵌入該第一缺口而相互楔合。所述的均溫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撐臂的第一缺口形成于該第一支撐臂的一側橫 向處,而所述第二支撐臂的抵持部則直接嵌入所述第一支撐臂的第一缺口內以相互楔合。所述的均溫板,其中,該腔室內壁面上設有毛細組織。所述的均溫板,其中,所述毛細組織為溝槽、編織網或粉末燒結而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相鄰的兩個支撐臂形成相互楔合的型態,以同時 提供均溫板的第一、二板具有支撐與拉持效果,防止其產生凹陷或鼓起等問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組合前的剖視示意圖;圖3為圖2的A部分放大詳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組合后的剖視示意圖;圖5為圖4的A部分放大詳圖;圖6根據圖5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圖7根據圖5的又一實施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第一板1 ;毛細組織10 ;第一支撐臂11 ;根部110 ;抵持部111 ;抵 頂面112 ;嵌合面113 ;第一缺口 114 ;第二板2 ;腔室20 ;毛細組織21 ;第二支撐臂22 ;根部 220 ;抵持部221 ;抵頂面222 ;嵌合面223 ;第二缺口 224。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貴審查員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 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 型加以限制。請參閱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均溫板,包括 一第一板1、以及一與該第一板1相蓋合的第二板2,并于第一、二板1、2之間形成一由該第 一、二板1、2封合而成的腔室20 (即如圖2所示),且于該腔室20內壁面上設有毛細組織 10、21,所述毛細組織10、21可為溝槽、編織網、或粉末燒結等而成。該均溫板進一步于該腔 室20內封存有工作流體(圖略)。請一并參閱圖2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是于該腔室20內設有分別位于該第 一、二板1、2的第一支撐臂11與第二支撐臂22,且第一支撐臂11與第二支撐臂22沿第一、 二板1、2橫向相互楔合而呈相鄰配置(即如圖4及圖5所示),以通過第一、二支撐臂11、 22向相互楔合的型態而同時對第一、二板1、2提供支撐與拉持效果,以防止第一、二板1、2 產生凹陷或鼓起等問題。再請參閱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所舉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二支撐臂11、22皆具有分別連接于第一、二板1、2的根部110、220,所述第一、二支撐臂11、22的根部110、220 又分別以橫向突伸一抵持部111、221,且第一、二支撐臂11、22的抵持部111、221上、下錯 位而相互楔合;更詳細地,第一支撐臂11的抵持部111相對于第二板2形成一抵頂面112、 第二支撐臂22的抵持部221相對于第一板1亦形成一抵頂面222,而第一支撐臂11的抵 持部111相對于第一板1則形成一嵌合面113、第二支撐臂22的抵持部221相對于第二板 2亦形成一嵌合面223,且第一支撐臂11的嵌合面113與第一板1間形成一第一缺口 114、 第二支撐臂22的嵌合面223與第二板2間形成一第二缺口 224,以供第一支撐臂11的抵持 部111嵌入第二缺口 224、第二支撐臂22的抵持部222嵌入第一缺口 114而相互楔合。此外,所述第一、二支撐臂11、22除了可呈水平相對方向的相鄰配置(如本實用新 型所舉的實施例所示)外,亦可為垂直交錯方向的相鄰配置(圖略)。當然,第一、二支撐臂 11、22的數量亦可視第一、二板1、2的面積大小而作增、減。是以,憑借上述的構造組成,即可得到本實用新型均溫板。據此,如圖4及圖5所示,所述第一、二支撐臂11、22可憑借其抵頂面112、222而 提供第一、二板1、2的支撐作用,并通過彼此相互嵌合的嵌合面113、223提供第一、二板1、2 的拉持效果。意即當腔室20內部因負壓而使第一、二板1、2可能產生凹陷問題時,第一、 二支撐臂11、22的抵頂面112、222即可有效防止第一、二板1、2內凹;當腔室20內部因膨 脹而使第一、二板1、2可能產生鼓起問題時,第一、二支撐臂11、22的嵌合面113、223則可 有效防止第一、二板1、2外鼓。以同時對第一、二板1、2提供支撐與拉持效果。而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二支撐臂11、22的嵌合面113、223呈水 平橫向的貼合關系。此外,如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其中,所述第一、二支撐臂11、22 的嵌合面113、223亦可呈由外向內漸縮的傾斜貼合關系。再者,如圖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例;其中,第一支撐臂11的第一缺口 114形成于第一支撐臂11的一側橫向處,而第二支撐臂22的抵持部221則直接嵌入第一支 撐臂11的第一缺口 114內以相互楔合。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為不可多得的新型實用新型產品,其確可達到預期的使 用目的,而解決現有技術的缺失,又因極具新穎性及進步性,完全符合新型專利申請要件, 爰依專利法提出申請,敬請詳查并賜準本案專利,以保障實用新型申請人的權利。惟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即拘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 范圍,故舉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 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合予陳明。
權利要求1.一種均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板;以及一第二板,與該第一板封合而形成一腔室,且該腔室內封存有工作流體;其中,該腔室內設有分別位于該第一板和第二板的第一支撐臂與第二支撐臂,且所述 第一支撐臂與所述第二支撐臂沿該第一板和第二板相互楔合而呈相鄰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均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皆為多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均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呈水平相 對方向的相鄰配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均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呈垂直交 錯方向的相鄰配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均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皆具有分 別連接于該第一板和第二板的根部,所述第一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的根部又分別橫向突伸 一抵持部,且所述第一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的抵持部上、下錯位而相互楔合。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均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臂的抵持部相對于該第二 板形成一抵頂面,而所述第二支撐臂的抵持部相對于該第一板亦形成另一抵頂面。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均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臂的抵持部相對于該第 一板形成一嵌合面,而所述第二支撐臂的抵持部相對于該第二板亦形成另一嵌合面。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均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的嵌合面 呈水平橫向的貼合關系。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均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的嵌合面 呈由外向內漸縮的傾斜貼合關系。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均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臂的嵌合面與該第一板間 形成一第一缺口,而所述第二支撐臂的嵌合面與該第二板間形成一第二缺口,所述第一支 撐臂的抵持部嵌入該第二缺口,所述第二支撐臂的抵持部則嵌入該第一缺口而相互楔合。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均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臂的第一缺口形成于該 第一支撐臂的一側橫向處,而所述第二支撐臂的抵持部則直接嵌入所述第一支撐臂的第一 缺口內以相互楔合。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均溫板,其特征在于,該腔室內壁面上設有毛細組織。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均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細組織為溝槽、編織網或粉末燒 結而成。
專利摘要一種均溫板,包括一第一板、以及一與第一板封合的第二板,且于第一、二板間形成一腔室;其中,腔室內設有分別位于第一、二板的第一支撐臂與第二支撐臂,且所述第一支撐臂與所述第二支撐臂系沿第一、二板相互楔合而呈相鄰配置;由此,即可通過所述第一、二支撐臂形成相互楔合的型態,同時提供均溫板的第一、二板具有支撐與拉持效果,以防止其產生凹陷或鼓起等問題。
文檔編號H05K7/20GK201894031SQ20102059770
公開日2011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9日
發明者劉壘壘, 王孟洲, 陳漳胤 申請人:訊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