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軟性印刷電路板垂直式卷對卷連續電鍍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軟性印刷電路板制程所用到的裝置,特別是指一種軟性印刷 電路板垂直式卷對卷連續電鍍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雙面軟性印刷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B)在鍍銅站制 程,都仍使用單張非連續式生產方式,需配合電鍍專用框架,生產成本較高,且作業耗費較 多人力。若考慮細線路(Fine line)所衍生出的制程穩定度的要求,軟性印刷電路板在薄 化材料的拿取及制程轉站,容易因人為產生制程不良的情況。另外,目前雙面軟性印刷電路 板在鍍銅站制程時為單張作業,于作業前總厚最薄僅可制作至30um,生產效益難以提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軟性印刷電路板垂直式卷對卷連續電 鍍裝置,可降低生產成本及減少作業耗費的人力,并降低電鍍制程不良比例。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軟性印刷電路板垂直式卷對卷連續電鍍裝 置,其可使軟性印刷電路板作業前總厚降低。為了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軟性印刷電路板垂直式卷對卷連續電 鍍裝置,包括一滾筒送料機,其具有直立式的滾筒;一滾筒收料機,其具有直立式的滾筒, 該滾筒送料機與該滾筒收料機之間形成一軟性印刷電路板的輸送路徑;以及至少一電鍍 槽,該輸送路徑經過該電鍍槽。進一步設有一夾具傳動裝置,該夾具傳動裝置上設置有多個夾具,所述多個夾具 設于該輸送路徑的上方,所述多個夾具夾持于該軟性印刷電路板的上緣。該輸送路徑包含一第一輸送段、一第二輸送段及一連接于該第一輸送段與該第二 輸送段之間的非電鍍緩沖區。該第一輸送段與該第二輸送段相互平行,該非電鍍緩沖區呈U型。進一步設有一 干燥裝置,該輸送路徑經過該干燥裝置。該滾筒送料機與該電鍍槽之間設有一上料開夾裝 置。該滾筒收料機與該電鍍槽之間設有一下料開夾裝置。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實用新型可降低生產成本及減少作業耗費的人力;并考慮細線路(Fineline) 所衍生出的制程穩定度的要求,軟性印刷電路板在薄化材料的拿取及制程轉站因人為所產 生的制程不良情況,期望利用此連續式卷對卷生產設備,達到降低此電鍍制程不良比例。本實用新型導入卷對卷垂直連續式作業的模式,可使軟性印刷電路板作業前總厚 由30um降低到24um,對于生產效益的提升有更好的幫助。為使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 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圖1為本實用新型軟性印刷電路板垂直式卷對卷連續電鍍裝置的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軟性印刷電路板垂直式卷對卷連續電鍍裝置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夾具夾持于軟性印刷電路板上緣的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滾筒送料機[0018]11滾筒[0019]2滾筒收料機[0020]21滾筒[0021]3電鍍槽[0022]4干燥裝置[0023]5夾具傳動裝置[0024]51鏈輪[0025]52鏈輪[0026]53鏈條[0027]6前后緩沖區[0028]7上料開夾裝置[0029]8下料開夾裝置[0030]9夾具[0031]100軟性印刷電路[0032]A輸送路徑[0033]Al第一輸送段[0034]A2第二輸送段[0035]A3非電鍍緩沖區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 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軟性印刷電路板垂直式卷對卷連續電鍍裝置,其 包括一用以送料的滾筒送料機1、一用以收料的滾筒收料機2、至少一位于滾筒送料機1與 滾筒收料機2之間的電鍍槽3及干燥裝置4。滾筒送料機1及滾筒收料機2分別具有直立 式的滾筒11及21,滾筒送料機1與滾筒收料機2之間形成一軟性印刷電路板100的輸送路 徑A,該輸送路徑A并經過電鍍槽3及干燥裝置4。電鍍槽3可為一鍍銅槽,電鍍槽3設置 的數量并不限制,可為一個、兩個或多個,電鍍槽3內可配置陽極。干燥裝置4的型式并不 限制,在本實施例中,該干燥裝置4為一冷熱風干裝置。軟性印刷電路板100由滾筒送料機1入料,經電鍍槽(如鍍銅槽)3進行電鍍后, 再經過干燥裝置4風干,而后由滾筒收料機2收料,其生產模式為卷對卷垂直連續式生產方 式。請參閱圖2,在本實施例中揭露本實用新型電鍍裝置的具體構造,滾筒送料機1及滾筒收料機2分別具有直立式的滾筒11及21,能以垂直的方式送料及收料。圖式中除了揭 示有上述的滾筒送料機1、滾筒收料機2、電鍍槽3及干燥裝置4外,更進一步揭露具有一夾 具傳動裝置5,該夾具傳動裝置5設置于滾筒送料機1與滾筒收料機2之間,在本實施例中 該夾具傳動裝置5為一鏈條傳動機構,其具有兩鏈輪51、52及設置于該兩鏈輪51、52之間 的鏈條53,該鏈條53上設置有多個陰極夾具9 (如圖3所示),該些夾具9可利用夾具傳動 裝置5傳動,使夾持于該些夾具9上的軟性印刷電路板100可被帶動,由滾筒送料機1經過 預定的輸送路徑A輸送至滾筒收料機2。這些夾具9設于該輸送路徑A的上方,這些夾具9 單邊夾持于軟性印刷電路板100的上緣,該些夾具9有自動開夾的功能。由于夾具9的構 造大致與現有技術相同,并非本實用新型訴求的特點,故不予以詳述。在本實施例中,軟性印刷電路板100的輸送路徑A包含一第一輸送段Al、一第二 輸送段A2及連接于第一輸送段Al與第二輸送段A2之間的非電鍍緩沖區A3。第一輸送段 Al與第二輸送段A2相互平行,并經過電鍍槽3,非電鍍緩沖區A3則設于電鍍槽3的一端, 非電鍍緩沖區A3可呈U型或其它型式,軟性印刷電路板100可經由第一輸送段Al輸送至 電鍍槽3進行電鍍作業,在經過非電鍍緩沖區A3回轉,而后經由第二輸送段A2再輸送至電 鍍槽3進行電鍍作業,再經過干燥裝置4風干,再由滾筒收料機2收料。電鍍槽3的另一端可設有一前后緩沖區6,在非電鍍緩沖區A3及前后緩沖區6的 夾具9皆可自動開夾,以消除軟性印刷電路板100的張力,以防止縐折的產生,使軟性印刷 電路板100具有較佳的平整度。另于滾筒送料機1與電鍍槽3之間設有一上料開夾裝置7,以便于夾具9夾持滾筒 送料機1送出的軟性印刷電路板100,順利的進行上料動作。滾筒收料機2與電鍍槽3之間 設有一下料開夾裝置8,以便于夾具9放開軟性印刷電路板100,順利的進行下料動作。本實用新型也可在軟性印刷電路板100的輸送路徑A上進入電鍍槽3前的位置設 置噴灑式微蝕、多段式噴水洗及噴灑式預浸等裝置(圖略)。另可在軟性印刷電路板100的 輸送路徑A上退出電鍍槽3后的位置設置多段式噴水洗、噴灑式抗氧化等裝置(圖略)。本實用新型的電鍍裝置可進行卷對卷及垂直連續式電鍍生產模式,以取代原有單 張作業制程,并采單邊夾持方式,進行軟性電路板的電鍍,生產模式由非連續式進階變成垂 直連續式卷對卷生產模式,可降低人為因素造成板材折痕、壓痕及作業人員由四人降低至 兩人。由于軟性印刷電路板于薄化作業時會因板材過薄而導致因人為拿取不當產生板材 折、損傷,本實用新型導入卷對卷垂直連續式生產方式,可通過設備的作業方式降低此不良 產生原因,此外,設備可由原先操縱人員四人降低成為兩人,故可提升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及減少作業耗費的人力,本實用新型導入卷對卷垂直連續式作業的模式,可使軟性印刷電路板作業前總厚 由30um降低到24um,對于生產效益的提升有更好的幫助。另外,本實用新型可于軟性印刷電路板的輸送路徑中間設置一呈U型的非電鍍緩 沖區,使軟性印刷電路板得以回轉,以減少設備占用的長度,相同的設備長度,可達一倍的產能。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 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 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軟性印刷電路板垂直式卷對卷連續電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滾筒送料機,其具有直立式的滾筒;一滾筒收料機,其具有直立式的滾筒,該滾筒送料機與該滾筒收料機之間形成一軟性印刷電路板的輸送路徑;以及至少一電鍍槽,該輸送路徑經過該電鍍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性印刷電路板垂直式卷對卷連續電鍍裝置,其特征在于, 進一步設有一夾具傳動裝置,該夾具傳動裝置上設置有多個夾具,所述多個夾具設于該輸 送路徑的上方,所述多個夾具夾持于該軟性印刷電路板的上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性印刷電路板垂直式卷對卷連續電鍍裝置,其特征在于, 該輸送路徑包含一第一輸送段、一第二輸送段及一連接于該第一輸送段與該第二輸送段之 間的非電鍍緩沖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軟性印刷電路板垂直式卷對卷連續電鍍裝置,其特征在于, 該第一輸送段與該第二輸送段相互平行,該非電鍍緩沖區呈U型。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軟性印刷電路板垂直式卷對卷連續電鍍裝置,其特 征在于,進一步設有一干燥裝置,該輸送路徑經過該干燥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軟性印刷電路板垂直式卷對卷連續電鍍裝置,其特 征在于,該滾筒送料機與該電鍍槽之間設有一上料開夾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軟性印刷電路板垂直式卷對卷連續電鍍裝置,其特 征在于,該滾筒收料機與該電鍍槽之間設有一下料開夾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軟性印刷電路板垂直式卷對卷連續電鍍裝置,包括一滾筒送料機、一滾筒收料機及至少一電鍍槽,滾筒送料機及滾筒收料機具有直立式的滾筒,滾筒送料機與滾筒收料機之間形成一軟性印刷電路板的輸送路徑,輸送路徑經過電鍍槽;因此,可降低生產成本及減少作業耗費的人力,并降低電鍍制程不良比例,并可使軟性印刷電路板作業前總厚降低。
文檔編號H05K3/00GK201639858SQ20102010609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25日
發明者許日能 申請人:嘉聯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