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Usb隨身碟蓋體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USB隨身碟蓋體結構,尤指一種方便使用者系結攜帶與卸離使用的USB隨身碟蓋體結構。
背景技術:
在電腦使用上,可便于卸離與攜帶,兼的方便被電腦所讀寫的存儲器,莫過于USB 隨身碟與記憶卡例如SD卡、CF卡及SM卡等,而由于SD卡具有體積小、相容性高,且又可以 完全插入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或行動電話等裝置中,而在上述裝置使用時可完全沒入 上述裝置內,不致會影響外觀,所以SD卡通常直接插接于上述裝置中作為保存數據的擴充 載體。SD卡雖具有上述優勢,但其體積小反容易遺失,再加上在電腦使用時,尚需配合一 部只供讀卡使用的讀卡機,使用上反不如USB接口來的方便,因此USB隨身碟反成為隨身攜 帶的存儲器主流,使用者經常會把自己需要的檔案或數據復制一份在USB隨身碟里,以便 于攜帶,而在需要時再取出USB隨身碟插入任何一臺具USB接口的電腦,即可以閱讀或與人 分享自己檔案與數據。現有USB隨身碟為便于攜帶與確保不易遺失等理由,通常會在USB隨身碟結構上 設計出一掛環,以利是掛于較大型的裝置上,例如行動電話或鑰匙圈,再配合一蓋體套合于 所述USB隨身碟的插頭以避免臟污(如我國專利第95219304號);此外,利用掛環勾掛或 配合系結方式,依附于較大隨身裝置上,的確可以預防遺失或忘記隨身攜帶的發生,但是當 使用者使用時,則要卸下USB隨身碟蓋體,或是將USB隨身碟自原是掛的裝置上取下,待使 用完再掛(套)回去,如此在操作上也是相當麻煩,況且所述USB隨身碟插入電腦或其他裝 置前,必需取下蓋體,很容易造成蓋體失去依附而遺失。為避免上述情況,業界已有將USB隨身碟本體與蓋體設計成連結式的結構,使用 時通過轉軸機構的旋轉,使USB插頭可以露出,以供使用者可插入電腦或其他裝置(例如我 國專利第94221514號)。參酌以上各現有有關USB隨身碟其蓋體與掛環等技術,雖各有創新與改進之處, 但上述技術尚無法解決蓋體容易遺失問題,除此之外,亦無法解決是掛于較大型的裝置上, USB隨身碟仍存有取下與回是的不便性問題。
發明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種方便使用者系結攜帶與卸離使用的 USB隨身碟蓋體結構。為達到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包括有一蓋本體、一鎖扣片及一彈性元件, 其中所述蓋本體其一端設有一套接口,以供所述USB隨身碟的插頭插入,且所述蓋本體的 一側面開設有一工作窗,鄰近所述工作窗的蓋本體內部設有一第一轉軸部;所述鎖扣片是 用以蓋合于所述蓋本體的工作窗,其內側面設有一第二轉軸部,是與所述第一轉軸部樞接而形成所述鎖扣片作動的轉軸,且所述內側面設有至少一第二卡勾,是用以勾入于所述插頭上的至少一定位孔,而形成一防脫離的限位;所述彈性元件其一端抵于所述蓋本體,另 端抵于所述鎖合片其內側面,并由其彈力以支撐所述鎖扣片常態蓋合于所述蓋本體的工作 窗,通過上述元件的組成,以供一 USB隨身碟其插頭套入所述蓋體的套接口時,可常態被鎖 扣片卡阻限位,以確保USB隨身碟不會脫離而遺失,并可以方便使用者系結攜帶,而在使用 時又兼具方便卸離等進步效益。上述本實用新型的蓋本體,其另一端設有一掛環,以供系結而方便使用者的攜帶者。[0010]上述本實用新型的蓋本體,其內設有一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是用以防止 USB隨身碟與蓋體套設時,因插錯方向而失去卡結效果,而導致蓋體脫離造成遺失。上述本實用新型的彈性元件,其為一彈簧,或一板簧。上述本實用新型的蓋本體,其內設有一第一卡勾,所述第一勾卡勾設于所述鎖扣 片內側面的第二限位部。上述本實用新型的蓋本體內設有一彈性元件限位區,以供所述彈性元件其一端的 頂抵。上述本實用新型的鎖扣片內側面設有一定位柱,以供所述彈性元件的套設限位而 頂抵于所述鎖扣片的內側面。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元件的組成,以供一 USB隨身碟其插頭套入所述蓋體的套接 口時,可常態被所述鎖扣片卡阻限位,以確保USB隨身碟不會脫離而遺失,并可以方便使用 者系結攜帶,而在使用時又兼具方便卸離等進步效益。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蓋本體剖面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鎖扣片剖面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剖面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操作示意圖(一);圖7是本實用新型操作示意圖(二)。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術特征和優點作更詳細的說明。請參閱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USB隨身碟蓋體結構,所述蓋體A是供套設 于一 USB隨身碟4的插頭41,其包括有一蓋本體1、一鎖扣片2及一彈性元件3,其中所述蓋本體1,是一中空的形體,其一端設有一套接口 11,以供USB隨身碟4的插 頭41套入,其另端設有一掛環12,所述蓋本體1的一側面13開設有一工作窗131,以供一 鎖扣片2蓋合,所述蓋本體1內設有一第一限位部14、一第一卡勾15、一第一轉軸部16、及 一彈性元件限位區17,所述第一限位部14其頂端設有一套接段141,以供套入所述USB隨 身碟4其插頭41的凹入部411,并扣抵于所述插頭41的接點部412,且鄰近所述第一卡勾15處具有一活動區B,所述第一轉軸部16是設于所述蓋本體1內部,而位于所述工作窗131 側方,所述彈性元件限位區17是供所述彈性元件3 —端置放,以限位所述彈性元件3的位 移;所述鎖扣片2,是用以蓋合所述工作窗131,其內側面21分設有一第二轉軸部211、 至少一第二卡勾212、一第二限部214、一定位柱215及一擋緣216,所述鎖扣片2的外側面 22設有一按壓部221,所述第二轉軸部211是對應與所述蓋本體11的第一轉軸部16樞接, 以供所述鎖扣片2蓋合于所述蓋本體1工作窗131時,可形成所述鎖扣片2作動的轉軸;所 述第二卡勾212是對應于所述USB插頭41的定位孔413,以供所述USB隨身碟4的插頭41 套入蓋本體1的套接口 11后,是卡扣限位于所述插頭41的定位孔413,而所述第二限位部 214是具有一凹槽2141,以供所述蓋本體1第一勾卡15的勾卡限位,另所述擋緣216是設 于所述鎖扣片2的一端緣,并供卡限于所述蓋本體1其工作窗131的邊緣;所述彈性元件3,其一端抵于所述蓋本體1的彈性元件限位區17,另端套設于所述 鎖扣片2其定位柱215,并抵于其內側面21,而常態推頂所述鎖扣片2蓋合于所述蓋本體1 的工作窗131 ;通過上述構件的組成,當USB隨身碟4的USB插頭41套入蓋體A時,所述第一限 位部14其套接段141是套入于所述插頭41的凹入部411,并扣抵于插頭41的接點部412, 以防止所述蓋體A與插頭41套合時插錯方向;此外所述鎖扣片2因受所述彈性元件3的常 態推頂,而以所述第一轉軸部16與第二轉軸部211樞接結構為轉軸,令所述鎖扣片2其第 二卡勾212常態扣壓于所述插頭41的定位孔413,以確保所述USB隨身碟4其插頭41不會 意外脫離。如使用者欲取用USB隨身碟4時,請配合圖6、圖7所示,只要施力于鎖扣片2的按 壓部221,而使所述鎖扣片2其第二卡勾212脫離所述插頭41的定位孔413,如此使用者便 可卸離所述USB隨身碟4。以上說明對本實用新型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 理解,在不脫離以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做出許多修改,變化, 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USB隨身碟蓋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體套設于一USB隨身碟的插頭,其包括有一蓋本體、一鎖扣片及一彈性元件,其中所述蓋本體,其一端設有一套接口,以供所述USB隨身碟的插頭插入,且所述蓋本體的一側面開設有一工作窗,鄰近所述工作窗的蓋本體內部設有一第一轉軸部;所述鎖扣片,是用以蓋合于所述蓋本體的工作窗,其內側面設有一第二轉軸部,是與所述第一轉軸部樞接而形成所述鎖扣片作動的轉軸,且所述內側面設有至少一第二卡勾,是用以勾入于所述USB隨身碟的插頭上的至少一定位孔,而形成一防脫離的限位;所述彈性元件,其一端抵于所述蓋本體,另端抵于所述鎖合片其內側面,并由其彈力以支撐所述鎖扣片常態蓋合于所述蓋本體的工作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USB隨身碟蓋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本體的另一端設有 一掛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USB隨身碟蓋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本體內設有一第一 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是用以防止USB隨身碟與蓋體套設時,因插錯方向而失去卡結效 果,而導致蓋體脫離造成遺失。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USB隨身碟蓋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本體內設有一彈性 元件限位區,以供所述彈性元件其一端的頂抵。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USB隨身碟蓋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本體內設有一第一 卡勾,所述第一勾卡勾設所述鎖扣片內側面所設的一第二限位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USB隨身碟蓋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片內側面設有一 定位柱,以供所述彈性元件的套設限位而頂抵于所述鎖扣片的內側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USB隨身碟蓋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是一彈簧。
專利摘要一種USB隨身碟蓋體結構,其包括有一蓋本體、一鎖扣片及一彈性元件,其中所述蓋本體的一側面開設有一工作窗,鄰近所述工作窗的蓋本體內部設有一第一轉軸部;所述鎖扣片,是用以蓋合于所述蓋本體的工作窗,其內側面設有一第二轉軸部,是與所述第一轉軸部樞接而形成所述鎖扣片作動的轉軸,且所述內側面設有至少一第二卡勾,是用以勾入于所述插頭上的至少一定位孔,而形成一防脫離的限位;所述彈性元件,其一端抵于所述蓋本體,另端抵于所述鎖合片其內側面,并以其彈力以支撐所述鎖扣片常態蓋合于所述蓋本體的工作窗,通過上述元件的組成,以供一USB隨身碟其插頭套入所述蓋體的套接口時,可常態被所述鎖扣片卡阻限位,以確保USB隨身碟不會脫離而遺失。
文檔編號H05K5/03GK201563325SQ200920174489
公開日2010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30日
發明者陳錫勛 申請人:怡利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