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散熱元件的固定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固定組件,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散熱元件的固定組件。
背景技術:
—般電子裝置在運作時,其中的電子元件均會產生熱量,尤其是現今芯片中集積
度大幅增加,電子元件的運算處理速度大幅提升的狀況下,會大幅增加電子元件的發熱量。
大量的發熱會影響電子元件的效能,甚至會影響裝置整體的運作穩定性。 為了對電子元件進行散熱,目前業界常見的作法包含在電子元件上黏貼散熱鰭片
或風扇的方式,以及利用螺絲將散熱鰭片或風扇鎖固于主板上,借以使散熱鰭片緊密接觸
于電子元件(即發熱源)來進行散熱。 然而在電子裝置進行產品測試過程中,測試人員常需要拆卸電子元件上的散熱鰭片或風扇。前述將散熱鰭片或風扇黏貼于電子元件上的方式大幅增加了拆卸散熱鰭片或風扇的困難度。另外,利用螺絲鎖固散熱鰭片的方式,在安裝及拆卸散熱鰭片或風扇時,需要應用額外的拆裝工具,具有使用上的不便性。再者,散熱鰭片或風扇經過多次拆裝后,容易發生螺絲或螺孔崩牙,導致無法再進行鎖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散熱元件的固定組件,以解決散熱元件難以快速組裝及拆卸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散熱元件的固定組件。其包含至少一對固定座、至少一第一凸柱、至少一第一阻擋塊、至少一第一扭力彈簧、一底座以及至少一第一扣合勾。該對固定座以鏡像對稱的方式設置于散熱元件的一表面上,且各固定座包含一第一凸塊。第一凸柱的一第一端連接于固定座,并且平行于前述表面。第一阻擋塊設置于第一凸柱的相反的一第二端。第一扭力彈簧套接于第一凸柱,且其第一端是用以抵靠于第一凸塊。底座承載一電路板。第一扣合勾設置于底座上,并對應于第一扭力彈簧的相反的一第二端。當第一扣合勾設置于該底座上,并且扣接于第一扭力彈簧的第二端時,電路板夾設于散熱元件及底座之間,對電路板上的一發熱源進行散熱。 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底座選擇性地具有一槽孔,電路板選擇性地具有一穿孔。第一扣合勾穿過穿孔并樞設于槽孔。底座包含一第一定位件,位于槽孔旁。第一扣合勾包含一第二定位件,用以與第二定位件相互干涉,以限制第一扣合勾的一樞轉角度。[0008] 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例,第一扭力彈簧的第二端具有一勾部,第一扭力彈簧由勾部扣合于第一扣合勾。 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實施例,第一扭力彈簧的第二端具有一操作部,第一扭力彈簧經由操作部受使用者操作。 依據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各固定座還選擇性地包含一第二凸塊。固定組件還選擇性地包含至少一第二凸柱、至少一第二組檔塊及至少一第二扭力彈簧。第二凸柱的一第一端連接于固定座,并且平行于表面。第二阻擋塊設置于第二凸柱的相反的一第二端。第二扭力彈簧套接于第二凸柱,且其第一端抵靠于第二凸塊。 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固定組件還選擇性地包含至少一第二扣合勾,其設置于底座上,并對應于第二扭力彈簧的相反的一第二端。 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例,第二扭力彈簧的第二端具有一勾部,第二扭力彈簧由勾部扣合于第二扣合勾。 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實施例,第二扭力彈簧的第二端具有一操作部,第二扭力彈簧經由操作部受使用者操作。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散熱元件的固定組件,利用扭力彈簧的抵靠臂抵靠于凸塊,同時扣合臂扣接于扣合勾的方式,將散熱元件固定在底座上。可提升設置以及拆卸散熱元件的效率,并且可避免螺絲崩牙的問題。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附圖的說明如下 圖1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固定組件的側視圖;[0017] 圖2繪示圖1中第一凸柱、第一扭力彈簧及固定座的裝配示意圖;[0018] 圖3繪示圖1中底座及第一扣合勾的立體圖;[0019] 圖4繪示電路板夾置于散熱元件及底座間的示意圖;[0020] 圖5繪示電路板夾置于散熱元件及底座間時的上視圖。[0021]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00固定組件142b :第二扭力彈簧的第110固定座150 :底座111第一凸塊150a :槽孔112第二凸塊151 :第一定位件121第一凸柱161 :第一扣合勾122第二凸柱161a :第二定位件131第一阻擋塊162 :第二扣合勾132第二阻擋塊200 :散熱元件141第一扭力彈簧210 :表面141a :第一扭力彈簧的第-丄山 1而300 :電路板141b:第一扭力彈簧的第—~ 丄山 j而300a :穿孔142第二扭力彈簧400 :發熱源142a :第二扭力彈簧的第-丄山 1而
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散熱元件的固定組件,利用設置在散熱元件上的扭力彈簧扣接于扣合勾,將電路板及設置于其上的發熱源夾設于底座及散熱元件之間,以對于發熱源進行散熱的動作。散熱元件可為一散熱鰭片、一散熱風扇,或其它可用以對于發熱源進行
4散熱的組件。 請參照圖l,其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固定組件的側視圖。固定組件100包含一固定座110、一第一凸柱121、一第一扭力彈簧141、一底座150以及一第一扣合勾161。固定座110設置于散熱元件200的一表面210上,且固定座110包含一第一凸塊111。第一凸柱121連接于固定座110,第一扭力彈簧141套接于第一凸柱121。第一扭力彈簧141的一第一端141a用以抵靠于第一凸塊111。底座150用以設置一電路板。第一扣合勾161設置于底座150上,用以扣接于第一扭力彈簧141相反的一第二端141b。當第一扣合勾161扣接于第二端141b時,電路板夾設于散熱元件200及底座150之間。[0037] 更進一步來說,本實施例的固定座110還包含一第二凸塊112,固定組件100還包含一第二凸柱122、一第二扭力彈簧142及一第二扣合勾162。第二凸柱122連接于固定座IIO,第二扭力彈簧142套接于第二凸柱122。第二扭力彈簧142的一第一端142a用以抵靠于第二凸塊112。第二扣合勾162設置于底座150上,用以扣接于第二扭力彈簧142相反的一第二端142b。 請參照圖2,其繪示圖1中第一凸柱、第一扭力彈簧及固定座的裝配示意圖。第一凸柱121的一第一端連接于固定座IIO,相反的一第二端設置有一第一阻擋塊131,且第一凸柱121大致上平行于散熱元件200的表面210。 實際組裝時,可先將第一扭力彈簧141套接于具有第一阻擋塊131的第一凸柱121,并接著將第一凸柱121焊接于固定座110,使第一扭力彈簧141位于第一阻擋塊131及固定座110之間。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凸柱121與固定座IIO—體成型。在實際組裝時,可先將第一扭力彈簧141套接于第一凸柱121,并接著將第一阻擋塊131連接至第一凸柱121的第二端,使第一扭力彈簧141位于第一阻擋塊131及固定座110之間。[0040] 另外一方面,第二凸柱122、第二阻擋塊132、第二扭力彈簧142及固定座110的連接組裝方式,與前述第一凸柱121、第一阻擋塊131、第一扭力彈簧141及固定座110的連接方式相同,此處不再加以贅述。 請參照圖3,其繪示圖1中底座及第一扣合勾的立體圖。底座150具有一槽孔150a,用以樞設第一扣合勾161。此外,底座150還包含一第一定位件151,其設置于槽孔150a旁。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定位件151例如是C字形的一凸起物,圍繞于槽孔150a。第一扣合勾161包含一第二定位件161a,凸出于第一扣合勾161的表面。第一定位件151及第二定位件161a用以相互干涉,以限制第一扣合勾161經由槽孔150a轉動的一樞轉角度。[0042] 另外,第二扣合勾162同樣經由槽孔150a樞設于底座150上。底座150及第二扣合勾162同樣利用對應的兩定位件相互干涉,來限制第二扣合勾162的樞轉角度。[0043] 接下來請參照圖4,其繪示電路板夾置于散熱元件及底座間的示意圖。電路板300用以設置在底座150上。電路板300具有一穿孔300a,第一扣合勾161及第二扣合勾162分別穿過穿孔300a,以設置于底座150上。 實際應用上,第一扭力彈簧141的第二端141b具有一勾部,借以扣合于第一扣合勾161。第二扭力彈簧142的第二端142b具有一勾部,借以扣合于第二扣合勾161。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扭力彈簧141的第二端141b具有一操作部,使用者可經由施力于操作部,將第一扭力彈簧141的第二端141b扣合于第一扣合勾161。第二扭力彈簧142的第二端142b具有一操作部,使用者可經由施力于操作部,將第二扭力彈簧142的第二端142b扣合
5于第二扣合勾162。 當第一扣合勾161扣接于第一扭力彈簧141的第二端141b,且第二扣合勾162扣 接于第二扭力彈簧142的第二端142b時,底座150連接于散熱元件200的一側。此時第一 扣合勾161及第二扣合勾162對應位于固定座110的相對兩側,如圖4所示。電路板300 及設置于其上的發熱源400,夾設于散熱元件200及底座150之間。散熱元件200接觸于發 熱源400,借以對于發熱源400進行散熱的動作。 另外,當第一扣合勾161扣接于第一扭力彈簧141的第二端141b時,第一扭力彈 簧141的第一端141a抵靠于第一凸塊111。當第二扣合勾162扣接于第二扭力彈簧142的 第二端142b時,第二扭力彈簧142的第一端142a抵靠于第二凸塊112。第一扭力彈簧141 及第二扭力彈簧142分別具有旋轉扭力,使得第一扭力彈簧141的第二端141b及第二扭力 彈簧142的第二端142b分別抵靠于第一扣合勾161及第二扣合勾162,借以使散熱元件200 及底座150穩固地由電路板300的兩側夾置電路板300及發熱源400。 當欲拆卸散熱元件200時,僅需將第一扭力彈簧141的第二端141b脫離第一扣合 勾161,并且將第二扭力彈簧142的第二端142b脫離第二扣合勾162。具有可快速拆卸散 熱元件200的優點。 請參照圖5,其繪示電路板夾置于散熱元件及底座間時的上視圖。在一實施例中, 固定組件100包含一對固定座110。兩固定座110是以鏡像對稱的方式配置于散熱元件200 的表面210上,并且位于鄰近表面210的兩相對側邊之處,如圖5中所繪示,鄰近于表面210 的上方側邊及對應的下方側邊。各固定座110分別連接一個第一凸柱121及一個第二凸柱 122。兩第一凸柱121分別套接一個第一扭力彈簧141,兩第二凸柱122分別套接一個第二 扭力彈簧142。 對應地是,底座150上設置有兩第一扣合勾161及兩第二扣合勾162。各第一扣
合勾161用以扣接于各第一扭力彈簧141,各第二扣合勾162用以扣接于各第二扭力彈簧
142。固定組件100利用四個扣合勾對應扣接于四個扭力彈簧,借以將散熱元件200連接于
底座150的一側,并穩固地由電路板300的兩側夾置電路板300及發熱源400。 在另一實施例中,固定組件100還可包含兩對以上的固定座IIO,底座150上對應
前述多個固定座110設置有多個第一扣合勾161及多個第二扣合勾162。 上述依照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固定組件,利用扣合勾扣接于扭力彈簧的方式,使
散熱元件及底座分別設置于電路板的兩側,借以夾置電路板及設置于其上的發熱源,其具
有組裝快速的優點。此外,欲拆卸散熱元件時,僅需將扭力彈簧脫離對應的扣合勾,具有快
速拆卸的優點。利用徒手扣合及脫離扣合勾的方式,使得散熱元件可以快速地徒手安裝及
拆卸,不需要應用額外的安裝及拆卸工具,提高方便性。再者,借由扣合勾扣合于扭力彈簧
的方式,可以避免重復鎖固螺絲導致螺絲或螺孔崩牙的問題。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 悉此技術的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 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當視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一種散熱元件的固定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至少一對固定座,以鏡像對稱的方式設置于該散熱元件的一表面上,各固定座包含一第一凸塊;至少一第一凸柱,該第一凸柱的一第一端連接于該固定座,且該第一凸柱平行于該表面;至少一第一阻擋塊,設置于該第一凸柱相反的一第二端;至少一第一扭力彈簧,套接于該第一凸柱,該第一扭力彈簧的一第一端抵靠于該第一凸塊;一底座,承載一電路板;以及至少一第一扣合勾,設置于該底座上,并對應于該第一扭力彈簧相反的一第二端;其中,當該第一扣合勾設置于該底座上,并且扣接于該第一扭力彈簧的該第二端時,該電路板夾設于該散熱元件及該底座之間,對該電路板上的一發熱源進行散熱。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元件的固定組件,其特征在于,該底座具有一槽孔,該電路板具有一穿孔,該第一扣合勾穿過該穿孔并樞設于該槽孔。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散熱元件的固定組件,其特征在于,該底座包含一第一定位件,其位于該槽孔旁,該第一扣合勾包含一第二定位件,該兩定位件用以相互干涉,以限制該第一扣合勾的一樞轉角度。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元件的固定組件,其特征在于,各固定座還包含一第二凸塊,該固定組件還包含至少一第二凸柱,該第二凸柱的一第一端連接于該固定座,且該第二凸柱平行于該表面;至少一第二阻擋塊,設置于該第二凸柱相反的一第二端;及至少一第二扭力彈簧,套接于該第二凸柱,該第二扭力彈簧的一第一端抵靠于該第二凸塊。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散熱元件的固定組件,其特征在于,還包含至少一第二扣合勾,設置于該底座上,并對應于該第二扭力彈簧相反的一第二端。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散熱元件的固定組件,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扭力彈簧的該第二端具有一勾部,該第二扭力彈簧由該勾部扣合于該第二扣合勾。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散熱元件的固定組件,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扭力彈簧的該第二端具有一操作部,該第二扭力彈簧經由該操作部受使用者操作。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元件的固定組件,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扭力彈簧的該第二端具有一勾部,該第一扭力彈簧由該勾部扣合于該第一扣合勾。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元件的固定組件,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扭力彈簧的該第二端具有一操作部,該第一扭力彈簧經由該操作部受使用者操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散熱元件的固定組件,至少包含至少一對固定座、一底座以及至少一扣合勾。固定座以鏡像對稱的方式設置在散熱元件的表面上。各固定座連接于一凸柱的一端。一扭力彈簧套接于凸柱,且扭力彈簧的一端用以扣接于設置在底座上的扣合勾,借以將電路板夾設于散熱元件及底座之間,以對電路板上的發熱源進行散熱。
文檔編號H05K7/20GK201479526SQ20092016096
公開日2010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20日
發明者胡燁德, 陳志豐 申請人: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