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采用雙段鉸接端梁的橋式起重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采用雙段鉸接端梁的橋式起重機。
背景技術:
通用橋式起重機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各類車間廠房的的吊運和裝卸貨物的起重設
備,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某些廠房設計的特殊性,大車路軌頂部離開建筑物最低點高度
不具備安裝橋式起重機的條件,針對這一情況,必須對現有的產品結構進行改進; 常見的起重機平衡梁結構如圖l所示(圖中1-主梁;2-端梁;3-行車輪),起重
機大車的輪式結構分成四組,每組由平衡梁與支承架通過銷軸連接最終通過螺栓與端梁連
接,高度主要增加在平衡梁結構上,如果能將平衡梁去掉,則現有高度完全能滿足安裝要
求,由于車輪的材料及結構形式決定了其能承受的最大輪壓,如果設計不當,輪壓會成倍增
加,不僅車輪結構重新進行設計計算,而且同樣對用戶的鋼結構廠房建筑也將提出更高的
要求,廠房造價要增加很大的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采用雙段鉸接端梁的橋式起重機,能夠在不增 加設備成本的情況下,通過對端梁結構進行改進,能夠降低大車路軌頂部離開建筑物最低 點的高度,滿足特殊安裝條件下的需要。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采用雙段鉸接端梁的橋式起重機,包括主梁和帶有 大車運行機構的端梁,所述端梁設置在主梁的兩端,所述端梁為兩段式結構,所述兩段端梁 之間采用鉸接連接。 進一步,所述端梁為均勻分割設置的兩段式結構; 進一步,所述主梁每側的端梁各設置有四個行車輪,其中,在各分段端梁的兩端端 部各設置有一個行車輪; 進一步,所述橋式起重機為雙主梁橋式起重機。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現有的橋式起重機的端梁結構進行改進,采用了雙段式鉸接端
梁結構,在保證端梁強度不變的情況下,降低了大車路軌頂部離開建筑物最低點高度,使橋
式起重機能夠在某些不能滿足標準安裝條件的廠房或車間內也能夠安裝使用,從而避免了
對安裝場合進行改造,節約了安裝成本,并且擴展了橋式起重機的應用范圍。 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
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
者可以從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實用新型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
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來實現和獲得。[0012]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 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其中
圖1為常用橋式起重機的端梁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端梁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應當理解,優選實 施例僅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是為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采用雙段鉸接端梁的橋式起重機為雙主梁橋式起重 機,包括主梁1和帶有大車運行機構的端梁2,端梁2設置在主梁1的兩端,所述端梁2為為 均勻分割設置的兩段式結構,兩段端梁2之間采用鉸接連接。 本實施例中,主梁每側的端梁2上各設置有四個行車輪,其中,在各分段端梁的兩 端端部各設置有一個行車輪,有兩個行車輪3對應設置在鉸接位置,由圖2中可以看出,相 比較圖1而言,由于采用了兩段式鉸接結構,去掉了常用的平衡梁結構,從而降低了大車路 軌頂部離開建筑物最低點的高度。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 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 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 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采用雙段鉸接端梁的橋式起重機,包括主梁和帶有大車運行機構的端梁,所述端梁設置在主梁的兩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梁為兩段式結構,所述兩段端梁之間采用鉸接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雙段鉸接端梁的橋式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梁為均勻分割設置的兩段式結構。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雙段鉸接端梁的橋式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每側的端梁各設置有四個行車輪,其中,在各分段端梁的兩端端部各設置有一個行車輪。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雙段鉸接端梁的橋式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橋式起重機為雙主梁橋式起重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采用雙段鉸接端梁的橋式起重機,包括主梁和帶有大車運行機構的端梁,所述端梁設置在主梁的兩端,所述端梁為兩段式結構,所述兩段端梁之間采用鉸接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現有的橋式起重機的端梁結構進行改進,采用了雙段式鉸接端梁結構,從而降低了大車路軌頂部離開建筑物最低點高度,使橋式起重機能夠在某些不能滿足標準安裝條件的廠房或車間內也能夠安裝使用,從而避免了對安裝場合進行改造,節約了安裝成本,并且擴展了橋式起重機的應用范圍。
文檔編號B66C17/04GK201458580SQ200920128668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28日
發明者張明良 申請人:江蘇萬富安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