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剪式千斤頂頂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五金工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剪式千斤頂頂頭。
背景技術: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320612Y公開了一種剪式千斤頂頂頭,它是由鞍 座及支承座兩者分體加工后再實施配合而成的,具體是在鞍座的居中部位加工出一槽,再 將橫截面形狀大體上呈U形的支承座配置到槽內,進而由槽口處的定位條探入到預設在支 承座上的定位條孔中并且翻折定位條,從而使支承座與鞍座兩者固定為一體(具體可參見 該專利說明書第1頁第18行至第2頁第8行以及該專利的圖1)。
上述結構的千斤頂頂頭雖然具有通用性好即能同時適用于轎車、小貨車及面包車, 抗壓強度高和穩定性理想的優點,但是存在著裝配麻煩和支承座與鞍座之間并不能達到趨 于無隙結合的效果,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微量位移乃至變形之虞。
圖6所示為已有技術中廣為使用的剪式千斤頂頂頭,其是由鞍座1和支承座2構成 的,鞍座1和支承座2各為獨立的部分,兩者之間由鉚固方式構成為一體,例如將支承座 2的長度方向的一側的中部所形成的鉚腳置入于鞍座1一側的鉚腳孔中,并且將支承座2 的長度方向的另一側的鉚邊與鞍座l的另一側鉚固,支承座2的長度方向的中部置入于鞍 座l中部的支承座槽中。這種結構的剪式千斤頂頂頭所存在的缺點之一,由于支承座與鞍 馬座是彼此獨立的,因此在制造過程中容易造成材料浪費,與目前所崇尚的節約型經濟精 神不相適應;之二,支承座與鞍座的裝配較為麻煩,工業化批量生產效率受到影響;之三, 由于支承座與鞍座是通過鉚接方式使兩者構成為一體的,因此整體強度會受到相應的影 響,經頻繁使用后同樣會暴露出相對位移乃至變形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能將支承座與鞍座兩者有機地構成為一體而有利于 節約加工材料,無需善后裝配而有助于提高制造效率及滿足工業化量產要求的剪式千斤頂 頂頭。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 一種剪式千斤頂頂頭,包括鞍座和支承座,所 述的鞍座包括彼此的形狀相同的并且相互構成為一體的第一、第二肩,第一肩的頂部構成 有一第一平臺,而第二肩的頂部構成有一第二平臺;所述的支承座位于所述的第一、第二肩之間的肩谷內,并且與第一、第二肩一體聯結。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支承座由聯結第一、第二肩的并且對 應于所述肩谷的增強肋的頂部向肩谷彎折構成。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支承座的形狀為平板形。
在本實用新型的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支承座的形狀為u形。
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平臺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肩具有一對第一肩臂,而所述 的第二肩具有一對第二肩臂。
在本實用新型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一對第一肩臂的下部各開設有一 第一銷軸孔,而所述的一對第二肩臂的下部同樣地開設有一第二銷軸孔, 一對第一銷軸孔 彼此對應, 一對第二銷軸孔彼此對應。
在本實用新型的再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肩谷的深度和寬度是與車輛底部 的凸筋的高度及寬度相適配的。
本實用新型由于將鞍座與支承座構成為一體構造,因此在加工過程中可以減少材料 損耗,又,無需像已有技術那樣實施鉚接裝配而藉以體現改善加工效率,及,整體強度好 而不會出現變形問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施例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應用例示意圖。 圖6為已有技術中的剪式千斤頂頂頭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査員尤其是公眾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和有 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結合附圖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 是對本實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實用新型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 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范疇。 實施例1:
敬請參見圖l,由鞍座1和支承座2構成為剪式千斤頂頂頭,其中鞍座l包括一對彼此的形狀相同并相互構成為一體的第一、第二肩11、 12,第一肩11的頂部構成有一水 平的第一平臺111,而第二肩12的頂部同樣構成有一水平的第二平臺121,第一肩11的對 應兩側各為第一肩臂112,第二肩12的對應兩側各為第二肩臂122,第一肩臂112與第二 肩臂122之間構成為增強肋14,并且在第一、第二肩ll、 12之間構成有一肩谷13。在本 實施例中,支承座2為平板體構造,該支承座2是由聯結于第一、第二肩11、 12之間的 并且對應于肩谷13部位的一對增強肋14中的其中一個增強肋14的頂部向肩谷13方向彎 折而成,因此平板形的支承座2實質上與鞍座1構成為一體結構。上面所講的肩谷13的 深度是與車輛底部的凸筋的高度相匹配的,而肩谷13的寬度同樣與車輛底部的凸筋的寬 度相適應。圖中示意在一對第一肩臂112下部的第一銷軸孔1121和示意在一對第二肩臂 122下部的第二銷軸孔1221是用來供與圖5所示的剪式千斤頂3的一對支承臂31聯結。 本實施例結構能適合于對舉升能力為1一1.5噸的剪式千斤頂的配置。制作方式是由模具 加工成形。
實施例2:
敬請參閱圖2,第一、第二肩臂112、 122直接聯結,因此相對于實施例1而言無需 構成增強肋14,同樣為平板形的支承座2是由對應于肩谷13的一對肩谷口部中的其中一 個肩谷口部的材料向肩谷13方向折彎成水平形態構成的,其余均同對實施例1的描述。 本實施例結構能適合于對舉升能力為800Kg以下的剪式千斤頂的配置。
實施例3:
敬請參見圖3,僅將支承座2的形狀改為U形或稱瓦形,其余同對實施例2的描述。 本實施例結構能適合于對舉升能力為800—1000Kg的剪式千斤頂的配置。 實施例4:
敬請參見圖4,僅將支承座2由一對增強肋14的頂部各自向肩谷13方向相向彎折構 成,其余均同對實施例1的描述。本實施例結構能適合于對舉升能力為1一1.5T的剪式千 斤頂的配置。
應用例
敬請參見圖5并且結合圖1,該圖示意了將實施例1的剪式千斤頂頂頭配置于剪式千 斤頂3上的使用狀況,具體是用一對銷軸311借助于第一肩臂112上的第一銷軸孔1121 及第二肩臂122上的第二銷軸孔1221將本實用新型的鞍座1與剪式千斤頂3的一對支承 臂31 (也稱舉升臂)配接。由于對剪式千斤頂3的具體的操作方式是與已有技術完全相同 的,因此申請人不再予以贅述。
權利要求1、一種剪式千斤頂頂頭,包括鞍座(1)和支承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鞍座(1)包括彼此的形狀相同的并且相互構成為一體的第一、第二肩(11、12),第一肩(11)的頂部構成有一第一平臺(111),而第二肩(12)的頂部構成有一第二平臺(121);所述的支承座(2)位于所述的第一、第二肩(11、12)之間的肩谷(13)內,并且與第一、第二肩(11、12)一體聯結。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剪式千斤頂頂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座(2)由聯結第 一、第二肩(ll、 12)的并且對應于所述肩谷(13)的增強肋(14)的頂部向肩谷(13)彎折構成。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剪式千斤頂頂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座(2)的形 狀為平板形。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剪式千斤頂頂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座(2)的形 狀為U形。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剪式千斤頂頂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平臺(lll、 12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剪式千斤頂頂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肩(11)具有一對 第一肩臂(U2),而所述的第二肩(12)具有一對第二肩臂(122)。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剪式千斤頂頂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對第一肩臂(112) 的下部各開設有一第一銷軸孔(1121),而所述的一對第二肩臂(1221)的下部同樣地開設有 一第二銷軸孔(1221), 一對第一銷軸孔(1121)彼此對應,一對第二銷軸孔(1221)彼此對應。
8、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剪式千斤頂頂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肩谷(13)的深度 和寬度是與車輛底部的凸筋的高度及寬度相適配的。
專利摘要一種剪式千斤頂頂頭,屬于五金工具技術領域。包括鞍座和支撐座,所述的鞍座包括彼此的形狀相同的并且相互構成為一體的第一、第二肩,第一肩的頂部構成有一第一平臺,而第二肩的頂部構成有一第二平臺;所述的支撐座位于所述的第一、第二肩之間的肩谷內,并且與第一、第二肩一體聯結。優點由于將鞍座與支撐座構成為一體構造,因此在加工過程中可以減少材料損耗,又,無需像已有技術那樣實施鉚接裝配而藉以體現改善加工效率,及,整體強度好而不會出現變形問題。
文檔編號B66F3/00GK201362572SQ20092003782
公開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23日
發明者進 韓 申請人:常熟通潤汽車千斤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