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壓千斤頂的回油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千斤頂的回油結構,安裝在液壓千斤頂的底座上,在載荷下 降時通過控制液壓介質的流量來實現慢速下降,屬于增設在液壓千斤頂上的具有調速功能 的安全回油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市場上的液壓千斤頂回油結構主要包括設在液壓千斤頂底座上的泵腔中的卸壓閥 桿和鋼球,當液壓千斤頂卸壓時,通過轉動卸壓閩桿松開鋼球,使液壓介質從油缸的缸腔 經過底座上的油路進入泵腔中,再經底座上的另一油路回到外套的儲油腔中。這種回油結 構,在空載下降時能保持平穩的下降速度,但在載荷下降時,由于油缸缸腔的內壓增大, 導致液壓介質的流速加大,使所頂負載物下降太快,對操作者和負載物造成安全隱患。中 國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721943Y,公開了 "一種帶有液壓緩釋裝置的液壓部件", 它是將放油閥桿設計成前端與放油孔密封,后端有較大間隙,通過密封端與后端依次作用, 形成旁路進行泄油,保證放油閥桿在轉動時千斤頂慢速下降,而再轉動2圈以上達到快速 下降的作用。該技術方案在空載與載荷狀態作用下原理相同,在開始釋放時都是慢速下降, 其效率低下,且該技術方案仍存在結構復雜、加工困難,且操作使用時麻煩的缺陷,并且 存在密封端密封件損壞而導致慢速下降失效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針對已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油路結構簡單、便于加 工和裝配的、且可以保證空載快速下降和載荷慢速下降的新型安全的液壓千斤頂的回油結 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來達到的, 一種液壓千斤頂的回油結構,所述液壓千斤頂包 括底座、分別固定在底座上的外套和油缸以及泵體、形成于外套與油缸之間的儲油腔、設 置于油缸的缸腔中的并且在底端部裝有活塞組件的活塞桿、分別與外套和油缸頂部配接的 并且用于扶持活塞桿的頂帽、設置于泵體中的泵芯,其特點是在所述液壓千斤頂的底座 上還增設有一回油閥,該回油閥包括回油閾體、回油閥桿、第一彈簧、鋼球、第二彈簧、 墊圈、第三彈簧、和節流閥體,所述的回油閥體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三泵腔中 在回油閥體的中間依次開設有第一泵腔、階梯形孔和第二泵腔,其中階梯形孔位于第一泵腔和第二泵 腔的中間且分別與第一泵腔、第二泵腔相通,所述的回油閥桿的一端置于回油閥體的第二 泵腔中,回油閥桿的另一端伸展至回油閥體外,所述的第一彈簧位于回油閥體的第二泵腔 中且套設在回油閩桿上,所述的節流閥體置于回油閥體的第一泵腔中,在節流閥體的中間形 成有閥腔、節流孔,節流孔位于閥腔的前端端部且與閥腔相通,所述的鋼球、第二彈簧、 墊圈和第三彈簧分別置于階梯形孔中,其中第三彈簧的一端與節流閥體相接觸、第三彈簧 的另一端與墊圈相接觸,第二彈簧的一端與墊圈相接觸、第二彈簧的另一端與鋼球相接觸, 鋼球與所述回油閥桿的一端端部相對應;在所述的回油閥體上還分別開設有第一油路和第 二油路,其中第一油路的一端與第一泵腔相通,第一油路的另一端與底座上的第三泵腔 相通,第三泵腔通過開設在底座上的第三油路與缸腔相通,第二油路的一端與第二泵腔相 通,第二油路的另一端與開設在底座上的第四泵腔相通,第四泵腔通過開設在底座上的第 四油路與儲油腔相通。
本實用新型在所述的第一泵腔中設置有第一擋圈,第一擋圈位于節流閥體的前端部, 用于固定所述的節流閥體。
本實用新型在所述的第一泵腔中設置有用于過濾液壓介質中雜質的濾油網,濾油網位 于第一擋圈的前端部。
本實用新型在所述的第一泵腔中還設置有第二擋圈,第二擋圈位于濾油網的前端部, 用于固定所述的濾油網。
本實用新型在所述的回油閥桿上設置有密封圈,通過密封圈使回油閥桿與所述的回油 閥體的第二泵腔的腔壁之間構成為密封配合。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后,具有的優點之一、油路結構簡單;優點之二、易于 零部件的加工和裝配,維修方便;優點之三、能保證空載時快速下降,載荷時慢速下降, 而載荷時慢速下降可以提高操作人員的安全性,降低對負載物的緩沖,卸載后快速下降可以 減少千斤頂復位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應用于液壓臥式千斤頂上的一實施例參考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回油閥的立體結構的軸測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回油閥的平面結構的剖視圖。圖4為圖1中A部放大圖。 其中l.活塞桿、2.頂帽、3.外套、4.儲油腔、5.活塞組件、6.缸腔、7.泵體、8.泵芯、9.回 油閥桿、IO.第一彈簧、ll.鋼球、12.回油閥體、13.第二彈簧、14.墊圈、15.第三彈簧、16. 節流閥體、17.第一擋圈、18.濾油網、19.第二擋圈、20.底座、21.油缸、22.節流孔、23. 閥腔、24.第一油路、25.第一泵腔、26.臺階面、27.階梯形孔、28.第二油路、29.第二泵腔、 30.第三泵腔、31.第三油路、32.第四油路、33.第四泵腔、34.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申請人對實施例的描述,將更加有助于理解本實用新型,并且使本實用新型的積 極效果更加體現,但實施例不應視為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所限制。
請參閱圖1并結合圖2、圖3和圖4,在本實施例中,所揭示的液壓臥式千斤頂結構屬 于公知的已有技術,因此在這里僅作簡單的描述,它主要包括底座20、外套3、油缸21、 頂帽2、活塞桿l、活塞組件5、泵體7以及泵體8,油缸21的底部與底座20螺接,油缸 21的頂端與頂帽2螺接,外套3套設在油缸21外,外套3的底部與底座20螺接,外套3 的頂部與頂帽2構成為密封連接,在外套3與油缸21之間形成有儲油腔4,活塞桿l置于 油缸21的缸腔6中,活塞桿1的底部固設有活塞組件5,活塞組件5與油缸21的缸腔6 腔壁之間構為密封配合,活塞桿1的頂部在穿過頂帽2中間的中心孔后伸展至油缸21夕卜, 泵體7螺接在底座20上,在泵體7內設置有用于驅使活塞桿1進行活塞運動的泵芯8。現 在原有液壓臥式千斤頂的底座20上增設有一回油閥,該回油閥包括回油閥體12、回油閥 桿9、第一彈簧IO、鋼球ll、第二彈簧13、墊圈14、第三彈簧15、節流閥體16、第一擋 圈17、濾油網18和第二擋圈19。所述的回油閥體12固定在底座20上的第三泵腔30中, 在回油閥體12的中間自左向右依次開設有第一泵腔25、階梯形孔27和第二泵腔29,其中 階梯形孔27位于第一泵腔25和第二泵腔29的中間且分別與第一泵腔25、第二泵腔29相 通。所述的回油闊桿9的一端置于回油閥體12的第二泵腔29中,回油閥桿9的另一端伸 展至回油閥體12夕卜,同時為了保證回油閥桿9與第二泵腔29腔壁之間的密封配合,在所述 回油閥桿9的外壁上開設有凹槽,在凹槽內嵌設密封圈34。所述的第一彈簧10位于回油 閥體12的第二泵腔29中且套設在回油閥桿9上,用于回油閥桿9的自動回位。所述的節 流閥體16置于回油閥體12的第一泵腔25中,在節流閥體16的中間形成有閥腔23、節流 孔22,節流孔22位于閥腔23的前端端部且與閥腔23相通,其中節流孔22的孔徑要遠小于閥腔23的閥腔直徑。所述的鋼球11、第二彈簧13、墊圈14和第三彈簧15分別置于階 梯形孔27中,其中第三彈簧15的一端與節流閥體16相接觸、第三彈簧15的另一端與墊 圈14相接觸,第二彈簧13的一端與墊圈14相接觸、第二彈簧13的另一端與鋼球11相接 觸,鋼球11與所述回油閥桿9的一端端部相對應。所述的第一擋圈17、濾油網18和第二 擋圈19分別設置在回油閥體12的第一泵腔25中,其中第一擋圈17位于節流閥體16的前 端部,且與開設在第一泵腔25腔壁上的凹槽相嵌固,用于固定所述的節流閥體16;濾油 網18位于第一擋圈17的前端部,用于過濾液壓介質中的雜質,防止油路阻塞;而第二擋 圈19位于濾油網18的前端部,且與開設在第一泵腔25腔壁上的凹槽相嵌固,用于固定所 述的濾油網18。在所述的回油閥體12上還分別開設有第一油路24和第二油路28,其中 第一油路24的一端與第一泵腔25相通,第一油路24的另一端與底座20上的第三泵腔30 相通,第三泵腔30通過開設在底座20上的第三油路31與缸腔6相通,第二油路28的一 端與第二泵腔29相通,第二油路28的另一端與開設在底座20上的第四泵腔33相通,第 四泵腔33通過開設在底座20上的第四油路32與儲油腔4相通。
請繼續參閱圖l、圖2、圖3和圖4,敘述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當千斤頂載荷回復 時,推動回油閥桿9頂開鋼球11,由于第三泵腔30與節流閥體16的閥腔23之間存在著 壓力差,第三泵腔30內的壓力大于閥腔23內的壓力,推動節流閥體16克服第三彈簧15 的彈簧力與回油閥體12內的階梯形孔27上的臺階面26之間形成密封配合,從而使缸腔6 中的液壓介質從底座20上的第三油路31依次經過第三泵腔30—節流閥體16上的節流孔 22—閥腔23—階梯形孔27—第二泵腔29—第二油路28—第四泵腔33—第四油路32后回 到儲油腔4中。在上述載荷回復過程中,由于負載壓力只能從節流閥體16的節流孔22中流 出,減少了液壓介質在單位時間內的流量,降低千斤頂的回復速度,從而達到慢速下降的 效果。當卸去載荷時,第三泵腔30與閥腔23之間的壓力差無法克服第三彈簧15的彈簧力 作用,使得節流閥體16無法與回油閥體12內的階梯形孔27上的臺階面26之間形成密封 配合,在這種情形下,液壓介質不經過節流閥體16上的節流孔22,而是從底座20上的第三 油路31依次經過第三泵腔30—回油閥體12上的第一油路24—第一泵腔25—階梯形孔27 —第二泵腔29—第二油路28—第四泵腔33—第四油路32后回到儲油腔4中,實現空載快 速下降。
權利要求1、一種液壓千斤頂的回油結構,所述液壓千斤頂包括底座(20)、分別固定在底座(20)上的外套(3)和油缸(21)以及泵體(7)、形成于外套(3)與油缸(21)之間的儲油腔(4)、設置于油缸(21)的缸腔(6)中的并且在底端部裝有活塞組件(5)的活塞桿(1)、分別與外套(3)和油缸(21)頂部配接的并且用于扶持活塞桿(1)的頂帽(2)、設置于泵體(7)中的泵芯(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壓千斤頂的底座(20)上還增設有一回油閥,該回油閥包括回油閥體(12)、回油閥桿(9)、第一彈簧(10)、鋼球(11)、第二彈簧(13)、墊圈(14)、第三彈簧(15)、和節流閥體(16),所述的回油閥體(12)固定在底座(20)上的第三泵腔(30)中,在回油閥體(12)的中間依次開設有第一泵腔(25)、階梯形孔(27)和第二泵腔(29),其中階梯形孔(27)位于第一泵腔(25)和第二泵腔(29)的中間且分別與第一泵腔(25)、第二泵腔(29)相通,所述的回油閥桿(9)的一端置于回油閥體(12)的第二泵腔(29)中,回油閥桿(9)的另一端伸展至回油閥體(12)外,所述的第一彈簧(10)位于回油閥體(12)的第二泵腔(29)中且套設在回油閥桿(9)上,所述的節流閥體(16)置于回油閥體(12)的第一泵腔(25)中,在節流閥體(16)的中間形成有閥腔(23)、節流孔(22),節流孔(22)位于閥腔(23)的前端端部且與閥腔(23)相通,所述的鋼球(11)、第二彈簧(13)、墊圈(14)和第三彈簧(15)分別置于階梯形孔(27)中,其中第三彈簧(15)的一端與節流閥體(16)相接觸、第三彈簧(15)的另一端與墊圈(14)相接觸,第二彈簧(13)的一端與墊圈(14)相接觸、第二彈簧(13)的另一端與鋼球(11)相接觸,鋼球(11)與所述回油閥桿(9)的一端端部相對應;在所述的回油閥體(12)上還分別開設有第一油路(24)和第二油路(28),其中第一油路(24)的一端與第一泵腔(25)相通,第一油路(24)的另一端與底座(20)上的第三泵腔(30)相通,第三泵腔(30)通過開設在底座(20)上的第三油路(31)與缸腔(6)相通,第二油路(28)的一端與第二泵腔(29)相通,第二油路(28)的另一端與開設在底座(20)上的第四泵腔(33)相通,第四泵腔(33)通過開設在底座(20)上的第四油路(32)與儲油腔(4)相通。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千斤頂的回油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泵腔 (25)中設置有第一擋圈(17),第一擋圈(17)位于節流閥體(16)的前端部,用于固定所述的節流閥體(16)。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壓千斤頂的回油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 泵腔(25)中設置有用于過濾液壓介質中雜質的濾油網(18),濾油網(18)位于第一擋圈(17) 的前端部。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液壓千斤頂的回油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 泵腔(25)中還設置有第二擋圈(19),第二擋圈(19)位于濾油網(18)的前端部,用于固定 所述的濾油網(18)。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千斤頂的回油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回油閥桿 (9)上設置有密封圈(34),通過密封圈(34)使回油閥桿(9)與所述的回油閥體(12)的第二 泵腔(29)的腔壁之間構成為密封配合。
專利摘要一種液壓千斤頂的回油結構,屬于增設在液壓千斤頂上的具有調速功能的安全回油裝置。所述液壓千斤頂包括底座、分別固定在底座上的外套和油缸以及泵體、形成于外套與油缸之間的儲油腔、設置于油缸的缸腔中的并且在底端部裝有活塞組件的活塞桿、分別與外套和油缸頂部配接的并且用于扶持活塞桿的頂帽、設置于泵體中的泵芯,其特點是在所述液壓千斤頂的底座上還增設有一回油閥,該回油閥包括回油閥體、回油閥桿、第一彈簧、鋼球、第二彈簧、墊圈、第三彈簧、和節流閥體。優點油路結構簡單;易于零部件的加工和裝配,維修方便;能保證空載時快速下降,載荷時慢速下降。
文檔編號B66F3/25GK201351097SQ20092003649
公開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18日 優先權日2009年2月18日
發明者常良成, 民 沈, 峻 王, 江 陳 申請人:常熟通潤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