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散熱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散熱裝置,特別是指一種電子元件的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信息業不斷發展,各電子裝置內部的主要電子元件,如中央處理器運行頻率和 速度在不斷提升;而隨著電子裝置性能不斷提升,各周邊電子元件的類別與數量也不斷增加 。高頻高速及數量的增加將使電子元件產生的熱量隨之增多,使得電子裝置內部溫度不斷升 高,嚴重威脅著電子裝置運行時的性能,為確保電子裝置能正常運作,必須及時排出電子元 件所產生的大量熱量。
在散熱領域中,散熱裝置常被用于各種電子裝置內,對其內部的發熱電子元件散熱。該 散熱裝置包括一散熱器及一設于散熱器上方的散熱風扇。在電子裝置有限的內部空間內,該 散熱裝置的數量一般為一個,且通常設于該主要電子元件上方,該散熱器直接與該主要電子 元件熱性接觸。然而,單純通過金屬熱傳導方式進行散熱的散熱器對其主要電子元件散熱已 經不能滿足高發熱量的電子裝置的散熱需求。同時,進入散熱器內的氣流通常只能從散熱器 的相對兩側出風,限制了對氣流的利用。因此,如何在散熱裝置合理使用該散熱器同時對四 周的電子元件散熱,且增加對氣流的利用率,以達到最佳的散熱效果將是需要研究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將氣流導向四周以增加散熱效率的散熱裝置。 一種散熱裝置,包括散熱器及設于散熱器上的風扇,該散熱器包括第一散熱體及分別緊 鄰設置在第一散熱體相對兩側的兩個第二散熱體,第一散熱體包括相互間隔設置的多個第一 散熱片,相鄰的第一散熱片之間形成第一氣流通道,每一第二散熱體包括相互間隔設置的多 個第二散熱片,相鄰的第二散熱片之間形成第二氣流通道,第一散熱片與第二散熱片相互垂 直,風扇產生的氣流沿著第一氣流通道與第二氣流通道導向散熱器的四周。
一種散熱裝置,包括一個第一散熱體及分別位于該第一散熱體相對兩側的兩個第二散熱 體,該第一散熱體包括若干相互間隔的第一散熱片及導熱翼片,該導熱翼片小于該第一散熱 片,每一第二散熱體包括若干相互間隔的第二散熱片,該第一散熱體的相對兩側分別形成一 由所述導熱翼片圍成的一凹部,所述第二散熱體收容于該凹部內,所述第一散熱片與第二散 熱片之間相互垂直。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述散熱裝置中相鄰的第一散熱片之間分別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氣 流通道,相鄰的第二散熱片之間分別形成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氣流通道,從而可將散熱風扇產 生的強制氣流分別導向散熱裝置的四周,可對位于四周的多個電子元件同時散熱,增加散熱 效率。
圖l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散熱裝置的立體組裝圖。
圖2是圖1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圖2倒置的部分組裝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及圖2所示,該散熱裝置10包括一散熱器20及兩熱管30。該散熱裝置10設于一電路 板(圖未示)上,其底端通過一吸熱板40與設于該電路板上的一主要發熱電子元件(圖未示 )接觸,并吸收其熱量。
該兩熱管30相對設置于散熱器20上。每一熱管30大致呈"U"形,包括一蒸發段31、 一 冷凝段32及連接于所述蒸發段31與冷凝段32之間的絕熱段33。該每一熱管30的冷凝段32為圓 形,而蒸發段31為扁平狀,且該冷凝段32與蒸發段31大致平行。
該散熱器20整體輪廓大致呈一方體結構,該散熱器20包括一第一散熱體21及分別位于該 第一散熱體21兩側的兩個第二散熱體23。
該第一散熱體21包括若干相互平行且相互間隔的第一散熱片211及導熱翼片211a,每相 鄰的兩個第一散熱片211及導熱翼片211a之間形成一第一氣流通道213。該導熱翼片211a小于 第一散熱片211的大小。所述第一散熱片211位于該第一散熱體21中部,所述導熱翼片211a分 別于該第一散熱體的四個端部排列形成一凸臺215,從而于該第一散熱體21的一相對兩側的 相鄰兩凸臺215之間形成一凹部216。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熱片211及導熱翼片211a均沿 散熱器20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凹部216分別于形成該第一散熱體21的左、右兩側的中央, 從而使該第一散熱體21的整體俯視呈"I"字形。該第一散熱體21上于前后兩端的位置處即 凸臺215所在的位置處分別形成一貫穿所述導熱翼片211a的收容孔217。該收容孔217呈圓形 ,分別用以將所述熱管30的冷凝段32收容于其內。該第一散熱體21的底端中部開設有一貫穿 所述第一散熱片211的凹槽218。該凹槽218呈矩形,用以將所述熱管30的蒸發段31收容于其 內。該每一收容孔217的外側緣至凹槽218之間的最小距離與該每一熱管的蒸發段31與冷凝段 32之間的距離大致相等。該兩個第二散熱體23的形狀及結構均相同,可分別收容于該第一散熱體21兩側的凹部 216內并分別與該第一散熱體21最外側即最左側及最右側的第一散熱片211的片體相互接觸, 該第二散熱體23剛好與第一散熱體21的凹部216相吻合。每一第二散熱體23包括一底板230及 從底板230的上表面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若干第二散熱片231,其中,底板230與第二散熱片 231為一體成型。該底板230呈彎折的帶狀,其中央向上凸起而于底板230的下表面形成一矩 形的凹槽238。該凹槽238的大小與第一散熱體21底端的凹槽218的大小相同,且當第二散熱 體23與第一散熱體21組裝后,第二散熱體23的凹槽238與第一散熱體21的凹槽218相互連通。 所述第二散熱片231相互平行且相互間隔,每相鄰的兩個第二散熱片231之間形成一第二氣流 通道233。其中,該第二散熱體23中相鄰第二散熱片231之間的間隔大于第一散熱體21中相鄰 第一散熱片211之間的間隔,該第二氣流通道233的寬度大于第一氣流通道213的寬度。所述 第二散熱片231沿散熱器20的左右方向延伸,該第二散熱片231與第一散熱片211相互垂直。
組裝時,兩個第二散熱體23分別收容于第一散熱體21兩側的凹部216內,兩個熱管30的 冷凝段32分別收容于第一散熱體21的收容孔217內,該兩個熱管30的絕熱段33分別從該第一 散熱體21的左、右兩側繞經所述兩個第二散熱體23,其蒸發段31并排地收容于所述第二散熱 體230及第一散熱體21底端的凹槽238、 218內。所述熱管30的冷凝段32穿設于該第一散熱體 21的收容孔217內,其蒸發段31與所述第二散熱體23的底板230及第一散熱體21的底端相互接 觸,并通過焊接、涂布導熱膠等方式熱性連接,從而連接形成所述散熱器20。吸熱板40設于 散熱器20的底端,該吸熱板40的上表面與熱管30的蒸發段31相互接觸,下表面與主要發熱電 子元件相互接觸。 一散熱風扇(圖未示)裝設于該散熱器20的頂端,用以對該散熱器20產生 向下的強制氣流增加散熱效率。所述第一氣流通道213及第二氣流通道233均與該散熱器20的 頂面相互連通,即正對該散熱風扇的出風口。
該散熱裝置10使主要發熱電子元件產生的熱量通過吸熱板40傳導至熱管30的蒸發段31, 再由蒸發段31傳導至冷凝段32,通過冷凝段32傳導至散熱器20,通過散熱器20向外散發。由 于所述第一散熱體21與第二散熱體23的特殊設置,使該散熱器20包括分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 第一氣流通道213及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氣流通道233,從而使得該散熱風扇產生的氣流可 分別通過所述第一氣流通道213及第二氣流通道233向散熱器20的四面吹出,從而可在對該主 要發熱電子元件散熱的同時,對位于該散熱裝置10周邊的其它電子元件散熱,提高其散熱性 能。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熱片211與第二散熱片213相互垂直,而實際上該第一散熱片 211與第二散熱片213之間也可以根據需要呈一夾角,從而將散熱風扇產生的氣流導向該散熱裝置10周邊的某些特定方向,即需要對其散熱的其它電子元件所在的特定方向,提高其散熱 性能。
權利要求
1.一種散熱裝置,包括散熱器及設于散熱器上的風扇,其特征在于該散熱器包括第一散熱體及分別緊鄰設置在第一散熱體相對兩側的兩個第二散熱體,第一散熱體包括相互間隔設置的多個第一散熱片,相鄰的第一散熱片之間形成第一氣流通道,每一第二散熱體包括相互間隔設置的多個第二散熱片,相鄰的第二散熱片之間形成第二氣流通道,第一散熱片與第二散熱片相互垂直,風扇產生的氣流沿著第一氣流通道與第二氣流通道導向散熱器的四周。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散熱體還包 括位于四個端部的若干導熱翼片,該導熱翼片小于該第一散熱片,分別于該第一散熱體的四 個端部排列形成一凸臺,從而于該第一散熱體的左右兩側的每一側的兩凸臺之間形成一凹部 ,該兩個第二散熱體分別收容于該第一散熱體的左右兩側的凹部內。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翼片與所 述第一散熱片相互平行。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兩個熱管, 每一熱管包括一蒸發段及一冷凝段,該第一散熱體上形成可分別收容所述冷凝段在內的兩個 收容孔,所述蒸發段與所述第一散熱體及第二散熱體的底端相互接觸并連接。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蒸發段呈扁平狀 ,所述第一散熱體及第二散熱體的底端分別形成可收容該蒸發段的凹槽。
6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熱管的蒸發段 與冷凝段大致平行,且每一熱管連接于蒸發段與冷凝段之間的部分對應地繞設于一第二散熱 體的外圍。
7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散熱體包括 一底板,所述第二散熱片從該底板向上一體延伸形成。
8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氣流通道 及第一氣流通道均正對風扇的出風口 。
9 一種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第一散熱體及分別位于該 第一散熱體相對兩側的兩個第二散熱體,該第一散熱體包括若干相互間隔的第一散熱片及導 熱翼片,該導熱翼片小于該第一散熱片,每一第二散熱體包括若干相互間隔的第二散熱片, 該第一散熱體的相對兩側分別形成一由所述導熱翼片圍成的一凹部,所述第二散熱體收容于 該凹部內,所述第一散熱片與第二散熱片之間相互垂直。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兩個熱管, 每一熱管包括一個蒸發段及一個冷凝段,該第一散熱體上形成兩個可分別收容所述冷凝段在 內的收容孔,所述第一散熱體及第二散熱體的底端分別形成可收容所述蒸發段的凹槽。
全文摘要
一種散熱裝置,包括散熱器及設于散熱器上的風扇,該散熱器包括第一散熱體及分別緊鄰設置在第一散熱體相對兩側的兩個第二散熱體,第一散熱體包括相互間隔設置的多個第一散熱片,相鄰的第一散熱片之間形成第一氣流通道,每一第二散熱體包括相互間隔設置的多個第二散熱片,相鄰的第二散熱片之間形成第二氣流通道,第一散熱片與第二散熱片相互垂直,風扇產生的氣流沿著第一氣流通道與第二氣流通道導向散熱器的四周。上述散熱裝置將散熱風扇產生的氣流分別導向散熱裝置的四周,可對位于該散熱裝置四周的多個電子元件同時散熱。
文檔編號H05K7/20GK101641001SQ20081030312
公開日2010年2月3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28日
發明者方彝群, 朱壽禮, 郭青磊 申請人:富準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