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裝置。
技術背景圖8是表示電梯大致結構的立體圖,圖9是表示已知的電梯用引導靴 支承裝置的立體圖,圖IO是已知的引導靴支架的立體圖。在一般情況下,電梯如圖8所示,具有升降機50,即用來載人或者 裝載貨物的電梯轎廂51,以及重量與電梯轎廂的重量相應的平衡重52, 該電梯轎廂51以及平衡重52分別懸吊在懸吊用的主吊索53上。用來安 裝電梯轎廂51的轎廂框架61由巻繞在被樞軸支承在下部兩側的轉向滑輪 54(圖中只示出了其中一個)上的曳引吊索53保持,平衡重52由巻繞在被 樞軸支承在其上部的巻揚機55的牽引繩輪56上的曳引吊索保持。此外,電梯轎廂51沿著用來引導電梯轎廂的轎廂用導軌58a、 58b在 升降通道內行駛,平衡重52沿著用來引導平衡重的平衡重用導軌59a、5% 在升降通道內行駛。電梯轎廂51通過圖9和圖10所示的引導靴21而支 承在轎廂用導軌58a、 58b上并受其引導,其中引導靴21通過引導靴支架 22安裝在轎廂框架61上。此外,平衡重52也同樣通過引導靴而支承在平 衡重用導軌59a、 59b上并受其引導。并且,曳引吊索53采用如下的方法巻繞和設置。曳引吊索53的一側 的端部由升降通道內上方的平衡重52通道的上方的固定裝置62固定。曳 引吊索53的另一側的端部從固定裝置62向下延伸到平衡重52的轉向滑 輪57。之后,曳引吊索53的該另一端經由轉向滑輪57轉向后向上延伸, 并被巻繞在巻揚機55的牽引繩輪56上。之后,曳引吊索53的該另一端 從牽引繩輪56向下朝著用來安裝電梯轎廂51的轎廂框架61側延伸,經 由用來支承轎廂框架61的轉向滑輪54轉向后,向上延伸到導軌58a最上部的固定裝置63,并固定在固定裝置63上。在升降機50中,上述引導靴支架22是為了使用來載人和裝載貨物的 電梯轎廂51上升和下降的結構構件中的1個。引導靴支架22的用途是將 可在轎廂用導軌58a、 58b上移動的引導靴21安裝在轎廂框架61上,使 得用來使電梯轎廂51上升以及下降的轎廂框架61可沿著設置在升降通道 內的轎廂用導軌58a、 58b上下移動。引導靴支架22具有安裝在轎廂框架 61上的第一安裝面11和用來安裝引導靴21的第二安裝面12,第一安裝 面11和第二安裝面12處于相互大致正交的位置關系。此外,如圖9所示, 引導靴支架22通過緊急停止裝置26和座板25安裝在轎廂框架61上。此 外,在此以電梯轎廂51側為例進行了說明,而在平衡重52側也同樣具有 引導靴以及引導靴支架。在通常的情況下,引導靴21可以在轎廂用導軌58a、 58b上平滑地移 動,但在發生了地震等時,因地震等產生的搖晃,會有很大的負載作用在 轎廂用導軌58a、 58b、引導靴21、引導靴支架22以及轎廂框架61之間。 此時,雖然引導靴支架22的第一安裝面11和第二安裝面12以相互大致 正交的位置關系構成,但在所述負載的作用下,上述大致正交的位置關系 可能會發生變化。為此,在已知的技術中,作為確保引導靴支架22剛性 的措施,使用了圖10所示的具有加強部分的引導靴支架22。其中,分別 與第一安裝面11和第二安裝面12接觸的加強材料23例如通過焊接24而 進行連接。此外,作為已知的技術,例如在專利文獻1的日本國專利特開2000 一33676S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技術方案,其為了提高具有2個處于大致正 交的位置關系的安裝面的支架的剛性,對平板狀的金屬板進行彎曲加工以 形成加強肋,同時,在沿著相對向的2條邊延伸的兩側部分設置了與2條 變正交且頂角相對向的分別呈直角等腰三角形形狀的切口(例如參照專利 文獻1)。專利文獻l:日本特開2000-336768號公報(段落編號0025,圖1) 但是,在上述己知技術的前者中,為了確保剛性,通過焊接24,在處 于大致正交的位置關系的2個安裝面11、 12之間焊接了與各個面相接觸 的加強材料23,為此,存在零部件數量增加,加工時間增長,工作效率降低以及制造成本上升等問題。此外,上述已知技術的后者不是針對電梯的引導靴支架做出的發明,其目的是通過加強肋來提升彎曲剛性,但由于在沿著相對向的2條邊延伸 的兩側部分設置了切口,因此,在將該構造應用在引導靴支架時,無法得 到必要的剛性。并且,作為確保剛性的其它方法,例如還可以通過將處于大致正交的 位置關系的2個安裝面各自的板厚尺寸加厚來實現,但這一方法會導致材 料費用增加且無法滿足對升降機的輕量化的要求。發明內容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做出的,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梯用 引導靴的支承裝置,其能夠以簡單的結構來提高引導靴支架的剛性。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1提供了一種電梯用引導靴的 支承裝置,其具有引導靴支架,該引導靴支架具有安裝在升降體側的第一 安裝面以及安裝有與導軌滑動接觸的引導靴且與該第一安裝面正交的第 二安裝面,該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面以及 所述第二安裝面的兩側的邊緣部分上一體成形有高度尺寸大致相同且連 續延伸設置的凸緣,所述引導靴支架的剖面形狀大致為3字形狀。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1所涉及的具有上述結構的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 裝置中,通過在引導靴支架的第一安裝面以及第二安裝面的兩側的邊緣部 分上一體形成高度尺寸大致相同且連續延伸設置的凸緣,不需要像己知技 術那樣使用特殊的加強材料就能夠確保必要的剛性,同時還能夠減少加工 時間。此外,本發明的技術方案2所涉及的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裝置的特征 在于,具有加強肋,該加強肋連續延伸地設置在所述第一安裝面以及所述 第二安裝面上,并且具有在各個安裝面的內角方向上凸起的凸起形狀。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2所涉及的具有上述結構的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 裝置中,具有加強肋,該加強肋連續延伸地設置在引導靴支架的第一安裝 面以及第二安裝面上,并且具有在各個安裝面的內角方向上凸起的凸起形 狀,因此,能夠使引導靴支架承受大的負載。并且,本發明的技術方案3所涉及的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裝置的特征 在于,在所述第二安裝面上具有加強肋,該加強肋具有在各個安裝面的內 角方向上凸起的凸起形狀。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3所涉及的具有上述結構的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 裝置中,在所述第二安裝面上具有加強肋,該加強肋具有在各個安裝面的 內角方向上凸起的凸起形狀,因此,能夠使引導靴支架承受較大的負載。本發明的技術方案4所涉及的電梯用弓I導靴的支承裝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引導靴支架的板厚尺寸被設定為4mm 5mm,同時,所述凸緣的高 度尺寸被設定為20mm 25mm。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4所涉及的具有上述結構的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 裝置中,通過將引導靴支架的板厚尺寸設定為4mm 5mm,同時將凸緣 的高度尺寸設定為20mm 25mm,能夠確保必要的剛性,并且可以方便 引導靴支架的成形。發明效果根據本發明,通過在引導靴支架的第一安裝面以及第二安裝面的兩側 的邊緣部分上一體形成凸緣,不需要像己知技術那樣使用特殊的加強材料 就能夠確保必要的剛性,同時還能夠減少加工時間。由此,能夠減少引導 靴支架的制作時間,降低制作成本,以及實現輕量化。
圖1是表示本發明所涉及的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裝置的第一實施方式 的立體圖。圖2是安裝了引導靴支架的轎廂框架基座部分的放大圖。 圖3是對引導靴支架的成形方法進行說明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圖。 圖4是表示形成在引導靴支架上的安裝孔的俯視圖。 圖5是表示本發明涉及的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裝置的第二實施方式的 立體圖。圖6是在引導靴支架上形成凸緣部分以及加強肋時的順序說明圖。 圖7是表示本發明涉及的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裝置的第三實施方式的 立體圖。圖8是表示電梯大致結構的立體圖。圖9是表示已知的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裝置的立體圖。圖IO是表示已知的引導靴支架的立體圖。符號說明10、 10a、 10b引導靴支架11第一安裝面12第二安裝面13 凸緣14、 15加強肋21引導靴26緊急停止裝置31、 32安裝孔50升降機51 轎廂52平衡重53主吊索58a、 58b轎廂用導軌 59a、 59b平衡重用導軌 HI板厚尺寸 H2凸緣高度尺寸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所涉及的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裝置的實施方 式進行說明。圖1是表示本發明所涉及的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裝置的第一實施方式 的立體圖,圖2是安裝了引導靴支架的轎廂框架基座部分的放大圖,圖3 是對引導靴的成形方法進行說明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圖,圖4是表示形成在 引導靴支架上的安裝孔的俯視圖。此外,電梯的大致結構在上述部分已參 照圖8作了說明,并且,與上述說明中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號表示。一般情況下,引導靴21安裝在升降體的結構框架,例如圖2所示的框架基座70上。該轎廂框架基座70由一對縱向基座75以及設置在該對 縱向基座75之間的多個橫向基座76構成,同時,引導靴21被安裝在固 定在該轎廂框架基座70上的緊急停止裝置26的下部。此外,轎廂框架基 座70中具有滑輪71以及滑輪座72。此外,第一實施方式的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裝置,也就是用于將引導 靴21安裝在緊急停止裝置26下部的引導靴支架10,如圖1所示,具有安 裝在升降機側的例如緊急停止裝置26上的第一安裝面11以及與該第一安 裝面11正交的安裝有引導靴21的第二安裝面12,同時在第一安裝面U 以及第二安裝面12的兩側的邊緣部分上一體成形有高度尺寸相同且連續 延伸設置的凸緣13,引導靴支架10的剖面形狀大致為〕字形狀。此外, 第一安裝面11形成有用于安裝到緊急停止裝置26上的安裝孔31,第二安 裝面12形成有用于安裝在引導靴21上的安裝孔32。并且,引導靴支架 10的板厚尺寸H1被設定為例如4. 5mm,凸緣13的高度尺寸H2被設定 為例如20mm,第一安裝面11和第二安裝面12的相交位置的彎曲半徑R1 被設定為例如10mm,各個安裝面ll、 12和凸緣13的相交位置的彎曲半 徑R2被設定為例如4mm。以下參照圖3對引導靴支架10的成形方法進行說明。首先,如圖3 的(a)所示,在由沖頭41、模具42a、 42b以及側面擋板43構成的模具組中, 放置在前工序中通過彎板機或者沖壓設備形成有凸緣部分13的具有〕字 剖面的工件9,接下來,如(b)所示,通過用沖頭41進行沖壓來形成一體 構成有凸緣部分13的引導靴支架10。此外,為了省略工件9的前工序, 也可以利用側面擋板43在板材上形成凸緣部分13,并在這一狀態下用沖 頭41進行沖壓,這樣,能夠在I個工序中形成引導靴支架IO。此外,在引導靴支架10成形之前,工件9中的第一安裝面11側的安 裝孔31a、 31b以及第二安裝面12的引導靴安裝孔32a、 32b的狀態如圖4 所示。也就是說,針對彎曲中心35附近的安裝孔31a、 32a,在設計孔尺 寸時,對彎曲變形所引起的孔變形以及收縮量作出了考慮,并且使該等安 裝孔相對于長度方向36傾斜。另一方面,由于遠離彎曲中心35的孔31b、 32b不受彎曲變形的影響,因此在成形前后,孔的尺寸以及形狀幾乎沒有 變化。根據第一實施方式,通過在引導靴支架10的第一安裝面11以及第二 安裝面12的兩側的邊緣部分一體形成凸緣13,不需要像已知技術那樣使 用特殊的加強材料就能夠確保必要的剛性,同時還能夠減少加工時間,由 此,能夠減少引導支架10的制作時間,降低制作成本,以及實現輕量化。 此外,引導靴支架10的板厚尺寸越大,或者凸緣13的高度尺寸越大,則 剛性也越大,但同時成形負載也越大。在此,在第一實施方式中,通過將 引導靴支架10的板厚尺寸H1設定為4. 5mm 5mm,將凸緣13的高度 尺寸H2設定為20mm 25mm,能夠確保所需的剛性,同時可以方便引導 靴支架IO的成形。圖5是表示本發明涉及的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裝置的第二實施方式的 立體圖,圖6是在引導靴支架上形成凸緣部分以及加強肋時的順序說明圖。 并且,與上述說明中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號表示。如圖5所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引導靴支架10a具有加強肋14,該加強 肋連續延伸地設置在第一安裝面11以及第二安裝面12上,并且具有在各 個安裝面的內角方向上凸起的凸起形狀。加強肋14被設置為例如寬度為 30mm,高度為20mm。此外,引導靴支架10a采用如下方法形成使用圖 6的(a)所示的工件8,如(b)所示地形成了彎曲部分17后,如(c)所示地使 用沖頭等進行沖壓,形成凸緣13,同時通過沖壓形成加強肋14。根據第二實施方式,通過具有加強肋14,能夠使引導靴支架10a承受 大的負載。也就是說,如上所述,通過將加強肋14設定成寬度為30mm, 高度為20mm,與已知的引導靴支架相比,能夠得到大致2倍的剛性。圖7是表示本發明涉及的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裝置的第三實施方式的 立體圖。并且,與上述說明中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號表示。第3實施方式的引導靴支架10b如圖7所示,在第一安裝面11上具 有加強肋15,該加強肋15具有在各個安裝面的內角方向上凸起的凸起形 狀。同時,加強肋15被設定成例如寬度為30mm,高度為20mm。根據第三實施方式、通過具有加強肋15,能夠使引導靴支架10b承受 較大的負載。也就是說,如上所述,通過將加強肋15設定成寬度為30mm, 高度為20mm,與已知的引導靴支架相比,能夠得到大致1.5倍的剛性。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裝置,具有引導靴支架,該引導靴支架具有安裝在升降體側的第一安裝面以及安裝有與導軌滑動接觸的引導靴且與該第一安裝面正交的第二安裝面,該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面以及所述第二安裝面的兩側的邊緣部分上一體成形有高度尺寸大致相同且連續延伸設置的凸緣,所述引導靴支架的剖面形狀大致為コ字形狀。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具 有加強肋,該加強肋連續延伸地設置在所述第一安裝面以及所述第二安裝 面上,并且具有在各個安裝面的內角方向上凸起的凸起形狀。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第二安裝面上具有加強肋,該加強肋具有在各個安裝面的內角方向上 凸起的凸起形狀。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引導靴支架的板厚尺寸被設定為4mm 5mm,同時,所述凸緣的高度 尺寸被設定為20mm 25mm。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裝置,其能夠以簡單的結構來提高的引導靴支架的剛性。該電梯用引導靴的支承裝置具有引導靴支架(10),該引導靴支架(10)具有安裝在升降體側的第一安裝面(11)以及安裝有與導軌滑動接觸的引導靴且與該第一安裝面(11)正交的第二安裝面(12),其中,第一安裝面(11)以及第二安裝面(12)的兩側的邊緣部分上一體成形有高度尺寸相同且連續延伸設置的凸緣(13),引導靴支架(10)的剖面形狀大致為コ字形狀。
文檔編號B66B7/04GK101327885SQ20081009965
公開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17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20日
發明者寺前俊哉, 小牧洋一郎, 島田勝博, 巖田道雄, 河村陽右, 牧山高大, 菅野篤 申請人: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