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元件供給裝置的保持結構、以及表面安裝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供給安裝用元件的元件供給裝置的保持結 構,以及表面安裝機。
背景技術:
到現在為止,表面安裝機設置有專用的元件供給裝置,用于將元 件送到規定的元件供給位置。而且,利用定位于元件供給位置上方的 可移動的頭部,從元件供給位置將輸送過來元件取出并移動,從而將 元件安裝到基板上。此時,為了正確地取出元件,元件供給位置不應有偏移,為此, 較為理想的是,在安裝機主體上牢牢地固定元件供給裝置。日本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6-86406號)中,為了解決上述問 題,采用定位孔與栓銷相嵌合的結構來將元件供給裝置定位在安裝機 主體上。具體而言,將定位孔設置成上下延伸的長孔來在水平方向上 進行緊湊嵌合,由此限制水平方向上的晃動。而且,在元件供給裝置 上還設置鎖定裝置,將已定位的元件供給裝置保持在鎖定狀態。在所述結構中,由于在上下方向上的定位不夠充分,因而利用鎖 定裝置進行鎖定時,元件供給裝置會向上方抬起。若發生這種情況, 由于元件的高度位置與正常的高度位置偏離,在取出元件時,必須調 整頭部的升降量。發明內容本發明鑒于所述問題而作,其目的在于以比較簡單的結構,在上 下方向上也對元件供給裝置進行位置限制。具備有下述結構的本發明的元件供給裝置的保持結構,可以解決 上述技術問題。艮P,本發明的元件供給裝置的保持結構,用于使設置在表面安裝 機上的安裝部,或者設置在附設于所述表面安裝機的安裝臺上的安裝 部,保持(hold)元件供給裝置,其中包括定位裝置,在水平方向上 對所述元件供給裝置進行定位;引導機構,在通過所述定位裝置對所 述元件供給裝置進行定位的過程中,將所述元件供給裝置引導到向下 推入的方向;以及鎖定裝置,將通過所述引導機構向下推入的元件供 給裝置保持在鎖定狀態。
圖1是適用于第1實施方式的表面安裝機的主視圖。圖2是表面安裝機的俯視圖。 圖3是元件供給條帶的立體圖。 圖4是元件供給裝置的主視圖。圖5是表示將元件供給裝置安裝在臺車上的安裝操作示意圖。 圖6是表示栓銷與定位槽的軸線的傾斜狀態的示意圖。 圖7是收容槽的放大圖。圖8是表示卡合輥抵接在第二保持壁后端的狀態的示意圖。 圖9是表示元件供給裝置的定位槽與臺車的栓銷嵌合的狀態的示 意圖。圖IO是元件供給裝置前端部的放大圖。圖11是表示定位槽與栓銷的嵌合狀態的示意圖。圖12是表示鎖臂卡合在鎖承部的狀態的示意圖。圖13是表示元件供給裝置鎖定在臺車上的狀態的示意圖。圖14是表示適用于第2實施方式的定位結構的示意圖。圖15是表示適用于第3實施方式的鎖定裝置的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第1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圖1至圖13,說明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1.整體結構如圖1及圖2所示,表面安裝機IO包括用于搬送印刷基板P的傳送帶20、設置在該傳送帶20的兩側的元件供給部30、以及頭部組件 40等。元件供給部30包括以在X、 Y、 Z方向上被定位的狀態安裝在表 面安裝機lO主體部上的臺車Ds、以及在該臺車Ds上排列配置的多個 元件供給裝置50。 g卩,在本實施方式中,以臺車Ds為單位可以一并更 換元件供給裝置50。頭部組件40用于從元件供給部30取出元件并將其移動到基板P 上,其由利用伺服電動機等的驅動機構驅動,可在元件供給部30和基 板P上的安裝位置之間的區域進行移動。頭部組件40具有多個頭部41,并在各個頭部41的前端設置有用 于吸附元件并將其安裝到印刷基板P上的吸嘴。各個吸嘴,在吸附元 件時接收由圖中沒有表示的負壓產生裝置所提供的負壓,利用該負壓 引起的吸引力吸附元件從而取出元件。在圖2中,附圖標記12表示照相機。該照相機12用于拍攝頭部 41所吸附的元件,檢查元件的吸附姿勢的好壞。在具有所述結構的表面安裝機10中,首先,頭部組件40移動到 元件供給部30的傳送帶20側的端部上方,從元件供給裝置50取出元 件。頭部41吸附完元件之后,由照相機12檢査元件的吸附位置的偏 移。然后,通過頭部組件40移送被吸附的元件。在移送過程中,對各個頭部41的元件吸附位置的偏移進行校正,在到達了規定的元件安裝 位置之后,進行頭部41的升降,隨著該升降,將元件安裝到印刷基板 P上。2.元件供給裝置如圖4所示,元件供給裝置50主要包括送出裝置51、回收裝置 61、以及固定這些裝置的主體50A,所述元件供給裝置50通過送出后 面說明的元件供給條帶35來供給元件。其中,元件供給條帶35沿著 元件供給裝置50的長邊方向,從圖中的左側向右側送出。此外,在下 面的說明中,將元件供給裝置50的長邊方向作為前后方向,其前后基 于元件供給條帶35的送出方向。gp,在圖4中,右側(傳送帶20偵lJ) 為前方,左側為后方。如圖3所示,元件供給條帶35包括載帶36和粘貼在其上的蓋帶 37。載帶36,每隔一定間隔設置有朝上開口的空洞狀元件收容部36a, 并在各個元件收容部36a中收容IC等元件。此外,在載帶36的一邊側, 沿著邊緣部以一定間隔設置有卡合孔36b。所述元件供給條帶35,在 元件供給裝置50的后方位置,巻繞并支撐在圖中沒有表示的巻盤上。如圖4所示,元件供給裝置50的主體50A呈沿前后長的形狀,在 其后端設置有收容體75。在所述主體50A以及收容體75中,設置有 用于使元件供給條帶35通過的通道71。該通道71從收容體75的后端 下方朝前方筆直地水平延伸,延展到主體50A,之后,沿著斜向上的 路徑朝向主體50A的上方,面臨主體50A前部的上表面。此外,在以通道71為邊界的主體50A的前部,配置有后面說明的 送出裝置51以及條帶保持架57、保持架保持板59等,并在以通道71 為邊界的相反一側,設置有回收裝置61。送出裝置51用于從圖中沒有表示的巻盤送出元件供給條帶35,其中包括第一電動機52、齒輪53、齒輪54、齒輪55A、以及與齒輪55A 一體設置的鏈輪55。鏈輪55配置在主體50A的前端上部,設置在其 外周上的齒部與載帶36的卡合孔36b卡合。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元件供給裝置50中,通過頭部41進行元 件取出的元件供給位置O設定在裝置前部上端的、離鏈輪55的頂部稍 微往后的位置上。條帶保持架57呈沿前后長的形狀,并且設置在主體50A的前端上 部。條帶保持架57用于按壓載帶36的上表面以限制條帶的脫離,并 且在接近后端的位置設置有用于將蓋帶37向后方折回的切縫(slit,圖 中沒有表示)。保持架保持板59用于保持(hold)所述條帶保持架57,其通過鉸 鏈C1安裝在主體50A的前端上。保持架保持板59,當處于圖4所示 的起立狀態時,按壓部59A與條帶保持架57的前端卡止,從而保持條 帶保持架57。而在該狀態下,如果使保持板59以下端的鉸鏈C1為中 心向裝置前方轉動,則按壓部59A的卡止狀態被解除,由此可以拆卸 條帶保持架57。此外,位于主體50A的前端下部、保持架保持板59的設置部下方 的部位被切割成向裝置后方凹入。在該切割空間設置有承接部141。承 接部141通過螺絲固定在主體50A,通過解開螺絲的螺合可將其拆卸。 該承接部141構成后面敘述的定位裝置的一部分。回收裝置61,隨著元件供給條帶35的送出,從載帶36剝離蓋帶 37以使元件露出,并且將所剝離的蓋帶37回收并裝入收容體75中, 該回收裝置61包括第二電動機62、齒輪63、齒輪64A、以及與齒輪 64A—體設置的回收輥64、夾送輥65。夾送輥65與回收輥64相互靠 緊,經過切縫向后折回的蓋帶37的前端夾在所述兩輥64、 65之間。此外,在主體50A的后端下部,配置有元件供給裝置50的控制基 板78,該控制基板78收容在箱體77內。在該箱體77的前端設置有連 接器。元件供給裝置50安裝到臺車Ds上,則箱體77前端的連接器與 對方的連接器電連接,由此,表面安裝機lO經由臺車Ds供給電力, 輸入各種控制信號。其中,控制基板78與設置在表面安裝機10的圖 中沒有表示的控制部協作,控制并統管整個元件供給裝置50。3.元件供給裝置的保持結構所述元件供給裝置50,在安裝到臺車上時,通過后面說明的定位 裝置被定位,并且通過鎖定裝置固定在該位置上。a)定位裝置首先說明臺車Ds的結構。如圖5所示,臺車Ds上設置有用于搭 載元件供給裝置50的安裝部110。在安裝部110的前部和后部,分別 設置有保持壁121、 131。兩個保持壁121、 131均呈沿著安裝部110的 寬度方向延伸的橫寬形狀。在前部設置的第一保持壁121為垂直壁,在其上以等間隔設置有 向后方延伸的多個栓銷125 (相當于本發明的突起部)。這些栓銷125 的截面呈圓形,并且相對于第一保持壁121呈使其軸線Ll傾斜的傾斜 姿勢(參照圖6)。其中,各個栓銷125,通過擰緊圖中沒有表示的螺 釘能夠固定在第一保持壁121上,而通過松開螺釘可以將其拆卸。在后部設置的第二保持壁131為水平壁,在其上以等間隔設置有 多個收容槽135。收容槽135呈沿前后長的長孔狀,且開口朝后。另外, 如圖7所示,在第二保持壁131中,構成各個收容槽135的槽壁的后 端下部切割成彎曲形狀,并通過該切割構成后面敘述的鎖承部136。此外,如圖5所示,在臺車Ds的安裝部IIO的前后兩個部位上,沿著寬度方向延伸設置肋(rib) 113、 115。這些肋113、 115與元件供 給裝置50的下表面抵接,用于從下方支撐元件供給裝置50。
下面說明元件供給裝置50。如圖5所示,在元件供給裝置50的前 端下部設置有塊狀承接部141。該承接部141與第一保持壁121的栓銷 125成對。在承接部141上端部的與栓銷125對應的位置上,形成有定 位槽145。該定位槽145的截面呈V字形且開口朝前方,從而可從前 方承接栓銷125。
此外,如圖6所示,定位槽145的軸線L2,以與栓銷125的軸線 Ll相同的傾斜角度向前下方傾斜,而且,所述兩個軸線Ll、 L2均配 置在與元件供給裝置50的長邊方向(前后方向)平行的同一平面上。 即,定位槽145和栓銷125的軸線L1、 L2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平行。
此外,在元件供給裝置50的長邊方向中央的下部,設置有垂直銷 155。該垂直銷155與第二保持壁131的收容槽135成對。垂直銷155 的直徑設定為具有游戲(clearance)地與收容槽135嵌合的大小。而且, 在垂直銷155的下部設置有防脫落凸緣156。
b)鎖定裝置
如圖4所示,鎖定裝置包括鎖臂161、鎖簧179、以及杠桿171。 鎖臂161呈L字形狀,并且通過鉸鏈C2用軸支撐在元件供給裝置50 的下部。鎖簧179用于使鎖臂161向鎖定方向(圖4所示的A方向) 壓靠。
在鎖臂161的一端設置有卡合輥163。如果鎖臂161因鎖簧179 的壓靠力,以鉸鏈C2為中心向鎖定方向轉動,則卡合輥163與安裝部 110的鎖承部136卡合,由此,元件供給裝置50鎖定在安裝部110, 進而鎖定在臺車Ds上。此外,在該鎖臂161上,通過連接件173連接有杠桿171。通過將 該杠桿171向圖4所示的B方向進行操作,可使鎖臂161進行轉動, 由此可以解除鎖定,即能夠使處于卡合狀態的卡合輥163從鎖承部136 脫離,從而解除卡合狀態。
4.元件供給裝置的安裝操作
當將元件供給裝置50安裝到臺車Ds上時,首先針對臺車Ds的安 裝部IIO,在其后方位置粗略地調整位置。粗略地調整位置是指,使設 置在元件供給裝置50前端的承接部141與臺車Ds的栓銷125相對置, 并且使設置在元件供給裝置50的長邊方向中央的垂直銷155與臺車 Ds的收容槽135相對置。
在調整位置結束之后, 一邊維持調整位置后的姿勢, 一邊使元件 供給裝置50在臺車Ds上進行滑動,筆直地向前方推入。
由此,首先元件供給裝置50的垂直銷155進入到臺車Ds的收容 槽135內,之后,如圖8所示,鎖臂161的卡合輥163與第二保持壁 131的后端部132抵接。
在該狀態下,繼續將元件供給裝置50向前推入,則鎖臂161克服 鎖簧179的壓靠力進行轉動(朝著圖8所示的D方向轉動),由此卡 合輥163沿著第二保持壁131的下部周邊進行移動,越過第二保持壁 131的后端部132。
隨之,在元件供給裝置50的前部,承接部141逐漸靠近臺車Ds 上的栓銷125,最終定位槽145與栓銷125處于相互抵接的狀態(參照 圖9、圖10、圖11)。
最后,卡合輥163完全越過第二保持壁131的后端部132,與鎖承 部136卡合。如此,元件供給裝置50對臺車Ds安裝部IIO的安裝完畢。
在該安裝狀態下,如圖12所示,卡合輥163處于與鎖承部136的 內壁137彈性接觸的狀態。由此,卡合輥163對第二保持壁131施加F 方向的作用力,結果,由于其反作用力,如圖13所示,元件供給裝置 50處于其整體推入裝置前方的狀態。即,在安裝完畢的狀態下,元件 供給裝置50處于被鎖定裝置推向前方的狀態,而且此時受到下述的位 置限制。
a)元件供給裝置前側的位置限制
當朝向裝置前方的力量作用于元件供給裝置50時,承接部141維 持著圖11所示的嵌合狀態,具體而言,維持著定位槽145的左右槽壁 145A、 145B分別與栓銷125的外周接觸的狀態,沿著栓銷125的軸線 Ll推向下方。
如上所述,在所述結構中,設置在臺車Ds的安裝部110上的栓銷 125與設置在元件供給裝置50的承接部141上的定位槽145相嵌合, 所述定位槽145的左右槽壁145A、 145B分別與栓銷125的外周接觸, 從而限制所述承接部141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動,而且,通過在該狀態 下作用于元件供給裝置50的朝向前方的力量,所述承接部141沿著向 前下方傾斜的栓銷125的軸線Ll推向下方,從而限制承接部141向上 方的移位。g卩,在本實施方式中,本發明的定位裝置在水平方向上對 元件供給裝置50相對于臺車Ds的位置進行定位,其中包括栓銷125, 設置在臺車Ds的安裝部IIO上;以及承接部141,設置在元件供給裝 置50的前端部,并且該承接部141,具有可從前方承接所述栓銷125 的定位槽145。而且,本發明的引導機構,當所述定位裝置對元件供給 裝置50進行定位時,將承接部141引導到向下推入的方向,以限制元 件供給裝置50向上方抬起,所述引導機構包括以相同角度向前下方傾 斜的所述定位槽145以及栓銷125。另外,對于元件供給裝置50的向 下沉陷,通過與承接部141下表面抵接的肋113進行限制。另外,由于肋113設置在鎖承部136的前方,肋113發揮杠桿支 點的作用,因此,通過從鎖承部136作用于卡合輥163的力量(F方向 作用力的反作用力),承接部141可靠地與栓銷125抵接。
b)元件供給裝置中央的位置限制
在元件供給裝置50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通過垂直銷155與收容 槽135的嵌合,能夠在水平方向上,對元件供給裝置50相對于臺車 Ds的位置進行限制。其中,在垂直銷155和收容槽135之間,要確保 不影響安裝操作程度的間隙,因而處于稍有游隙(clearance)的狀態。
5.效果
在本實施方式中,元件供給裝置50的前端部在水平方向和上下方 向都受限制,處于幾乎不晃動的狀態。采用該結構,在操縱杠桿171 將元件供給裝置50鎖定在臺車Ds上時,元件供給裝置50的前部幾乎 不會發生偏移,而且即使對臺車Ds進行元件供給裝置50的更換,在 更換前后也能夠使元件供給裝置50前部的位置保持一定。其結果,能 夠將設定在裝置50前部的元件供給位置0相對于臺車Ds的位置精確 地進行定位,甚至能夠將所述元件供給位置O相對于安裝了沿X、 Y、 Z各方向進行定位后的臺車Ds的表面安裝機10的位置,精確地進行 定位。
例如,在元件供給裝置50的中央或者比其靠后的位置上設置鎖定 裝置的情況下,當進行鎖定時,元件供給裝置50的前端可能會向上方 抬起。若發生這種情況,便導致輸送過來的元件的高度位置,即元件 供給位置0的高度位置與正常的高度位置偏離,在取出元件時,必須 要調整頭部41的升降量。
而在本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對元件供給裝置50的前端部 進行定位,因此,不僅在X、 Y方向上,在Z方向上也能夠將位于所述裝置50前端部的所述元件供給位置O相對于表面安裝機10的位置 進行定位,從而能夠事先避免出現上述不良情況。
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僅僅利用栓銷125與定位槽145的嵌合, 就同時實現了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限制和防止向上方抬起。采用該結構, 與在不同的位置或者用不同部件分別進行水平方向的位置限制以及防 止向上方抬起的情況相比,能夠容易實現裝置的小型化,還可以減少 部件的數量。
另外,定位槽145呈V字形,且越往槽的內側槽寬越窄。因此, 如圖11所示,通過左右槽壁145A、 145B的傾斜,栓銷125引向槽的 中央,并在鎖定時,處于栓銷125的中心與槽的中心L3—致的狀態。 換言之,栓銷125的求心性能高,始終能夠維持一定的嵌合狀態,艮P, 能夠維持栓銷125與定位槽145在截面方向上兩點接觸、在軸方向上 線接觸的狀態。
采用所述結構,當將栓銷125嵌合到定位槽145中時,不易發生 扭歪等現象,從而能夠提高安裝性能,即使對臺車Ds反復安裝元件供 給裝置50,所述栓銷125等也不易發生變形,從而能夠提高耐久性。
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考慮到維護性能,栓銷125和承接部141 能夠分別對臺車Ds以及元件供給裝置50進行拆卸。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在元件供給裝置50的中央配置了由 鎖臂161和連接件173等構成的鎖定裝置,并在主體50A的前部確保 了可安裝送出裝置51的空間,因此,如圖13所示,可在元件供給裝 置50的前部設定元件供給位置O。因此,縮短了從元件供給位置O到 基板P上的安裝位置之間的距離(例如圖2的尺寸H),從而提高了 元件的安裝效率。(第2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圖14,說明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
在第l實施方式中,在臺車Ds上設置栓銷125,并將與之相對應 的承接部141設置在元件供給裝置50上。
而在第2實施方式中,所述栓銷125和承接部141的位置相反, 即,在元件供給裝置50上設置栓銷125,并在臺車Ds上設置承接部 141。即使采用該結構,也能夠獲得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3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圖15,說明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
在第3實施方式中,與第1實施方式的結構相比,改變了以下兩點。
首先,第一是改變了鎖定裝置的結構。在第3實施方式中,鎖定 裝置包括鎖臂201、連接件203、推壓連接件205、鎖簧206。在該結 構中,鎖臂201、連接件203以及推壓連接件205,整體上配置成匚字 形狀,各軸線相互正交。由此,能夠有效地使鎖簧206的彈簧作用力 傳遞到鎖臂201上。
另外,鎖定操作如圖15所示。鎖簧206的壓靠力經由推壓連接件 205、連接件203傳遞到鎖臂201,該鎖臂201向逆時針方向轉動,從 而在臺車Ds上鎖定元件供給裝置50。
其次,第二是由栓銷210和承接孔215構成元件供給裝置50的中 央部的定位。采用該結構,安裝性能雖然下降稍許,但是對裝置中央 也能夠以不游動的狀態精確地進行定位。(其它實施方式)
本發明不只限于通過所述記載以及附圖進行說明的實施方式,例 如,下述實施方式也屬于本發明的技術范圍,而且,除了下述實施方 式以外,在不脫離本發明要點的范圍內,可以進行各種變更。
例如,在所述第1 3實施方式中,雖然說明了將元件供給裝置50 搭載到臺車DS上的例子,但是本發明的適用范圍不只限于此,也可以
將圖6所示的安裝部110直接安裝到表面安裝機10的元件供給部30 上,使表面安裝機10的元件供給部30直接保持元件供給裝置50。
最后,根據所述各個實施方式說明的本發明的結構及其效果,概 括如下。
本發明的元件供給裝置的保持結構,用于使設置在表面安裝機上 的安裝部,或者設置在附設于所述表面安裝機的安裝臺上的安裝部, 保持(hold)元件供給裝置,其中包括定位裝置,在水平方向上對所 述元件供給裝置進行定位;引導機構,在通過所述定位裝置對所述元 件供給裝置進行定位的過程中,將所述元件供給裝置引導到向下推入 的方向;鎖定裝置,將通過所述引導機構向下推入的元件供給裝置保 持在鎖定狀態。
采用本發明,不僅在水平方向上,在上下方向上,也能夠精確地 將相對于表面安裝機的元件供給裝置的位置進行定位。
作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較為理想的是,采用以下結構。
所述定位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安裝部和所述元件供給裝置的其中 任何之一上的突起部、以及設置在其中另一上的承接部,該承接部具 有從前方承接所述突起部并在水平方向上進行定位的定位槽,而且, 所述突起部的軸線與所述定位槽的軸線,以相同的傾斜角度傾斜,并且由所述傾斜的突起部以及定位槽構成所述引導機構。采用該結構, 無需設置專用的引導機構,能夠減少部件的數量。
定位槽的截面呈V字形狀,突起部的截面呈圓形。采用該結構, 能夠提高安裝性能以及耐久性。
在元件供給裝置的長邊方向的前部,設定元件供給位置作為對表 面安裝機供給元件的位置,并且在該元件供給位置附近配置定位裝置, 對元件供給裝置進行定位。采用該結構,由于對元件供給位置的附近 重點進行位置限制,因而可以實現穩定的元件供給。
承接部和突起部的其中至少之一能夠裝卸。采用該結構,能夠分 別更換各個零部件,因此便于維修。
權利要求
1.一種元件供給裝置的保持結構,用于使設置在表面安裝機的安裝部,或者設置在附設于所述表面安裝機的安裝臺上的安裝部,保持元件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裝置,在水平方向上,對所述元件供給裝置相對于所述安裝部的位置進行定位;引導機構,在通過所述定位裝置對所述元件供給裝置進行定位的過程中,將所述元件供給裝置引導到向下推入的方向;以及鎖定裝置,將通過所述引導機構向下推入的元件供給裝置保持在鎖定狀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供給裝置的保持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安裝部和所述元件供給裝置的其中任何之一上的突起部、以及設置在其中另一上的承接部,該承接部具 有從前方承接所述突起部并在水平方向上進行定位的定位槽,所述突起部的軸線與所述定位槽的軸線,以相同的傾斜角度傾斜, 并且由所述傾斜的突起部以及定位槽構成所述引導機構。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元件供給裝置的保持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槽的截面呈V字形狀,所述突起部的截面呈圓形。
4.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元件供給裝置的保持結 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元件供給裝置的長邊方向的前部,設定元件 供給位置作為對所述表面安裝機供給元件的位置,并且在該元件供給 位置附近配置所述定位裝置,對元件供給裝置進行定位。
5. 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元件供給裝置的保持結 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和所述突起部的其中至少之一能夠裝卸。
6. —種表面安裝機,其特征在于利用通過權利要求1至5中的 任一項所述的保持結構所保持的元件供給裝置來供給元件,將元件安 裝到基板上的規定位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以較簡單的結構,在上下方向上也對元件供給裝置進行位置限制。在本發明中,在臺車(Ds)的安裝部(110)設置栓銷(125),并在元件供給裝置(50)的前部設置具有定位槽(145)的承接部(141)。而且,使栓銷(125)的軸線(L1)和定位槽(145)的軸線(L2)傾斜。由此,承接部(141)沿著栓銷的軸線(L1)推向下方,其結果,能夠限制元件供給裝置的前端向上方抬起。
文檔編號H05K13/02GK101554100SQ20078003644
公開日2009年10月7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06年9月29日
發明者米光正典, 荒木治 申請人: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