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石墨散熱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石墨散熱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于石墨散熱 裝置中用以夾持固定石墨散熱鰭片模組,能有效提升散熱效果,更能大幅 降低制造成本,且能達到保護石墨散熱鰭片模組基本功效的石墨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請參閱圖1所示,是現有技術的石墨散熱裝置2的結構示意圖。在石 墨散熱裝置2中,是使用石墨散熱鰭片模組4來逸散如處理器、芯片組等 發熱元件6所產生的熱量,該發熱元件6是設置于如印刷電路板的物體8的 表面。石墨散熱鰭片模組4是以其底面貼附于發熱元件6的上方以逸散熱能,此種石墨散熱裝置2通常利用于個人電腦及伺服器中,是一種較為先進 的散熱方式。
此外,石墨散熱裝置2還進一步包含金屬架10以及金屬罩12。石墨散 熱鰭片模組4質軟容易損壞,其包含石墨基板402以及固定設置于石墨基 板402表面的復數個石墨鰭片404。所以如圖l所示的現有習知技術,是將 整個石墨散熱鰭片模組4設置于一個金屬架10上,該金屬架10具有一個中央開口1002,發熱元件6自物體8的上表面通過金屬架10的中央開口 1002,以貼附于石墨散熱鰭片模組4的石墨基板402的底面。
進一步的,再利用設有一個金屬罩12蓋住放在金屬架10上的石墨散 熱鰭片模組4,以保護柔軟的石墨散熱鰭片模組4免于被碰觸而損壞。
然而,上述的石墨散熱裝置2雖然能保護石墨散熱鰭片模組4,但是層 層封閉的金屬架10及金屬罩12的構造會妨礙熱能逸散,使得散熱效果大 為降低。并且,上述的金屬架10及金屬罩12,也因為其使用了太多的材料 及元件,而使成本大幅上升,非常不利于產品的商業竟爭。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石墨散熱裝置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 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相關廠 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展 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然是相關業者 急欲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能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石墨散熱裝置,實屬當前 重要研發課題之一,亦成為當前業界極需改進的目標。
有鑒于上述現有的石墨散熱裝置存在的缺陷,本發明人基于從事此類 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
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石墨散熱裝置,能夠改進一般現 有的石墨散熱裝置,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過反 復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實用新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石墨散熱裝置存在的缺陷,而提 供一種新型結構的石墨散熱裝置,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除了能夠有 效的提升散熱效果之外,更能夠大幅降低整個石墨散熱裝置的制造成本,并 且能達到保護石墨散熱鰭片模組的基本功效,非常適于實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石墨散熱裝置,該石墨散熱裝置包含 一石 墨散熱鰭片模組,包含一基板以及復數個石墨鰭片,該等石墨鰭片固定設 置于該基板的一表面;以及至少一夾持架,包含至少一基腳、至少一夾持 部以及一架體,該基腳固定于一物體的上表面,該架體是自該基腳向上延 伸,該夾持部是自該架體側面橫向延伸,該夾持部是夾持該基板以固定該石 墨散熱鰭片模組于該物體的上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以可采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 進一步實現。 .
前述的石墨散熱裝置,其中所述的基板為一石墨基板。 前述的石墨散熱裝置,其中所述的該等石墨鰭片是互相間隔以固定于 該基板的上表面,該等石墨鰭片并自該基板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該夾持部 包含一左夾持部件、 一右夾持部件以及一中段夾持部件組,該左夾持部件 以及該右夾持部件分別設置于該架體的左、右二側,分別包含一上夾臂以 及一下夾臂,藉由該上、下夾臂以夾持該基板,該中段夾持部件組設置于該 左、右夾持部件之間,該中段夾持部件組是包含復數個上夾臂以及一下托 板,該等中段夾持部件組的上夾臂是伸入該等石墨鰭片的間隙,以與該下托 板夾持該基板。
前述的石墨散熱裝置,其中所述的該等石墨鰭片是嵌插于該基板表面 的復數個溝槽中。
前述的石墨散熱裝置,其中所述的物體是為一印刷電路板。
前述的石墨散熱裝置,其中所述的夾持架更包含一第一風扇架,該第 一風扇架包含至少一托架以及設置于該托架上的第一通透孔,該托架是自 該架體上端橫向延伸至該石墨散熱鰭片模組的上方,至少 一第 一鎖扣件是 通過該第 一通透孔以鎖固橫向設置的第 一風扇于該第 一風扇架上。
前述的石墨散熱裝置,其中所述的架體是鏤空狀,該夾持架更包含一第 二風扇架,該第二風扇架包含一對L型定位鉤以及該架體上的一對第二通透孔,該對L型定位鉤是橫向延伸自該架體,用以定位縱向設置的第二風扇
的邊緣,二個第二鎖扣件通過該二個第二通透孔以鎖固該第二風扇于該第 二風扇架上。
前述的石墨散熱裝置,其中所述的基腳底部至該夾持部具有一間距,該 間距是用以收容一發熱元件于該基板與該物體之間。
前述的石墨散熱裝置,其中該石墨散熱裝置包含二個夾持架,是為對稱 設置,以固定夾持該基板于該石墨散熱鰭片模組的相對兩側。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經由以上可 知,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石墨散熱裝置。該石墨散熱 裝置包含一石墨散熱鰭片模組以及至少 一 夾持架。
該石墨散熱鰭片模組,其包含一基板以及復數個石墨鰭片,該等石墨鰭 片是固定設置于該基板的一表面。
該夾持架,包含至少一基腳、至少一夾持部以及一架體,該基腳是固 定于一物體的上表面,該架體是自該基腳向上延伸,該夾持部是自該架體 側面橫向延伸,該夾持部是夾持該基板以固定該石墨散熱鰭片模組于該物 體的上方。
其中,該基腳底部至該夾持部是具有一間距,該間距是用以收容一發 熱元件于該基板與該物體之間。此外,該夾持架可以利用一個金屬片沖壓 成型而成,或是以塑膠一體成型而成。
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石墨散熱裝置至少具有下列優點及有
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藉由石墨散熱裝置以及夾持固定石墨散熱鰭片模組的 夾持架,利用夾持架獨特的結構設計,除了能夠有效的提,熱效果之外,更 能因夾持架使用簡單的材料及結構,而可大幅降低整個石墨散熱裝置的制 造成本,并且此夾持架仍能達到保護石墨散熱鰭片模組的基本功效。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石墨散熱裝置。該石墨散熱裝置,包 含石墨散熱鰭片模組以及夾持架,石墨散熱鰭片模組包含基板以及設置于 基板上的復數個石墨鰭片,夾持架包含基腳、夾持部、以及架體,基腳是固 定于物體的上表面,架體是自基腳向上延伸,夾持部是自架體側面橫向延 伸并夾持基板,藉以固定石墨散熱鰭片模組于物體的上方,石墨散熱鰭片
能。本實用新型除了能夠有效的提升散熱效果之外,更能夠大幅降低整個石 墨散熱裝置的制造成本,并且能達到保護石墨散熱鰭片模組的基本功效。本 實用新型具有上述諸多優點及實用價值,其不論在產品結構或功能上皆有 較大改進,在技術上有顯著的進步,并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效果,且較現 有的石墨散熱裝置具有增進的突出功效,從而更加適于實用,并具有產業 的廣泛利用價值,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 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實用 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 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l是現有技術的石墨散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石墨散熱裝置的外觀立體示意圖。
圖3A是本實用新型的夾持架的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3B是圖3A的本實用新型的夾持架的正視示意圖。
圖3C是圖3A的本實用新型的夾持架的側視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石墨散熱裝置裝載風扇的立體示意圖
10:金屬架 1002:中央開口
12:金屬罩 2: 石墨散熱裝置
30:石墨散熱裝置32:石墨散熱鰭片模組
3202:基板 3204:石墨鰭片
34:夾持架 3402:基腳
3404:夾持部3404a:上夾臂
3404b:下夾臂 3404c:下托板
3406:架體 4:石墨散熱鰭片模組
40:物體 402:石墨基板
404:石墨鰭片 42:發熱元件
6: 發熱元件8: 物體
50:左夾持部件 52:右夾持部件
54:中段夾持部件組 60:第一風扇架
62:托架64:第一通透孔
66:第一鎖扣件 68:第一風扇
70:第二風扇架 72: L型定位鉤
74:第二通透孔 76:第二鎖扣件
78:第二風扇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 功效,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石墨散熱裝 置,其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有關本實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參
考圖式的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的
加深入且具體的了解:然而所附圖式僅是提二參考與說明之用,并非用來 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請參閱圖2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石墨散熱裝置30的外觀立體示意圖,本 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石墨散熱裝置30以及夾持固定石墨散熱鰭片模組32 的夾持架34。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石墨散熱裝置30,包含石墨散熱鰭 片模組32以及至少一夾持架34。
上述的石墨散熱鰭片模組32,包含一基板3202以及復數個石墨鰭片 3204;
該等石墨鰭片3204,是固定設置于基板3202的一表面;
該基板3202,可為任何導熱材質的基板3202,包含石墨基板3202、金屬 板……等。
在本實用新型中,上述的夾持架34,其設置特別是有利于穩定柔軟的石 墨基板3202。
實務上,是在該基板3202的上表面制作設有復數個溝槽,再使該等石 墨鰭片3204自基板3202上方嵌插并固定于基板3202上表面的該復數個溝 槽中,以形成上述的石墨散熱鰭片模組32。
較佳的實施例是在石墨散熱裝置30中采用設有二個夾持架34,該二個 夾持架34是為對稱設置,以固定夾持基板3202于石墨散熱鰭片模組32的 相對兩側,藉以更穩固及保護石墨散熱鰭片模組32。
上述的夾持架34,包含至少一基腳3402、至少一夾持部3404以及一架 體3406。
該基腳3402,如圖中的實施例, 一個夾持架34設有兩個基腳3402,基 腳3402是固定于一物體40的上表面;
該架體3406,是自基腳3402向上延伸;
該夾持部3404,是自架體3406側面橫向延伸,夾持部3404是夾持基板 3202以固定石墨散熱鰭片才莫組32于物體40的上方。
所述的物體40不限定于任何基材,在電子產業界的利用范圍,特別是 指表面可設置發熱元件42的印刷電路板,該發熱元件42包含處理器、芯 片(即晶片)組......等會產生熱能的電子元件。
進一步的,請結合參閱圖3A、圖3B及圖3C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夾持 架34的結構示意圖,圖3A是本實用新型的夾持架的結構立體示意圖,圖3B 是夾持架的正視示意圖,圖3C是夾持架的側視示意圖。現進一步的予以說 明,該等石墨鰭片3204是為互相間隔以固定于基板3202的上表面,該等石 墨鰭片3204并自基板3202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如圖2所示)。夾持部3404
包含一左夾持部件50、 一右夾持部件52以及一中段夾持部件組54。
該左夾持部件50以及右夾持部件52,分別設置于架體3406的左、右 二側,其分別包含一上夾臂3404a以及一下夾臂3404b,藉由該上、下夾臂 3404a、 3404b以夾持基板3202 (如圖2所示)。
該中段夾持部件組54,是設置于左、右夾持部件50、 52之間,該中段 夾持部件組54包含復數個上夾臂3404a以及一下托板3404c;該等中段夾 持部件組54的上夾臂3404a是伸入該等石墨鰭片3204的間隙,以與下托 板3404c夾持基板3202 (結合參閱圖2所示)。
請再參閱圖2所示,其中,基腳3402底部至夾持部3404是具有一間 距,該間距是用以收容發熱元件42于基板3202與物體40之間,最好是基 板3202的底面貼附于發熱元件42的上表面。此外,該夾持架34是為可利 用一個金屬片沖壓成型而成,或是以塑膠一體成型而成,藉由夾持架34能 夠穩定石墨散熱鰭片模組32,藉由該石墨散熱鰭片模組32能夠加速逸散發 熱元件42所產生的熱能。
請參閱圖4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石墨散熱裝置30裝載風扇的結構示意 圖。如前述的石墨散熱裝置30,其中該夾持架34更包含一第一風扇架60 以及一第二風扇架70。
該第一風扇架60,包含至少一托架62以及設置于托架62上的第一通 透孔64。如圖中所示,每個夾持架34的上端皆具有二個托架62。托架62 是自架體3406上端橫向延伸至石墨散熱鰭片模組32的上方,如圖中設有 四個第一鎖扣件66,是通過兩個夾持架34的四個第一通透孔64,以鎖固 橫向設置的第一風扇68于第一風扇架60上。該架體3406,是為鏤空狀,以 便于空氣對流。
該第二風扇架70,包含一對L型定位鉤72以及架體3406上設置的一對 第二通透孔74;
該對L型定位鉤72,是橫向并向外延伸自架體3406,以形成縱向的導 軌,用以定位縱向設置的第二風扇78的邊緣,二個第二鎖扣件76是分別通 過該二個第二通透孔74以鎖固第二風扇78于第二風扇架70上,藉由風扇 68、 78更能加速石墨散熱鰭片模組32周圍的空氣對流。
因此,藉由本實用新型的石墨散熱裝置30以及夾持固定石墨散熱鰭片 模組32的夾持架34,利用夾持架34獨特的結構設計,除了能夠有效提升 散熱效果之外,更能夠因為夾持架34是使用筒單的材料及結構,而可大幅 降低整個石墨散熱裝置30的制造成本,并且該夾持架34仍然能夠達到保 護石墨散熱鰭片模組32的基本功效,非常適于實用。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
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 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 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 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 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 一種石墨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石墨散熱裝置包含一石墨散熱鰭片模組,包含一基板以及復數個石墨鰭片,該等石墨鰭片固定設置于該基板的一表面;以及至少一夾持架,包含至少一基腳、至少一夾持部、以及一架體,該基腳固定于一物體的上表面,該架體是自該基腳向上延伸,該夾持部是自該架體側面橫向延伸,該夾持部是夾持該基板以固定該石墨散熱鰭片模組于該物體的上方。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基板 為一石墨基板。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該等 石墨鰭片是互相間隔以固定于該基板的上表面,該等石墨鰭片并自該基板 的上表面向上延伸,該夾持部包含一左夾持部件、 一右夾持部件以及一 中段 夾持部件組,該左夾持部件以及該右夾持部件分別設置于該架體的左、右二 側,分別包含一上夾臂以及一下夾臂,藉由該上、下夾臂以夾持該基板,該 中段夾持部件組設置于該左、右夾持部件之間,該中段夾持部件組包含復 數個上夾臂以及一下托板,該等中段夾持部件組的上夾臂是伸入該等石墨 鰭片的間隙,以與該下托板夾持該基板。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該等 石墨鰭片是嵌插于該基板表面的復數個溝槽中。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物體 是為一印刷電路板。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夾持 架更包含一第一風扇架,該第一風扇架包含至少一托架以及設置于該托架 上的第一通透孔,該托架是自該架體上端橫向延伸至該石墨散熱鰭片模組 的上方,至少一第一鎖扣件是通過該第一通透孔以鎖固橫向設置的第一風 扇于該第一風扇架上。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架體 是鏤空狀,該夾持架更包含一第二風扇架,該第二風扇架包含一對L型定 位鉤以及該架體上的一對第二通透孔,該對L型定位鉤是橫向延伸自該架 體,用以定位縱向設置的第二風扇的邊緣,二個第二鎖扣件通過該二個第二 通透孔以鎖固該第二風扇于該第二風扇架上。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基腳底部至該夾持部具有一間距,該間距是用以收容一發熱元件于該基板與該 物體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石墨散熱裝置 包含二個夾持架,是為對稱設置,以固定夾持該基板于該石墨散熱鰭片模 組的相對兩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石墨散熱裝置。該石墨散熱裝置,包含石墨散熱鰭片模組以及夾持架,石墨散熱鰭片模組包含基板以及設置于基板上的復數個石墨鰭片,夾持架包含基腳、夾持部、以及架體,基腳是固定于物體的上表面,架體是自基腳向上延伸,夾持部是自架體側面橫向延伸并夾持基板,藉以固定石墨散熱鰭片模組于物體的上方,石墨散熱鰭片模組是用以逸散設置于物體表面并貼附于基板下方的發熱元件所產生的熱能。
文檔編號H05K7/20GK201078883SQ20072012888
公開日2008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22日
發明者洪進富 申請人:洪進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