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扣蓋手機保護殼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話機的結構特點技術領域,是一種包括殼體,夾的扣蓋手機保護殼。
技術背景現有的手機,如諾基亞6030、 6060型,屬于一體式手機,即手機外殼的上下蓋是固 定在一起的,在上蓋面設有顯示屏幕,按鍵,下蓋面為電池。該款類型的保護殼上下兩個 保護罩構成。在其中一個保護罩的側壁上設有扣鉤,扣鉤的鉤頭向內側,而在另一個保護 罩對應的側壁位置上設有鉤槽,所述的鉤槽往往設置在側壁的外側面上。當上下兩個保護 軍閉合成一體時,扣鉤的鉤頭鉤在鉤槽內。其缺點是由于側壁的厚度有限,鉤頭凸起的尺 寸和鉤槽深度的尺寸受到側壁厚度尺寸的限制,因此鉤頭與鉤槽扣合的部位小。而且鉤頭 相對遠離側壁,側壁稍有一點變形,鉤頭則會變形的比側壁多,很容易造成鉤頭與鉤槽脫 扣,導致上下兩個保護罩分開,起不到保護作用。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兩個保護罩扣合牢固,而且也便于分離的扣蓋手機保 護殼。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扣蓋手機保護殼包括殼蓋,殼座,在所述的殼蓋的 至少兩個蓋側壁上設有向殼座方向伸出的卡片,所述的卡片的根部向內凹陷,對應在殼座 的座側壁上設有可容置所述的卡片的缺口,所述缺口的卡口部向內凸起。使用時,將對應的手機放在殼蓋,殼座之間,使卡片適度變形向外側分開一些,沿殼 座的外側面向殼座方向推進,直至卡片到達缺口位置,此時卡片向內側回彈復位,并且向 缺口內壓入,卡在缺口內。由于蓋側壁和座側壁的內側均緊貼在手機的外側面上,殼蓋和殼座在受到外力任何方 向的擠壓均無向內側變形的空間,因此卡片的根部不會產生向外側彈起而脫出缺口的卡口 部。即使蓋側壁向外側變形一點,根部也只隨之作出相應的變形,比起現有技術的鉤頭變 形要小的多,因此在側向卡片不容易脫出缺口。而在上下方向上,卡片的根部被缺口的卡口部限制,無法脫開,其扣合部位不易產生 向外的變形,扣合牢固。而要分開殼蓋和殼座時,只要從蓋側壁與座側壁之間的縫隙處使 蓋側壁向外略為變形一點,使卡片隨之向外變形脫出缺口,即可使殼蓋與殼座分離。這是 需要人為操作才能實現的,任何外界的擠壓不會使殼蓋與殼座分離。
附圖的圖面說明如下-圖1為本實用新型扣蓋手機保護殼立體結構圖。 圖2為圖1中殼蓋的立體結構圖。 圖3為圖1中殼蓋的側視圖。 圖4為圖1中殼座的立體結構圖。
圖5為圖1中殼座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扣蓋手機保護殼的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如圖1 5中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扣蓋手機保護殼,包括殼蓋l,殼座2,蓋側 壁3,卡片4,根部5,座側壁6,缺口7,卡口部8。
如圖l中所示,所述的扣蓋手機保護殼,包括由塑料注塑成型的殼蓋1,殼座2。如 圖2 、 3中所示,在所述的殼蓋1上有四個可以適應擋在手機外側的蓋側壁3,所述的蓋 側壁3上設有四個向殼座2方向伸出的卡片4,所述的卡片4的根部5向內凹陷。由于卡 片4的根部5向內凹陷,使得卡片4易于向內外側適度變形。
如圖4、 5中所示,對應在殼座2的座側壁6上設有可容置所述的卡片4的缺口7, 所述缺口7的卡口部8向內凸起。卡口部8可卡入根部5,使卡片4無法沿手機的上下面 方向進出缺口 7。
所述的卡片4外輪廓呈弧線狀。以防卡片4在產生變形時不易產生裂紋而損壞,同時 由于外輪廓的光滑而容易進入到缺口 7內。所述的缺口 7的邊緣與卡片4的外輪廓呈對應互補狀。當卡片4進入到缺口 7內時, 缺口7的邊緣包裹著卡片4的周邊,使得卡片4在缺口7中沒有活動的空間,因此殼蓋l 與殼座2扣合時不會產生虛位,結合牢固。
權利要求1. 一種扣蓋手機保護殼,包括殼蓋(1),殼座(2),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殼蓋(1) 的至少兩個蓋側壁(3)上設有向殼座(2)方向伸出的卡片(4),所述的卡片(4)的根 部(5)向內凹陷,對應在殼座(2)的座側壁(6)上設有可容置所述的卡片(4)的缺口(7),所述缺口 (7)的卡口部(8)向內凸起。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扣蓋手機保護殼,其特征是所述的卡片(4)外輪廓呈弧 線狀。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扣蓋手機保護殼,其特征是所述的缺口 (7)的邊緣 與卡片(4)的外輪廓呈對應互補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電話機的結構特點技術領域,是一種包括殼體,夾的扣蓋手機保護殼。解決現有的保護罩容易產生局部變形而從手機的上殼體或下殼體上脫落的問題。所述的扣蓋手機保護殼,包括殼蓋(1),殼座(2),在所述的殼蓋(1)的至少兩個蓋側壁(3)上設有向殼座(2)方向伸出的卡片(4),所述的卡片(4)的根部(5)向內凹陷,對應在殼座(2)的座側壁(6)上設有可容置所述的卡片(4)的缺口(7),所述缺口(7)的卡口部(8)向內凸起。使卡片適度變形向外側分開一些,沿殼座的外側面向殼座方向推進,直至卡片到達缺口位置,此時卡片向內側回彈復位,并且向缺口內壓入,卡在缺口內,扣合牢固。
文檔編號H05K5/03GK201022206SQ20072004743
公開日2008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7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07年1月16日
發明者陳世平 申請人:陳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