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磁電飯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磁電飯煲。
背景技術:
目前的電飯煲加熱技術,均采用傳導式加熱,即通過一個自身發熱的加熱盤加熱電飯煲內鍋及鍋中的物體,該傳導加熱方式的缺點是加熱慢、耗電大,浪費能源。隨著電磁技術的發展,電磁爐技術已趨于成熟,電磁爐利用磁場感應電流(又稱渦流)的加熱原理,通過電子線路板組成部分產生交變的磁場,通過含鐵鍋具的切割交變磁力線而無規則運動,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產生熱量,其熱效比一般傳導效率高出一倍,具有升溫快,熱效率高,無明火,無煙塵,無有害氣體,對周圍環境不產生熱輻射等好處。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磁電飯煲,通過設置的電磁加熱盤對電飯煲內鍋內的物體進行加熱,實現了一種高效節能的電磁電飯煲。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電磁電飯煲,包括內鍋、外鍋和電飯煲外殼,以及溫控系統;還包括一電磁加熱盤,所述電磁加熱盤內置至少一導磁線圈,該導磁線圈與交變電磁產生電路連接,用于產生交變電磁場;所述電磁加熱盤的上表面與所述內鍋底部面接觸,所述內鍋為鐵質內芯。
所述的電磁電飯煲,其中所述電磁加熱盤的上表面為平板式,內鍋為平底。
所述的電磁電飯煲,其中所述內鍋底部為向內凹陷的圓弧面,所述電磁加熱盤的上表面為與內鍋底部相適配的圓弧面。
所述的電磁電飯煲,其中所述溫控系統包括一溫度傳感器和溫控電路,所述溫度傳感器的端面貼近內鍋底部,溫度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溫控電路。
所述的電磁電飯煲,其中所述導磁線圈設置在電磁加熱盤的中部,電磁加熱盤的上部為一支撐板,貼近所述導磁線圈下部還設置有一屏蔽塊,用于阻止電磁外漏。
所述的電磁電飯煲,其中所述溫度傳感器嵌裝在電磁加熱盤中心部位。
所述的電磁電飯煲,其中所述電飯煲外殼的面板上還設置有控制/顯示屏。
所述的電磁電飯煲,其中在所述電磁加熱盤下方設置一電風扇,使電磁加熱盤散熱。
所述的電磁電飯煲,其中所述內鍋底部圓弧面的弧度為650至750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就可以將電磁技術應用在電飯煲上,該電磁電飯煲具有升溫快,熱效率高,節能的優點,實踐證明比傳導式電飯煲效率至少提高一倍,節省一半的能源。
圖1為電磁電飯煲結構示意圖;圖2為電磁電飯煲內鍋底部為圓弧面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是將電磁技術應用到電飯煲上。參見圖1,一種電磁電飯煲,包括煲蓋1、內鍋2、外鍋(保溫層)3和電飯煲外殼4,以及一電磁加熱盤5,電磁加熱盤5內置導磁線圈52,導磁線圈52與交變電磁產生電路連接,用于產生交變電磁場;該電磁加熱盤5的上表面與內鍋2的底部面接觸,并且內鍋2為鐵質內芯,內芯兩側采用其它材質,例如搪瓷等易潔和不沾的材料。導磁線圈52產生的交變電磁場在內鍋2底部產生無數小渦流,渦流使內鍋底部的鐵分子高速無規則運動,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產生熱能,使內鍋本身自行高速發熱,從而加熱鍋內的食品。為使電磁加熱盤與內鍋底部充分接觸,并且易于加工,電磁加熱盤5的上表面作成平板式,內鍋的底部也作成平底,保證電磁加熱盤5與內鍋底部的緊密接觸。為了增加內鍋底部的強度,內鍋的底部也可以如圖2所示,作成向內凹陷的圓弧面21,為了保證電磁加熱盤5與內鍋底部的緊密接觸,電磁加熱盤的上表面也同時作成與內鍋底部相適配的圓弧面,并且內鍋底部圓弧面的弧度在650至750度之間。電磁加熱盤設置在內鍋2底部與外鍋3之間,或者當電磁加熱盤體積較大時,外鍋底部對應電磁加熱盤處有一豁口,使電磁加熱盤下部穿出外鍋豁口。電磁加熱盤包括位于上部的支撐板51,該支撐板為非鐵質材質制成,例如陶瓷板;位于中部的導磁線圈52,以及設置在導磁線圈52外面、位于電磁加熱盤下部的屏蔽塊53,屏蔽塊53用于阻止電磁外漏。
電飯煲的溫控系統包括一溫度傳感器和溫控電路,溫度傳感器的端面貼近內鍋底部,例如將溫度傳感器嵌裝在電磁加熱盤中心部位,用于感應內鍋的溫度;溫度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溫控電路,將溫度信息傳送到溫控電路,以便溫控電路按照預先設定的溫度曲線進行加熱。交變電磁產生電路和溫控電路均可設置在一線路板6上。
在電磁加熱盤5下方電飯煲底座7上設置一電風扇8,使電磁加熱盤5散熱。并且電飯煲外殼的面板上還設置有控制/顯示屏。
應當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圖示僅為示意,并不能因此而限定本實用新型產品的其他構造可能。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電磁電飯煲,包括內鍋、外鍋和電飯煲外殼,以及溫控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電磁加熱盤,所述電磁加熱盤內置至少一導磁線圈,該導磁線圈與交變電磁產生電路連接,用于產生交變電磁場;所述電磁加熱盤的上表面與所述內鍋底部面接觸,所述內鍋為鐵質內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加熱盤的上表面為平板式,內鍋為平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鍋底部為向內凹陷的圓弧面,所述電磁加熱盤的上表面為與內鍋底部相適配的圓弧面。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電磁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溫控系統包括一溫度傳感器和溫控電路,所述溫度傳感器的端面貼近內鍋底部,溫度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溫控電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磁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磁線圈設置在電磁加熱盤的中部,電磁加熱盤的上部為一支撐板,貼近所述導磁線圈下部還設置有一屏蔽塊,用于阻止電磁外漏。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磁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傳感器嵌裝在電磁加熱盤中心部位。
7.限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磁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飯煲外殼的面板上還設置有控制/顯示屏。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磁電飯煲,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電磁加熱盤下方設置一電風扇,使電磁加熱盤散熱。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磁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鍋底部圓弧面的弧度為650至750度。
專利摘要一種電磁電飯煲,包括內鍋、外鍋和電飯煲外殼,以及溫控系統;還包括一電磁加熱盤,所述電磁加熱盤內置至少一導磁線圈,該導磁線圈與交變電磁產生電路連接,用于產生交變電磁場;所述電磁加熱盤的上表面與所述內鍋底部面接觸,所述內鍋為鐵質內芯。該電磁電飯煲具有升溫快,熱效率高,節能的優點。
文檔編號H05B6/12GK2914922SQ20062001363
公開日2007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25日
發明者張耀增, 田海濤 申請人:孫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