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熱傳介質保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保護裝置,特別是關于一種熱傳介質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散熱領域中,為減小散熱器與電子元件間的接觸熱阻,通常在散熱器底面涂布導熱膏,然后使散熱器底面與發熱電子元件接觸,隨著電子元件發熱量的增加,導熱膏逐漸受熱融化,填補散熱器底面與電子元件間由于加工誤差存在的間隙,減小散熱器與電子元件間的熱阻,同時使散熱器與電子元件緊密接觸。
該種做法使涂布導熱膏后的散熱器在運輸過程中容易對其他元件造成污染,或者使導熱膏受其它元件的刮擦及污染,對散熱器與電子元件間的熱傳導造成不良影響,因此需要設計一種導熱膏保護蓋。圖1所示為一導熱膏保護蓋2的立體圖,該保護蓋2包括一蓋體4及由蓋體4兩側延伸出的結合部6,該結合部6上設有粘膠。使用時,先撕掉覆蓋于粘膠上的保護紙,然后將保護蓋2貼設于散熱器(圖未示)上,利用粘膠將保護蓋2緊緊貼附于散熱器上。
利用該種方式安裝保護蓋時,要求粘膠具有適宜的黏性。若粘膠的黏性不強,容易使保護蓋在運輸過程中脫落,使安裝不甚牢固;若粘膠黏性較強,則在將保護蓋由散熱器上取下時,會在散熱器上留下殘膠,使散熱器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吸附灰塵,對散熱造成不利影響,因此,需另外配置除膠程序,從而使散熱器與電子元件間的安裝程序較為復雜。另外,由于沒有對準結構,使安裝時的準確度不足,在安裝過程中容易出現保護蓋被貼歪的現象,從而使涂布于散熱器上的導熱膏不能夠完全被保護蓋覆蓋,使保護蓋不能達到預定功效。
發明內容為解決上述保護蓋安裝不牢固的問題,下面以實施例說明一種安裝牢固的熱傳介質保護裝置。
為解決上述散熱器與電子元件間安裝程序復雜的問題,下面以實施例說明一種使散熱器與電子元件間安裝簡單的熱傳介質保護裝置。
為解決上述保護蓋安裝時準確度不足的問題,下面以實施例說明一種安裝準確之熱傳介質保護裝置。
該熱傳介質保護裝置,包括保護蓋及與該保護蓋相結合的散熱器,該保護蓋包括一蓋體,該保護蓋與散熱器其中之一設有凸出部,其中之另一對應該凸出部設有收容結構,該凸出部頂部與底部的寬度不相等。
該保護裝置通過凸出部與收容結構間的配合實現保護蓋與散熱器間的結合,避免由粘膠帶來的保護蓋容易脫落及殘膠問題,使保護蓋與散熱器間的安裝比較牢固;并可減少現有技術中由于殘膠問題而增設的刮膠步驟,簡化散熱器與電子元件間的安裝程序。該保護裝置之凸出部分別容置于對應的收容結構內,使保護蓋可準確地安裝至散熱器的特定部位,完全覆蓋導熱膏,避免導熱膏與其它元件接觸而引起的不良后果。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作進一步的描述圖1為一相關導熱膏保護蓋的立體圖;圖2為該保護裝置的立體圖;圖3為該保護裝置的立體分解圖;圖4為該保護蓋翻轉1800后的立體圖;圖5為該保護裝置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6為該保護裝置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2所示,該熱傳介質的保護裝置10包括一散熱器12及一安裝至該散熱器12上的保護蓋14。該保護蓋14用于保護涂布于散熱器12上的熱傳介質如導熱膏16(如圖3所示),使散熱器12與一發熱電子元件(圖未示)間具良好熱接觸,減小發熱電子元件與散熱器12間的熱阻。
請一并參閱圖4,該保護蓋14由塑料材料制成,包括一蓋體142、由該蓋體142的二相對側水平延伸的二安裝部144、垂直設置于該二安裝部144上的若干凸出部146及設于該蓋體142另外一側以對保護蓋14施加作用力的施力部148。該蓋體142中部向遠離凸出部146的一側凸出,形成一可屏蔽導熱膏16的保護空間149。該蓋體142靠近施力部148的位置設有一波浪形彎折148a,使施力部148可向上翹起一定的角度,更有利于拆卸時對保護蓋14施加作用力。本實施例的凸出部146為若干凸柱,該凸柱的軸向截面呈倒梯形,使其徑向截面的直徑由凸出部146底部向遠離蓋體142的一側即凸出部146頂部逐漸減小。
請繼續參閱圖3,該散熱器12包括一基板122及設于基板122上的若干散熱鰭片(圖未示)。該基板122對應保護蓋14的凸出部146設有若干收容結構,該實施例的收容結構為收容孔124,該收容孔124徑向截面的直徑大于凸出部146頂部的徑向截面直徑且小于凸出部146底部的徑向截面直徑,使凸出部146與收容孔124間為緊配合。
安裝時,先將保護蓋14置于散熱器12的基板122上,令凸出部146的頂部分別對準并收容于散熱器12的收容孔124內,按壓保護蓋14使保護蓋14逐漸向散熱器12靠近,直至凸出部146完全進入收容孔124內,將保護蓋14安裝至散熱器12上,同時使保護蓋14的保護空間148完全覆蓋導熱膏16,防止導熱膏16與其它元件間相互污染,并避免導熱膏16被其它元件刮花。由于凸出部146底部的徑向截面直徑大于收容孔124的徑向截面直徑,故,凸出部146與收容孔124間為緊配合,從而將保護蓋14牢固地安裝至散熱器12上。
拆卸時,對施力部148施加一旋轉力矩,使保護蓋14繞施力部148的相對側旋轉,從而使保護蓋14的凸出部146逐漸從散熱器12的收容孔124中脫離,直至保護蓋14由散熱器12上拆卸下來,進入散熱器12與電子元件的安裝過程。
該實施例中,由于凸出部146頂部的直徑較小,故,可使凸出部146頂部較易收容于收容孔124內,更有利于保護蓋14的安裝。凸出部146與收容孔124可由零件生產時直接形成,無需額外加工,使該保護裝置10制造簡單。
本實施例中,凸出部146與收容孔124的徑向截面為圓形,可理解地,該凸出部146與收容孔124的截面也可為其它形狀,如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等,只需保證收容孔124徑向截面的最大寬度小于部份凸出部146的徑向截面的最大寬度,使凸出部146與收容孔124間為緊配合。
圖5所示為該保護裝置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該實施例中,蓋體142′相對施力部148的一側設有開口140,避免安裝時該處的蓋體142′與散熱器12′的基板122′接觸。本實施例的凸出部146′為沿安裝部144′縱向設置的凸肋,該凸肋的橫截面形狀為梯形,使凸肋的寬度由凸肋底部向頂部逐漸增加。本實施例的收容結構為散熱器12′的基板122′上對應該凸肋設置的收容槽124′,凸肋頂部可緊緊卡設于該收容槽124′內,從而將保護蓋14′固定至散熱器12′上。該實施例的凸肋可采用分段式結構,即該凸肋包括若干間隔設置的小段凸肋,該等小段凸肋亦可卡設于收容槽124′內,將保護蓋14′固定至散熱器12′上。
如圖6所示,安裝時,將部分凸出部146′置于收容槽124′內,使保護蓋14′靠近開口140的一端與散熱器12′的基板122′的一側接觸,并使保護蓋14′向散熱器12′另一側運動,直至保護蓋14′的凸出部146′完全容置于收容槽124′內,將保護蓋14′安裝至散熱器12′上。該過程中,由于開口140未與散熱器12′的基板122′接觸,可防止保護蓋14′移動時與導熱膏接觸而產生污染。
拆卸時,拉動施力部148即可將保護蓋14′由散熱器12′上拆卸下來。
另外,該保護裝置的凸出部與收容結構可相互調換位置,即將凸出部設置于散熱器的基板上,同時使收容結構開設于保護蓋上。
該保護裝置利用凸出部與收容結構間的配合實現保護蓋與散熱器間的結合,避免由粘膠帶來的保護蓋容易脫落及殘膠問題,使保護蓋與散熱器間的安裝牢固;該保護裝置的拆卸只需通過對保護蓋的施力部施加旋轉力矩或拉力即可實現,可減少現有技術中由于殘膠問題而增設的刮膠步驟,簡化散熱器與電子元件間的安裝程序。該保護裝置的凸出部分別容置于對應的收容結構內,可準確地將保護蓋安裝至散熱器的特定部位,完全覆蓋導熱膏,避免導熱膏與其它元件接觸而引起的不良后果。
權利要求1.一種熱傳介質保護裝置,包括保護蓋及與該保護蓋相結合的散熱器,該保護蓋包括一蓋體,該保護蓋與散熱器其中之一設有凸出部,其中之另一對應該凸出部設有收容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凸出部頂部與底部的寬度不相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傳介質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該保護蓋由蓋體向兩側延伸形成有安裝部,該凸出部設于該安裝部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傳介質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該保護蓋設有一用于拆卸該保護蓋的施力部,該保護蓋靠近施力部設有可使施力部翹起一定角度的彎折。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傳介質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凸出部與收容結構間為緊配合。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傳介質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凸出部為凸柱,該收容結構為對應該凸柱的收容孔。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熱傳介質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凸柱徑向截面的最大寬度向遠離該蓋體的方向逐漸減小。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傳介質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凸出部為凸肋,該收容結構為對應該凸柱的收容槽。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熱傳介質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凸肋橫截面的寬度由凸肋底部向頂部逐漸增加。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熱傳介質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蓋體的一側設有避免該處蓋體與散熱器接觸的開口。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傳介質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蓋體中部向遠離凸出部的一側凸出,形成一可屏蔽導熱膏的保護空間。
專利摘要一種熱傳介質保護裝置,包括保護蓋及與該保護蓋相結合的散熱器,該保護蓋包括一蓋體,該保護蓋與散熱器其中之一設有凸出部,其中之另一對應該凸出部設有收容結構,該凸出部頂部與底部的寬度不相等,該裝置通過凸出部與收容結構的配合將保護蓋牢固地安裝至散熱器上,避免導熱膏與其它元件接觸而產生的不良后果。
文檔編號G12B15/00GK2800718SQ20052005894
公開日2006年7月26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2005年5月24日
發明者黃書亮, 林雨利, 黃愛民, 楊明 申請人:富準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鴻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