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面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顯示面板,特別是關于一種雙面皆可進行影像的顯示的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雙面顯示面板目前大多應用在一些便攜式電子產品之中,例如一些手機的內外屏幕即為雙面顯示面板的應用。請參照圖1,其為一現有雙面顯示面板側剖面示意圖。雙面顯示面板10包括一液晶面板12、一背光模塊14、以及一有機電激發光面板(OLED panel)16。背光模塊14提供液晶面板12一背光源,以使得液晶面板12朝向上方進行影像的顯示。而有機電激發光面板16則朝向下方進行影像的顯示。
由于大多應用在便攜式電子產品之中,因此雙面顯示面板10的尺寸通常不會太大,而如何使其越發輕薄則為技術發展的所趨。如圖1所示,為了縮小雙面顯示面板10的體積,因此背光模塊14通常采取側端入光(edge light)的方式,而且其光源是采用發光二極管(LED)141,利用發光二極管141的小體積來使得雙面顯示面板10整體的設計較為容易。發光二極管141發出的光線可經由導光板142以提供給其上方的液晶面板14。
然而,在雙面顯示面板10之中,液晶面板12通常為主要顯示面板,有機電激發光面板16通常為次要顯示面板,因此雖然雙面顯示面板10有其體積因素的考量,但是為了使得做為主要顯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2能夠有好的顯示品質,則背光模塊14之中仍不可缺少一些光學膜片,例如圖1所示的下擴散片143、下增光片144、上增光片145、以及上擴散片146。如此看來,背光模塊14所需包含的組件眾多將造成縮減體積時設計上的困難度。
另一方面,在強調縮減體積的情況下,背光模塊14中的各組件皆需要特別訂制,無法與大型背光模塊的組件相通用,因此其光學效果也較受限制。而事實上,在如圖1所示的現有雙面顯示面板10實際運作時,背光模塊14與液晶面板12相配合則有下列的缺點一、整體的亮度受限或不足;二、發光二極管14造成顯示的影像色偏嚴重;三、顯示時易有牛頓環(Newton’s ring)或云彩紋(moire pattern)等光學缺陷產生。其中關于上述第一點與第二點缺點是可能與側端入光的發光二極管14光源有關,而第三點則可能與小尺寸中必需植入多片的光學膜片(標號143、144、145與146)有關,或者亦可能是在制作這些光學膜片或導光板142時,因尺寸體積較小,品質較不易控制,因此造成上述的牛頓環或云彩紋的產生。
因此,如何改善上述現有雙面顯示面板所仍然具有的缺點,且在仍然兼顧顯示品質與生產成本的前提下,提供一新式的雙面顯示面板,為本發明的發展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雙面顯示面板。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改善現有雙面顯示面板組件眾多,體積不易縮減的缺點。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改善現有雙面顯示面板體的亮度受限或不足的缺點。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改善現有雙面顯示面板影像色偏嚴重的缺點。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改善現有雙面顯示面板易有牛頓環或云彩紋等光學缺陷。
本發明雙面顯示面板包括一液晶面板、一第一電激發光結構以及一第二電激發光結構。第一電激發光結構設置于液晶面板下方,并向上提供液晶面板一背光源。借由第一電激發光結構,液晶面板可向上方進行影像的顯示。第二電激發光結構設置于第一電激發光結構下方,并向下方進行影像的顯示。
第一電激發光結構與第二電激發光結構是屬于一雙面電激發光面板。雙面電激發光面板設置于液晶面板下方,其是由一上基板與一下基板而構成一密閉空間,其中,第一電激發光結構是設置于上基板下表面;第二電激發光結構是設置于下基板上表面。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是選用被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passive matrix OLED)來做為第一電激發光結構的實施方式,而選用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active matrix OLED)來做為第二電激發光結構的實施方式。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電激發光結構亦可為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第二電激發光結構亦可為被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本發明亦提供了雙面顯示面板相關的制作方式。
本發明利用有機電激發光技術以取代傳統的背光模塊,以提供給液晶面板一更可靠的背光源,現有雙面顯示面板體的亮度受限或不足、影像色偏嚴重、易有牛頓環或云彩紋等光學缺陷的缺點是在本發明中予以改善,且因有機電激發光結構厚度極薄,因此使得本發明雙面顯示面板達成薄型化的目的。
圖1為一現有雙面顯示面板側剖面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雙面顯示面板側剖面示意圖;圖3為一被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側剖面示意圖;圖4為部分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側剖面示意圖;以及圖5為另一被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側剖面示意圖。
符號說明雙面顯示面板10液晶面板12背光模塊14有機電激發光面板16發光二極管141 導光板142下擴散片143 下增光片144上增光片145 上擴散片146雙面顯示面板30液晶面板32第一電激發光結構34第二電激發光結構36上偏振片321 上玻璃322彩色濾光片323 液晶層324下玻璃325 下偏振片326框膠327、35 上基板331下基板332 雙面電激發光電板33上電極341、365上傳輸層342、364
橘光膜層343藍光膜層344、363B下傳輸層345、362 下電極346、361紅光膜層363R 綠光膜層363G薄膜晶體管39 發光單元40R、40G、40B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2,圖2為本發明雙面顯示面板側剖面示意圖。雙面顯示面板30包括一液晶面板32、一第一電激發光結構34以及一第二電激發光結構36。第一電激發光結構34設置于液晶面板32下方,并向上提供液晶面板32一背光源。借由第一電激發光結構34,液晶面板32可向上方進行影像的顯示。第二電激發光結構36設置于第一電激發光結構34下方,并向下方進行影像的顯示。
液晶面板32由上至下是包括有上偏振片321、上玻璃322、彩色濾光片323、液晶層324、下玻璃325以及下偏振片326,且在上玻璃322與下玻璃325之間有框膠327環繞在液晶層324周圍,以將液晶層324封裝于其中。下玻璃325的上表面具有數組的薄膜晶體管,可調控液晶層324中不同位置的液晶分子的旋轉角度,與上偏振片321及下偏振片326相配合則可調控來自第一電激發光結構34的光線的穿透率,如此一來則可顯示出具有灰階的影像,借著彩色濾光片323則可顯示出具有色彩的影像。
第一電激發光結構34與第二電激發光結構36是屬于一雙面電激發光面板33。雙面電激發光面板33設置于液晶面板32下方,其是由一上基板331與一下基板332而構成一密閉空間,其中,第一電激發光結構34是設置于上基板331下表面;第二電激發光結構36是設置于下基板332上表面。
其中,第一電激發光結構34的主要功能是用以提供背光源予液晶面板32,而第二電激發光結構36則獨立進行影像的顯示。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是選用被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passive matrix OLED)來做為第一電激發光結構34的實施方式,而選用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active matrix OLED)來做為第二電激發光結構36的實施方式。
如圖3所示,圖3為一被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側剖面示意圖。如上所述,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是選用被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來做為第一電激發光結構34的實施方式。此實施方式下,第一電激發光結構34是形成于上基板331下表面,其由上至下是包括一上電極341、一上傳輸層342、一橘光膜層343、一藍光膜層344、一下傳輸層345、以及一下電極346。
本實施例之中是利用橘光膜層343與藍光膜層344相配合以產生白光,而所產生的白光是由上電極341并穿過上基板331的方向發射,且其中下電極346是選用不透光且可反射光的金屬,因此本實施例第一電激發光結構34是屬于一底發光(bottom emission)型式的被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
上電極341為導電且可透光的材質,可采用例如銦錫氧化物(ITO),而上電極341與下電極346視其電位的不同可互為正極或負極,并不予以限定,同理,上傳輸層342與下傳輸層345可互為傳輸電子或電洞,并不予以限定。
請參照圖4,圖4為部分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側剖面示意圖。如上所述,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是選用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來做為第二電激發光結構36的實施方式。此實施方式下,第二電激發光結構36是形成于上基板332上表面。
第二電激發光結構36首先是具有多數個數組排列的薄膜晶體管39形成于下基板332上表面,且同時制作有機電激發光結構(OLED)的透明下電極361,值得注意的是,圖4僅顯示三個薄膜晶體管39以作為代表。如圖4所示,每一區塊的下電極361分別與一薄膜晶體管39電性連接。
接著,是進行關于制作有機電激發光結構(OLED)后續的鍍膜步驟,首先形成下傳輸層362,接著分別在三個一組的薄膜晶體管39所相對應的區域中,分別形成一紅光膜層363R、一綠光膜層363G以及一藍光膜層363B,其是分別形成于一下傳輸層362之上,之后進行上傳輸層364與上電極365的鍍膜。藉此,則完成三個一組的發光單元40R、40G與40B的制作。
其中,上電極365是選用不透光且可反射光的金屬,下電極361為導電且可透光的材質,可采用例如銦錫氧化物(ITO),而上電極365與下電極361視其電位的不同可互為正極或負極,并不予以限定,同理,上傳輸層364與下傳輸層362可互為傳輸電子或電洞,并不予以限定。
電子與電洞在紅光膜層363R、綠光膜層363G或藍光膜層363B結合后以產生光線的方式來釋放能量,紅光、綠光或藍光是經由下電極365而穿透下基板332,因此,本實施例第二電激發光結構36是屬于一底發光(bottomemission)型式的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而個別的薄膜晶體管39可用以作為開關,以主動控制紅光、綠光或藍光的生成與否,如此一來,三個一組的薄膜晶體管39與其上的有機電激發光結構(OLED)是構成為一像素(pixel),多數個像素數組排列于第二電激發光結構36中,如此一來,其是可顯示具有色彩的影像。
當然,本發明的雙面電激發光面板33亦可有其它的實施方式,例如,作為液晶面板32(圖2)的背光源的第一電激發光結構34亦可利用圖4所示的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以實施,惟其成本會較被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稍高且穿透率較低;作為背光源首要的考量是在于提供整面均勻且亮度足夠的光線,因此以圖3所示的被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來作為液晶面板32的背光源已能達成此要求且無穿透率問題。且相較于使用背光模塊(圖1標號14)的現有技術而言,由于有機電激發光結構(OLED)為自發光,且其整體的膜厚僅介于10微米至20微米,因此可有效的使得雙面顯示面板30達到薄型化的目的。
另一方面,第二電激發光結構36亦可采用被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以實施,其結構示于圖5,相較于圖4的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而言,圖5的第二電激發光結構36是不具有薄膜晶體管(圖4標號39),然而其是類似于圖4,三個一組的發光單元40R、40G與40B,是分別具有一紅色膜層363R、一綠色膜層363G、與一藍色膜層363B,發光與顯示原理也雷同于圖4的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但是,因為其不具有薄膜晶體管39以作為開關,以此對于圖5的實施例而言,在其進行影像的顯示時,在驅動的設計上是較為復雜且困難,且圖4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的生命周期是可長于圖5的被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
在制作本發明雙面顯示面板30時,是可分別制作液晶面板32與雙面電激發光面板33。關于雙面電激發光面板33的制作,是可在上基板331其中一表面形成第一電激發光結構34,該表面是定義為上基板331的下表面;而在下基板332其中一表面形成第二電激發光結構36,該表面是定義為下基板332的上表面。第一電激發光結構34與第二電激發光結構36是可為上述的各種可能實施例的任意組合。而無論在任何一種實施例之中,考慮到有機材料易受潮而遭水氣破壞的特性,其制造過程需要在無水的環境下,以例如高氮氣的機器設備中進行,且在此條件下,將上基板331的下表面面向下基板332的上表面而對封,如圖2所示,其是以框膠35環接上基板331與下基板332的周圍部分,并將第一電激發光結構34與第二電激發光結構36密封于其中。在一實施例中,是可在其密閉空間中設置干燥劑,以確保無水狀態。
綜上所述,本發明是提供了一種的雙面顯示面板,其中,本發明利用有機電激發光技術以取代傳統的背光模塊,以提供給液晶面板一更可靠的背光源,現有雙面顯示面板體的亮度受限或不足、影像色偏嚴重、易有牛頓環或云彩紋等光學缺陷的缺點是不復見,且因有機電激發光結構厚度極薄,使得雙面顯示面板的薄型化設計更為容易。
本發明雖以較佳實例闡明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精神與發明實體僅止于上述實施例。對熟悉此項技術者,當可輕易了解并利用其它組件或方式來產生相同的功效。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與范圍內所作的修改,均應包含在所述的申請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雙面顯示面板,包括一液晶面板;一第一電激發光結構,設置于該液晶面板下方,并向上提供該液晶面板一背光源;以及一第二電激發光結構,設置于該第一電激發光結構下方,并向下方進行影像的顯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面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電激發光結構為一被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面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二電激發光結構為一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面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電激發光結構為一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面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二電激發光結構為一被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
6.一種雙面顯示面板,包括一液晶面板;一雙面電激發光面板,設置于該液晶面板下方,該雙面電激發光面板是由一上基板與一下基板而構成一密閉空間,其中并包括一第一電激發光結構,設置于該上基板下表面;以及一第二電激發光結構,設置于該下基板上表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面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電激發光結構為一被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面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二電激發光結構為一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面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電激發光結構為一主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面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二電激發光結構為一被動式有機電激發光結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揭露一種雙面顯示面板,其包括一液晶面板、一第一電激發光結構,設置于該液晶面板下方,以向上提供該液晶面板一背光源,該雙面顯示面板且包括一第二電激發光結構,設置于該第一電激發光結構下方,以向下方進行影像的顯示。
文檔編號H05B33/00GK1825167SQ20051005103
公開日2006年8月30日 申請日期2005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25日
發明者宋錦忠, 楊文坪 申請人: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