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單油路同步升降千斤頂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頂涉及機械、建筑的液壓升降千斤頂技術,可作為一種通用的帶載同步升降機具,尤其適用于同步要求較高的附著式爬升腳手架。
背景技術:
國內現有的一種穿心式液壓升降千斤頂,專利號為94242633.9,其實現升降功能時,必須使用四根油路,這在實際使用中很不方便;且采用圓柱狀爬桿,也不能滿足同步的要求。
國內現有一種升降式液壓千斤頂,專利號為00241719.7,其實現升降功能時,必須使用三根油路,且必須分別供油,另外其爬升到位后下滑量較大,同樣不能保證同步。
國內現有一種穿心式爬桿升降千斤頂,專利號為99229421.5,其使用二根油路實現升降,比用三根、四根油路的有一定的進步;采用節狀桿,但節桿的加工也比較難;其上升、下降功能轉換時的螺栓操作較繁索,整體結構較復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單油路同步升降千斤頂,通過一根油路一次供油,就可實現千斤頂的帶載升降。
本實用新型包括上、下功能轉換器、爬桿、與爬桿配合的上、下卡塊鎖緊機構、上、下松卡壓塊、上、下動作彈簧、上筒蓋、連接在上筒蓋下方的連接筒體、缸筒、缸蓋、下端配合在缸蓋和缸筒內的活塞、連接與下鎖緊機構和缸筒的底座,在頂蓋下方連接上定位螺柱,在缸蓋和上筒蓋之間布置排油彈簧,所述活塞上端連接在上鎖緊機構的上卡體下方,上鎖緊機構的上卡塊通過上卡塊支撐簧支撐在活塞上端;在缸蓋上開設一個油路通道,該油路通道的一個端口位于活塞、缸筒與缸蓋組成的一個密封油腔內,另一個端口連通控制臺出油口;在活塞下端與下松卡壓塊之間設有下定位螺柱。
本實用新型在下松卡壓塊底部的豎向開設通孔,所述下定位螺柱的螺桿穿置在通孔內,其穿出通孔的兩端分別連接兩只螺母;在下松卡壓塊側面連接兩根下功能轉換手柄,并穿過缸筒側面的定位槽伸到缸筒的外面。
上功能轉換器包括凸臺、L形兩位定位槽、上轉換手柄、彈簧、頂桿,凸臺連接在頂蓋上方,在凸臺上開設L形兩位定位槽,上轉換手柄橫向穿置在凸臺的L形兩位定位槽內,頂桿的上端通過彈簧支撐在上轉換手柄的下方,頂桿穿過頂蓋通孔支撐在上筒蓋的上端面。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操作方便,功能齊全,其只要輕松地壓住小彈簧,將最上面的上功能轉換器的手柄轉動一個角度,就可實現千斤頂所需的動作轉換,克服了通過旋轉螺栓來實現動作的不可靠性;而排油彈簧在當千斤頂供油時,通過油壓的壓力來壓縮彈簧,而控制臺回油時,則通過彈簧的復位來實現千斤頂活塞的動作;同時千斤頂的活塞在動作的同時推動活塞內部的動作彈簧,實現鎖緊機構的鎖緊與否,從而實現了一根油路控制了千斤頂的升降,這樣在工程實際使用時就節約了一半的高壓油管及其附件,另外由于只需單向供油,而不需雙向供油,也使控制臺的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在千斤頂缸筒壁上的下轉換器手柄與千斤頂內部的松卡壓塊聯接,當需要動作轉換時,只要輕輕的拔動一下手柄,就能輕松的完成動作轉換,固定在活塞下部的下定位螺柱螺柱,隨著活塞上下動作,同時穿過松卡壓塊,通過端部的螺母帶動松卡壓塊,來實現松卡與否,而不會有任何誤動作;從而最大可能的保障了千斤頂動作的可靠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安裝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K向局部視圖。
圖中,1凸臺,2上定位螺柱,3上動作彈簧,4上松卡壓塊,5上卡體,6排油彈簧,7活塞,8下動作彈簧,9缸蓋,10油嘴,11下松卡壓塊,12下定位螺柱,13缸筒,14下功能轉換手柄,15下卡體,16底座,17爬桿,18L形兩位定位槽,19上功能轉換手柄,20彈簧,21頂桿,22頂蓋,23上筒蓋,24連接筒體,25上卡塊,26上卡塊支撐簧,27油路通道,28下卡塊,29下卡塊支撐簧,30下卡塊支撐坂。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由上功能轉換器、下功能轉換器14、爬桿17、與爬桿配合的上卡塊鎖緊機構、下卡塊鎖緊機構、上松卡壓塊4、下松卡壓塊11、上動作彈簧3、下動作彈簧8、上筒蓋23、螺紋連接在上筒蓋23下方的連接筒體24、缸筒13、缸蓋9、下端配合在缸蓋9和缸筒13內的活塞7、連接與下鎖緊機構和缸筒13的底座16,在頂蓋22下方連接上定位螺柱2,在缸蓋9和上筒蓋23之間布置排油彈簧6,活塞7上端螺紋連接在上鎖緊機構的上卡體5下方,上鎖緊機構的上卡塊25通過上卡塊支撐簧26支撐在活塞7的上端面。在缸蓋9側向開設一個油路通道27,該油路通道27的一個端口位于活塞7與缸蓋9、缸筒13組成的一個密封油腔內,另一個端口連接油嘴10。
在下松卡壓塊11底部豎向開設通孔,在通孔內穿置下定位螺柱12的螺桿,螺桿穿出通孔的兩端分別連接兩只螺母,使上螺母在活塞7下端。
下卡塊28通過下卡塊支撐簧29和下卡塊支撐板30配合在下卡體15內。
上功能轉換器由凸臺1、L形兩位定位槽18、上轉換手柄19、彈簧20、頂桿21組成,凸臺1連接在頂蓋22上方,在凸臺1上開設L形兩位定位槽18,上轉換手柄19橫向穿置在凸臺1的L形兩位定位槽內18,頂桿21的上端通過彈簧20支撐在上轉換手柄19的下方,頂桿21穿過頂蓋22的通孔支撐在上筒蓋23的上端面。
下功能轉換器與上功能轉換器類同。
安裝如附圖1所示,將千斤頂底座16通過四根螺栓與負載固定住,將爬桿17由千斤頂上部插入千斤頂內部,同時將爬桿17固定,將千斤頂油嘴10與控制臺出油口用一根油管相接,通過控制臺的加壓、回油,就可通過千斤頂帶著負載沿爬桿上、下運動,當有若干個千斤頂帶動一整體負載時,此種千斤頂能保證若干個千斤頂在爬桿長度范圍內的升降誤差在1mm之內,保證了升降的安全性。
(一)帶負載爬升在千斤頂不供油狀態,將上功能轉換器的手柄19拔到L形兩位定位槽18的“下位”槽內,將下功能轉換器的手柄14拔到“上位”槽內,這時,千斤頂就保持帶載上升狀態。操縱控制臺加壓供油,此時油壓推動活塞7向下運動的同時帶動上鎖緊機構向下運動,使上鎖緊機構的上卡塊25緊緊地鎖在爬桿17的凹槽上,此時控制臺繼續供油,壓力油就上頂缸蓋9,并通過缸筒13、底座16,連同千斤頂所帶負載整體上升,在上升的同時壓縮了排油彈簧6,使上定位螺柱2與缸蓋9相碰,此時千斤頂和負載就爬升了一個行程;停止供油,使控制臺回油,這時千斤頂所帶負載壓迫下鎖緊機構中的下卡塊28鎖緊在爬桿17的凹槽上,活塞7在排油彈簧6的推動下向上移動的過程也同時將千斤頂油腔內油液排出,這時千斤頂帶著負載爬升了一個行程;重復此動作就可使千斤頂沿著爬桿17一直向上爬升。
(二)帶負載下降在千斤頂不供油狀態,將上功能轉換器的手柄19拔到L形兩位定位槽18的“上位”槽內,將下功能轉換器的手柄14拔到“下位”槽內,這時,千斤頂就保持帶載下降狀態。上松卡壓塊4上在上動作彈簧3的作用下,壓迫上鎖緊機構的上卡塊25,使上卡塊25與爬桿17脫離接觸,操縱控制臺加壓供油,此時油壓推動活塞7向下運動的同時帶動上鎖緊機構向下運動,當活塞7下移一定行程時,上定位螺柱2推動上松卡壓塊4復位,從而使上鎖緊機構內上卡塊25又緊緊的鎖在爬桿17的凹槽上,此時控制臺繼續供油,壓力油就上頂缸蓋9,并通過缸筒13、底座16,連同千斤頂所帶負載整體反向上升,在上升的過程中同時依靠下動作彈簧8推動下松卡壓塊11松開下鎖緊機構中的下卡塊28,使下卡塊28與爬桿17脫離;停止供油,使控制臺回油,由于這時千斤頂的狀態是上鎖緊機構鎖緊,下鎖緊機構松開,在負載的重力和排油彈簧6的共同作用下,千斤頂底座16帶著負載開始下降,在下降將結束時與活塞7一起的下定位螺柱12鉤住下松卡壓塊11,迫使下松卡壓塊11復位,下鎖緊機構中的下卡塊28在負載重力的作用下又緊緊地鎖緊在爬桿17凹槽內,這時千斤頂油腔內油液也全部排出,千斤頂帶著負載下降了一個行程后又回到初始狀態;重復此動作就可使千斤頂沿著爬桿17一個行程一個行程地向下降。
權利要求1.單油路同步升降千斤頂,包括上、下功能轉換器、爬桿、與爬桿配合的上、下卡塊鎖緊機構、上、下松卡壓塊、上、下動作彈簧、上筒蓋、連接在上筒蓋下方的連接筒體、缸筒、缸蓋、下端配合在缸蓋和缸筒內的活塞、連接與下鎖緊機構和缸筒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在頂蓋下方連接上定位螺柱,在缸蓋和上筒蓋之間布置排油彈簧,所述活塞上端連接在上鎖緊機構的上卡體下方,上鎖緊機構的上卡塊通過上卡塊支撐簧支撐在活塞上端;在缸蓋上開設一個油路通道,該油路通道的一個端口位于活塞、缸筒與缸蓋所組成的一個密封的油腔內,另一個端口連通與控制臺出油口;在活塞下端與下松卡壓塊之間設有下定位螺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單油路同步升降千斤頂,其特征在于在下松卡壓塊底部的豎向開設通孔,所述下定位螺柱的螺桿穿置在通孔內,其穿出通孔的兩端分別連接兩只螺母;在下松卡壓塊側面連接兩根下功能轉換手柄,并穿過缸筒側面的定位槽伸到缸筒的外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單油路同步升降千斤頂,其特征在于上功能轉換器包括凸臺、L形兩位定位槽、上轉換手柄、彈簧、頂桿,凸臺連接在頂蓋上方,在凸臺上開設L形兩位定位槽,上轉換手柄橫向穿置在凸臺的L形兩位定位槽內,頂桿的上端通過彈簧支撐在上轉換手柄的下方,頂桿穿過頂蓋通孔支撐在上筒蓋的上端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建筑的液壓升降千斤頂技術,包括上、下功能轉換器,上、下定位螺柱,排油彈簧,缸蓋、活塞、缸筒組成的一個油腔,鎖緊機構,與負載聯接的底座所組成,它和液壓控制臺、爬桿組合成同步提升系統。本實用新型降低了液壓系統(包括中央控制臺、主輸油管道及分支油路)的復雜化,整體千斤頂結構比較簡單,保證了性能更加穩定,從而提供一種可靠的同步升降提升機具。
文檔編號B66F1/00GK2707728SQ200420062708
公開日2005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10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10日
發明者楊東 申請人: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