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無機房摩擦驅動電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垂直地運送人員及貨物、載重量在200公斤至1500公斤的無機房摩擦驅動電梯。
背景技術:
現有電梯根據使用要求的不同,一般采用下列幾種驅動方式1.曳引驅動電梯曳引驅動是采用曳引輪作為驅動部件,鋼絲繩懸掛在曳引輪上,一端懸吊轎廂,另一端懸吊對重裝置,由鋼絲繩和曳引輪槽之間的摩擦產生曳引力驅動轎廂上下運行。此種驅動方式又分為有機房與無機房二種,曳引主機放在機房內的稱為有機房電梯,機房可設置在井道的上方、下方或旁邊。由于有機房,因此既增加了建筑成本,建筑物外觀也不美觀;曳引主機直接安裝在井道內的稱為無機房電梯,目前,無機房曳引驅動電梯又有如下幾種①將蝶式曳引主機直接安裝在井道頂部的導軌上,為通力公司的專利技術;②將曳引主機直接安裝在井道頂部的墻壁上,為三菱公司的專利技術;③將行星齒輪曳引主機直接安裝在轎廂頂部,隨轎廂一起上下運行,為阿爾法公司的專利技術;④也有將曳引主機直接安裝在井道底坑內的,如奧的斯鋼帶曳引傳動技術。
2.液壓驅動電梯利用電動泵驅動液體流動,由柱塞使轎廂升降的電梯。一般可分為直接式和間接式。柱塞直接作用于轎廂,使其上下運行的稱為直接式;通過鋼絲繩或鏈條間接帶動轎廂上下運行的稱為間接式。由于液壓驅動電梯提升高度受到限制,且功耗較大,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強制驅動電梯該種電梯包括卷筒驅動電梯、齒輪齒條以及螺桿驅動電梯,是利用鏈條或鋼絲繩懸吊,或靠齒輪直接嚙合傳動的非摩擦方式驅動的電梯,除建筑工地外,一般較少采用。
以上所述幾種電梯,除了第3種電梯由于其使用場合的特殊性外,這里不加多述,其余兩種電梯無論其是有機房還是無機房、曳引驅動還是液壓驅動,其驅動主機及控制系統都是單獨放置,對井道的要求較高,且需在現場對主機及控制系統柜進行安裝、調試,電氣部分間的連線很多、很長,容易引起相互間的電磁干擾。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實狀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的無機房摩擦驅動電梯,該電梯的主機和控制系統均安裝在對重框架內,由主機驅動安裝在對重裝置上的驅動輪,依靠驅動輪與對重導軌間產生的摩擦力來使對重裝置作上下運動,從而帶動與對重裝置通過鋼絲繩及導向輪相連接的轎廂作上下運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無機房摩擦驅動電梯,包括轎廂、轎廂導軌、對重裝置、對重導軌、導向繩輪、驅動主機及控制系統,所述的對重裝置由主體和副體組成,副體依靠連軸器固定在主體上,驅動主機及控制系統均設置在對重裝置的主體內,對重裝置上設有驅動機構和傳動機構,該驅動機構通過傳動機構與放置在對重裝置主體內的驅動主機相連,由驅動主機控制驅動機構的動作,對重導軌的工作表面有能增大其表面摩擦系數的涂層。
所述的驅動機構被對稱地配置在對重裝置的兩側,驅動機構包括主驅動輪和副驅動輪,主驅動輪和副驅動輪分別置于對重裝置的主體和副體上,并分別處于對重導軌的兩邊位置,副驅動輪的作用是依靠對重裝置副體的自重來增加主、副驅動輪之間的夾緊力,從而保證主、副驅動輪與對重導軌間具有足夠的摩擦力,使得當其受到驅動主機的驅動時,可以帶動對重裝置一起沿著對重導軌的兩邊作上下運動,由此帶動轎廂沿轎廂導軌上下運動。
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主輪軸、連軸器、副輪軸和齒輪組,主驅動輪通過主輪軸與對重裝置主體內的驅動主機相連,副驅動輪通過連軸器與主輪軸固定連接,位于對重裝置兩側位置的二個副驅動輪之間通過副輪軸相連,使該二個副驅動輪作同步動作,副輪軸的傳動是通過齒輪組由主輪軸帶動的,齒輪組由分別安裝在對重裝置主體上的齒輪和安裝在副體上的齒輪組成。
所述的對重導軌的工作表面有能增大其表面摩擦系數的涂層,可以是在對重導軌的工作表面涂上能增大其表面摩擦系數的材料,還可以是采取改變其表面形狀來增大其表面摩擦系數。
本實用新型集對重裝置、驅動單元、控制單元于一體,其驅動方式不同于以往任一種電梯,是一種全新的無機房摩擦驅動電梯,具有如下優點1.由于將驅動單元、控制單元集中于對重裝置內,且對井道無任何特殊要求,使該電梯系統較其他電梯系統的結構更加緊湊,從而使井道可以做得更加小巧,降低了建筑成本,有效提高了建筑物的利用率。
2.由于主機、控制系統及對重裝置均可以在工廠內安裝完成,免除了在現場對主機及控制系統進行吊線、定位、安裝等過程,使電梯安裝更加快捷、方便、可靠,縮短了安裝工期,降低了安裝費用。
3.由于將主機及控制系統集中在對重裝置內,各部分間的連線很短,且有對重裝置鋼板作屏蔽,可以有效避免各種電磁干擾。
4.由于主機及控制系統均安裝在對重裝置內,其重量可以有效沖抵一部分對重裝置的重量(因為轎廂的額定載荷確定后,對重裝置的重量是固定的),降低了電梯的制造成本。
5.滾動摩擦驅動輪除了具有摩擦驅動的功能外,同時還替代了對重裝置導靴的作用,因此,節約了對重裝置的導靴。
圖1是本實用新型摩擦驅動原理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A-A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一步加以描述圖1是本實用新型摩擦驅動原理示意圖,其工作原理是鋼絲繩16懸掛在固定于井道頂部的導向繩輪5上,鋼絲繩16的一端懸吊轎廂1,另一端固定在對重裝置3的主體7上,以懸吊對重裝置3,設置在對重裝置3主體7內的驅動主機6驅動分別安裝在對重裝置3主體7及副體8上的主驅動輪9和副驅動輪10,副驅動輪10的作用是依靠對重裝置3的副體8的自重來增加主、副驅動輪之間的夾緊力,從而保證主、副驅動輪與對重導軌4間具有足夠的摩擦力,使得當其受到驅動主機6的驅動時,可以帶動對重裝置3一起沿著對重導軌的兩邊作上下運動,由此帶動轎廂1沿轎廂導軌2上下運動。
圖2、圖3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鋼絲繩16的一端連到對重裝置3上,四角有四個導向滾輪21。本實施例采用了四臺主機6作為驅動主機,四組驅動機構通過各自的傳動機構與一對應的驅動主機6相連。對重裝置3采用厚鋼板制作長方體結構,分為主體7和副體8二個部分,副體8依靠連軸器12固定在主體7上,驅動主機6、減速箱17、電氣控制柜18均放置在該對重裝置3的主體7內,驅動主機6后出軸上裝有旋轉編碼器19和制動器20,對重導軌4位于對重裝置3的主體7和副體8的中間,其工作表面涂有能增大其表面摩擦系數的材料。四組驅動機構被對稱地配置在對重裝置3的四個角上,其中主驅動輪9和副驅動輪10分別處于對重導軌4的兩邊位置,由于副體8的自重,使得當對重裝置上下運行時,主驅動輪9和副驅動輪10與對重導軌4之間產生一正壓力,從而保證主、副驅動輪與對重導軌4間具有足夠的摩擦力,使得當其受到主機6的驅動時,可以帶動對重裝置3一起沿著對重導軌4的兩邊作上下運動,主驅動輪9通過主輪軸11與對重裝置3主體7內的驅動主機相連,副驅動輪10通過連軸器12與主輪軸11固定連接,位于對重裝置3兩側位置的二個副驅動輪10之間通過副輪軸13相連,使該二個副驅動輪10作同步動作,副輪軸13的傳動是通過齒輪組由主輪軸11帶動的,齒輪組由齒輪14、15組成,齒輪14、15以鍵連接方式分別被固定在主輪軸11和副輪軸13上。
權利要求1.一種無機房摩擦驅動電梯,包括轎廂(1)、轎廂導軌(2)、對重裝置(3)、對重導軌(4)、導向繩輪(5)、驅動主機(6)及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對重裝置(3)由主體(7)和副體(8)組成,副體(8)依靠連軸器(12)固定在主體(7)上,驅動主機(6)及控制系統均設置在對重裝置(3)的主體(7)內,對重裝置(3)上設有驅動機構和傳動機構,該驅動機構通過傳動機構與放置在對重裝置(3)主體(7)內的驅動主機(6)相連,由驅動主機(6)控制驅動機構的動作,對重導軌(4)的工作表面有能增大其表面摩擦系數的涂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機房摩擦驅動電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機構被對稱地配置在對重裝置(3)的兩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機房摩擦驅動電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主驅動輪(9)和副驅動輪(10),主驅動輪(9)和副驅動輪(10)分別置于對重裝置(3)的主體(7)和副體(8)上,并分別處于對重導軌(4)的兩邊位置,使得當其受到驅動主機(6)的驅動時,可以帶動對重裝置(3)一起沿著對重導軌(4)的兩邊作上下運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機房摩擦驅動電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主輪軸(11)、連軸器(12)、副輪軸(1 3)和齒輪組,主驅動輪(9)通過主輪軸(11)與對重裝置(3)主體(7)內的驅動主機(6)相連,副驅動輪(10)通過連軸器(12)與主輪軸(11)固定連接,位于對重裝置(3)兩側位置的二個副驅動輪(10)之間通過副輪軸(13)相連,使該二個副驅動輪(10)作同步動作,副輪軸(13)的傳動是通過齒輪組由主輪軸(11)帶動的;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機房摩擦驅動電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齒輪組由分別安裝在對重裝置(3)主體(7)上的齒輪(14)和安裝在副體(8)上的齒輪(15)組成。
專利摘要一種無機房摩擦驅動電梯,包括轎廂、轎廂導軌、對重裝置、對重導軌、導向繩輪、驅動主機及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對重裝置由主體和副體組成,副體依靠連軸器固定在主體上,驅動主機及控制系統均設置在對重裝置的主體內,對重裝置上設有驅動機構和傳動機構,該驅動機構通過傳動機構與放置在對重裝置主體內的驅動主機相連,由驅動主機控制驅動機構的動作,帶動對重裝置一起沿著對重導軌的兩邊作上下運動,由此帶動轎廂上下運動,對重導軌的工作表面設有能增大其表面摩擦系數的裝置。本實用新型集對重裝置、驅動單元、控制單元于一體,其驅動方式不同于以往任一種電梯,是一種全新的無機房摩擦驅動電梯。
文檔編號B66B11/04GK2692115SQ20042002630
公開日2005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12日
發明者秦健聰, 楊建榮 申請人:蘇州東南液壓電梯有限公司